第11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用德妃的话来说,皇后这是忽然间就变得真和气真端庄真贤淑了...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
    上个月25号嫡女难嫁就已经上市了,四万多字的番外,凉子苦逼写了半个多月,和编辑说一下,争取早日能免费放送给大家【不然小伙伴们估计都忘光了】
    感谢亲亲们一路来的支持,╭(╯3╰)╮
    ☆、第163章 .贤能和善举
    也不是说皇后过去就不够端庄了,只是如今的皇后,好像是要做到令人挑不出错来,德妃说皇后这是转性子了,蒋茹茵看着,皇后所做的一些事,像是在效仿太皇太后。
    每年的九月中有三天是宫中探亲的日子,也是年满二十五的宫人出宫的日子。
    在八月初的时候皇后派人在宫外设立了一个司局,这司局中主要是用来收容年满出宫,又无家可归的宫人,在司局里面可以凭借一技之长谋个生计,也能相互扶持生活。
    九月初,皇后正式下了旨意,今年宫中探亲时间延长到五天,若是路途遥远而至的,可以多予以见一面,那些年满二十五出宫的宫人,没有亲人来接的,孤人一人的,都可以凭借出宫时候宫中给予的牌子去往司局。
    这样两道旨意在宫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前一道旨意,那些常年不见家人的宫人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见到自己亲人,那是感恩胜在的事了,而对于后一道旨意,确确实实的给了那些即将离开皇宫的宫人很大的保障。
    这些出宫的人基本都是宫女,年满了二十五,出宫有家人可依靠的还好,起码在宫中也攒下些体己,但对于那些出去就没有嫁人,孤身一人的,司局的设立就给了她们一个投身之所,否则凭借一个稚弱女子的身份,没有依靠,手上捏着些钱都是不安稳的。
    一时间宫中上下颂赞起了皇后的品德,尤其是那些年满即将出宫的,更是感激的很,本以为出宫就是无家可归,没想到皇后还为她们准备了这样的容身之所...
    旨意下了之后,太后对皇后这样的举动是大加赞赏,设立司局一事,皇后自己还贴进去不少钱,等到了九月中宫中探亲时,宫外那司局才是热闹的。
    临安城的百姓也是好奇的很,这忽然设立起来的司局,高墙大院的,占地广不说,进去的都还是些气质不错的大姑娘,打听之下才知道,这些进司局去的大姑娘,都是宫中今年年满外放的宫女,这些宫女无家可归,宫中就设立了此处收容她们。
    等到宫外赞颂皇后的声音传入到宫中时,已经是九月底了。
    皇上这边开始着手官员派往南边各郡县,皇后这里,十月宫中秋宴已经准备妥当了。
    今年不似往年,简单了许多,但皇后是花了不少心思下去,秋宴会的主题是今年南方秋收的大喜,所有的菜肴不是以丰盛,而是以五谷为主,各色百姓家中作为主食的谷物,在御厨的巧手之下也变得十分精致。
    秋宴过半的时候,皇后还带头捐赠出了不少银两,说是给西北几个郡县中收成不好,旱灾严重的地方。
    皇后一领头,在场的人自然也就纷纷捐赠了钱银,还有专人登记,不会私吞了一两银子。
    蒋茹茵几个自然也是得捐了,皇后捐赠两千两,蒋茹茵这边不能高过她,也不能太少,捐了一千五百两银子,德妃和淑妃二人一人一千两,其余的妃嫔就按着品级捐了。
    看着皇后坐在最上面,那慈眉善目的样子,德妃拿起帕子轻轻的遮掩了一下嘴,对一旁的蒋茹茵轻声道,“这不是转性了,我看是换了个人。”
    怎么会听不出她这嘲讽之意,蒋茹茵看了一眼桌子上放着的五谷吃食,笑了,“这可是善举。”
    “二十个年头了,我可是第一次看到皇后有这样的善举。”德妃哼笑,“忽然就这么有善心了,我才不信,怕是太子妃小产,太子这位子坐不稳固了,想着法子给自己找点好名声夺民心罢了。”
    蒋茹茵和德妃的想法一样,看出来皇后这意图的也不止她们,但对这些宫人和百姓来说,皇后这么做,他们总是受惠的那一方。
    蒋茹茵拿起桌子面前的一个窝窝头,轻轻掰了一点送入口中,“还不错,起码这次募集之后,西北的百姓们今年的冬天是不会过的辛苦了。”
    “你还真吃。”德妃被她这神情逗笑了,这周边桌子上,没几个动筷子的,语气里还是不屑,“要我说了,换了别人这事早就做了,还会拖到现在,西北每隔几年都有旱灾,朝廷募集也不是几次两次,难道之前她都是听不见的么。”...
    没有预料错,秋宴之后,皇后把这些秋宴上募集来的善款先交由户部统计,再由户部根据受灾情况拨往各地,名义上筹款的是皇后,名声则是落在了太子头上,
    皇后娘娘善举,太子恩泽。
    太子在朝中的声望也是日剧的提升上来,赵家怎么会放过这样的好时机呢,临安城上下赞颂皇后和太子的声响高涨了起来,就是茶楼里也多了这么个话本子,说的是当今皇后的美德,说的是如今太子殿下的贤能。
    太子本就是正统,朝中这样的风向不就是为了让这功绩去掩盖太子妃小产,太子至今无所出的事实。
    到了十月底,派往南边各郡县的人出发了,皇上的数道起复圣旨也同时下达。
    六名丁忧中的官员起复,其中最受关注的,自然是起复就官复原职的蒋大学士,而原来暂代蒋大学士职位,以为混个三年可以坐牢这个位置的协办大学士,只能灰溜溜的回去自己的原职,朝中有人提出异议么,自然有了。
    这时候不拿捏更待何时。
    不过没有了过去连大人的跳脚,这提出异议的一群人怎么都显得实力单薄,赵国公当初为了自保,无奈之下让连家这么给覆灭了,如今就是有心想踩蒋家一脚,他也得掂量着这一脚踩下去会不会刺伤了自己。
    皇上一句朝廷所需也是属实,不少官员被派遣出去,朝廷需要德高望重的官员坐镇领衔这些新官,蒋大学士官复原职,除了上朝之外,在家该守的孝道一样也不能少。
    再者一同起复的有六个,只说蒋大学士一个人,未免太具有针对性了,若是说六个人,有点寡不敌众的感觉,赵国公这一回一反常态,什么都没说,于是,等下了朝,这事就算这么过去了...
    十一月初,蒋大学士正式官复原职,蒋大老爷带着蒋夫人回了临安城蒋家,蒋二老爷和蒋大少爷还留在了蒋家祖宅。
    初八这天,昭阳宫中许妈妈收拾好了东西,门口那冯盎回报说都准备妥当了,蒋茹茵带着平宁和湛哥儿出宫回蒋家去。
    这一趟走的低调,没有像当年姑姑回家省亲时候的热闹,到了宫门口,陈奉带着一队的侍卫等在那。
    看蒋茹茵她们来了,陈奉恭恭敬敬的给她行礼,“皇上派了一队侍卫护送贵妃娘娘前去蒋家。”
    这些都是皇上的近身侍卫,蒋茹茵谢过,“有劳了。”
    上了马车,前后一共三辆,一队三十来个侍卫前后左右都有守着,出了宫,朝着蒋府而去...
    到了蒋府门口,蒋家人早就迎接在那了,蒋茹茵下了马车,蒋大老爷领着蒋家所有人下跪行礼。
    进了前厅,坐下之后,这气氛才好了一些。
    蒋茹茵看着蒋大老爷,一年多的时间不见,父亲一下子就老了很多,就这一眼看过去,蒋茹茵鼻子微酸,“都回家了,不必这么多礼数,本宫带来的人也不多。”
    “先去祖祠给你祖父上柱香。”蒋大老爷点点头,起身带着她们去了蒋家的祖祠堂。
    昔日热闹的蒋家,如今显得有些沉寂,父亲回来,二哥带着二嫂和两个孩子去了南边任职,二叔那一大家子还在蒋家祖宅,回来蒋家的人就很少。
    到了祖祠,守着的管事开门,屋子里昏暗的很。
    前面立着的是蒋家祖上的牌位,蒋老爷子的放在左前方。
    蒋大老爷给她们点了香,蒋茹茵带着平宁接过香跪了下来,湛哥儿挣扎着从养娘怀里下来,也有样学样,双手合着跪在了姐姐旁边。
    拜了三拜,把香放到香炉中,蒋茹茵看着牌位上的刻字,对蒋大老爷说道,“父亲,我想去祖父院子里看看。”
    从祖祠出来,天色有些暗,起风了。
    青冬把带来的披风给她披上,走到了蒋老爷子院子里,蒋茹茵直接是去了书房里。
    蒋大老爷把邵氏拉住呆在了屋外,叹了一口气,“让她进去吧,没能送父亲一趟,这孩子心里一直惦记着。”
    邵氏眼眶微红,点了点头,那日她们进宫说完老爷子去世的消息后这孩子就晕倒了,她们被到了隔壁厢房,直到她醒过来了才出宫去的,而后得知她难产,险些丢了性命,这做娘的心中不知道心疼成什么样子了。
    如今看她好好的,生下的五皇子都已经一岁多了,邵氏依旧心有余悸,抬头看了一眼那书房门口,最后还是站在蒋大老爷身旁,等着蒋茹茵出来…
    书房内,蒋茹茵看着里面的摆设,好似回到了过去的小时候,每一样东西都能勾起不少回忆,对蒋茹茵来说,这里的所有东西她都很熟悉。
    湛哥儿顽皮,下了地就喜欢走来走去,这边看看,那边瞧瞧,还摸着放在墙边的两个大花瓶,指着花瓶上的图案,对蒋茹茵含糊不清的喊,“花!”
    蒋茹茵走到了书架旁,从上面取下一个大盒子,里面放着的是卷起来的纸卷,从右到左,最右边的纸还泛着陈旧,打开来是写的并不好看的字,平宁好奇,“母妃,这都是谁写的。”
    蒋茹茵小心的摊平给她看,到了左边,那字已经写的很好了,“这都是母妃写的。”蒋茹茵指那张最老旧的给她看,“这是刚刚开始学字时候写的,半年一张,这里放了母妃三岁到十二岁时候写的字。”
    “那有舅舅他们的么。”平宁仰头问她,蒋茹茵笑道,“有啊,你看那边两个盒子,就是两个舅舅的字。”
    就在这间书房里,蒋老爷子教导着兄妹三人,有着太多过去的回忆。
    蒋茹茵给平宁看了很多东西,书架还有不少书是蒋老爷子自己写的,平宁看到母妃眼底的对这些东西弄弄的眷念,问她,“母妃,曾外祖父是个什么样的人。”
    湛哥儿蹭蹭的走到蒋茹茵旁边,学着姐姐高喊了一声,“人!”
    蒋茹茵无奈的捏捏他鼻子,把他抱起来,嘴角扬起淡淡的笑,语气里满是怀念,“你的曾外祖啊,他是个十分令人尊敬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有三更o(n_n)o~
    ☆、第164章 .皇上生病了
    从书房里出来的时候,天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也不大,但打到脸上格外的冷。
    到了前厅,蒋茹茵和父亲说了一些起复的事,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天昏暗了许多。
    湛哥儿困了,抱去了旁边的厢房睡觉,平宁也在厢房里陪着他,这边厅中,邵氏吩咐人端上来了一些蒋茹茵爱吃的东西,"等雨势小一些了再回去罢。"
    蒋大老爷回书房看一些东西,蒋茹茵拉着邵氏坐下,"我让奶娘回来留几个月再回去,她那孙女不是快嫁人了么,如今湛哥儿大了,不用时时看着,让她回来和家人聚聚。"
    "你也是有心了。"邵氏拍了拍她的手,"让她回家去住几个月也好,那丫头我见过两回,挺实诚的,说的是西街那的一个掌柜,年纪轻轻也是个老实人,这往后啊,也不用再服侍人了。"
    "那不是挺好。"许妈妈一家子是随着邵氏陪嫁过来的,许妈妈的孙女也是家生子了,也是家里主子开恩,才会让她们另外许配,否则这一家子,以后还是在主人家里继续服侍着。
    "是挺好。"邵氏说着望着她的眼神里有些心疼,"别人都好,你这孩子,什么事都往心里藏。"
    "没了呢。"蒋茹茵安慰她,"如今不会了,母亲放心,我不会委屈了自己的。"
    "你二哥如今去了南边的郡县,都跟着一块去了,家里冷清了不少。"邵氏叹了一口气,"你大哥回来有些年了,恐怕是不会有孩子,我总想着在族里给你大哥过继一个,将来给你大哥大嫂养老送终。"
    "大哥怎么说的。"蒋家族中过继一个合适的孩子也不是不可以,将来还是要有人给大哥大嫂养老,"若是要过继,早一点的好,没有刚出生的孩子,也别过继年纪大的,一两岁不懂事的,带在身边容易养亲。"
    "还没和你大哥大嫂说,你父亲也是同意这事,等明年你大哥回来了再提,如今也不合适。"邵氏见她也同意的,心里更有底了,要是长子不愿意还能说服一下…
    两个人聊了有半个时辰,屋外的雨势小了不少,厢房那传来湛哥儿单个咬字的说话声,门口冯盎走了进来,"娘娘,宫里来人了,陈公公在门外候着,说是接您回去。"
    蒋茹茵一怔,随即明白过来这宫里来的是谁,让青冬她们准备好,对邵氏说道,"宫里来人接了,您和父亲说一声,让他多注意休息,别熬着时间看那些东西,我这回带来了不少好药,还有两张方子,您和父亲都吃着,其余带来的许妈妈都知道。"
    养娘抱着睡醒了的湛哥儿出来,蒋茹茵捏了一下他鼻子,"和外祖母说再见。"
    没完全醒呢,湛哥儿朝着邵氏捏了捏小手,外祖母三个不会喊,一声'呐呐'就这么蒙混过关了。
    打着伞,邵氏送了她到大门口,陈奉候在那,门口停着一辆大马车。
    邵氏也是见过陈奉几回的,压下心底的疑惑,看着蒋茹茵上了大马车,马车内传来湛哥儿高兴的叫喊声。
    陈奉坐上马车很快驱车离去,雨天这车轱辘滚过地面的声音尤为的突兀。
    邵氏收回视线命人关上门,去了一趟蒋大老爷的书房说了这事,蒋大老爷即刻问她,"来的可是皇上身边近身伺候的陈公公。"
    邵氏点点头,蒋大老爷看着她,叹了一声,"那在马车上的,应该是皇上。"
    "怎么会。"邵氏尽管有疑问,但皇上都不露面特地来接贵妃回去,这不免也显得太例外了,蒋大老爷合上书站了起来,"要只是陈公公过来,怎么还需要大马车,贵妃前来蒋家的时候就有马车的,既然皇上不愿意让我们知道的,当做不知便是。"
    邵氏这神□言又止,“老爷,这皇上对贵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