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月17日,士兵代表开始到塔夫里达宫参加苏维埃会议。19日,举行了统一的工兵代表苏维埃全体会议,10名士兵、水兵代表(其中两名布尔什维克)参加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同时,发布了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号命令,规定在所有部队中通过选举成立士兵委员会、水兵委员会,各部队的一切活动只能服从工兵代表苏维埃和士兵委员会。其中第五条规定武器必须归士兵委员会掌握,废除旧军衔,禁止军官虐待士兵。第一号命令保证了军队掌握在苏维埃手中,对巩固革命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继彼得格勒苏维埃之后,在全国大多数城市都建立同样的权力机关。在全俄苏维埃成立以前,由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行使它的职权。
    革命之后的俄国,除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以外,还有另一个政府,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府的并立,这也是革命之后俄国短时间内尽管接管了全国政权,但是仍没有向外界表明俄国态度,并宣布俄国大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
    俄国资产阶级严格说来就如同中国的改良立宪派一样,他们虽然打着资产阶级的大旗,实际上却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害怕无产阶级革命更甚于害怕沙皇暴政,并不是一个真心真意革命的阶级。他们很多人都是保皇派,只要求立宪,同沙皇瓜分政权,并不想从根本上推翻沙皇制度。
    但在革命爆发后,眼看沙皇政府不可保,未免愤怒的暴、民们连他们一起打倒,他们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的一员。1月1日,彼得格勒革命爆发后,他们急忙成立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企图抢先夺取政权。他们还派亚·伊·古契柯夫和国家杜马代表瓦·维·叔尔根前往普斯科夫同沙皇谈判,妄图保存君主制度。叔尔根和古契柯夫竟向沙皇献策,说挽救皇朝的唯一途径就是把最高管理权转到其他人手中。尼古拉二世最后决定退位,而让位给他的弟弟米哈伊尔。1月5日午夜,沙皇签署了退位宣言,并按照古契柯夫和叔尔根的请求签署了任命立宪民主党人李沃夫公爵为大臣会议主席、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为最高总司令的诏书。
    由于苏维埃政权的强烈抗议,这个阴谋没有得逞。当古契柯夫返回途中,在彼得格勒车站,举杯表示对米哈伊尔的祝愿时,工人们愤怒地要把古契柯夫逮捕,并把他枪毙。米哈伊尔大公意识到没有军队支持的他无力登上皇位,于是干脆的拒绝了尼古拉二世禅让的王位,企图在敌视的苏维埃战士的环视下保全性命。
    可惜,尽管苏维埃政权只是下令将他软禁没有立刻伤害他,士兵们肆意虐、待跟掠。夺他的财物,米哈伊尔过的生不如死。
    面对苏维埃政权的不配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也只能按下心中的不满。
    此时苏维埃政权掌握了俄国大半的力量,尤其是在彼得格勒,实际力量几乎都在苏维埃一边。国家机关的要害部门,如电报局、广播局、车站、铁路等都掌握在苏维埃手中。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连印一张声明的地方都没有,没有苏维埃的同意,资产阶级甚至不可能成立自己的政府。因此,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便向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建议就成立新政府问题进行谈判。
    此时的俄国虽然经历了一场大革命,但是俄国空虚的国库跟粮库却不能凭空变出粮食来,这个国家仍然是十分虚弱的。
    同盟国跟协约国都在这个时候先后接触跟联系了俄国革命新政权,迫切希望能够拉拢新政权站在自己这一边。
    面对同盟国的拉拢,俄国国内各势力均是毫不动心。在过去几年的战争中,俄国因为同盟国死伤三百多万之巨,损失的财产更是高达七百亿卢布,说句难听话,就连德国人扶持的列宁,在拿着德国扶持的资金跟军火使用时,心里对同盟国都是充满了仇恨跟敌意的。新夺取了政权,并且根据还不稳的苏维埃政权很清楚,他们一旦倒向了同盟国,至少军队跟农民是绝对不会放过他们的。
    英国跟法国人虽然比俄国人慢了一些,但他们也很快联系上了俄国现政权,并向新政权释放了足够的善意。
    尽管对推翻了沙皇政权的革命党人十分痛恨,但协约国的密使还是先后接触了苏维埃政权高层,随后又联系上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协约国很快发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同样对俄国十分痛恨,并且,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前任政府的贵族、大臣,对协约国也有着足够的善意。
    于是,经过了紧急接触后。英国派往彼得格勒的密使哈斯爵士向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保证,只要他们控制了革命后的革命政权,最少也要占据领导地位,并能保证之后继续履行沙皇政权时期,沙皇政府与协约国的一切经济与军事协议,协约国将立刻承认临时政府为俄国唯一合法之政权,并向俄国提供一批军火跟不低于3亿卢布的物资援助。这其中就包括三十万吨的粮食跟药物,是俄国现今急缺的东西。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心动了,他们立刻派出代表,联系上了苏维埃政权的高层,与孟什维克党人及社会党人进行谈判。谈判从1月23日一直持续到1月27日,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许之以重利,同时还有协约国对新政权的承认保证后。窃取苏维埃领导权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决定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靠拢。孟什维克从机会主义立场出发,力图限制革命的范围。他们认为推翻沙皇制度后合法的主人只能是资产阶级,苏维埃只能对资产阶级施加压力,促使它向左前进。
    1月29日,苏维埃高层公开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接触,并向外界保证,将尽快组建一个合格的合法政府,带领俄国走出灾难的战争。与此同时,苏维埃政权还向全国各地下达通知,宣布‘俄国革命已经成功’、‘革命任务已经完成’、‘不得迫害跟掠、夺地主及资本家的财产,保护每一个俄国国民的财产不受侵犯’等。
    尽管布尔什维克反对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但在过去的不足一个月里,低素质的苏维埃底层在俄国全境犯下了无数的罪行。许多粗鄙农夫出身的俄国士兵抢劫贵族、地主、官员、教师跟资本家的财产,甚至肆意强奸妇女,抢夺食物等等。已经有很多原本愿意支持革命的普通平民,开始怀念沙皇统治时期了。
    所以,尽管2月4日,在苏维埃的全体会议上,莫洛托夫代表布尔什维克党批判了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同杜马代表达成协议的计划,建议由苏维埃建立临时革命政府,仍遭到了大多数委员会成员的拒绝。
    孟什维克跟社会党人借着过去一个月里俄国国内的混乱,攻击无产阶级是“分散的、无组织的”力量,鼓吹利用资产阶级来巩固对沙皇制度的胜利,蒙骗一些苏维埃代表。结果,苏维埃以多数通过了执行委员会的建议,把政权拱手交给资产阶级。
    2月15日,第一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大地主格·叶·李沃夫为临时政府总理兼内务部长,主要资产阶级政党——立宪民主党首领巴·尼·米留可夫为外交部长,资产阶级右翼政党——十月党首领亚·伊·古契柯夫为陆海军部长,社会革命党人亚·费·克伦斯基为司法部长。
    只是,俄国资产阶级虽然通过种种手段夺取了俄国新政权,但这个国家依旧处于混乱之中。
    尽管革命之后的俄国尚未向全世界表明其态度,然而,同盟国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德奥土保四国于三条战线上集中了一百四十余万兵力,向革命之后正处于混乱之中的俄国发动强攻。尤其在欧洲东线,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德奥两国便将战线往前推移了一百四十多里,奥匈帝国不但趁机收回了去年的布鲁西洛夫突破中被俄国占领的领土,还趁机将锋头刺进俄国国境内,东线开始不利于俄国。
    英法意三国立刻察觉到了同盟国的变化,尽管俄国现在尚未表态,但三国依旧不能允许同盟国趁俄国混乱彻底击溃这个国家,然后从东线大量抽调兵力南下冲击西线。他们在西线集合了一百九十多万兵力,向德奥两国发动战略牵制。果然掣肘了同盟国军事行动,间接的保护了俄国,使其免于被同盟国集团趁机击败的惨剧。
    1917年2月初,因为来自中国的密报得到证实,德国发动了其在美国潜伏的情报机构,最终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发展美国正在进行着战争动员,并发现了美国政府正在亲手导演的全民排德风,大肆迫害在美国国内的德裔侨民。
    意识到自中国处得到的密报,美国很可能跟协约国达成协议,将加入协约国集团中。德国也发了狠心,他们感觉此时的俄国经过革命的重创后就算继续维持原立场,也无法再如同之前一样,给德国带来那么强的压力了。还不如趁美国没加入协约国之前,集中力量击败英法两国,逼迫其不敢对抗同盟国集团。
    为此,德皇批准了海军部提交的非常疯狂的‘无限制潜艇战’计划,他下令德国国内的全部造船厂全力生产u潜艇,并允许已经沉寂了一年多的潜艇部队重新出动,猎杀一切试图向英国跟欧洲大陆运输物资的国家商船,并且不对其进行任何事先通知。
    一场残酷的水底狩猎战即将爆发,欧战也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七十四章 刹不住的马车
    1915年5月1日,驻美德国大使馆在报纸上注销声明称,任何乘坐悬挂英国旗帜的商船的美国旅客,其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但骨子里流淌着冒险者跟投机客以及商人血液的美国人并不相信,德国敢袭击美国的商船,依旧我行我素。
    卢西塔尼亚号是美国船籍的大西洋邮船,定点往返于美国与英国之间。一战开始后,卢西塔尼亚号继续从事客运业务,以方便美国和英国的战时交流。当然,这些交流中除了人员以外,还包括英国方面急需的物资——除了军火之外,其余战略物资均有运载。显而易见,这是违反中立法的行为,所以卢西塔尼亚号不挂任何旗帜,船名也被遮盖掉了。
    战时被称为“大西洋快犬”的卢西塔尼亚号有足够快的速度,可以摆脱所有的德国潜艇袭击。
    于是,满载着1959名乘客(大部分是美国人)和船员,卢西塔尼亚号从美国纽约出发了。5月7日,航行到了爱尔兰外海遭遇到大雾,威廉·特纳船长命令把速度减慢到18节。11点30分,大雾逐渐消散。正在附近游弋的u20号潜艇发现了卢西塔尼亚号。卢西塔尼亚的航海生涯就要结束了。下午2:12分,第一枚鱼雷击中舰桥下面的船身,紧接着,弥漫的煤炭粉尘引起了猛烈的爆炸。
    船上的旅客在惊慌失措中拥上了救生艇甲板。秩序极为混乱,因为船身急速倾斜,只有右舷的救生艇可以使用。18分钟后,卢西塔尼亚号带着她的1195名乘客和船员沉入了大海。不过比起两年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幸运的是那些还来得及弃船的乘客被迅速赶来的爱尔兰渔船救了起来,不至于在海水中冻死。
    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在大西洋两岸引起了极度的震惊。美国和英国纷纷指责这是一场残酷的谋杀,德国的报纸则声称卢西塔尼亚号是一艘军火船,否则不会这么快沉没。美国国内“立刻对德国宣战”的呼吁声嚣日上。德国迫于舆论压力,同时因为需要稳住美国人,不但承诺不再攻击美国船,而且还付出了巨额的赔偿金。
    由于1915年5月的欧战形势是德国处于完全的上风,美国政府判断形势后,在逼迫德国作出宣布终止‘无限制潜艇战’的承诺后,决定接受德国方面的处理结果。
    然而,1917年初,事隔2年之后德国人重新祭出了‘无限制潜艇战’的战略,高达上百艘的德国海底狼群部队在大西洋上疯狂的狩猎跟袭击美国向英国跟欧洲大陆运送物资跟军火的商船。一时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新任高龄总理克里蒙梭齐声欢呼,来往法国跟英国之间的电报中出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谢天谢地,那些该死的德国人终于招惹了一个可怕的对手”。
    然而,德国人真是傻了吗?
    不,德国从来不缺顶级的战略大师!虽说是有来自中国破译的电报为因,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德国对美国的不信任。
    自欧战爆发以来,美国亦然成为了协约国的最大最强幕后支持国,开战两年多的时间里,向协约国出售了一百八十多万杆步枪跟600多万吨商船以及14万吨药品以及多不可数的物资。如果不是美国在背后操控欧战,同盟国集团的军事机器早就摧毁了法兰西跟俄罗斯的抵抗,数以千计的飞机将越过英格兰海峡,直接对英国本土进行轰炸。
    是的,从美国不间断扶持协约国,并且在本国内掀起一场规模浩大的排德运动,残酷迫害千万之众的德裔美国人。种种都让德国越发心冷,明白了他们跟美国之间只有可能是敌人,绝无可能成为盟友。
    没错,越来越多的德国高层察觉到了,欧战的胜利者不可能是同盟国甚至协约国中的一个。
    为什么?
    没看到欧洲都快被打烂了吗?死了多少欧洲的精英跟年轻人?那可是整整一代人,欧战输了,没有胜利者!
    不,应该说胜利者没有诞生于欧洲。
    是的,美国是最大的胜利者!
    日本占领了德属太平洋岛屿,拓宽了太平洋战略,并吞并了东印度群岛,将殖民地领土扩大了四五倍之巨,亦然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胜利者。
    中国或许也是一个,正面在远东跟中亚地区击败了俄国,不但吞并了俄国在华数亿卢布的产业,还收回了被俄国占领了半个多世纪的领土,甚至控制了数千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不但成为了远东最令人瞩目的国家,还将影响力扩充到了中亚地区。也可以说是第三号胜利者。
    还有那些趁着欧战正在酝酿跟已经爆发了革命,建立了自己政权的殖民地国家,他们也可以说是胜利者。
    很讽刺,所有的胜利者都不是协约国跟同盟国,反而来自欧洲之外。
    德国人正是明白了这一点,才下了狠心。在美国下定决心插手欧战之前,尽可能的打痛了他,逼迫他不敢或者畏惧加入欧战。同时,他们还能通过切断协约国的物资补给,打击英法等协约国的战争潜力。
    无限制潜艇战,一举两得的战略。
    德国人恐怕无法想象到,因为他们的战略给美国高层增加了多大的烦恼。
    确实,美国国务卿访华期间,已经跟同样在远东的英国外交大臣碰面,并初步达成了共识,美国有意加入协约国,向同盟国宣战。
    只是,美国虽然有了这个意思。但是毕竟还没做好准备,按照威尔逊总统接到陆军将领们的反馈消息,想要以战前三万多的陆军为根基,在扩充到十万的规模还没消化完之前,再行扩兵百万,恐怕没有一年的时间不能成军,没有一年的时间不能形成战斗力。
    也就是说,现在美国若是因此愤怒向德国宣战,仅靠他那十几万的陆军,送上欧洲连给德国塞牙缝的资格都没有。
    美国人迅速的向德国发泄了自己的愤怒之后,得到的依旧是德国人生硬的回答,‘无限制潜艇战’绝不可能结束。
    发现了德国人态度改变后,美国高层慌张了起来。
    欧战从爆发到现在,已经快3年了,除了美国人赚得盆满钵满外,欧洲各国均已经筋疲力尽。本来,美国人还打算再坐山观虎斗一段时间,彻底让两大集团把血流干。等到年底前后,美国完成了扩军之后,再以唯一的救世主的身份,加入协约国并一起打倒同盟国,轻松的分享同盟国的海外殖民地。
    但俄国的革命打断了这个一厢情愿的愿望。
    威尔逊为代表的美国高层发现,一旦俄德单独媾和之后,德国将面临三方面的好处。第一,德国原本用于东线的百万大军将被解救出来,可以部署到西线,对英法形成压倒性优势;第二,俄国或许会向德国妥协,并将与其相邻的领土割让出去。而这些领土都是俄国最富饶也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德国从俄国割去领土和最重要的工业资源,有利于强化德国的资源获取能力并且足以改变战略平衡。
    第三,德国和俄国媾和后,以远东那个政府的亲德态度,他们国家的态度也很可能产生变化。而一旦中国做出了表态,从中国通往德国的物资输送线就被打通了,德国可以从中国源源不断地获取战略物资。实现战争的长期化,立于不败之地,而中国虽然不是同盟国成员,但素来对德国关系密切。
    一旦德国获得这3方面的优势,将极大地改变战略平衡并可能影响欧战走向。在战争期间,美国虽然保持着中立,同时也并不拒绝向德国提供物资,但由于制海权为英国所控制,事实上只有协约国集团才能从美国买到东西。在商品交易中,美国人赚到了大钱,而且还让英法负下了巨额债务。假如英法崩溃,这些利益便收不回来了,因此,从美国的利益来说,上上之选是欧战继续保持平衡,如果非要找出一个胜利者,那么只能是英法。现在,英法面临着危险,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美国决定赤膊上阵了。
    尽管是仓促上阵,但德国人的无限制潜艇战跟俄国大革命,都打乱了美国的布局。结果,本该坐收渔翁之利的美国政府,现在到了战略不得不进行调整的时候了。
    美国的欧战态度即将改变,欧洲的混乱局势,宛若刹不住的马车一般,向着未知的深渊冲去。
    1917年2月23日,农历2月初2龙抬头。
    位于中国版图中心的西安已经过了传统的新年,不过冬天的寒冷依旧笼罩着这座城市。不过,尽管天气依旧很冷。这一天的西安城中却是人山人海,从全国各地甚至南洋地区赶来的不少的人,云集在这个远东领土最庞大的国家首都。
    因为今天,按照新年假期之前国务院向外界公布的总统府及陆军部政令,今天,国防军盛大的胜利阅兵式将要在新城区的共和广场举行,届时将有不低于十万人的军队,参加这一场自民国建立以来规模最庞大的阅兵式。
    俄国革命的爆发,中国是最大的受益国之一。
    是的,就跟日本因为俄国革命,保住了他们所吞并的东印度群岛殖民地一样。
    中国也因此合法的暂时接管了现在的控制区,源源不断的物资跟轮换部队抵达前线,一条条战壕跟工事的建立,都加强了中国对收复的领土跟部分现今掌握的俄国领土控制权。
    对俄国战略的初步成功,并没有让李汉就此满意。事实上,作为中国在陆地上的最大也是最强对手,李汉绝不可能放过一个削弱未来对手的机会。但是当前,中国最需要完成的,便是向英法日美等国,展示中国的军事肌肉。
    是的,有什么会比阅兵,更能展示中国军力的强大呢?
    没有!
    尽管十一月一日,中俄两国就根据之前签署的‘停战协议’,停止了前线的军事对抗。但是李汉并没有急于从前线抽调兵力回来,直到现在,中国也仅仅只用轮换休整的方式,从前线轮换了损失最惨重的十四个师撤回关内休整。在前线的兵力不降反增,丝毫没有撤回的意思。
    因为冬天的到来,不适应战车跟陆航加入阅兵式,而为了最大规模的强化中国在远东的胜利,壮大中国之势,这两大在前线立下赫赫战功的编制是必须加入阅兵的行列中的。是故,这原本在十一月战争结束后就该举行的阅兵式,给他一直拖延到现在。除了派出大量的仪仗队军官前往分散在各地的几支已经被选中的编制训练走步、军列等外,还有就是为了集中陆航各飞行中队,然后飞抵陕西进行阅兵式之前的集中飞行演练。
    于是,原本该在年前举行的阅兵式,被他故意推迟了几个月之久。
    2月23日这一天,民国新都西安的新城区共和广场上,人山人海,这是典礼的主会场。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大家争相一睹庆典的热闹,现场有上百架照相机跟摄影机,有些是来自国外的媒体跟洋人事关,更多的还是政府跟中国这边的媒体所属,都是为了记录下,这民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防军阅兵式。
    首先是革命英雄纪念碑揭幕仪式,为了纪念在辛亥革命、统一战争、对日战争中牺牲的英雄,经李汉提议,于1915年初国会讨论通过,决定在西安共和广场中心建立革命英雄纪念碑,并将当时还未定名的广场命名为共和广场,以纪念民国的建立来之不易。此事李汉有效法后世人民英雄纪念碑之意,只是因为投资只有40万元,是故只有后世那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二分之一大小。
    革命英雄纪念碑呈方形,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纪念碑分碑身、须弥座和台座三部分,总共高约12米。台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均有台阶。下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南北长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四幅汉白玉大型浮雕,分别以为主题武昌起义,护国战争和对日战争为主题。还有一面被用白帆布盖上,那里本来应该雕刻上的是中俄战争浮雕,只是因为历经半年的赶工,现在雕塑家们也只完成了一半,所以暂时不用水泥将未完成的浮雕糊上,等待彻底完工后再弄上。
    两层须弥座承托着高大的碑身,由于担心像后世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样,耗费了大量的国力跟财政去制作,李汉并没有接受设计师的意见,选用完成的花岗岩等巨石。而是选择的用钢筋混凝土及水泥制成,只有表面才糊上了一层打磨过的花岗岩。这也是为什么革命英雄纪念碑的制作成本只有人民英雄纪念碑两百分之一的最主要原因。
    民国新立,面子工程虽然需要,但也要量力而为。过犹不及的道理,中国吃了那么多的苦,他这个后人也记下了不少。
    碑身正面镌刻李汉请他的把兄弟,湖南省省长同时也是民国几位书法大家之一的谭延闿亲笔撰写的“革命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是杨度起草、国会讨论通过的祭文,碑身两侧装饰着用铁血十八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浮雕花环,象征革命英雄的伟大精神万古长存。整座纪念碑用2000多块花岗石和少量的汉白玉砌成,肃穆庄严,雄伟壮观。
    上午八时,庆典正式开始,随着红绸布的移开,整个纪念碑显露在大家眼前,所有人都对此行注目礼,军人行军礼。在纪念碑前,李汉通过麦克风,朗读了祭文:“……夫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革命肇始,众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以去除一人专制,成我中华民国……为争取中华民主、自由、平等、强大之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读完祭文后,在李汉跟内阁全体成员的率领下,全场群众对纪念碑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并默哀一分钟,追忆逝去之英烈。
    上午9时,阅兵式拉开帷幕。李汉等政府高层肃穆站在主席台上,陆军部总长蔡锷特级上将一身戎装骑着高头大马前来汇报。
    他是本次阅兵式的总指挥!
    驾驭战马在十数万双眼睛的注视下,蔡锷缓缓行至主席台前,下马敬礼,然后大声报告:“报告总统,阅兵式准备完毕,请求开始!”
    “开始!”李汉回礼后,蔡锷重新骑上战马飞跃而去后,共和广场上便响起了一首激动人心的音乐,那是李汉根据后世的‘共青团之歌’改编的‘革命者之歌’。
    为了让阅兵式的背景音乐响起来,让整个共和广场都能听到,政府为此可是下了狠心。足足拨款七十万之巨向美国采购了一批机器,才在这个没有录音机的时代里,靠着唱片机跟麦克风等设备,让音乐彻底响起来。
    其实在选择阅兵的背景音乐这一点上,国内的争执不少。一部分人支持国歌、一部分人希望用‘大帅练兵曲’、不少人支持李汉曾作的‘革命军进行曲’、还有一部分则支持这首‘革命者之歌’。
    最后这讨论越来越激烈,连不少辛亥革命的老元勋都惊动了。还是孙黄两人向他上书,认为应该用‘革命者之歌’为阅兵音乐。一来向世界证明民国是由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牺牲下才建立的共和之国,二来,却是两人希望以此向欧洲俄国爆发的大革命致敬。苏维埃政权在成立仪式上,曾坦言辛亥革命为俄国大革命点亮了火把,照明了前方之路。两人是希望中国以此回敬,尽快与俄国革命政权建立友好关系,双方妥善和谈确定中俄废除一些不平等条约。
    正是因此,这阅兵式的背景音乐,也就变成了那首‘革命者之歌’。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六百七十五章 阅兵
    “全体都有!”
    随着蔡锷一声命令,阅兵式正式开始!
    首先走在阅兵队列最前面的是两队手握崭新一六式改良步枪的卫兵,步枪上的军刀在太阳照射下不时闪亮,他们护送着四面国旗、军旗,走在阅兵的最前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