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六部之中吏部居首,仅次于吏部的便是户部了。
    若此人真有能耐,在侍郎的位置熬上几年,再加上老爷的扶持,很快就能坐到尚书之位。
    三福晋暗暗点头,年轻好看有什么用,纳兰容若再好看,也不过是个扬州的学政,跟未来的户部尚书比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任凭芙蓉闹腾,三福晋都不松口,最后实在闹得不像,三福晋才喝道:“你嫁给伊桑阿还能留在京城,不然就等着太后指婚,去科尔沁伺候野蛮人吧!”
    曾经的满洲八旗和蒙古一样,在汉人眼中都是野蛮人。等到满洲八旗入关,深受汉文化影响,便觉得自己高雅起来,视蒙古为野蛮人了。
    果然野蛮人的标签把芙蓉吓住,再不敢在三福晋跟前闹。
    三福晋很快收拾心情,递了帖子进宫给太后赔罪。太后目的达到,也没为难,问过男方的情况,笑呵呵说:“年纪大的好啊,年纪大的会疼人。”
    转头把郝如月叫过来八卦:“那人快四十了,跟我差不多的年纪,也只比索额图小几岁,怎么舍得啊!”
    郝如月也惊呆了,她知道索额图有个女儿嫁给了伊桑阿,却没想到这人原来已经快四十岁了,还是个鳏夫。
    从前三福晋再泼辣刁钻爱算计,对自己的儿女还是极疼爱的,尤其是芙蓉,简直就是掌珠一般的存在。
    没想到在利益面前,三福晋也是什么都能舍的。
    果然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索额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三福晋也是。
    如今芙蓉火速订亲,三房想送女进宫争宠也没有了合适的人选,郝如月便将这事丢到脑后了。
    过了中秋,她就要为太子种痘做准备了。
    太子虽然不是皇室中第一个种痘的孩子,种痘的吉地和吉时都是钦天监早算好的,具体种痘事宜由太医院负责,郝如月还是不放心,每日都要将所需之物盘点一遍,每日都有新鲜出炉的细节叮嘱保姆和乳母。
    有一回皇上看见了还打趣说:“不如你跟去算了。”
    郝如月真想跟去,不过种痘有风险,便是她愿意,皇上也不会答应。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郝如月为太子种痘焦虑的时候,宫外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自从皇上大力推广种痘,砸了不少真金白银在这上头。太医院也很给力,很快拿出了比较稳妥的两套种痘方案,推广开来。
    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成功在疫区建立了包围圈,将疫情按死在了疫区之内。没有造成大规模传染和恐慌,减少伤亡的同时,也将因疫情而造成的不稳定因素降到了最低。
    在疫区实验成功之后,皇上命太医院分期分批给旗人的孩子种痘。
    旗人不比汉人,旗人地位高,居住地相对安全。如今又没有闹天花,很多人反对,在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对抗情绪。
    为此皇上很是头疼。于是裕亲王福全站出来,让太医院给自己目前唯一的嫡长子种痘。
    皇上没让,而是选了荣宪公主作为皇室第一人,交给太医院种痘。
    公主都种痘了,旗人的命难道比公主还珍贵不成。
    不出意外,荣宪公主种痘很成功,脸上几乎没落疤。
    荣宪公主之后,便是裕亲王家的孩子、恭亲王家的孩子、安亲王家的孩子……
    把本朝亲王家的孩子轮了一遍,除了个别人因抓挠脸上落下些疤痕外,几乎没有失败的案例,更没死过人。
    皇家的孩子用了都说好,旗人也就不再抵触,甚至踊跃报名给自家孩子种痘,唯恐晚了朝廷不管了,或者不免费了。
    旗人开始种痘之后,汉族官员请求朝廷兼顾。皇上准了,种痘同时在汉人中间推广。
    不过因为汉人数量实在庞大,这种推广只限于汉族官员,并未在民间实施。
    郝如月问过皇上的意思,皇上打算等三藩平定之后,再考虑汉人种痘的问题。
    毕竟南边战事还在继续,朝廷财力有限。郝如月也能理解,便想自己出钱给京城周边的汉人百姓种痘。
    就在这时,礼部官员家的两个儿子因种痘感染天花,不治身亡了。
    这两个孩子一个三岁,一个五岁。
    第81章 种痘
    消息传进宫,康熙非常重视,命太医院严查。
    因为种痘的摊子铺得太大太快,太医院人手有限,忙活旗人老爷还忙不过来,根本顾不上汉人官员家。
    可种痘这事是皇上大力推广的,汉人官员都是人精,纷纷找到太医院表示支持,请求太医院尽快安排自家孩子种痘。
    太医院忙不过来,只得临时招收外头的医馆郎中,派人给他们传授种痘技术,让这些医馆的人去到汉人官员家中主持种痘。
    反正种痘的关键在剂量,只要剂量无差,操作手法非常简单。
    种痘药包都是太医院统一配置好发下去的,那些临时工只负责操作。
    这种模式不是第一天存在了,却还是第一次出事。
    太医院派人去查,药包没问题,临时工的操作手法也没问题,可患者死了,家属情绪激动,实在查不出什么来。
    好巧不巧,这样的事故偏偏出在大阿哥和太子种痘之前,就给整个皇宫和整个造福百姓的种痘事业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根据钦天监算定的吉日,大阿哥应该在九月初一种痘,太子晚些在九月初八。
    为了有效隔离,同时方便照顾,种痘地点设在御花园,大阿哥在东边的养性斋,太子在西边的绛雪轩。
    几乎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却出了这样的事,贵妃和惠嫔一头求到郝如月这里,想要取消原定吉日,等事情查清楚,再给大阿哥种痘。
    郝如月问过皇上,这事根本没办法查清楚,不但查不清楚,还闹出了事端来。
    有人借此生事,污蔑朝廷屠杀汉人。汉人官员尚且如此,更何况百姓乎!
    那个死了两个嫡子的官员已然疯了,在太医院门口闹了好几天,最后趁人不备吊死在了胡院政家门口。
    把胡院政吓得半死,没过几日就病了。
    胡院政一病,便有人说他是做贼心虚,还有人说老天都看不过眼了,这才让胡院政遭了报应。
    明明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连后世都把推广种痘算作康熙皇帝的功绩之一,至少领先欧洲百年,却在当下忽然变成了一个血腥的阴谋。
    郝如月也问过太医院,得到的回复大意是体质和概率问题。
    出了这样的事,种痘别说在全国推广,便是在京城也全停了。
    不怪贵妃和惠嫔过分谨慎,她们并不知道这次推广种痘对后世的意义,她们只知道有两个年岁与大阿哥相当的孩子,因种痘染上天花夭折了。
    而她们只有大阿哥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可能是她们终身的依靠。
    贵妃和惠嫔既是古代人,又是深宫妇人,郝如月却是穿来的,她知道这次种痘推广的重要意义,也知道如果这一次失败了,下一次还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按照康熙朝的历史,平定三藩之后战事并不会结束,之后还有收台湾,抵抗沙俄,剿灭噶尔丹,哪一件都不是小事。
    皇上很忙,到时候能分出多少精力在推广种痘上,根本就是未知。
    郝如月还知道,如果这一次太子放弃种痘,五岁的时候便会感染天花。
    历史上正是因为太子染上天花,才给了康熙皇帝做实验并且推广种痘的决心。
    虽然她知道,即便太子染上天花也不会夭折,可既然有捷径,何必绕路走呢。
    况且史料上只记载了胤礽五岁感染天花,康熙皇帝辍朝陪伴,衣不解带,最终痊愈,却没说在这个过程中太子遭了多少罪,痊愈之后脸上是否留下疤痕。
    郝如月不敢赌。
    所以她理解贵妃和惠嫔的选择,却仍然坚持给太子种痘。
    贵妃和惠嫔听说眼睛都瞪圆了,劝她再想想,毕竟因为种痘才夭折了两个孩子,风头还没过去呢。
    郝如月只是笑笑,并没改变主意。
    她把自己的想法与皇上说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没提什么家国大义,只说太子:“太子是储君,现在还能说年纪小,不便在人前露面。等长大了,总不能一直躲着不见人。”
    “眼下种痘在八旗还没完全推广开,各地时有疫情,等太子长大,不可能只见那些出过痘的王公大臣。”
    郝如月看向皇上:“据臣妾所知,蒙古王公很多都没出过痘。到时候他们要拜见太子,皇上怎么说?挡得了一次,还能一直挡下去吗?”除非皇上长生不老。
    先帝倒是躲着不见来着,最后还不是死于天花。
    “臣妾问过太医院,种痘越早越好,感染天花也是年纪越小越容易痊愈,万一……臣妾根本不敢想。”
    先帝的例子实在太惨痛,郝如月猜她不说,皇上也一定能想到:“所以臣妾宁愿现在担些风险,免得以后日夜悬心。”
    皇上始终垂眼听着,不曾抬头,等她说完才缓慢道:“不急,还有几日,容朕想想。”
    皇上的犹豫郝如月十分理解,若太子此时如常种痘,并且取得成功,所有传言都将不攻自破。种痘得以继续推广,造福百姓。
    可太子毕竟是皇上目前唯一的嫡子,而且已经下明旨册立为储君,万一出事,将是皇上,甚至整个朝廷,不能承受之重。
    况且皇上辛苦耕耘十几年,就只得大阿哥、太子和三阿哥三个皇子,实在是一个也夭折不起。
    直到九月初三,郝如月才见到皇上的面。
    彼时皇上瘦了一大圈,身上的龙袍都显得晃荡了。郝如月吓了一跳,关怀的话还没出口,就听皇上沉声说:“太子九月初八种痘,吉时吉地不变,一切照常。”
    郝如月泪目,从前她称康熙皇帝为千古一帝,总是戏谑的成分多,可现在站在她面前的,就是真正的千古一帝吧。
    似乎是专程来找她说这事的,说完皇上便提步朝外走去。走到门口忽然站住,又补了一句:“不管谁问起,都说是朕的意思。”
    坤宁宫这边忙碌起来,消息传开,郝如月很快被太后请到慈仁宫喝茶。
    太后问起太子种痘的事,郝如月如实回答,太后蹙眉:“礼部主事的两个嫡子都因为种痘夭折了,连我都听说了,你竟不知?”
    很有些兴师问罪的意思,幸亏郝如月早有准备:“太后,给太子种痘是皇上的意思,臣妾不敢置喙。”
    太后明显不信:“不敢置喙?你何时变得如此胆小了?”
    且不说从前挂脖子铰头发那些壮举,便是进宫之后,她也绝不是一个面团子,可以任人揉圆搓扁。
    便是皇上也不行。
    “事涉太子的安危,你就让皇上一个人做决定了?”太后疼爱太子,也是关心则乱,不然绝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郝如月抬眸看向太后,太后瞬间熄火:好吧,储君的事确实应该皇上拿主意。
    别说皇后只是继母,便是仁孝皇后复生恐怕也不敢违抗皇命。
    皇上心怀天下,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
    离开慈仁宫,郝如月看了一眼慈宁宫的方向,以为太皇太后知道了肯定也会请她去喝茶。
    然而并没有。
    在大是大非面前,太皇太后和皇上总是很有默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