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还真是热闹!”因为身子不大好,陈秀云已经有几年没来逛过灯会,今日乍一见还有些惊喜。
    “这会儿人多,可别走散了。重山,你和娘互相照应着点儿。”李轻舟一手紧紧牵着嫣嫣,另一只手则护着月笙,免得被来往的人撞到。
    灯会灯会,自然少不了灯。街上到处都是卖花灯的小摊,有些是直接花钱买,有些则可以通过猜灯谜、射箭获得。
    月笙他们一路走来,就碰到了好几处猜灯谜或射箭的,这样的小摊儿前面人也是围得最多的,且多是些穿着儒袍的书生郎或是穿着贵气的富家子弟。
    月笙他们虽然识得字,能打打弹弓,却也不认为自己能比得过那些饱读诗书、正经练过的,便没凑上前去猜谜射箭。只跟大部分人一样,站在外围看看热闹。
    看了一圈热闹之后,又在一处小摊儿上,花了四十文给嫣嫣买了个小兔子模样的花灯。小兔子做得很逼真,耳朵和尾巴还能动,嫣嫣很是喜欢。
    买完花灯,几人就去了河边。河边有卖荷花灯的,还供笔墨,可以在上面写下心愿,放入河里。
    几人来到一位老人家的摊子前,月笙问站在一旁的陈秀云,“娘,你要不要也拿一盏?”
    “我不会写字儿,你们写就好了。”陈秀云看着几个孩子脸上都挂着笑,就觉得满足。她如今已经没有什么迫切想要实现的愿望了。
    最后月笙一共拿了两盏荷花灯,他和李轻舟一盏,李重山和嫣嫣一盏。
    “我们要许什么愿呢?”月笙看着荷花灯上并排的江月笙和李轻舟几个字犯了难,他现在过得很好,还真的想不出要许什么愿。
    李轻舟则十分清楚自己的心愿,提笔就开始在荷花灯上写字。
    月笙歪着头,李轻舟一笔一画写得认真,口中也不自觉跟着念了出来:“白,头……”
    只念了两个字,月笙就已经知道李轻舟要写什么,他有些脸热,没有再继续念下去
    李轻舟却抬头看了他一眼,轻声帮他念完了:“白头偕老。”复又低头继续写。
    月笙看着李轻舟的发顶,呆愣了一会儿,才笑着道:“剩下的我帮你写。”
    李轻舟‘偕’字还只写了一半,闻言也没犹豫,直接把笔递给了月笙,看着他补完剩下的字。之后两人又一起写了‘平平安安’四个字,才把荷花灯放进荷里。
    荷花灯顺着河水越漂越远,很快和其他人的荷花灯混在一起,分辨不出。
    放完荷花灯,月笙站起身,就见不远处张黎和他的相公陆思源也在放荷灯。黎哥儿手里还提着盏鲤鱼模样的花灯,陆思源就站在他身旁,微微低着头不停地说话。黎哥儿看表情有些烦,却也没制止,一直在听着,过了好一会儿才点点头。
    然后就见陆思源原地小跳了一下,咧着嘴角蹲下身开始写着什么。
    月笙看着看着就笑了起来。
    李轻舟也认出了那两人,“看来他们处得还不错。”以前方奶奶对他们家帮助良多,如今黎哥儿找的夫婿还不错,那些个烦人亲戚也被威慑住,李轻舟也为他们感到高兴。
    过了十五,年就算过完了,休整了一冬的人又重新忙碌起来。
    正月下旬,天还有些冷,但种玉米是没什么问题的。
    二月初,下了一场大雨,天气渐渐回暖,山上的树木也开始抽芽,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春种。
    李轻舟家自然也不例外,这天饭桌上,他就说起了春耕的事儿。
    “我跟大伯说好了,先帮着我们把地犁完了,再去给他们犁。”
    “行,我们今年总算是能赶个早了。”陈秀云笑着给嫣嫣添了一筷子菜。
    往年耕地李轻舟他们都是自己拿锄头挖,等到别家都犁完了才能借到牛,如此一来就比别家慢了些。今年就不同了,自己有了牛,就可以早点犁完了。
    “我明天也不去镇上了,让重山和乔乔两个人去。我在家把菜地理理,辣椒、四季豆什么的都可以种上了。还有秧厢、番薯厢也得提起收拾出来。”月笙也搭话道。
    李轻舟补充道: “那明天中午饭也别做了吧,重山你在镇上买几个肉包子,再去买点儿卤猪头肉。”
    李重山点点头,“好,我记着了。”
    第二日早早地吃了饭,李轻舟就和李成林、李福贵牵着大黑下了地。
    旱地里还种着油菜、小麦和土豆之类的,倒是不怎么需要犁,关键就是水田。五亩水田需要从头犁一遍,再下雨就好储上水,等着插秧了。
    到了水田,李轻舟走在大黑前面,李福贵就拿着细竹条跟在后面,李成林则拿了钉耙再把地耙一耙。
    大黑一点儿也不躲懒,用不着李福贵拿竹条抽就能自己往前走。
    李福贵看着大黑是越看越喜欢,“大黑真不错,犁起地来一点儿也不含糊。去年我们借了老丁头家的牛,走两步就停着不动了,又拽又打的也不管用,非得等它歇好了,自个儿愿动了才行。”
    李轻舟轻轻拍了拍大黑,也对自家大水牛很是满意。他瞧着耕了一大半的水田,跟李福贵说:“这块儿耕完就歇会儿,让大黑也吃点草喝点水。”
    另一边月笙和陈秀云等李轻舟他们下地后,便也拿了锄头去了院外的菜地。菜地里这会儿就只剩了几颗菘菜和萝卜,还有些葱姜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