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嗨···这位可不就是在明抢么!
    再则,也令人所有人想不通,这位雍帝陛下不是说了要迎接陆寒尘前往雍朝任职的么,有雍朝给他高官厚禄就好了啊,为何还要大宣这边的诸多好处。
    陆寒尘他一介阉人,想要两国都流传美名,他配吗?
    还有这位雍帝陛下,世上怎就有这么招摇嚣张之人,大摇大摆进了大宣的皇宫,随口一句话就炸掉一座偏殿;丝毫没有惭愧心,还好意思接连提条件···这般不着调的人,居然是雍朝的开国之君···这世道究竟是怎么了。
    龙椅之上的少年帝王彻底坐不住,忍着惊惧踏前一步,疑惑道:“雍帝陛下是何意?”
    一介阉人,给了郡王爵位还不够?还想要什么?
    谢令月轻笑:“方才宣帝陛下还说陆寒尘是联系两国邦交的功臣,若是如此看,陛下难道不该给予些财物封赏么;只是一个空头爵位,陛下这是瞧不起我雍朝的大都督么。”
    不待少年帝王激动说话,江越实在不能坐视不管,上前一步对着谢令月拱手:“还望雍帝陛下见好就收!”
    嚯···大宣文武百官震惊抬头,不愧是定国大将军,居然如此不客气与雍帝说话,大宣的新战神没叫错啊;可不是么,雍朝这位陛下还真是得寸进尺,不知道什么叫见好就收么。
    形势不由人,自家陛下已经是给足了陆寒尘那厮脸面;莫说从太·祖皇帝开国后就没有阉人封赏爵位一说,就是自古以来也不曾见过;这一次真要封赏陆寒尘郡王爵位,大宣已是滑天下之大稽,丢尽了脸面。
    然而谢令月却十分不满江越的做法,并不是他此时之言,而是这人分明答应了保护陆寒尘,用以偿还欠下自己的人情;却不想他也只是表面功夫,纵容大宣百官在朝会上如此羞辱陆寒尘。
    因而,谢令月说话更不客气:“定国大将军此时要朕见好就收,说明大将军实乃血性战神;那朕更不明白了,方才贵国镇北大将军那般羞辱陆寒尘时,怎的不见你劝告他们见好就收。”
    桃花眸一厉:“原来大宣的战神也是如此双标,只以身份与地位论对错么。”
    “之前朕在大殿顶上的时候,也听到了江大将军有维护陆寒尘之意···可大将军也该扪心自问,此举你究竟是为了大宣还是为了陆寒尘;因为大将军更在意的是大宣,所以你可以任由镇北大将军那般侮辱陆寒尘,反正他的性命保住了,想来朕也不会因此动怒。”
    “然而江大将军可曾想过,若是今日陆寒尘只着素衣走出大殿···日后他将要付出多少倍的努力与汗水,才能捡起今日被扒下的蟒袍,才能洗清今日之辱当世而立?”
    被他凌厉的桃花眸看着,也被他说中了心中所想,江越心中有愧,后退半步;可他却不后悔如此做,新帝是个十几岁的少年,未来还有几十年的执政时间,江越自己可以离开大宣前往雍朝,可江家与大长公主府几百口人该如何。
    他不是陆寒尘身无挂碍,即便为了还人情,英国公府与大长公主府还是被他排在首位;且他也想过了,反正会出手救下陆寒尘,待到了雍朝,还有几人记得今日之事。
    而谢令月也明白江越的顾虑重重,并不打算追根究底,转身对上少年帝王,面容含笑,左眼尾之下的朱红刺青更是艳丽张扬。
    “朕既然来了,还敢明目张胆出现在这里,便是摆明了告诉诸位,陆寒尘将不只是朕的股肱之臣,还是朕唯一深爱之人···朕绝不会允许他蒙受不白之冤,更要为他讨回公道!”
    众人便见这位雍帝陛下随意摆了摆手,自己又坐回中间的椅子上;一直跟在青年身侧的一龙甲卫从怀中掏出几张纸,朗声诵读,声音传遍大殿。
    谢一诵读的恰是谢令月整理好的陆寒尘对大宣的功绩,这里一部分是三年前谢令月在陆寒尘身边时便知晓的,还有令京都暗探搜集到的消息,另外一部分则是谢令月当初听堂妹读小说剧情时记住的隐藏情节。
    很多人都不明白谢令月为何独独钟情陆寒尘,只有谢令月知道,他并不是简单的见色起意,而是因为这些记住的剧情。
    身为景昌帝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又是阉人身份,注定陆寒尘满身污名;可若不是陆寒尘,景昌帝早在初入京继承帝位后与文武百官对立时便没了性命,后来的几次躲过刺杀,亦是陆寒尘出生入死护下。
    能在与文武百官的对立中大获全胜,彻底掌控朝堂,陆寒尘首当其功;后来更是在景昌帝厌烦朝堂之后,如定海神针稳定朝局,将那些暗流压制;更不为人知的是,景昌帝沉迷丹道之后,脾气越发暴躁,动辄便下令抄家···
    朝臣们只看到了陆寒尘带领锦衣卫抄家灭族,却不知他在人都下了诏狱之后,会令心腹七星细细筛查消息,将那些真正被冤屈的官员都护下性命,还派人护送他们隐居起来;被陆寒尘用这种办法救下的官员不知多少,然为了不引起景昌帝的忌惮,这些事他从来不曾告知于人,就是三年前与他情投意合的谢令月也不曾告知分毫。
    经过当初的大礼仪事件,留在朝堂的人大都战战兢兢,能用在差事上的心思不及半数,也是陆寒尘用强硬手段震慑,大宣朝堂才能安稳运行;更不提他暗中支持内阁的几次改革,令锦衣卫为其保驾护航,改革才得以顺利推行;也是他令锦衣卫暗中肃清地方官员的贪墨,大宣国库日益丰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