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大秦 第32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扶苏此次前来,只是解决少部分人的退伍,至于绝大多数士卒,仅仅是给一个甜枣,不过扶苏很有手段,通过一番激情澎湃的话,激起了士卒的兴致跟斗志,而且通过提前解释了是分批次的,进一步安抚了众人。
    就目前来看,扶苏做的很完美。
    也足以让人信服。
    但不够。
    依旧只是一个糊裱匠。
    想清楚了这些,赵佗等人神色一沉。
    仅存的一些惊骇,也在此时彻底平复了下来。
    因为这些注定不能持久。
    也只是昙花一现。
    下方的士官同样有反应过来的。
    不过他们并不怎么在意,因为他们是这次的受益者。
    无论日后会怎样,他们作为第一批,一定会比后续的人得利,而这便足矣,想清楚了这点,原本还有些抵触的士官,此时也变得主动起来,因为他们也明白过来,这种机会一旦错过,或许便再也不会有了。
    尤其是想到其他人的境遇,更是觉得扶苏提供的建议,很是十分的合情合理,甚至是大气豪阔。
    一时间。
    下方的士官积极发声的变多了。
    他们不断询问着被选中的条件跟要求,不过扶苏回答的很官方,只是让他们尽可能详尽的提供军旅经历,事务府的官员会酌情作为参考,而且去关东为吏的名额不会太多,并让他们慎重的做出申请。
    即便如此。
    依旧挡不住士官的热情相问。
    在这样火热的情况下,等到天色彻底阴沉,扶苏才得以从中脱身。
    不过对于这次的结果,扶苏是很满意的。
    正如嵇恒预料的一样。
    军中的士官是最容易说动跟拉拢的。
    也最容易接受。
    有了这些士官的点头,他给出的那些主意,也会正式的为军中接受,甚至即便有士卒有意见,但这些士官会主动替他解释,甚至会用各种话语去安抚去说服其他士卒。
    扶苏朝四周将领微微躬身,拱手道:“这几日实在劳烦诸位将军了。”
    “是殿下辛劳了。”赵佗道。
    扶苏摆摆手,苦笑道:“我也就动了动嘴皮子,真正驻守南海的是你们,不过军中将士退伍之事,既然已经为士官认可,我倒是可以长舒一口气了,来时,我还很是不安,唯恐这些办法不为军中士卒接受,甚至数日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扶苏唏嘘一声。
    赵佗作揖,肃然道:“殿下为士卒提供了如此优越的条件,军中士卒岂会有不满之理?殿下之远见,之高屋建瓴,实在令末将钦佩,末将相信有殿下相助,南海将士士气会越发高涨,这次的攻伐也会越发势不可挡。”
    闻言。
    扶苏笑了笑道:“那就借赵将军吉言了。”
    “天色不早了,诸位将军还是早点回去歇息吧。”
    四周将领应诺。
    此时。
    扶苏迈着轻快脚步离开了。
    见到扶苏神色如此轻松,赵佗眼中闪过一抹疑惑。
    他察觉到有些不对劲。
    扶苏有些太轻松了,仿佛真认为解决了军中积弊,但以扶苏的认识,不可能这么浅显,难道其中还有自己没有看明白的情况?
    赵佗眉头紧皱。
    他紧紧盯着扶苏远去的背影,却是始终没想到任何头绪。
    赵佗低语道:“难道真是我想多了?但从我这段时间收集到的信息来看,扶苏殿下的手段分明很是高绝,很少会露出这么大的破绽跟漏洞,难道真的是被确立为储君后,有些志得意满了?”
    “只是真的是这样吗?”
    良久。
    赵佗摇了摇头。
    他看了看四周,其余将领都已离去,也没有继续停留,直接转身离开了。
    只是脑海中还在思索着扶苏的异常举止。
    他不觉得是意外。
    第246章 一切要有度!
    将领散去之后。
    杨翁子跟李信并肩离开。
    在走了一段路后,杨翁子看了看四周,突然问道:“李信将军,你可否感觉殿下说的这些主意,有些过于急切了,甚至是有些为了解决而解决,实则走上了一条并不顺畅的道路?”
    李信停步。
    他看了杨翁子几眼,冷声道:“杨将军慎言。”
    “殿下这么做,自有殿下的打算,岂容我等暗自揣测?”
    杨翁子连忙道:“末将自不敢随意揣测殿下的想法,只是末将在军中有些时日,对朝廷的一些情况多少也有些了解,殿下的这些主意,仿佛仅仅是为了应付这次的事情,并没有后续,此法固然能解一时之忧,但时间一长,恐会出问题。”
    “而且是大问题。”
    “正是考虑到此,我才多此一问。”
    杨翁子将心中的真实想法说了出来。
    非是他惊疑。
    而是扶苏的做法有些竭泽而渔了,为了应付上次胡亥给出的承诺,就这么匆忙的去兑现,还一口气铺的很大,乍一听只给人一种很是振奋鼓舞的感觉,但若是真的细细琢磨,也会立即察觉到,这些政策的不可持续性。
    大秦哪有那么多官职提供?
    南海北疆士卒高达八十万,这么庞大数量的军队,按照扶苏给出的安置之法,朝廷要提供的官职跟提供的上学衣食,都将是一个海量,这明显已超出了朝廷的界限。
    这个道理,他都能看出,他不信李信看不出。
    李信眉头一皱。
    他深深的看了杨翁子几眼,沉声道:“殿下究竟是如何想的我并不清楚,但就我对殿下的了解,殿下并非是这么草草敷衍的事,纵观整件事,你难道没感觉这一切似都在殿下的掌握之中?”
    闻言。
    杨翁子一愣。
    这点他自然也察觉到了。
    只是他心中还是有些极强的不安。
    见状。
    李信迟疑了一下,缓缓道:“不要用过去的目光看我们的这位殿下,我虽跟殿下接触的时间不长,但回到咸阳的那段时间,却是听闻了不少有关殿下的情况,殿下是一个心思缜密,考虑周全的人,并不会轻易做出草率的举动,更不会做出这般因小失大的事,只是我们目光浅显,看的并不深刻,所以才有了误解。”
    “不知全貌,不予置评。”
    李信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觉。
    杨翁子若有所思。
    他知道李信之所以将此事告诉给自己,是因为李信跟杨氏关系亲近,当初李信能从军中脱颖而出,杨端和是帮了不少忙,所以李信才会这么沉得住气的。
    他拱手道:“或许的确是我多心了。”
    “只是末将实在见识浅显,想不到殿下日后会怎么解决,这可是八十万大军啊。”
    杨翁子轻叹一声。
    李信摇头道:“不知道。”
    “但当年官山海政策出来时,又有多少人能想到后续?”
    “殿下既然能考虑的这么细致,并不可能因噎废食,更不可能为了一时之利,损害将士的长久信任。”
    “我等身为将领,按吩咐去做就行。”
    “日后一切自会明了。”
    李信并不想就此多说。
    他也实不知该如何去辩解,用什么角度去辩解。
    杨翁子也是点点头,道:“也只能这样了,不过殿下这一番操作下来,只怕军中士官都会积极的退伍,这对军中现有秩序冲击很大,甚至不失会彻底改变军队现状。”
    李信笑了笑,道:“这未尝不是好事。”
    “而且殿下说的没错,老秦人为天下付出太多了,理应得到该有的尊敬跟敬重。”
    “平心而论。”
    “殿下提出的办法是很有见地的,也很容易让人信服,军心定,天下安。”
    “或许大秦真会因殿下而彻底安定下来。”
    杨翁子颔首。
    两人并未过多交谈,随后各自离开了。
    不过扶苏对士官说的那番话,没有多久就传遍了全军,让人为之振奋之余,也是让很多将领感到了一些不安。
    因为几乎所有士官都申请了退伍。
    而且都上交了申请书。
    在申请书上更是很详细的说明了行伍经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