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垂首,勾起嘴角,无声一笑。
    皇帝别无选择。
    如今宽州驻军已悉数进入堡寨,济州大半兵马也由谭旋带领,在堡寨中御敌。
    他就算想和上回一样,弃堡寨,死守宽州,一时从哪里调动驻军?
    北地有虎视眈眈的胡虏,不可轻动,南地过于遥远,驻军未到,宽州恐怕已经失守。
    禁军之中倒是有数位领兵之将,但禁军只护卫禁掖安危,先帝时边关动荡至极,禁军上本跪请出京援手,先帝都未曾准许。
    话音落下,满朝惊诧。
    魏王悄然看一眼莫聆风——她竟然真的向皇帝索要节度使实权,聚财、军于一身。
    到时候莫家势大,支持他登上皇位,易如反掌。
    他不去想日后如何剿除莫家势力,一心只想冲破眼前困境,忍不住一笑,忽有如芒在背之感,抬头一看,就见太子满目厉色,正盯着他。
    他暗叫一声失态,连忙做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太子默然回首,也看向莫聆风。
    小小年纪,步步为营,算计至此。
    一旦莫聆风具帑持兵,掌握边关威权,便再难辖制。
    绝不可再让莫聆风成长下去,否则将成大患。
    这天下,不是莫家的天下,这朝堂,也不是莫家朝堂,岂能被她左右。
    莫聆风持笏而立,朱红色的袖子没有了累赘,随着偷偷入殿的寒风摇动,殿内燃烧的火炭在寒风侵吞下,显出一种无力支撑的疲软。
    她是这大殿中心最静的人,四肢百骸所流着的血,冷冽而且无情,脚下踏着的是金砖,也是莫千澜为她铺下的血路,无辜者的尸骸光明正大躺在下方,她自己的血、士兵的血,一同浇灌着这条道路。
    还有邬瑾的血。
    方才还能震动朝堂的粮草、布帛都成为点缀,朝臣们真正看清了这个小莫的威力。
    他们悄然等待皇帝发话。
    皇帝在金台上,从未有过这么久的沉默。
    他不敢和上一次一样弃堡寨,守宽州——他没想到国朝的驻军,已经积弱至此,连一千金虏都抵御不住,遑论守城。
    他看着莫聆风,如同看到猛兽伸出爪牙,追逐着在猎物身上撕咬下一块血肉,张开巨口,吞咽入腹。
    是驱虎吞狼,还是放弃禁掖,让禁军出战?
    此时吕仲农忽然出列,大声道:“陛下,莫将军所言,万万不可,国帑若泰山之安,不可轻动!前朝有例,节度使取财权,囤积巨额军费,蓄养将士,士兵不知天恩,只知依赖将领,威权累累,以至于外重内轻,成德节度使便是因此口出狂言。”
    此人曾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吕仲农不便在大殿上说出来,只能点到为止。
    皇帝点头:“计相以为该如何?”
    吕仲农道:“臣以为可遣禁军,随军携带粮草前往高平寨,彻底剿灭金虏。”
    吴鸿喆还跪在地上,直起背,颤声道:“陛下,禁掖安危,亦有泰山之重,万不可轻用禁军!臣以为,可以议和,可避免国帑动荡,节度使持权。”
    一位年轻气盛的翰林院官员出列:“大战过后,金虏士气已衰,如今不过小股骚扰,不乘胜追击,还要求和?从前种种辛苦,都将毁于一旦!”
    吴鸿喆道:“让金虏称臣,岁岁进贡,怎能算毁于一旦?”
    第318章 疲惫
    “金虏凶蛮彪悍,不灭其气概,会俯首称臣?简直是痴人说梦!”年轻官员气势汹汹。
    吴鸿喆受他抢白,不恼不怒:“帝王之治,攘外必先安内。”
    又有人站出来道:“既要议和,何不决战前夕议和?此时再议,让战死堡寨的将士尸骨难安。”
    一时间,和还是战,再起争论。
    和者认定国朝财库空虚,更不能让宽州大权旁落。
    战者认定要乘胜追击,不过暂时分出宽州大权,事毕收回,为何如同惊弓之鸟一般防备至此——难道大败金虏后,便要藏名将?
    皇帝坐着,上半身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双目半阖,十指交叉在腹前,同时压下两声咳嗽。
    他知道他们是想消弭粮草、冬衣带来的祸事,吵闹的越凶,越能浑水摸鱼。
    这些衣紫腰黄之人,对外是将、相、官,在他面前却只是读书人中的一个,这些人怕他,怕他身后至高无上的皇权,怕禁军手中举起的廷杖,怕被“弃于市”,怕一朝被夺。
    惧怕藏在忠心下,藏在亲情下,藏在随机应变的言辞下,但再惧怕,也会被贪欲压下去。
    唯独莫聆风,不惧他。
    他因此而疲惫,本就昏沉的病体越发难受。
    头痛。
    疲惫。
    跪着的人和站着的人争论不休,等到他们口干舌燥,言辞枯竭,才意识到皇帝和莫聆风全都沉默不语。
    乱糟糟的声音消失,“嗡嗡”作响的大殿逐渐安静,只剩下蛆虫还在蠕动,在金砖上留下一道道长长污渍。
    皇帝再等片刻,没有再等来只言片语,才睁开双眼,坐直身体,双手分开放在大腿上,目光从跪着的人身上一一扫过:“都起来吧,现在还不是跪的时候。”
    跪着的人眼神飘忽,吴鸿喆两手撑地,摇摇摆摆站起来,步履蹒跚归列,在他身后跪着的官员也随之起身,如丧考妣般走回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