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牵的线路更多而已。
    饶是如此,张辅也觉得黄昏这优惠是个人情。
    有时候人情不是那一点钱的问题,而是一个态度,黄昏对张辅的尊重态度确实让张辅很是欣赏。
    但此刻不愿见他。
    张辅倒是不怕陛下责罚,他是为黄昏着想,毕竟自己和高贤宁就是交趾的一文一武,而高贤宁是黄昏的势力,如果连自己也和黄昏频繁走近,那黄昏就离死不远了。
    张辅还担心一个事。
    现在黄昏在立储事件中掺和得太深,容易陷入漩涡之中,而张辅虽然是靖难武将,但对于立储一事从来没表达过态度。
    在张辅眼里,陛下愿意立谁,他就拥护谁。
    朱高炽也好,朱高煦也行。
    反正只要张家不掺和进去,无论谁坐江山,张辅及其后人,都会是大明军界的权柄人物,既然如此,何必去掺和到争储的浑水之中去。
    第562章 一拍即合
    张辅以为黄昏会明白自己的一片良苦用心,哪里没过多久,下人又回来,一脸为难,说老爷,黄指挥说了,他是奉旨来拜访您。
    奉旨拜访?
    张辅心里暗暗好奇,就自己如今这身份,陛下还会支持黄昏和自己多走动么,不合理啊。
    不过这种事黄昏也不敢乱说。
    奉旨,那就是圣意。
    如果以后传出去,陛下知道了这件事——而且陛下铁定会知道这件事,因为神机营训练的事情,北镇抚司虽然大部分缇骑去了北方,但随着陛下回应天,纪纲留下李春等人在北方,纪纲本人也已返回。
    如今京畿臣子做了什么事,哪有陛下不知道的。
    陛下要是知道你黄昏说过奉旨,而陛下又没有这个意思的话,你黄昏就是假传圣旨,这可不是什么宠信不宠信的问题了,必须得死。
    皇权不可冒犯。
    所以这事黄昏应该不敢作假。
    张辅只得满身心疑惑的让下人将黄昏请到会客厅。
    当然不会开中门迎客。
    黄昏还不到让一位国公开中门迎客的档次。
    当下人捧茶后,黄昏慢条斯理的喝了口茶,道了声好茶。
    张辅笑说,“是陛下前几日赏赐的。”
    黄昏眼睛一亮,“那等几日我去陛下的御书房打打秋风,有如此好茶,反正陛下一个人也喝不完,我帮他处理了些。”
    张辅无语,这家伙已经如此嚣张了么。
    黄昏又道:“国公此去交趾,最好在那边多呆一些时日,安抚好当地官吏,另外,一定要和陛下通气,处理好监军内臣和驻军将领之间的权柄分置问题。”
    这是个大问题。
    交趾之所以暴乱不断,到明宣宗时期不得不战略放弃,最大的原因就是统战工作,而监军内臣马琪就是罪魁祸首之一。
    当然,今日的马琪还年轻,而且资历不够,这一次去监军,很大概率不敢作妖,只会老实的夹着尾巴做人——在张辅面前,就算是狗儿,也得收敛。
    所以估计马琪这一次去监军也就短期的事情。
    后面会换人。
    等到明宣宗时期,马琪受到朱瞻基重要,会再去交趾,那时候马琪位高权重,驻军交趾的将军压不住他,才会让马琪惹下诸多祸事。
    所以现在张辅过去,不管是哪个内臣监军,黄昏都不担心。
    但还是要个制约章程。
    毕竟张辅可不会一直守在交趾,漠北、亦力把里、西域、西洋,以后对这些地方的用兵,张辅和大舅哥徐辉祖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将才。
    张辅闻言眼睛一亮。
    黄昏懂我!
    确实,陛下登基之后重用内侍,大家可以理解,毕竟像狗儿、亦失哈和郑和他们,在靖难战场上都立下过战功,但让内侍监军,而且看状况大明大概会一直这样下去,这就隐患无穷。
    不是所有内侍都是狗儿、郑和、亦失哈之流。
    大部分内侍懂个屁的行军布阵。
    笑道:“我后日出发,明日会去求见陛下,将我关于交趾驻军的各项构思汇禀陛下,其中就有驻军将领和监军内侍之间的相互制约问题。”
    黄昏暗暗颔首,张辅能预见到这一步已经难为可贵。
    毕竟谁也没料到宦官会一步步坐大。
    道:“如此甚好,今日来求见国公,其实是为私事而来,在来国公府之前,卑职先去见过陛下,按照陛下的意思,国公在交趾功劳巨大,之前的奖赏略表赞溢,其实他是想给你赐一座府邸的,不过国公您也知道,这几年陛下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张辅笑而不语。
    这几年在官场摸爬滚打,他还分辨不出好坏?
    黄昏这明显说的场面话。
    果然,黄昏继续说道:“不过这个事给了我一个灵犀,不知道国公爷可知卑职在顺天的华为房产?”
    张辅笑道:“听说过。”
    很新鲜。
    从古至今,从没有听过商人购买如此大量的地皮来修建坊子出售,因为这事触及到了高层利益,无论是谁想吃这个蛋糕,都会受到其他人的阻力。
    但黄昏竟然做成了。
    所以张辅已经猜到,化为房产的背后只怕后陛下的影子,估摸着顺天那边行部上下乃至府衙的大小官吏,都掺和了进去。
    这个蛋糕不可能是黄昏一个人吃得下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