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这些不重要,司马炎要的只是颍川士族的态度而已。
    “诸位无需多言!”
    无需多言,就是少说话,多办事。
    贾充立马心领神会,贼兮兮的目光忽然与石苞碰撞在一起,两人都精明似鬼的人物,一个眼神就够了。
    几天之后,曹魏名义的皇帝非常自觉的给司马炎写了一道劝进表。
    “咨尔晋王:我皇祖有虞氏诞膺灵运,受终于陶唐,亦以命于有夏……惟王乃祖乃父,服膺明哲,辅亮我皇家,勋德光于四海。格尔上下神祗,罔不克顺,地平天成,万邦以乂。应受上帝之命,协皇极之中。肆予一人,祗承天序,以敬授尔位,历数实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於戏!王其钦顺天命。率循训典,底绥四国,用保天休,无替我二皇之弘烈。”
    连皇帝曹奂都知道拍司马炎父祖的马屁。
    让位让的这么卑躬屈膝,也算是罕见的了。
    不过司马家一向又当又立,曹丕代汉三辞三让,司马炎也要做足功夫,固辞不受,“秦贼未灭,国家危难之际,百姓水深火热,孤岂能行此事?”
    士族门阀纷纷称赞司马炎的仁德起来。
    郑冲、何曾、石鉴等一批老不死的全都蹦出来,为司马炎奔走呼告,“晋王不受大位,奈天下何?将置黎民百姓何地?”
    中原各地劝进表和祥瑞如同雪片一样飞入洛阳。
    曹奂非常配合的二请。
    反正曹家当年也是这么对汉室的,一套标准的流程下来,曹奂也没多少心理负担,曹魏至此罪不在他。
    他比曹芳、曹髦看的开一些。
    司马炎依旧不受,亲自入宫请罪,声称绝无此意。
    不过这么一来二去,代魏之事也就顺理成章了,很快将进入最后一步。
    第六百六十二章 新都
    杨峥将并州之事托付给马隆之后,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刚回到长安。
    新招募的中军连同家眷陆陆续续迁往长安。
    也算是一次迁徙。
    将士辛苦远征,按照惯例,领到赏赐后,轮番休沐。
    不过一回到长安,各种劝进声音越来越大。
    尤其是凉州的几个大世家,最是心热。
    杨峥也很心热,但隐隐约约觉得时机未到。
    自己一向号称曹魏忠臣,不得已才称王率领雍凉将士匡扶社稷,现在一脚踢开曹魏,自己当皇帝,这叫什么事?这不是跟司马家一个德性?
    说出口的话就要算数。
    其次,太早称帝,会让秦国过早的失去进取之心,内部各种利益团体会将精力转为争权夺利。
    一个秦王已经够用了。
    在没有取得对中原绝对性的优势之前,过早称帝不是一件好事。
    说到底,与司马家差一场决定性的大战。
    司马家推行占田制这么多年,马上就会迎来巅峰。
    这场大战已经不远了。
    称帝不是简单的下个诏令就完了,还要一套繁琐的程序和仪式。
    最简单的例子,身为皇帝,总不能再挤在长安城的都督府吧?肯定要大兴土木。
    各种花费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关中刚刚经历大旱,虽然去年入冬之后下了几场小雪,但明年什么状况谁都不知道。
    这个时节称帝,其实是在加重百姓负担。
    所有劝进的表奏一律退回,杨峥采取能处理态度,不表态,不回复,这种事情往往越说,下面的人越兴奋。
    鲁芝、卫瓘、杜预、张特、索靖几个重臣没有说话,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跟去年一样,到了三月,天气依旧寒冷刺骨。
    越来越多的百姓聚集在龙首原兴建新都。
    嵇康按照杨峥意思,规划了一座庞大的新城,还用一张巨大的绢帛描绘出来。
    楼台参差、枌橑复结、飞檐叠施、鸱吻竦持,丹梁如飞虹弯拱,朱桷似叠嶂森布。
    整座有种阳刚大气之美,格局宏大,又不失各种精巧的构思。
    杨峥从未想过魏晋的建筑可以如此美轮美奂。
    既有汉代宫阙的厚重,又有超尘脱俗之意。
    比现在的长安城大了三四个不止。
    建筑同样是文化符号。
    魏晋之际,政局多变,命运不测,名士自危,消极失意,以发言高玄来逃避现实,明哲保身,于是清谈成风,玄学大兴。
    但也正因为此,士人多了一分闲情雅致,能钻研其他东西。
    医学、炼丹、术数、书法、音律、丹青、哲学都在这个时代兴起。
    连皇帝曹髦都颇擅丹青之术。
    所谓魏晋风流大抵便是如此。
    嵇康恬静无欲,颇合道家神髓,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也很好的契合在建筑风格之中。
    新都格局虽然还是坊市制,但各种建筑则完全按嵇康的心意来。
    “此乃臣与僚属两个月的成果。”嵇康淡淡道。
    杨峥苦笑,好是好,但一看就不便宜,好东西一向都不便宜,“如此岂非靡费巨亿?关中大旱,百姓衣食无着,如此大兴土木,只恐国力不济。”
    嵇康道:“臣按大王的意思,一坊一坊的构建,预计十五年左右,每年投入并不多,新都靠近骊山、秦岭,山石、巨木直接开采,水流而下,大大缩短耗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