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霸好莱坞_分节阅读_327
奇怪的,虽然被戏耍了,但我一点也没有生气,恰恰相反,我对这部电影更加期待了,也许我也是被奇迹诱.惑的一名信徒,不过我想这部电影本身就值得所有人期待——她的每一部电影都是一次新的挑战,都能让人期待结果,而我已经期待我们下次相见的时刻了——一如既往,今年的《名利场》超级封面里,当然也会有她的一席之地,这也会是她连续第八次登上超级封面,这对我们来说,同样也是一个小小的记录,这似乎就是她存在的意义:缔造记录,打破记录,保持记录。当我们把alist的标准定为2到3年出演一部超级大片的时候,珍妮弗已经做到了每年一部大制作电影,今年年底的《阿凡达》,令她和卡梅隆一起,站到了风口浪尖……
#
以《名利场》报道的篇幅来看,很明显,这篇报道是为《新世代:代号shero》做的预热,这也尽显了这部影片的亲生地位,毕竟这是以《名利场》对婚礼的独家报道为依托,不论是从杂志本身的格调还是独家婚纱照的珍稀程度来说,都是非常吸睛的一篇报道,而也因为这一次登上封面完全是因为珍妮的个人生活,并非是片方的作用,团队选择了《新世代》而不是《阿凡达》作为电影的宣传主打,也就不是那么令人费解了。——事实上,之所以选《名利场》而不是《人物》,除了《名利场》更高的出价之外,也是因为《名利场》的读者中时尚敏感人群更多,比起《人物》的八卦敏感人群来说,这部分读者比较不会主动去找婚纱照等报道来看,所以放在《名利场》,这篇报道可以二者兼收,宣传效应最大化,而放在《人物》的话,就等于是平白地损失了一部分潜在的受众。
短短的篇幅里,吹嘘人脉,描写招待会的盛大场面,这是杂志本身的要求,也是他们煞费苦心找出的亮点(除此以外,招待会和一场普通的商业派对其实并无不同),而塑造形象,为基金会宣传,提到下一部文艺片,为扎克瑞.昆图的出演找一些存在感,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勾勒人们对新片的期待,这都是珍妮团队的要求,当然了,一张结结实实的婚纱照也是必不可少,这也是《名利场》这一期的封面:身穿华伦天奴设计的露肩鱼尾婚裙,头纱上点缀着朵朵鲜花,金发也被编织成花环式的珍妮弗侧身面对着镜头,睫毛低垂,头也微微低下,露出了恬静的微笑,而在她身边,侧背对着镜头的切萨雷.维杰里只有半边脸露了出来,身穿定制西服的他高大英俊,金发浓密。这对新人站在如茵的如草地中,身后则是无垠的碧海蓝天,在强烈的阳光中,整张照片的氛围如梦似幻,浪漫又美观,可以说是近几年结婚的情侣中最好看的一张婚礼照了——从颜值来说,男女双方如此相配的情侣的确非常少见。
实际上,婚纱照的构图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没有采用正面照、亲昵照等风格,也是考虑到切萨雷并不是公众人物,而且他本性喜欢保持低调,再者这样也能尽量规避无意义的表演,婚纱照拍摄工作总计不过耗费半个小时,而在自家后院里拍摄了这张照片后,新郎和新娘又走进大宴会厅,在罗伯特.艾格和玛丽这两人的见证,以及吉姆这个网上注册过的主婚人的陪伴下简单地完成了婚礼——有多简单呢?简单到主婚人完全省略了华而不实的言辞,只是问了一句,“在法律规定的两名见证人的见证之下,你们是否愿意缔结为法律意义上的异性配偶?”
无需对任何人说谎,珍妮都能对这个问题老实地回答出‘是’,而按照规定必须见证仪式的市政厅工作人员,经过一定的活动,也免于前来,珍妮和切萨雷一样不必亲自去市政厅登记,在这方面算是享用了一次明星的特权。——这一切从简的婚礼,完全是为了之后的招待会积蓄体力,而在一场超级疲累的招待会之后,团队在《名利场》上很有先见之明地对几个问题预先做了澄清:新婚就分离会不会影响感情?切萨雷会不会介意她和萨尔维合作?双方什么时候生子?(不会,不会,随缘)
在如此严密的预防,以及婚纱照、招待会现场照片的款待之下,媒体们终于不再兴风作浪,暂时满足于这些丰满多汁的新闻,没有编造谣言、炒作事件,去关心最近重新兴起的stalker骚扰浪潮,以及珍妮和前男友们之间的互动……在关于婚礼的一大波报道之后,珍妮也终于得到了半年来难得的清静,重回惠灵顿,在《阿凡达》曾经的摄影棚里开始了《代号shero》的摄制工作——之所以选择这里,不仅仅是因为新西兰有优惠退税政策,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这里有《阿凡达》曾用过的先进摄影棚,为了补拍,摄像机还没拆走,可以直接采用虚拟实境技术,而且也是因为这里狗仔少,人口也少,保全工作相对轻松,而且远离洛杉矶,stalker们很难跟踪到此,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珍妮的安全。
“扎克瑞,我感觉你对人物的理解有些问题,刚才你对凯莉的语气有些太过温柔了,固然在之前的戏份之后,汤姆对凯莉深有好感,但在工作场合,他并不会给凯莉太多的特殊待遇,汤姆的性格核心就是公事公办,你可以把他当作高功能反社会人格,他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坏人,很多反派都有自己是反派的自觉,但汤姆没有,但他也并不自我陶醉,不觉得自己在做好事。”在每日的读剧本会上,乔斯叫停了扎克瑞的朗读,解释起了自己的看法,“这种类型的反派现在已经稍微有些过时了……我希望能传递给大家的是一种反差的感觉:一个不卑劣也不自我陶醉,完全只是把毁灭世界当作一份日常工作的反派。”
修了浓眉,也在造型师的意见下做了减脂、塑形,剃光了胡子,连胡渣也不留,在短短一个月内减重20磅,形象和《英雄》、《星际迷航》相比有翻天覆地变化,如今外表清瘦、文质彬彬的扎克瑞点了点头,在乔斯的示意下重新朗读起了台词,“约翰逊小姐,你的看法是?”
“我认为和特定基因段进行耦合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经过适当的编程,k102号药剂完全可以做到对某一段基因进行精确识别,对该段基因表达进行增强。”珍妮毫不费劲地朗诵了起来,她的语速比平时要快了一点,“但问题的症结在于,k102号药剂内蕴含的生物肽链如果未经耦合,会在半小时内和血红蛋白结合,阻碍人体吸取氧气,这使得药剂本身成为危险的医疗用品,缺乏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只能停留在试验阶段,我的建议是将这项研究封存起来,将来的某个年份里,基因快速检测和编程、药剂单产技术均获得突破的时候,也是k102重见天日的时候,到那时,k102也许能在小众病领域大放异彩。”
“而在它的成本下降到可以接受之前,所有那些小众病的患者都只能等死,这是你的意思吗?”出演汤姆心腹的演员马克.斯特朗沉声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挑衅的味道。
“是的,先生。”珍妮快速地读着台词,语调平板而自然,“也许听起来这很残忍,但在生物制剂领域这是常识,治愈埃博拉病毒的制剂早已研发完成,而该病毒每年都要带走上千条生命,目前为止无一例通过制剂治愈,因为培养针对不同变种的小数量制剂需要花费天文数字的金钱。科学家不是慈善家,我们要做的只是为未来提供多种可能——为将来技术大跨越之后,我们的同行消灭埃博拉病毒,以及小众基因病节省时间。”
“我赞同约翰逊小姐的看法,k102项目至此封存。”扎克瑞朗读道,他的声音里出现了微不可见的愉悦和欣赏,但波动不大,而这样的改变也让珍妮暗暗点头:也许扎克瑞永远不能成为一个主流英雄,也未必能演绎好一个复杂的人性角色,但他在这种邪气的个性角色上拥有非常出众的天赋,演绎起来可谓是得心应手,乔斯刚才指出他的问题,他立刻就能在台词朗读中进行微调,这种可塑性和反应力的确能够带给他更多的机会。
“很好,很好。”乔斯鼓了鼓掌,结束了今天的读剧本会,“明天的拍摄应该相当顺利,我们距离如期完工又早了一天。”
在大家的笑声中,几个演员合上了剧本,扎克瑞、马克等演员道了声再见,直接离开场地去了食堂,而珍妮则留下来和乔斯一起确认明天的拍摄表,并重新审核特效组的进度,以及剧组对特效公司的镜头需求:这也是乔斯压力很大的原因,之前他导演的《萤火虫》因为预算原因,特效镜头相对较少,而《代号shero》不但有大量的特效镜头,而且是3d拍摄,同时工期又十分紧张,所以他会把‘如期完工’挂在嘴边,这是真正的同期制作——只有把每天拍摄出的素材全都挑选出满意的镜头,送往维塔a组进行特效合成,同时让b组专注制作无需合成的cgi镜头,这样才能赶得及在明年2月做完全部的特效镜头,进行最终剪辑,当然,配乐、预告片等工作也是必须同步完成——乔斯只有3个月的时间来调整镜头,制作最终版本,这样影片才能在5月送交mpaa定级,赶上7月的上映。
今年5月就开始做特效,明年2月才能完全做好?是不是给特效制作太长时间了?其实,长达9个月的特效制作周期已经是非常快的了,这还不是钱的问题,设备就这么多,软件绘图效率就是这么低,行业人才就是这么有限,现在有时间给你做特效的也只有这么多人,你只能根据特效公司给你开出的时间表去等,而且还必须维持沟通的顺畅和高效,一旦你开始反复、挑剔,好了,等着吧,完工时间肯定还要再拖——像是《魔戒》、《阿凡达》等大片,后期特效制作都是以年来计算周期的,而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大片风险越来越大的原因,特效拖慢了整个电影的制作进度,也使得影片上映时的风险增大,回款速度更慢,让更多的小电影公司不敢轻易涉足这个领域——其实就是六大,对于前期成本越来越高的趋势也是叫苦连天。
而这样紧张的特效制作周期,也是对导演提出更大挑战——卡梅隆做《阿凡达》的时候删减了大量已经制作完成的特效镜头,这也是导演们梦寐以求的待遇:对着完全制作好的特效镜头进行剪辑,这样自由度当然更高一些,可现在,大梦浪费不起的不是经费,而是时间,乔斯必须在每一天拍摄之前就非常精确地想好自己要拍什么样的镜头,在这个镜头里需要什么样的特效,在拍摄过程中控制好演员,不要出现突发的加戏、减戏,当然对于故事线的调整更是不可容忍,这部电影最开始想好是什么样的,到最后拍出来就必须是什么样的,如果乔斯的控制力不足,拍得反复、犹豫,那么《代号shero》肯定只能跳票,而跳票对于一部没有品牌积淀的电影,是非常沉重的打击,当年卡梅隆再三跳票《泰坦尼克号》的时候,这部电影遭遇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唱衰,而要说起积淀,现在的乔斯距离当年的卡梅隆可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对于电影这种需要创意的行业来说,宽松的环境几乎是一种必须,整个工期设计得这么紧,也是业界不看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对珍妮来说,这么做也是有战略意义的:她不想把这部电影推到2011年上映,如果那样的话,2010年她就没有商业片了,而且在2009年好不容易塑造起女权icon的形势下,他们最该做的是趁热打铁,而不是等到这个概念退烧再去炒作,那样姿态会有些难看。再者,她也经历过一次这种连轴转的制作——《加勒比海盗1》就是这么做出来的,这部电影的特效镜头并不少,但从开拍到上映也就是8个月的时间。
吸取《海盗》剧组的成功经验,珍妮对乔斯的创作采取全盘接受的态度,在剧本阶段,她参与度极高,和乔斯频繁讨论,确定了整个电影的基调,但当开始拍摄以后,她就完全闭上嘴,成为辅助者的角色,任由乔斯去临场发挥,绝不会随意发表意见,干扰他的思路,同时亦保证自己和扎克瑞等主演的表现在水准之上,尽量一个镜头都能一次过——在这点上,扎克瑞的确是个惊喜,只要头一天的读剧本会上找到了状态,第二天他只要稍经排练就能一次通过,这让整个剧组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每天用在拍摄场地的工作时间其实不多,大家有充裕时间和精力开读剧本会,而乔斯也可以仔细地构思、审阅第二天的分镜头剧本和特效制作表格,总之,整座机器就像是上了润滑油一样,运转得极为良好,甚至可以说是游刃有余,这也让剧组成员的干劲更足,大家都有种‘我们正在制作好片’的感觉,而虽然对于大部分工作人员来说,不管拍的是好片或烂片,拿到手的钱其实都差不多,但奇怪的是,即使是一个场务,他在为一部好片打板时,声音也确实都会更洪亮一些。
至于珍妮,她的状态就更不必说了——出演凯莉这个角色,对她来说已经甚至都无需动用金手指了,虽然为了拍摄打戏,她还是得勤快地往健身房跑,每天的行程也都拍得满满,但比起往年在拍摄状态下必然的压力,这一次拍摄对她来说,的确可说得上轻松愉快——毕竟,她的上一部电影可是《梦露》……打戏又算得了什么?在拍过那部电影之后,这种无需‘动脑’的角色,简直都算是福利了。
“对,如果从这边迎面过来的话,应该会是个很酷的镜头,会有些冒险,但我们明天可以拍一遍试试看。”和乔斯一起对着分镜头板指指点点,布置好了机位,还没到下午五点,一天的活就已经结束了。把分镜头板交给摄制组,让道具组去准备明天的布景以后,珍妮和乔斯道了再见,走向了健身房:锻炼两小时以后,再花上两小时跟进洛杉矶的公事,看起来她今晚有望在晚上10点结束工作,做一下较为麻烦的每周保养——
打开手机,珍妮一边走一边刷着未读邮件,拇指在屏幕上划了好几下之后,她突然顿住了脚步,挑了挑眉毛,偏着头沉思了一会,这才打开拨号页面,给切萨雷把电话拨了过去。
“我下工了。”那边一接起来,她就用熟稔的口吻说道,“已经看到邮件了——迪士尼是真的买了《火星上的约翰.卡特》?他们已经对外公布了吗,还是你拿到了内部消息……”
☆、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身被破?
“本周三的震撼消息:迪士尼电影出人意表地宣布ceo迪克.库克将会在月内离职,而接替他的人选暂未指定,这期间迪士尼电影的具体运营将由集团领导层集体负责,迪士尼集团将会在本月内任命迪克的继任者。”在洛杉矶本地的财经新闻中,新闻主播态度严肃,语气略带惊讶地说道,“迪克一直被视为是罗伯特.艾格的继任者,迪士尼人事层这一出乎意料的变化令公司的世代交替计划再度扑朔迷离。但公司发言人表示,公司内部事务将不会受到影响,迪克的离职带来的副作用‘微乎其微’。”
“有消息表明,迪克的离职与珍妮弗.杰弗森不无关系,虽然过去的三个月,她都在新西兰赶拍她的新片《新世代:代号shero》,但她正在飞速发展的电影公司大梦制片和此事关系极为密切,据说在年初,围绕着《饥饿游戏》的版权大战,珍妮弗和迪克之间就发生过严重的不愉快,而《火星上的约翰.卡特》则促使他和自己为之奋斗了半生的事业彻底分道扬镳。正在和大梦共同开发《oz》的迪士尼无法容忍迪克再三挑衅大梦,而迪克也因此只能黯然离开,他也是从迈克尔.艾斯纳时期坚持到现在的唯一元老,他的离开,宣告了迈克尔时代的彻底结束。”
“《火星上的约翰.卡特》由谁最终投拍将是解谜的关键,内部纷争真正存在吗?股东层的疑问将会得到一个解答吗?迪克的离开对迪士尼来说到底是凶是吉?抑或这只是更大变革的开端?”
“迪克的离开属于和高层之间的理念不合,迪克坚持手绘动画才是动画的灵魂,然而在罗伯特.艾格明确表示,《公主与青蛙》会是迪士尼最后一部手绘动画以后,迪克终于决定他也到了告别的时候,在此前的2004年,迪士尼就曾宣布告别手绘,但正是迪克力排众议,再次投下重金制作了《公主与青蛙》。”
2009年9月,当颁奖季渐渐拉开了帷幕,预告片开始大量投放,好莱坞开始为年底的颁奖车轮战以及圣诞档兴奋起来的时候,迪士尼方面突然爆出的人事震动也为逐渐火热起来的市场泼上了一桶汽油——从措辞来看,迪士尼是毫无预警地炒掉了迪克,而不是如同《华尔街消息》中的暗示,这一次的离职是迪克自己的选择,对于重要分公司的ceo来说,这是很难得的严厉处置,双方几乎没有留下多少见面的余地,当然,这也说明迪克的嗅觉不像是迈克尔.艾斯纳那么敏锐——在意识到自己被踢走只是迟早的事之后,迈克尔便潇洒地主动走人,多少挽回了一点面子。而迪克被踢走的突然,说明他之前在内部斗争中已经完全失势,而自己尚且浑然不觉,一直到被一脚踢开,这才恍然大悟,但——当然,这也是为时已晚了。
至于其被踢走的原因,那当然是众说纷纭,业界普遍的看法是,这应该和迪士尼现在越演越烈的内部斗争有关——这几年欣欣向荣的迪士尼集团看来也压制着不少内部问题,在年初爆出了《饥饿游戏》的版权纠纷之后,日前迪士尼又大张旗鼓地宣布《火星上的约翰.卡特》将会在明年年初开拍,成为迪士尼在2012年的重头戏,在这之后不久,就是迪克离职的消息,而此间并没有更多的新闻事件,可见他突破ceo罗伯特.艾格的忍耐下限,应该就是他拿到了《约翰.卡特》前后。罗伯特在本部和大梦之间倾向于谁,也就是一目了然,不需要任何的质疑了。
“迪克.库克离职的消息一经传出,迪士尼股价应声下跌了2美元,表明投资者对公司前景并不是那么的乐观。”在他的个人博客里,前任股票分析师丹.莱茵戈尔德颇富趣味性地分析道,“当然,我个人并未持有该公司的股票,但我不巧是个非常热心的电影迷,迪士尼不是一支上下振荡的股票,它的走势一直是稳健上涨,这证明在完成了对皮克斯的收购之后,迪士尼的表现令投资者信心上升。迪克.库克的离职本身对于投资者来说并没有这么大的震撼,最主要的是这其中暗示的信息——迪士尼一直在通过收购来扩张版图,整合自己的资源配置,目前来看,它似乎一直做得不错,但迪克的离职似乎暗示了其内部不稳。而ceo罗伯特.艾格的立场也摇摆、暧昧,如果他支持的是迪克的话,事情也许简单一些,但在迪士尼未能占据控股权的大梦和迪克之间,罗伯特选择了大梦,这似乎就暗示了董事会的不满和潜在的纷争,迪士尼真的能安稳地度过这一劫吗?这会否是内部争斗的开始?罗伯特会是迪士尼在五年内离职的第二个集团ceo吗?要知道,对于这样的传媒集团来说,过分频繁地更换决策头脑并不是一个吉祥的消息。如果罗伯特最终离职,这也意味着和他一起上台,迪士尼一直行之有效的收购策略也许要告一段落,而这将意味着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低潮期……所以,如果你问我的意见,短线投资者最好是割肉出仓,而长期投资者可以考虑继续持有,毕竟,有《加勒比海盗》在,迪士尼想不赚钱都难。”
作为上市公司,迪士尼集团是有义务披露内部的重要人士变动,这也是为了对潜在的股东群体负责,由此引发的股价震荡其实属于正常现象,不过丹的评论文章也的确说穿了一些股东的心理——这些股东怕的不是迪克的走,而是惧怕迪克的走只是开始,这件事最终的结局会以罗伯特的离去,以及收购政策的中断而告终:对于这些以投资为目的的股东来说,他们是看好收购政策,以及希望迪士尼能吞并大梦,或者维持现在的合作关系,大把挣钱的。然而,董事会却并不能完全地代表这些小股东的利益。
虽然从股东的角度来说,期望公司盈利的心思应该都是不变的,但迪士尼集团是唯一一间没有易手的集团,这也意味着它的股权结构还保有公司创始时代的浓重痕迹。就像是万达集团在上市之后,王氏家族的股份随着年岁变迁会被稀释着逐渐减少,但这种稀释始终有个极限一样,虽然在迪士尼那个年代,双重股权还没被发掘出来,但创始人迪士尼家族依然持有不可小觑的股份,包括当时的高层,只要是在家族内部进行股份继承,没有转手的股东,在感情上应该都会更倾向于本部,而他们联合起来则足以在董事会的投票上取得优势——之前对迈克尔.艾斯纳发出的不信任投票,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虽然当时投票没有成功,但迈克尔也知道自己今后将不被容许失败,所以在最后的努力之后,他主动宣布辞职,亦是对外界宣布,虽然经过多轮融资,但迪士尼家族依然是维持着对公司的极大影响力。
然而,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一次的情况也是不变,罗伯特的ceo席位岌岌可危呢?在他上台后的五年,迪士尼收购了皮克斯的现在,情况又有了改变,皮克斯的加入使得迪士尼多出了一位个人占股达到7%的大股东——斯蒂夫.乔布斯不但成为迪士尼最大的个人股东(迪士尼家族的股份由基金会持有),而且也因为他出色的战略眼光和极高的个人成就,被选为董事会的一员,也使得董事会中有了来自被收购公司的重要一票。在这件事上,如果他能和罗伯特.艾格保持一致的话,鲍勃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了,而在这件事上,他也完全应该和罗伯特站在一起——皮克斯现在已经是迪士尼的全资子公司了,如果罗伯特离任,公司可能会把皮克斯拆分,吸收进迪士尼影业的动画部门,同时高价卖掉一些部门资产进行套现,而这将会让乔布斯的心血毁于一旦。
然而,此事依然存有变数——众所周知,乔布斯的身体近年来已经不是太好,他和癌症的奋斗使得他屡次缺席迪士尼的董事会议,他会在这件事上进行表态吗?还是会在董事会内部的沟通和投票上保持沉默?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也让迪士尼的股票随之振荡、摇摆,在收购了皮克斯,以及公布了和大梦的长期合作协议之后,罕见地出现了一次长期的下跌走势。
#
“对,我已经下了飞机,”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的轻松女声,罗伯特的心情仿佛也随之舒缓了一些:虽然对眼下的情况也不是没有预料,但他显然不属于压力越大越兴奋的类型,当迪克真正跳进了珍妮弗挖下的坑,或者说做出了他自己的表态后,罗伯特心头就一直沉甸甸的。有必须炒掉多年朋友的不舍,有对迪克如此决绝的无奈,甚至也有一丝对珍妮弗的提防之心:如果不是她那挑衅的态度,也许迪克也不会下定决心呢?不过,即使是有这样的心思在,现在听到珍妮弗的声音,还是能让他安心不少,不管怎么说,现在双方都还在一条船上,珍妮弗这柄凶剑暂时也还没有回头噬主的意思。“现在正在回家的路上,鲍勃,如果不着急的话,我们稍后在公司在谈可以吗?”
“我今早就不过去总部了,”罗伯特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焦虑,他放慢了语速,“你还是直接来家里吧,威洛今天做了午饭——要准备切萨雷的份吗?”
“他目前在纽约和《龙虎少年队》的主创开会,”珍妮弗笑着说道,“我们也已经好几个月没见面了,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让他通过电脑远程参与——你觉得有必要吗?鲍勃?”
对比她镇定的酷劲儿,罗伯特真有种自己已经上年纪的惭愧感,按说能在职场上一步步厮杀到今天的地位,他的心理素质应该也不能说是太差,可和几年前还是一脸天真的珍妮弗比起来,连他的心脏好像都不那么大了,“那也不需要,只是,你知道,我也有好几个月没和你们这对恩爱的夫妇联络感情了——”
在双方会意的笑声中,时间很快就到了中午,才从新西兰飞回洛杉矶的珍妮弗,几乎是才回她的庄园打了个转,放了一下行李,就来到罗伯特的豪宅之中,和罗伯特以及威洛夫妇打起了招呼。
“鸸鹋蛋做的手包,”她对威洛说道,“这是当地艺术家的设计,镶嵌了绿松石、猫眼石和蜜蜡石,我相当喜欢,一口气把那一批货都买下来了——也许不能拎出去,但做装饰品还是相当不错……”
“重新拍摄动作片的感觉怎么样?听说这一次的打斗场面很多——应该也是你在绿幕环境下第一次大规模拍摄打戏吧?”
“是的,如果要我说的话,这比在海盗船上吊威亚要舒服多了,起码摄影棚里有暖气。让人庆幸的是,这一次没有受伤,天知道我有多厌倦每次拍戏都得进医院……”
在必要的寒暄和简短的午饭之后,威洛端上茶水和咖啡,识趣地离开了书房,在她轻轻带上门以后,一直都故作轻松的罗伯特终于彻底地放下了一切伪装,放任沉重涌上了自己的脸庞,他沉声地说道,“董事会已经决定了下一任迪士尼电影的ceo人选——或者说是罗伊已经决定了下一任迪士尼电影的ceo人选:老伙计还是那么的精力充沛,他是在病床上下的决定——这是他对我提出的交换方案,而我也答应了下来。”
按照常理来说,ceo与集团主席完全有能力独立决定麾下干将的去留,这种人事上的变动并不需要董事会投票决定,这也是为了维护ceo在集团内部的权威,试想如果ceo甚至不能随便炒掉一个员工的话,那么他的领导必定是磕磕绊绊,难以奏效。不过很少有ceo会独立决定炒掉这种几乎是副主席的高官,如果不是迪克居然大胆到直接买下了《火星上的约翰.卡特》,罗伯特也不会被逼到提前动手——他还打算在对漫威的收购案结束,迪士尼股票大涨之后,再视迪克的表现决定去留(虽然他对珍妮弗的表态是在明年年初要炒掉他,但罗伯特当时显然没说实话)。
而,这样的仓促决定也让他在董事会跟前处于不利的地位,他当然有他的筹码——和漫威的收购就只剩合同的最后细节没有敲定,事实上这桩生意已经可以对外公布了,这是罗伯特任内主导的第二次成功收购,而且和第一次收购皮克斯比,这一次拿下漫威花费的钱财在警戒线以下,不论是董事会的哪个成员,哪怕是罗伊,都很难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出来和他捣乱——不过,如果罗伊再一次发动对他的不信任投票的话,局面也会往深渊滑去,即使罗伯特可以幸免,他也势必将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平复内部的争议,应付外界因此而可能产生的大量攻击性.行为。所以他还是接受了罗伊提出的交换方案——这一次,先斩后奏的人是董事会内的保守派,在罗伯特本人收到风声以前,他们指定了迪士尼电视网的负责人理查德.罗斯来担任迪士尼电影的ceo。
今年47岁的理查德1996年加入公司,迄今为止13年的升迁历程都在迪士尼电视网的体系之中,他经手制作出了不少赢利项目,比如《汉娜.蒙塔那》和《扎克和寇迪的顶级生活》,当然还有第三部终于成功电影化,和巡回演唱会一起,令迪士尼赚得盆满钵满的《歌舞青春》系列,不过,在此之前,他毫无开发电影的经验,这次的任命可说是相当大胆,而理查德的年纪也令人多少有些联想——在迈克尔.艾斯纳之后,迪士尼就非常注重世代交替计划,罗伯特可没有前任那样的风光了,今年57岁的他能再把持公司十年时间已属不易,看起来罗伊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地想抛开罗伯特这个相当重要的董事会成员,直接指定他的继任者,确保自己的意志能在十年后也得到贯彻……
以罗伯特ceo的身份来说,董事会指定谁做继任者,和他是没有关系的,他和公司的官司也就是一纸合同而已。但以他执行董事的身份来说,罗伊的做法就非常过火了,这是很弄权的行为,令人心生反感,而以他对公司发展规划的思路来看,罗伯特更不可能接受这个罗伊色彩浓厚的ceo上位,这是明摆着的事,里奇上位全凭罗伊的力挺,你说他会更接受谁的思想?罗伊的还是他罗伯特的?就这点来说,理查德.‘里奇’.罗斯就是立场不纯,再能干都注定是罗伯特的眼中钉。这么个人坐在迪士尼核心公司的ceo位置上,主导着动辄上亿的投资,不想方设法把他弄走,罗伯特还能睡得安稳吗?
只是草草地解释了一下里奇的个人背景,别的分析罗伯特当然是一概掠过,让珍妮弗自己去推演——她自然会明白除掉里奇的必要性,罗伯特直接跳到了一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还好你留了《火星上的约翰.卡特》这一手,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就能彻底看出里奇的立场了,这个项目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测谎仪,就像是迪克一样,里奇也注定会在这件事上露出真面目,现在我关心的还是《oz》,这部电影一定绝对不能出错……”
珍妮弗扬了扬眉毛,看来对他的潜台词完全心领神会,她无声地笑了笑,并没有居功,而是谦虚地说道,“事实上,罗伯特,说了也许你不相信,在当时会说那句话,其实也是一种直觉,我也没有想到迪克真的会去触碰这本书的版权,按照常理来说,他本不该这么急躁,至少会等到年后再说。”
看着她甜美的笑靥,罗伯特竟然有种不知道是否该相信她的感觉——如果说以前罗伯特自忖相当了解这个传奇女星(不管媒体怎么把她说得神乎其神)的话,那么现在,他不敢再这么认为了,甚至有种排斥细想,不愿猜疑的感觉——猜疑,就意味着怀疑珍妮弗对自己有敌意,而如果肯定了珍妮弗对自己有敌意的话……
罗伯特摇了摇头,不敢再往下想,他口中有种苦涩的感觉:虽然不愿对自己承认,但他亦无法完全埋没那种恐惧的感觉——想到珍妮弗可能和他为敌时泛起的,恐惧的感觉……
“我认为里奇最终把《火星上的约翰.卡特》还给大梦的可能很小,罗伊不会允许他这么做的,这等于是在毁坏本部最后的一点尊严。”他打起精神地说道,“所以这方面的事我们无需插手,集中注意力来讨论《oz》吧,在里奇上任之前,我想把整件事确定下来,让《oz》的主要工作完全由大梦负责,本部这边只负责配合发行,当然,这必须得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oz》必须大卖——最好是口碑也爆……”
他严厉地注视着珍妮弗,试图传递出压迫感——但又有些怀疑珍妮弗是否还会受到他的压迫,自从《饥饿游戏》事件以来,这种失控的感觉一直贯穿在他和大梦的相处中,罗伯特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有点‘hold不住’了……
“珍妮弗,我必须得到你的亲口保证,”他强调地说道,努力维系着自己的权威感,不将忐忑透露分毫,而是尽数转化为对珍妮弗的压力,“在这部电影上,你可不能再犯和《九》一样的错误了——”
#
果然是《九》,就知道这部电影一定会回头咬她的屁.股……
无奈地微微一笑,珍妮再一次告诉自己:一切都还在掌握之中,《阿凡达》就快上映了,现在的失控趋势很快就会被遏制,事实上,即使《九》的票房也和影评一样失利,也未必是件坏事,也许这样还更有戏剧效果……不管怎么说,现在的罗伯特还是完全走在她铺设的这条道路上,不是吗?只要能确保《oz》的票房和口碑,2012年以后,迪士尼本部将不再会是问题……
确实,看到罗伯特深信不疑地和自己谈论着《oz》、‘里奇必须死’,夸奖着她对《火星上的约翰.卡特》的使用,这一切的确让珍妮感受到了飘飘然的权力感与成就感,直到这一刻,她才能肯定,自己的确是在罗伯特和迪克之间玩了很漂亮的一手,把这两个饱经风霜的老家伙耍弄得就像是手心里的小提琴,她要他们怎么唱,他们就怎么唱,甚至连罗伊.迪士尼和里奇.罗斯,都在不自觉中沦为了大梦的一枚棋子——
《火星上的约翰.卡特》,就像是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又像是中东问题里的耶路撒冷,它的存在,其实就是大梦对局面的一种引导和推动,也像是罗伯特和珍妮之间默契的一手:实际上,罗伯特在收购漫威以前就和珍妮谈论过这个项目,而当时的迪士尼本部根本无人注意到这部已有年头的科幻小说,正是珍妮非常肯定地告诉他,这个项目必定会血本无归,罗伯特才放弃了对它的念头,在此之前,他还想要主导推动这本小说的改编,把它作为迪士尼每年的几部大片之一呢。
既然打消了念头,罗伯特当然不会和别人继续谈起此事,但他对这本书的印象应该还是相当深刻的,珍妮在对迪克提起这本书的那一刹那,他当然就知道珍妮这是在给迪克挖坑了。而这个必败的项目,也因此成为了测试迪克的一条红线:以罗伯特掌握到的情况,当时的迪克应该不会在2010年以前买下版权,珍妮所说的‘等你到10年5月’,实际上可以翻译为‘看看你是不是一等漫威过门就动手,连3个月都等不了’,‘看看你是不是根本不信任罗伯特,一等漫威过门就要重新开战,逼迫罗伯特对付大梦’,而以这本‘珍妮弗亲口认证必爆’的版权,也是很香甜的鱼饵,确实能令迪克的态度明朗化,也能让罗伯特明白,他的爱将到底还是不是那么的服从,是不是唯他马首是瞻。所以,对于珍妮自作主张的布局,罗伯特并不会有太多的反感——虽然看似有些多事,有些对迪克的猜疑,但终究这也是为他着想,对于他本人并没有太多的坏处。
而从这一刻开始,罗伯特本人也坠入了局中:通过对迪克的精确解读,珍妮操纵着他,让他有了一个主动求去的体面结局(对迪克来说,他的离去的确是自己的选择,反而是罗伯特被他摆布),也让消极抵抗的迪克顺水推舟地配合她,给继任者挖了一个坑。而她给迪克划定的时间线‘等你到今年年底’,实际上则是给罗伯特挖的坑——当迪克提前买下版权的时候,罗伯特已经没有任何选择,必须立刻收拾了这个完全失控,甚至已经不可理喻,根本无法沟通的属下,否则,且不说在珍妮弗心里的威严形象是否会破灭,他甚至无法保证已经变成‘原.教.旨本部至上主义者’的迪克会不会对漫威收购案做出什么事来,这种发展思想上的冲突甚至比基于权位的冲突更尖锐,更不容怠慢,他不可能再等一年,只能在数个月的匆匆准备以后,出手把迪克拿下。
而拿下迪克,也就等于是激化了罗伊和罗伯特之间的矛盾,不管罗伯特怎么解释,在此事以后,罗伊和罗伯特之间也已经是彻底貌合神离了,而这种分歧也会让两人别无选择,只能在各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曾对大梦、皮克斯热衷欢迎的罗伊必须维护本部的尊严,强硬守住《火星上的约翰.卡特》,而本想要一碗水端平的罗伯特也只能选择维护集团的现金牛——从而和大梦,和珍妮弗越来越深地绑在一起,在心理上放弃亲疏远近,不再把本部看作亲儿子,大梦看作干.女儿……而到此时,《火星上的约翰.卡特》则还是非常好用,它可以测试新任ceo的态度:新任ceo如果对罗伯特马首是瞻,把版权还给大梦,ok,以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该合作就合作,利益怎么分配,可以服从罗伯特的调停,版权回来我大梦手上,我可以拖啊——我就缓慢筹备,筹备到所有人都忘记这件事以后再放弃这个项目,而如果新任ceo坚持不还呢?不还那你就得拍,你不拍罗伯特自然有办法来收拾你,而等到你开拍以后,这部电影就会化作一枚毒丸,变成把他踢下台的,让他‘必须死’的妙药——而按照罗伯特的思路,到那时《oz》就会变成大梦的筹码,为大梦在集团内部的话语权上升保驾护航。
#
以《名利场》报道的篇幅来看,很明显,这篇报道是为《新世代:代号shero》做的预热,这也尽显了这部影片的亲生地位,毕竟这是以《名利场》对婚礼的独家报道为依托,不论是从杂志本身的格调还是独家婚纱照的珍稀程度来说,都是非常吸睛的一篇报道,而也因为这一次登上封面完全是因为珍妮的个人生活,并非是片方的作用,团队选择了《新世代》而不是《阿凡达》作为电影的宣传主打,也就不是那么令人费解了。——事实上,之所以选《名利场》而不是《人物》,除了《名利场》更高的出价之外,也是因为《名利场》的读者中时尚敏感人群更多,比起《人物》的八卦敏感人群来说,这部分读者比较不会主动去找婚纱照等报道来看,所以放在《名利场》,这篇报道可以二者兼收,宣传效应最大化,而放在《人物》的话,就等于是平白地损失了一部分潜在的受众。
短短的篇幅里,吹嘘人脉,描写招待会的盛大场面,这是杂志本身的要求,也是他们煞费苦心找出的亮点(除此以外,招待会和一场普通的商业派对其实并无不同),而塑造形象,为基金会宣传,提到下一部文艺片,为扎克瑞.昆图的出演找一些存在感,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勾勒人们对新片的期待,这都是珍妮团队的要求,当然了,一张结结实实的婚纱照也是必不可少,这也是《名利场》这一期的封面:身穿华伦天奴设计的露肩鱼尾婚裙,头纱上点缀着朵朵鲜花,金发也被编织成花环式的珍妮弗侧身面对着镜头,睫毛低垂,头也微微低下,露出了恬静的微笑,而在她身边,侧背对着镜头的切萨雷.维杰里只有半边脸露了出来,身穿定制西服的他高大英俊,金发浓密。这对新人站在如茵的如草地中,身后则是无垠的碧海蓝天,在强烈的阳光中,整张照片的氛围如梦似幻,浪漫又美观,可以说是近几年结婚的情侣中最好看的一张婚礼照了——从颜值来说,男女双方如此相配的情侣的确非常少见。
实际上,婚纱照的构图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没有采用正面照、亲昵照等风格,也是考虑到切萨雷并不是公众人物,而且他本性喜欢保持低调,再者这样也能尽量规避无意义的表演,婚纱照拍摄工作总计不过耗费半个小时,而在自家后院里拍摄了这张照片后,新郎和新娘又走进大宴会厅,在罗伯特.艾格和玛丽这两人的见证,以及吉姆这个网上注册过的主婚人的陪伴下简单地完成了婚礼——有多简单呢?简单到主婚人完全省略了华而不实的言辞,只是问了一句,“在法律规定的两名见证人的见证之下,你们是否愿意缔结为法律意义上的异性配偶?”
无需对任何人说谎,珍妮都能对这个问题老实地回答出‘是’,而按照规定必须见证仪式的市政厅工作人员,经过一定的活动,也免于前来,珍妮和切萨雷一样不必亲自去市政厅登记,在这方面算是享用了一次明星的特权。——这一切从简的婚礼,完全是为了之后的招待会积蓄体力,而在一场超级疲累的招待会之后,团队在《名利场》上很有先见之明地对几个问题预先做了澄清:新婚就分离会不会影响感情?切萨雷会不会介意她和萨尔维合作?双方什么时候生子?(不会,不会,随缘)
在如此严密的预防,以及婚纱照、招待会现场照片的款待之下,媒体们终于不再兴风作浪,暂时满足于这些丰满多汁的新闻,没有编造谣言、炒作事件,去关心最近重新兴起的stalker骚扰浪潮,以及珍妮和前男友们之间的互动……在关于婚礼的一大波报道之后,珍妮也终于得到了半年来难得的清静,重回惠灵顿,在《阿凡达》曾经的摄影棚里开始了《代号shero》的摄制工作——之所以选择这里,不仅仅是因为新西兰有优惠退税政策,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这里有《阿凡达》曾用过的先进摄影棚,为了补拍,摄像机还没拆走,可以直接采用虚拟实境技术,而且也是因为这里狗仔少,人口也少,保全工作相对轻松,而且远离洛杉矶,stalker们很难跟踪到此,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珍妮的安全。
“扎克瑞,我感觉你对人物的理解有些问题,刚才你对凯莉的语气有些太过温柔了,固然在之前的戏份之后,汤姆对凯莉深有好感,但在工作场合,他并不会给凯莉太多的特殊待遇,汤姆的性格核心就是公事公办,你可以把他当作高功能反社会人格,他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坏人,很多反派都有自己是反派的自觉,但汤姆没有,但他也并不自我陶醉,不觉得自己在做好事。”在每日的读剧本会上,乔斯叫停了扎克瑞的朗读,解释起了自己的看法,“这种类型的反派现在已经稍微有些过时了……我希望能传递给大家的是一种反差的感觉:一个不卑劣也不自我陶醉,完全只是把毁灭世界当作一份日常工作的反派。”
修了浓眉,也在造型师的意见下做了减脂、塑形,剃光了胡子,连胡渣也不留,在短短一个月内减重20磅,形象和《英雄》、《星际迷航》相比有翻天覆地变化,如今外表清瘦、文质彬彬的扎克瑞点了点头,在乔斯的示意下重新朗读起了台词,“约翰逊小姐,你的看法是?”
“我认为和特定基因段进行耦合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经过适当的编程,k102号药剂完全可以做到对某一段基因进行精确识别,对该段基因表达进行增强。”珍妮毫不费劲地朗诵了起来,她的语速比平时要快了一点,“但问题的症结在于,k102号药剂内蕴含的生物肽链如果未经耦合,会在半小时内和血红蛋白结合,阻碍人体吸取氧气,这使得药剂本身成为危险的医疗用品,缺乏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只能停留在试验阶段,我的建议是将这项研究封存起来,将来的某个年份里,基因快速检测和编程、药剂单产技术均获得突破的时候,也是k102重见天日的时候,到那时,k102也许能在小众病领域大放异彩。”
“而在它的成本下降到可以接受之前,所有那些小众病的患者都只能等死,这是你的意思吗?”出演汤姆心腹的演员马克.斯特朗沉声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挑衅的味道。
“是的,先生。”珍妮快速地读着台词,语调平板而自然,“也许听起来这很残忍,但在生物制剂领域这是常识,治愈埃博拉病毒的制剂早已研发完成,而该病毒每年都要带走上千条生命,目前为止无一例通过制剂治愈,因为培养针对不同变种的小数量制剂需要花费天文数字的金钱。科学家不是慈善家,我们要做的只是为未来提供多种可能——为将来技术大跨越之后,我们的同行消灭埃博拉病毒,以及小众基因病节省时间。”
“我赞同约翰逊小姐的看法,k102项目至此封存。”扎克瑞朗读道,他的声音里出现了微不可见的愉悦和欣赏,但波动不大,而这样的改变也让珍妮暗暗点头:也许扎克瑞永远不能成为一个主流英雄,也未必能演绎好一个复杂的人性角色,但他在这种邪气的个性角色上拥有非常出众的天赋,演绎起来可谓是得心应手,乔斯刚才指出他的问题,他立刻就能在台词朗读中进行微调,这种可塑性和反应力的确能够带给他更多的机会。
“很好,很好。”乔斯鼓了鼓掌,结束了今天的读剧本会,“明天的拍摄应该相当顺利,我们距离如期完工又早了一天。”
在大家的笑声中,几个演员合上了剧本,扎克瑞、马克等演员道了声再见,直接离开场地去了食堂,而珍妮则留下来和乔斯一起确认明天的拍摄表,并重新审核特效组的进度,以及剧组对特效公司的镜头需求:这也是乔斯压力很大的原因,之前他导演的《萤火虫》因为预算原因,特效镜头相对较少,而《代号shero》不但有大量的特效镜头,而且是3d拍摄,同时工期又十分紧张,所以他会把‘如期完工’挂在嘴边,这是真正的同期制作——只有把每天拍摄出的素材全都挑选出满意的镜头,送往维塔a组进行特效合成,同时让b组专注制作无需合成的cgi镜头,这样才能赶得及在明年2月做完全部的特效镜头,进行最终剪辑,当然,配乐、预告片等工作也是必须同步完成——乔斯只有3个月的时间来调整镜头,制作最终版本,这样影片才能在5月送交mpaa定级,赶上7月的上映。
今年5月就开始做特效,明年2月才能完全做好?是不是给特效制作太长时间了?其实,长达9个月的特效制作周期已经是非常快的了,这还不是钱的问题,设备就这么多,软件绘图效率就是这么低,行业人才就是这么有限,现在有时间给你做特效的也只有这么多人,你只能根据特效公司给你开出的时间表去等,而且还必须维持沟通的顺畅和高效,一旦你开始反复、挑剔,好了,等着吧,完工时间肯定还要再拖——像是《魔戒》、《阿凡达》等大片,后期特效制作都是以年来计算周期的,而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大片风险越来越大的原因,特效拖慢了整个电影的制作进度,也使得影片上映时的风险增大,回款速度更慢,让更多的小电影公司不敢轻易涉足这个领域——其实就是六大,对于前期成本越来越高的趋势也是叫苦连天。
而这样紧张的特效制作周期,也是对导演提出更大挑战——卡梅隆做《阿凡达》的时候删减了大量已经制作完成的特效镜头,这也是导演们梦寐以求的待遇:对着完全制作好的特效镜头进行剪辑,这样自由度当然更高一些,可现在,大梦浪费不起的不是经费,而是时间,乔斯必须在每一天拍摄之前就非常精确地想好自己要拍什么样的镜头,在这个镜头里需要什么样的特效,在拍摄过程中控制好演员,不要出现突发的加戏、减戏,当然对于故事线的调整更是不可容忍,这部电影最开始想好是什么样的,到最后拍出来就必须是什么样的,如果乔斯的控制力不足,拍得反复、犹豫,那么《代号shero》肯定只能跳票,而跳票对于一部没有品牌积淀的电影,是非常沉重的打击,当年卡梅隆再三跳票《泰坦尼克号》的时候,这部电影遭遇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唱衰,而要说起积淀,现在的乔斯距离当年的卡梅隆可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对于电影这种需要创意的行业来说,宽松的环境几乎是一种必须,整个工期设计得这么紧,也是业界不看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对珍妮来说,这么做也是有战略意义的:她不想把这部电影推到2011年上映,如果那样的话,2010年她就没有商业片了,而且在2009年好不容易塑造起女权icon的形势下,他们最该做的是趁热打铁,而不是等到这个概念退烧再去炒作,那样姿态会有些难看。再者,她也经历过一次这种连轴转的制作——《加勒比海盗1》就是这么做出来的,这部电影的特效镜头并不少,但从开拍到上映也就是8个月的时间。
吸取《海盗》剧组的成功经验,珍妮对乔斯的创作采取全盘接受的态度,在剧本阶段,她参与度极高,和乔斯频繁讨论,确定了整个电影的基调,但当开始拍摄以后,她就完全闭上嘴,成为辅助者的角色,任由乔斯去临场发挥,绝不会随意发表意见,干扰他的思路,同时亦保证自己和扎克瑞等主演的表现在水准之上,尽量一个镜头都能一次过——在这点上,扎克瑞的确是个惊喜,只要头一天的读剧本会上找到了状态,第二天他只要稍经排练就能一次通过,这让整个剧组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每天用在拍摄场地的工作时间其实不多,大家有充裕时间和精力开读剧本会,而乔斯也可以仔细地构思、审阅第二天的分镜头剧本和特效制作表格,总之,整座机器就像是上了润滑油一样,运转得极为良好,甚至可以说是游刃有余,这也让剧组成员的干劲更足,大家都有种‘我们正在制作好片’的感觉,而虽然对于大部分工作人员来说,不管拍的是好片或烂片,拿到手的钱其实都差不多,但奇怪的是,即使是一个场务,他在为一部好片打板时,声音也确实都会更洪亮一些。
至于珍妮,她的状态就更不必说了——出演凯莉这个角色,对她来说已经甚至都无需动用金手指了,虽然为了拍摄打戏,她还是得勤快地往健身房跑,每天的行程也都拍得满满,但比起往年在拍摄状态下必然的压力,这一次拍摄对她来说,的确可说得上轻松愉快——毕竟,她的上一部电影可是《梦露》……打戏又算得了什么?在拍过那部电影之后,这种无需‘动脑’的角色,简直都算是福利了。
“对,如果从这边迎面过来的话,应该会是个很酷的镜头,会有些冒险,但我们明天可以拍一遍试试看。”和乔斯一起对着分镜头板指指点点,布置好了机位,还没到下午五点,一天的活就已经结束了。把分镜头板交给摄制组,让道具组去准备明天的布景以后,珍妮和乔斯道了再见,走向了健身房:锻炼两小时以后,再花上两小时跟进洛杉矶的公事,看起来她今晚有望在晚上10点结束工作,做一下较为麻烦的每周保养——
打开手机,珍妮一边走一边刷着未读邮件,拇指在屏幕上划了好几下之后,她突然顿住了脚步,挑了挑眉毛,偏着头沉思了一会,这才打开拨号页面,给切萨雷把电话拨了过去。
“我下工了。”那边一接起来,她就用熟稔的口吻说道,“已经看到邮件了——迪士尼是真的买了《火星上的约翰.卡特》?他们已经对外公布了吗,还是你拿到了内部消息……”
☆、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身被破?
“本周三的震撼消息:迪士尼电影出人意表地宣布ceo迪克.库克将会在月内离职,而接替他的人选暂未指定,这期间迪士尼电影的具体运营将由集团领导层集体负责,迪士尼集团将会在本月内任命迪克的继任者。”在洛杉矶本地的财经新闻中,新闻主播态度严肃,语气略带惊讶地说道,“迪克一直被视为是罗伯特.艾格的继任者,迪士尼人事层这一出乎意料的变化令公司的世代交替计划再度扑朔迷离。但公司发言人表示,公司内部事务将不会受到影响,迪克的离职带来的副作用‘微乎其微’。”
“有消息表明,迪克的离职与珍妮弗.杰弗森不无关系,虽然过去的三个月,她都在新西兰赶拍她的新片《新世代:代号shero》,但她正在飞速发展的电影公司大梦制片和此事关系极为密切,据说在年初,围绕着《饥饿游戏》的版权大战,珍妮弗和迪克之间就发生过严重的不愉快,而《火星上的约翰.卡特》则促使他和自己为之奋斗了半生的事业彻底分道扬镳。正在和大梦共同开发《oz》的迪士尼无法容忍迪克再三挑衅大梦,而迪克也因此只能黯然离开,他也是从迈克尔.艾斯纳时期坚持到现在的唯一元老,他的离开,宣告了迈克尔时代的彻底结束。”
“《火星上的约翰.卡特》由谁最终投拍将是解谜的关键,内部纷争真正存在吗?股东层的疑问将会得到一个解答吗?迪克的离开对迪士尼来说到底是凶是吉?抑或这只是更大变革的开端?”
“迪克的离开属于和高层之间的理念不合,迪克坚持手绘动画才是动画的灵魂,然而在罗伯特.艾格明确表示,《公主与青蛙》会是迪士尼最后一部手绘动画以后,迪克终于决定他也到了告别的时候,在此前的2004年,迪士尼就曾宣布告别手绘,但正是迪克力排众议,再次投下重金制作了《公主与青蛙》。”
2009年9月,当颁奖季渐渐拉开了帷幕,预告片开始大量投放,好莱坞开始为年底的颁奖车轮战以及圣诞档兴奋起来的时候,迪士尼方面突然爆出的人事震动也为逐渐火热起来的市场泼上了一桶汽油——从措辞来看,迪士尼是毫无预警地炒掉了迪克,而不是如同《华尔街消息》中的暗示,这一次的离职是迪克自己的选择,对于重要分公司的ceo来说,这是很难得的严厉处置,双方几乎没有留下多少见面的余地,当然,这也说明迪克的嗅觉不像是迈克尔.艾斯纳那么敏锐——在意识到自己被踢走只是迟早的事之后,迈克尔便潇洒地主动走人,多少挽回了一点面子。而迪克被踢走的突然,说明他之前在内部斗争中已经完全失势,而自己尚且浑然不觉,一直到被一脚踢开,这才恍然大悟,但——当然,这也是为时已晚了。
至于其被踢走的原因,那当然是众说纷纭,业界普遍的看法是,这应该和迪士尼现在越演越烈的内部斗争有关——这几年欣欣向荣的迪士尼集团看来也压制着不少内部问题,在年初爆出了《饥饿游戏》的版权纠纷之后,日前迪士尼又大张旗鼓地宣布《火星上的约翰.卡特》将会在明年年初开拍,成为迪士尼在2012年的重头戏,在这之后不久,就是迪克离职的消息,而此间并没有更多的新闻事件,可见他突破ceo罗伯特.艾格的忍耐下限,应该就是他拿到了《约翰.卡特》前后。罗伯特在本部和大梦之间倾向于谁,也就是一目了然,不需要任何的质疑了。
“迪克.库克离职的消息一经传出,迪士尼股价应声下跌了2美元,表明投资者对公司前景并不是那么的乐观。”在他的个人博客里,前任股票分析师丹.莱茵戈尔德颇富趣味性地分析道,“当然,我个人并未持有该公司的股票,但我不巧是个非常热心的电影迷,迪士尼不是一支上下振荡的股票,它的走势一直是稳健上涨,这证明在完成了对皮克斯的收购之后,迪士尼的表现令投资者信心上升。迪克.库克的离职本身对于投资者来说并没有这么大的震撼,最主要的是这其中暗示的信息——迪士尼一直在通过收购来扩张版图,整合自己的资源配置,目前来看,它似乎一直做得不错,但迪克的离职似乎暗示了其内部不稳。而ceo罗伯特.艾格的立场也摇摆、暧昧,如果他支持的是迪克的话,事情也许简单一些,但在迪士尼未能占据控股权的大梦和迪克之间,罗伯特选择了大梦,这似乎就暗示了董事会的不满和潜在的纷争,迪士尼真的能安稳地度过这一劫吗?这会否是内部争斗的开始?罗伯特会是迪士尼在五年内离职的第二个集团ceo吗?要知道,对于这样的传媒集团来说,过分频繁地更换决策头脑并不是一个吉祥的消息。如果罗伯特最终离职,这也意味着和他一起上台,迪士尼一直行之有效的收购策略也许要告一段落,而这将意味着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低潮期……所以,如果你问我的意见,短线投资者最好是割肉出仓,而长期投资者可以考虑继续持有,毕竟,有《加勒比海盗》在,迪士尼想不赚钱都难。”
作为上市公司,迪士尼集团是有义务披露内部的重要人士变动,这也是为了对潜在的股东群体负责,由此引发的股价震荡其实属于正常现象,不过丹的评论文章也的确说穿了一些股东的心理——这些股东怕的不是迪克的走,而是惧怕迪克的走只是开始,这件事最终的结局会以罗伯特的离去,以及收购政策的中断而告终:对于这些以投资为目的的股东来说,他们是看好收购政策,以及希望迪士尼能吞并大梦,或者维持现在的合作关系,大把挣钱的。然而,董事会却并不能完全地代表这些小股东的利益。
虽然从股东的角度来说,期望公司盈利的心思应该都是不变的,但迪士尼集团是唯一一间没有易手的集团,这也意味着它的股权结构还保有公司创始时代的浓重痕迹。就像是万达集团在上市之后,王氏家族的股份随着年岁变迁会被稀释着逐渐减少,但这种稀释始终有个极限一样,虽然在迪士尼那个年代,双重股权还没被发掘出来,但创始人迪士尼家族依然持有不可小觑的股份,包括当时的高层,只要是在家族内部进行股份继承,没有转手的股东,在感情上应该都会更倾向于本部,而他们联合起来则足以在董事会的投票上取得优势——之前对迈克尔.艾斯纳发出的不信任投票,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虽然当时投票没有成功,但迈克尔也知道自己今后将不被容许失败,所以在最后的努力之后,他主动宣布辞职,亦是对外界宣布,虽然经过多轮融资,但迪士尼家族依然是维持着对公司的极大影响力。
然而,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一次的情况也是不变,罗伯特的ceo席位岌岌可危呢?在他上台后的五年,迪士尼收购了皮克斯的现在,情况又有了改变,皮克斯的加入使得迪士尼多出了一位个人占股达到7%的大股东——斯蒂夫.乔布斯不但成为迪士尼最大的个人股东(迪士尼家族的股份由基金会持有),而且也因为他出色的战略眼光和极高的个人成就,被选为董事会的一员,也使得董事会中有了来自被收购公司的重要一票。在这件事上,如果他能和罗伯特.艾格保持一致的话,鲍勃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了,而在这件事上,他也完全应该和罗伯特站在一起——皮克斯现在已经是迪士尼的全资子公司了,如果罗伯特离任,公司可能会把皮克斯拆分,吸收进迪士尼影业的动画部门,同时高价卖掉一些部门资产进行套现,而这将会让乔布斯的心血毁于一旦。
然而,此事依然存有变数——众所周知,乔布斯的身体近年来已经不是太好,他和癌症的奋斗使得他屡次缺席迪士尼的董事会议,他会在这件事上进行表态吗?还是会在董事会内部的沟通和投票上保持沉默?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也让迪士尼的股票随之振荡、摇摆,在收购了皮克斯,以及公布了和大梦的长期合作协议之后,罕见地出现了一次长期的下跌走势。
#
“对,我已经下了飞机,”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的轻松女声,罗伯特的心情仿佛也随之舒缓了一些:虽然对眼下的情况也不是没有预料,但他显然不属于压力越大越兴奋的类型,当迪克真正跳进了珍妮弗挖下的坑,或者说做出了他自己的表态后,罗伯特心头就一直沉甸甸的。有必须炒掉多年朋友的不舍,有对迪克如此决绝的无奈,甚至也有一丝对珍妮弗的提防之心:如果不是她那挑衅的态度,也许迪克也不会下定决心呢?不过,即使是有这样的心思在,现在听到珍妮弗的声音,还是能让他安心不少,不管怎么说,现在双方都还在一条船上,珍妮弗这柄凶剑暂时也还没有回头噬主的意思。“现在正在回家的路上,鲍勃,如果不着急的话,我们稍后在公司在谈可以吗?”
“我今早就不过去总部了,”罗伯特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焦虑,他放慢了语速,“你还是直接来家里吧,威洛今天做了午饭——要准备切萨雷的份吗?”
“他目前在纽约和《龙虎少年队》的主创开会,”珍妮弗笑着说道,“我们也已经好几个月没见面了,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让他通过电脑远程参与——你觉得有必要吗?鲍勃?”
对比她镇定的酷劲儿,罗伯特真有种自己已经上年纪的惭愧感,按说能在职场上一步步厮杀到今天的地位,他的心理素质应该也不能说是太差,可和几年前还是一脸天真的珍妮弗比起来,连他的心脏好像都不那么大了,“那也不需要,只是,你知道,我也有好几个月没和你们这对恩爱的夫妇联络感情了——”
在双方会意的笑声中,时间很快就到了中午,才从新西兰飞回洛杉矶的珍妮弗,几乎是才回她的庄园打了个转,放了一下行李,就来到罗伯特的豪宅之中,和罗伯特以及威洛夫妇打起了招呼。
“鸸鹋蛋做的手包,”她对威洛说道,“这是当地艺术家的设计,镶嵌了绿松石、猫眼石和蜜蜡石,我相当喜欢,一口气把那一批货都买下来了——也许不能拎出去,但做装饰品还是相当不错……”
“重新拍摄动作片的感觉怎么样?听说这一次的打斗场面很多——应该也是你在绿幕环境下第一次大规模拍摄打戏吧?”
“是的,如果要我说的话,这比在海盗船上吊威亚要舒服多了,起码摄影棚里有暖气。让人庆幸的是,这一次没有受伤,天知道我有多厌倦每次拍戏都得进医院……”
在必要的寒暄和简短的午饭之后,威洛端上茶水和咖啡,识趣地离开了书房,在她轻轻带上门以后,一直都故作轻松的罗伯特终于彻底地放下了一切伪装,放任沉重涌上了自己的脸庞,他沉声地说道,“董事会已经决定了下一任迪士尼电影的ceo人选——或者说是罗伊已经决定了下一任迪士尼电影的ceo人选:老伙计还是那么的精力充沛,他是在病床上下的决定——这是他对我提出的交换方案,而我也答应了下来。”
按照常理来说,ceo与集团主席完全有能力独立决定麾下干将的去留,这种人事上的变动并不需要董事会投票决定,这也是为了维护ceo在集团内部的权威,试想如果ceo甚至不能随便炒掉一个员工的话,那么他的领导必定是磕磕绊绊,难以奏效。不过很少有ceo会独立决定炒掉这种几乎是副主席的高官,如果不是迪克居然大胆到直接买下了《火星上的约翰.卡特》,罗伯特也不会被逼到提前动手——他还打算在对漫威的收购案结束,迪士尼股票大涨之后,再视迪克的表现决定去留(虽然他对珍妮弗的表态是在明年年初要炒掉他,但罗伯特当时显然没说实话)。
而,这样的仓促决定也让他在董事会跟前处于不利的地位,他当然有他的筹码——和漫威的收购就只剩合同的最后细节没有敲定,事实上这桩生意已经可以对外公布了,这是罗伯特任内主导的第二次成功收购,而且和第一次收购皮克斯比,这一次拿下漫威花费的钱财在警戒线以下,不论是董事会的哪个成员,哪怕是罗伊,都很难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出来和他捣乱——不过,如果罗伊再一次发动对他的不信任投票的话,局面也会往深渊滑去,即使罗伯特可以幸免,他也势必将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平复内部的争议,应付外界因此而可能产生的大量攻击性.行为。所以他还是接受了罗伊提出的交换方案——这一次,先斩后奏的人是董事会内的保守派,在罗伯特本人收到风声以前,他们指定了迪士尼电视网的负责人理查德.罗斯来担任迪士尼电影的ceo。
今年47岁的理查德1996年加入公司,迄今为止13年的升迁历程都在迪士尼电视网的体系之中,他经手制作出了不少赢利项目,比如《汉娜.蒙塔那》和《扎克和寇迪的顶级生活》,当然还有第三部终于成功电影化,和巡回演唱会一起,令迪士尼赚得盆满钵满的《歌舞青春》系列,不过,在此之前,他毫无开发电影的经验,这次的任命可说是相当大胆,而理查德的年纪也令人多少有些联想——在迈克尔.艾斯纳之后,迪士尼就非常注重世代交替计划,罗伯特可没有前任那样的风光了,今年57岁的他能再把持公司十年时间已属不易,看起来罗伊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地想抛开罗伯特这个相当重要的董事会成员,直接指定他的继任者,确保自己的意志能在十年后也得到贯彻……
以罗伯特ceo的身份来说,董事会指定谁做继任者,和他是没有关系的,他和公司的官司也就是一纸合同而已。但以他执行董事的身份来说,罗伊的做法就非常过火了,这是很弄权的行为,令人心生反感,而以他对公司发展规划的思路来看,罗伯特更不可能接受这个罗伊色彩浓厚的ceo上位,这是明摆着的事,里奇上位全凭罗伊的力挺,你说他会更接受谁的思想?罗伊的还是他罗伯特的?就这点来说,理查德.‘里奇’.罗斯就是立场不纯,再能干都注定是罗伯特的眼中钉。这么个人坐在迪士尼核心公司的ceo位置上,主导着动辄上亿的投资,不想方设法把他弄走,罗伯特还能睡得安稳吗?
只是草草地解释了一下里奇的个人背景,别的分析罗伯特当然是一概掠过,让珍妮弗自己去推演——她自然会明白除掉里奇的必要性,罗伯特直接跳到了一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还好你留了《火星上的约翰.卡特》这一手,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就能彻底看出里奇的立场了,这个项目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测谎仪,就像是迪克一样,里奇也注定会在这件事上露出真面目,现在我关心的还是《oz》,这部电影一定绝对不能出错……”
珍妮弗扬了扬眉毛,看来对他的潜台词完全心领神会,她无声地笑了笑,并没有居功,而是谦虚地说道,“事实上,罗伯特,说了也许你不相信,在当时会说那句话,其实也是一种直觉,我也没有想到迪克真的会去触碰这本书的版权,按照常理来说,他本不该这么急躁,至少会等到年后再说。”
看着她甜美的笑靥,罗伯特竟然有种不知道是否该相信她的感觉——如果说以前罗伯特自忖相当了解这个传奇女星(不管媒体怎么把她说得神乎其神)的话,那么现在,他不敢再这么认为了,甚至有种排斥细想,不愿猜疑的感觉——猜疑,就意味着怀疑珍妮弗对自己有敌意,而如果肯定了珍妮弗对自己有敌意的话……
罗伯特摇了摇头,不敢再往下想,他口中有种苦涩的感觉:虽然不愿对自己承认,但他亦无法完全埋没那种恐惧的感觉——想到珍妮弗可能和他为敌时泛起的,恐惧的感觉……
“我认为里奇最终把《火星上的约翰.卡特》还给大梦的可能很小,罗伊不会允许他这么做的,这等于是在毁坏本部最后的一点尊严。”他打起精神地说道,“所以这方面的事我们无需插手,集中注意力来讨论《oz》吧,在里奇上任之前,我想把整件事确定下来,让《oz》的主要工作完全由大梦负责,本部这边只负责配合发行,当然,这必须得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oz》必须大卖——最好是口碑也爆……”
他严厉地注视着珍妮弗,试图传递出压迫感——但又有些怀疑珍妮弗是否还会受到他的压迫,自从《饥饿游戏》事件以来,这种失控的感觉一直贯穿在他和大梦的相处中,罗伯特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有点‘hold不住’了……
“珍妮弗,我必须得到你的亲口保证,”他强调地说道,努力维系着自己的权威感,不将忐忑透露分毫,而是尽数转化为对珍妮弗的压力,“在这部电影上,你可不能再犯和《九》一样的错误了——”
#
果然是《九》,就知道这部电影一定会回头咬她的屁.股……
无奈地微微一笑,珍妮再一次告诉自己:一切都还在掌握之中,《阿凡达》就快上映了,现在的失控趋势很快就会被遏制,事实上,即使《九》的票房也和影评一样失利,也未必是件坏事,也许这样还更有戏剧效果……不管怎么说,现在的罗伯特还是完全走在她铺设的这条道路上,不是吗?只要能确保《oz》的票房和口碑,2012年以后,迪士尼本部将不再会是问题……
确实,看到罗伯特深信不疑地和自己谈论着《oz》、‘里奇必须死’,夸奖着她对《火星上的约翰.卡特》的使用,这一切的确让珍妮感受到了飘飘然的权力感与成就感,直到这一刻,她才能肯定,自己的确是在罗伯特和迪克之间玩了很漂亮的一手,把这两个饱经风霜的老家伙耍弄得就像是手心里的小提琴,她要他们怎么唱,他们就怎么唱,甚至连罗伊.迪士尼和里奇.罗斯,都在不自觉中沦为了大梦的一枚棋子——
《火星上的约翰.卡特》,就像是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又像是中东问题里的耶路撒冷,它的存在,其实就是大梦对局面的一种引导和推动,也像是罗伯特和珍妮之间默契的一手:实际上,罗伯特在收购漫威以前就和珍妮谈论过这个项目,而当时的迪士尼本部根本无人注意到这部已有年头的科幻小说,正是珍妮非常肯定地告诉他,这个项目必定会血本无归,罗伯特才放弃了对它的念头,在此之前,他还想要主导推动这本小说的改编,把它作为迪士尼每年的几部大片之一呢。
既然打消了念头,罗伯特当然不会和别人继续谈起此事,但他对这本书的印象应该还是相当深刻的,珍妮在对迪克提起这本书的那一刹那,他当然就知道珍妮这是在给迪克挖坑了。而这个必败的项目,也因此成为了测试迪克的一条红线:以罗伯特掌握到的情况,当时的迪克应该不会在2010年以前买下版权,珍妮所说的‘等你到10年5月’,实际上可以翻译为‘看看你是不是一等漫威过门就动手,连3个月都等不了’,‘看看你是不是根本不信任罗伯特,一等漫威过门就要重新开战,逼迫罗伯特对付大梦’,而以这本‘珍妮弗亲口认证必爆’的版权,也是很香甜的鱼饵,确实能令迪克的态度明朗化,也能让罗伯特明白,他的爱将到底还是不是那么的服从,是不是唯他马首是瞻。所以,对于珍妮自作主张的布局,罗伯特并不会有太多的反感——虽然看似有些多事,有些对迪克的猜疑,但终究这也是为他着想,对于他本人并没有太多的坏处。
而从这一刻开始,罗伯特本人也坠入了局中:通过对迪克的精确解读,珍妮操纵着他,让他有了一个主动求去的体面结局(对迪克来说,他的离去的确是自己的选择,反而是罗伯特被他摆布),也让消极抵抗的迪克顺水推舟地配合她,给继任者挖了一个坑。而她给迪克划定的时间线‘等你到今年年底’,实际上则是给罗伯特挖的坑——当迪克提前买下版权的时候,罗伯特已经没有任何选择,必须立刻收拾了这个完全失控,甚至已经不可理喻,根本无法沟通的属下,否则,且不说在珍妮弗心里的威严形象是否会破灭,他甚至无法保证已经变成‘原.教.旨本部至上主义者’的迪克会不会对漫威收购案做出什么事来,这种发展思想上的冲突甚至比基于权位的冲突更尖锐,更不容怠慢,他不可能再等一年,只能在数个月的匆匆准备以后,出手把迪克拿下。
而拿下迪克,也就等于是激化了罗伊和罗伯特之间的矛盾,不管罗伯特怎么解释,在此事以后,罗伊和罗伯特之间也已经是彻底貌合神离了,而这种分歧也会让两人别无选择,只能在各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曾对大梦、皮克斯热衷欢迎的罗伊必须维护本部的尊严,强硬守住《火星上的约翰.卡特》,而本想要一碗水端平的罗伯特也只能选择维护集团的现金牛——从而和大梦,和珍妮弗越来越深地绑在一起,在心理上放弃亲疏远近,不再把本部看作亲儿子,大梦看作干.女儿……而到此时,《火星上的约翰.卡特》则还是非常好用,它可以测试新任ceo的态度:新任ceo如果对罗伯特马首是瞻,把版权还给大梦,ok,以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该合作就合作,利益怎么分配,可以服从罗伯特的调停,版权回来我大梦手上,我可以拖啊——我就缓慢筹备,筹备到所有人都忘记这件事以后再放弃这个项目,而如果新任ceo坚持不还呢?不还那你就得拍,你不拍罗伯特自然有办法来收拾你,而等到你开拍以后,这部电影就会化作一枚毒丸,变成把他踢下台的,让他‘必须死’的妙药——而按照罗伯特的思路,到那时《oz》就会变成大梦的筹码,为大梦在集团内部的话语权上升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