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天生劳碌命
张正书喃喃说不出话的时候,郑月娥又微微低垂了头说道:“小官人,奴家煮了些汤羹,给你暖暖身子的……”
“额,你不用这么伺候我的,你又不是我家侍女……”
张正书有些手足无措了,两世为人加起来都没被女孩子这么好的对待过,张正书是惶恐不安啊!
没办法,前一世他帅得不那么明显,长得一张普通的大众脸,女孩子往往将他忽略了。而这一世,虽然外貌变得俊俏了,可张正书内心还是不太习惯被人爱慕的。再说了,郑月娥这个小妮子才十几岁,人生观都没形成,肯定对张正书有无限美好的想象。一旦发现张正书并不是她想象中那么完美无缺,恐怕郑月娥自己都接受不了。
有时候,暗恋无疾而终往往不是因为变心了,而是经过近距离接触后发现对方并不是自己想象得那么好。俗话说,距离产生美,那换句话说距离也产生暗恋。一旦发现被奉为男神/女神的存在,居然也像个普通人一样有粗鲁的动作,喜欢肆无忌惮的大笑,甚至还会开一些无伤大雅的荤笑话,这一颗纯洁的心灵怎么受得了!
张正书经历过青春期,自然明白这不过是青春期的冲动罢了,误把好感当成喜欢,最后自然是错上加错。如果郑月娥能及早明白,那她受到的伤害
就会少一点。可如果沉陷其中不能自拔,那恐怕谁都劝不了了。这种事只能自己想通,别人是没办法提供帮助的。
奈何张正书不是学心理学出身的,虽然明白郑月娥处于什么状态却没办法帮一把,只能顺其自然了。
“小官人,你救了奴家和爹爹,奴家情愿伺候你一辈子的……”
郑月娥不知道鼓起了多大的勇气,才说出这句话来。说到最后,已经声如蚊呐,几不可闻。
张正书却被吓得小心脏几乎要爆表了,稳了稳心神才说道:“施恩不图报,我不是那种挟恩图报的人。月娥啊,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未来有无限可能的,没必要把自己困于这么小的一方天地里。或许等你看得多了,你就会明白世界之大,有很多美好的东西都会成为你的喜爱……”
即便张正书很委婉了,可郑月娥还是垂着头,泫然欲泣的模样,看得张正书一阵于心不忍。要知道,张正书最见不得美女落泪,英雄末路,一时间也慌了手脚,亡羊补牢道:“若是你愿意在张家待着,我也不赶你。你和郑老丈想待多久就待多久,只要张家还在,你接下来一生我都包了。等你再长一些,我就替你寻个好人家……诶,你怎么走了?”
张正书是摸不着头脑,他好像没说错什么话啊?
“奴家伺候小官人一辈子!”
郑月娥头也不回地丢下这么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来,张正书被吓得魂不附体,良久才回过神来:“完了,弄巧成拙了……”
但这货为何心中还有点窃喜?
“嗯,我这是博爱……”
张正书无耻地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反正大丈夫三妻四妾很平常嘛,不多几个老婆,怎么对得起我这纨绔子弟的身份?”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曾瑾菡,这个明媒正娶的妻子要是不同意张正书纳妾的话,恐怕也是没戏的。
把这些烦恼的事抛诸脑后,张正书愉快地吃着郑月娥亲手煮的羹汤,然后开始审稿。
这样腐朽的生活,能持续一辈子多好!
张正书惬意地想着,如果他穿越的时间再早一点,比如穿越在宋仁宗那时候,衣食无忧,北宋又不会一时间就灭亡,张正书肯定是混吃等死了。可现在呢,时间不上不下,恰好是女真人崛起的时候,北宋灭亡的伊始,张正书想要置身事外都不行。
“天生劳碌命啊……”张正书也是无奈,前一世加班加到猝死那就算了,这一辈子能享受的,偏偏宋朝又不给力。要是活在盛世,那张正书多省事。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啊!
就在张正书胡思乱想,感慨万千的时候,身处皇宫大内的赵煦却收到了皇城司呈递上来的密信。
“黄河将有水患?这小子又在危言耸听了?”
赵煦只看了开头,就开始嘟囔起来了。一旁伺候着的彭元量听了,却心思活络了起来。
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彭元量比赵煦都看得清楚,他发现只要是张正书言之凿凿的事,都应验了。比如钢铁,比如配重投石机,比如酒精,比如切中了西夏的七寸,比如打乱了辽国的部署……哪一件事的背后,张正书不是先提出一个匪夷所思的观点?但和那些危言耸听的人不一样,张正书有着完备的计划,而且非常可行。彭元量甚至在心中推演了一遍,如果按照张正书所言,现在宋朝大军早就攻下兴庆府,灭掉西夏了。就是因为怕辽国,顾前瞻后的,才导致微乎其微的战机瞬间即逝。
曾经在军中待过的彭元量知道,有的人能成为名将,而有的人能把一手好牌打烂,不是因为这些将领蠢,而是因为他们对战机的把握不到位。
把握住了稍纵即逝的战机,就能一战胜之,甚至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拿第二次平夏城之战来说,如果宋军敢于深入敌后,来一个迂回穿插的话,等西夏败退之后,趁势掩杀,恐怕连小梁太后和李乾顺都能俘虏了。但很可惜,章楶没这个胆量,他不像张正书这么清晰地知道西夏围攻平夏城是无功而返的,甚至因为大雪而大败亏输。
毕竟,这个把握战机是建立在完备的情报之下的,而宋朝的斥候往往要被西夏、辽国的斥候吊打,所以宋朝的名将大多是防守反击而成名,极少是在野战中成名的。
彭元量虽然不知道张正书是怎么推敲出来的,但能和结果相差无几,这简直犹如妖孽。要知道,虽然传说中诸葛亮未出茅庐就知三分天下,但这种事只是传说,谁也没亲眼见过。毕竟世事瞬息万变,有时候想象力再丰富都比不上。可张正书偏偏能准确无误地预料到结果,你叫彭元量怎么能不心惊胆战?
“额,你不用这么伺候我的,你又不是我家侍女……”
张正书有些手足无措了,两世为人加起来都没被女孩子这么好的对待过,张正书是惶恐不安啊!
没办法,前一世他帅得不那么明显,长得一张普通的大众脸,女孩子往往将他忽略了。而这一世,虽然外貌变得俊俏了,可张正书内心还是不太习惯被人爱慕的。再说了,郑月娥这个小妮子才十几岁,人生观都没形成,肯定对张正书有无限美好的想象。一旦发现张正书并不是她想象中那么完美无缺,恐怕郑月娥自己都接受不了。
有时候,暗恋无疾而终往往不是因为变心了,而是经过近距离接触后发现对方并不是自己想象得那么好。俗话说,距离产生美,那换句话说距离也产生暗恋。一旦发现被奉为男神/女神的存在,居然也像个普通人一样有粗鲁的动作,喜欢肆无忌惮的大笑,甚至还会开一些无伤大雅的荤笑话,这一颗纯洁的心灵怎么受得了!
张正书经历过青春期,自然明白这不过是青春期的冲动罢了,误把好感当成喜欢,最后自然是错上加错。如果郑月娥能及早明白,那她受到的伤害
就会少一点。可如果沉陷其中不能自拔,那恐怕谁都劝不了了。这种事只能自己想通,别人是没办法提供帮助的。
奈何张正书不是学心理学出身的,虽然明白郑月娥处于什么状态却没办法帮一把,只能顺其自然了。
“小官人,你救了奴家和爹爹,奴家情愿伺候你一辈子的……”
郑月娥不知道鼓起了多大的勇气,才说出这句话来。说到最后,已经声如蚊呐,几不可闻。
张正书却被吓得小心脏几乎要爆表了,稳了稳心神才说道:“施恩不图报,我不是那种挟恩图报的人。月娥啊,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未来有无限可能的,没必要把自己困于这么小的一方天地里。或许等你看得多了,你就会明白世界之大,有很多美好的东西都会成为你的喜爱……”
即便张正书很委婉了,可郑月娥还是垂着头,泫然欲泣的模样,看得张正书一阵于心不忍。要知道,张正书最见不得美女落泪,英雄末路,一时间也慌了手脚,亡羊补牢道:“若是你愿意在张家待着,我也不赶你。你和郑老丈想待多久就待多久,只要张家还在,你接下来一生我都包了。等你再长一些,我就替你寻个好人家……诶,你怎么走了?”
张正书是摸不着头脑,他好像没说错什么话啊?
“奴家伺候小官人一辈子!”
郑月娥头也不回地丢下这么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来,张正书被吓得魂不附体,良久才回过神来:“完了,弄巧成拙了……”
但这货为何心中还有点窃喜?
“嗯,我这是博爱……”
张正书无耻地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反正大丈夫三妻四妾很平常嘛,不多几个老婆,怎么对得起我这纨绔子弟的身份?”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曾瑾菡,这个明媒正娶的妻子要是不同意张正书纳妾的话,恐怕也是没戏的。
把这些烦恼的事抛诸脑后,张正书愉快地吃着郑月娥亲手煮的羹汤,然后开始审稿。
这样腐朽的生活,能持续一辈子多好!
张正书惬意地想着,如果他穿越的时间再早一点,比如穿越在宋仁宗那时候,衣食无忧,北宋又不会一时间就灭亡,张正书肯定是混吃等死了。可现在呢,时间不上不下,恰好是女真人崛起的时候,北宋灭亡的伊始,张正书想要置身事外都不行。
“天生劳碌命啊……”张正书也是无奈,前一世加班加到猝死那就算了,这一辈子能享受的,偏偏宋朝又不给力。要是活在盛世,那张正书多省事。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啊!
就在张正书胡思乱想,感慨万千的时候,身处皇宫大内的赵煦却收到了皇城司呈递上来的密信。
“黄河将有水患?这小子又在危言耸听了?”
赵煦只看了开头,就开始嘟囔起来了。一旁伺候着的彭元量听了,却心思活络了起来。
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彭元量比赵煦都看得清楚,他发现只要是张正书言之凿凿的事,都应验了。比如钢铁,比如配重投石机,比如酒精,比如切中了西夏的七寸,比如打乱了辽国的部署……哪一件事的背后,张正书不是先提出一个匪夷所思的观点?但和那些危言耸听的人不一样,张正书有着完备的计划,而且非常可行。彭元量甚至在心中推演了一遍,如果按照张正书所言,现在宋朝大军早就攻下兴庆府,灭掉西夏了。就是因为怕辽国,顾前瞻后的,才导致微乎其微的战机瞬间即逝。
曾经在军中待过的彭元量知道,有的人能成为名将,而有的人能把一手好牌打烂,不是因为这些将领蠢,而是因为他们对战机的把握不到位。
把握住了稍纵即逝的战机,就能一战胜之,甚至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拿第二次平夏城之战来说,如果宋军敢于深入敌后,来一个迂回穿插的话,等西夏败退之后,趁势掩杀,恐怕连小梁太后和李乾顺都能俘虏了。但很可惜,章楶没这个胆量,他不像张正书这么清晰地知道西夏围攻平夏城是无功而返的,甚至因为大雪而大败亏输。
毕竟,这个把握战机是建立在完备的情报之下的,而宋朝的斥候往往要被西夏、辽国的斥候吊打,所以宋朝的名将大多是防守反击而成名,极少是在野战中成名的。
彭元量虽然不知道张正书是怎么推敲出来的,但能和结果相差无几,这简直犹如妖孽。要知道,虽然传说中诸葛亮未出茅庐就知三分天下,但这种事只是传说,谁也没亲眼见过。毕竟世事瞬息万变,有时候想象力再丰富都比不上。可张正书偏偏能准确无误地预料到结果,你叫彭元量怎么能不心惊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