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36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许安并不注重这些旁支末节,平日间视察或者到达某地时,从来不会因为官吏有没有迎接而发过怒火,注重的一直都是办事的效率。
    但是他们身为太平道的道众,若是听闻大贤良师到来还坐在署衙里,未免显得太过于无礼了。
    第四百六十一章 工坊改制
    赵绩带着邓续、林仲一行人匆匆忙忙的刚走出署衙的大门,便看到许安在一队全副武装的黄天使者簇拥之下,缓步向着鹰狼卫署衙之内走来。
    “恭迎大贤良师!”
    鹰狼卫署衙外一众值守的鹰狼卫缇骑尽皆低下了头颅,一起行礼。
    “鹰狼卫千户官赵绩参见大贤良师。”
    “外务司外务使田仲参见大贤良师。”
    赵绩和田仲一起走出署衙,也一起向着许安行礼。
    “免礼。”
    许安带着笑容走了过来,向着署衙的大门指了一指。
    四州黄巾军进入并州,他心中最大的石头已经落下了,现在脸上终于是有了一些笑容。
    “先进去再说。”
    许安这一次来太行工坊来的比较匆忙,也没有提前告诉任何人。
    为的就是想要看看太行工坊的具体的情况,上方发布命令,下方阳奉阴违的事情实在是出现的太多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公开的视察,往往查不到什么事情。
    虽然鹰狼卫的忠诚现在看来暂时没有问题,但是事事依赖,也肯定是不行的。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明朝有锦衣卫,后面仍然开设东厂,甚至西厂,内行厂,很大一方面因为考虑一家独大危害,没有监管的权力,就是出栏的猛虎。
    甚至锦衣卫中,都分为南北镇抚司。
    其中“南镇抚司”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纪。
    他一路过来看到的事情,和鹰狼卫的禀报,还有太行工坊府衙的报告文书都基本相符,没有太大的出入。
    不过当然也不是事事属实,其中多少有些出入,只不过出入不大,对于这一些小细节也不需要太过于苛责,求全责备。
    许安走在最前方,领着众人走入了鹰狼卫的署衙之中,径直往经历处走去。
    大部分鹰狼卫的署衙都按照统一的规格建造的大同小异,许安经常出入晋阳城的鹰狼卫的总署,所以根本不需要领路的人。
    经历处是鹰狼卫署衙之中存放卷宗,文职人员办事的地方。
    “参见大贤良师!”
    许安一步跨入经历处,经历处中一众正在忙碌的鹰狼卫文职人员看到许安,尽皆是手忙脚乱的站起了身来,向着许安行礼。
    之前赵绩也将许安要到鹰狼卫署衙来的消息,传递了下去。
    他们之中虽然很多人没有见过许安,但是许安头戴着太清鱼尾冠,身穿黄绢鹤氅,走在最前。
    太清鱼尾冠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戴的,起码在并州,在太平道之中,只有一个人有资格佩戴。
    那就是太平道的掌教之主,而太平道现在的执掌者,无疑就是许安。
    许安宽慰了几句,便带着数名将校径直走入了经历处,往内里走去。
    经历处最里侧,就是千户或者百户办事的地方。
    “都坐下吧。”
    许安直接坐在了上首。
    众人唱了一声诺,坐在了左右两侧,赵绩和田仲两人坐在了左侧的最末。
    徐晃看了一眼门口,然后说道:“阎纶应该半刻钟左右就会感到,太行工坊的府衙离鹰狼卫署衙不远。”
    阎纶是太行工坊的主事,也是阎忠的侄儿,算得上是阎忠最看重的子侄。
    为人精通术算,而且也通晓一些工匠之事,所以也被任命为了太行工坊的主事者。
    他也没有丢了阎忠的脸面,将太行工坊打理的井井有条,为黄巾军输送了大量的武备。
    许安点了点头,在房舍之中扫视了一眼,看向赵绩,问道。
    “赵绩,太行工坊的事务已经都接手了吗?”
    “回大贤良师,上任千户官已经将所有差事全部交付清楚,这几日我正在熟悉了工坊运作。”
    赵绩听到许安开口,立即直起了身子,双手作揖恭敬的回答道。
    许安笑道:“太行工坊建立也有一段时间了,虽然运转良好,但是我军武备缺口仍然很大,现在工坊的生产还是远远不够,所以我这一次来,就是为了进行工坊的改制。”
    “这一次将你调任为太行工坊的千户官,就是为了推行改制,刘辟给你的评语倒是高的很,你也从来没有让我失望,希望这一次你也不要让我失望。”
    许安勉励了几句赵绩,随后便和田仲谈论了起来。
    田仲是外务司之中最优秀的外务使,许安自然是认得的,劝服郭泰,收降西河郡郡兵,出使幽州,招揽上谷乌桓。
    阎纶这个时候也刚好走进了房舍。
    “太行工坊主事阎纶,参见大贤良师。”
    阎纶一进来,便拜倒在地,向许安见礼,随后才入座。
    “既然都到齐了,我长话短说,这一次四州百万民众成功进入并州,所需用度与日俱增,冀州之战,我军武备损耗严重,也需要补充,所以太行工坊扩大规模已是势在必行。”
    许安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截了当的说道。
    太行工坊以前还算可以,运作一直也是处于良好的状态,从没有出什么纰漏。
    只是却无法再跟上黄巾军的脚步,虽然黄巾军还有其他的工坊,但是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所有的工坊都将同时扩大规模,改变制度。
    “工坊之中,也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改制也需要推行。”
    太行工坊,还有其余几处集众工坊初建之时,都还是有很好效果。
    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人的惰性开始暴露了出来。
    黄巾军统一并州不久,虽然凭借着查抄豪强世家的钱财能够维持一段时间,但是那也毕竟有限。
    农税收取也需要时间,而鹰狼卫、军队每日的花费,都是一个恐怖的素质,所以黄巾军的财政情况一直都不太好。
    因为财政不佳,钱财短缺的问题,财政支出军队一直都是大头,其余的方面黄巾军一直都是秉承着能省则省的原则,尤其是在民政的方面更是节约。
    所有集中在工坊之中的工匠,都是按照配给制分配食物,保证其基本的衣食住行。
    所有的工匠虽然给予俸禄,但是只给予少量的俸禄,基本上所有人拿到的俸禄都相差无几。
    久而久之,自然是有怠惰的人出现,工坊的产粮也开始降低了起来。
    虽有府衙的官吏和鹰狼卫的缇骑存在,但是这些工匠毕竟不是奴隶,许安定下的法律也不允许他们将其当作奴隶对待。
    “工坊改制,首先便是作用明确化。”
    “太行工坊,从即日起除去造纸工坊、印刷工坊外,只保留铁匠,只生产武备,其余所有的匠工全部移出工坊,这样无论是管理,还是运作都要简单很多。”
    阎纶闻言一楞,抬起了头来。
    太行工坊人数众多,除去铁匠外,其他的工匠还有两千多人,加上家眷就更多了,若是全部转移就更加多了,这么多人安置到何处。
    许安看到阎纶的神色便知道他想要说话,但是又不敢谏言,于是许安便说道:“我太平道还没有因谏言获罪的人,要是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说。”
    阎纶听到许安的言语,犹豫了一下,随后行了一礼,言道:“若是只生产武备,确实有助于管理和运作,大贤良师的意思是裁撤掉其他的工坊,那么也就是说纺织工坊也在裁撤行列之中,只余下铁匠,和造纸工坊,印刷工坊,那么这三处工坊的家眷应该从事何职。”
    许安微微一怔,这个他倒是遗漏了。
    太行工坊之中不仅有工人,还有工人的家眷,俨然是一座小城。
    工人的家眷自然不会是白养,真白养,黄巾军还真的有些负担不起。
    所以大部分的工匠家眷其实都在工作,其中大部分是在从事纺织作业,黄巾军的衣物,旌旗都从这里生产出来,少部分是作为帮工。
    河谷内虽然开垦有一部分的农田,但是工匠家眷的所耕种颇为有限,并没多少。
    “这倒是一个问题。”
    因为工坊秘密太多,不仅仅是造纸工坊和印刷工坊,各个工坊都有一些秘密,所以工坊必须要处于偏远一些,隐蔽一些的地带,需要保持一定的独立。
    将工匠单独拎出来肯定是不可能,他们也有家人,有妻儿,并非是机器。
    许安沉吟了片刻,还是决定保持旧制,开口说道。
    “各地都缺乏衣物,依旧让她们从事纺织,留下部分机器即可,其他各处也照此例即可,除去纺织工坊生产的织物供给军队之外,其余的工坊生产的织物都供给民间,我们手中有大量的店铺,到时候可以直接售卖。”
    “诺。”
    阎纶恭敬的应了一声诺,除此之外,他并没有其他的问题了。
    许安竖起了第一根手指,继续道:“太行工坊以后主要是军工坊,生产武备,而其他迁出的行业,将会在其他原材料充足的地方成立联合工坊,这是第一,分工建设工坊”
    “第二,工匠分级制度。”
    许安再度竖起了一根手指,说道。
    “工匠的俸禄分为十五级,依照铁匠为例,一二三为初级铁匠,四五六为中级铁匠,七八九为高级铁匠,十、十一、十二为顶级铁匠,十三级为‘能工’,十四级为‘巧匠’,十五级为‘名匠’。”
    “每一级的薪酬都不一样,依次上涨,至于如何评定,我已经拟定了标准,你可以详细看看。”
    黄巾军的财政目前缓解了一些,冀州的豪强世家财力可不是并州那些豪强世家可以能比拟的,虽然大世家一个没有逮住,但是那些沿路地主豪强都没有逃得过。
    黄巾军有可以随军的扭力投石机,普通的坞堡很难挡住黄巾军的攻击。
    因此许安这一次还是收获到了大量的财物。
    王朝的末年,财富往往高度集中,大部分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
    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
    虽然话是如此,东汉建立离不开世家,离不开豪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