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商_分节阅读_72
“想想看有多少人吃不上饭,再想想边关打战的将士,你好意思嫌弃吗?”
作者有话要说: 李菻善:今天连打酱油的机会都没有,蠢作者,你出来,保证不打死你。
蠢作者冷笑ing:敢动粗,换人,不知有多少人排队等着王修晋吗?
王修晋将拳头按得啪啪响:蠢作者,出来,保证不打死你
蠢作者:……我哪得罪你了。
王修晋:没得罪我,就是看你犯蠢,不爽。
第109章
午膳之后, 一位公公上去把桌具撤下,又泡了壶茶送上。坐在一楼的王修晋无趣的打着哈欠, 吃饱就睡,感觉跟猪似的, 想到城中还有事要做, 王修晋便和赵四商量进城一趟, 反正有他爹在家待客, 他在不在家也没啥用。王修晋开了口,赵四便想也跟王修晋进城去工坊看看,上次带回去那么一大桶的花生油,吃着虽不比之前王修晋做的橄榄油香, 但比起以前的荤油可是强好多。赵四寻思着这次回去再带上几桶。
两人一边走一边商量要不让皇上御赐字样,到时让雕工往上复刻。王修晋托着下巴看向赵四, 有几句话到了嘴边, 又咽了下去,他是知道印刷术,雕板印刷,活字印刷, 却是不能说, 他担心说得太多,引起统治者的怀疑, 还有可能因为利益,而得罪一些人,再煽动一些说什么妖啊, 打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旗号,把他烧死,他还没活够呢!
倒是可以跟父亲提一提,活字印刷太过跳跃,雕板的倒可以试试,怎么也比抄书方便,就是不推广,给自家学堂里的那些孩子用也行,不过,古代似乎有句话好像是“书抄百遍,其意自现。”是读来着?反正不管是哪个,意思差不多,一边读一边抄更能加深印象?只是,古代的笔墨字砚可不便宜啊!到底是让学生自抄书,还是弄出印刷雕板以备自用?王修晋很纠结。
两人进了工坊,御赐牌子样且先等等,王修晋觉得可以打出名声,再让皇上御赐字样更显得油的品质好。寻来雕工,在预留出雕名的桶上写上“泰安”两字,下面还写上创于周历四年。
赵四不解王修晋为何要加上这么一行小字,却知趣的没问。王修晋反倒主动的给赵四解释,是留给史官记录的,让几百年后,甚至是几千年后的子孙知道,老祖宗已经有了规模不小的生产花生油的工坊,说不定还是最早的可食用的油生产工坊,“话说回来,第一桶油你不会给吃了吧!那桶油若好好储藏,说不定更有历史意义。”
赵四听着直砸舌,王修晋想得够久远了,几千年后的事都能想到,想想,似乎很值得骄傲自豪,不过提到第一桶油,赵四只是挠了挠头发,那桶油带回去之后事就开始用了,每天都用,做什么菜都用。
王修晋看着赵四的样子就知道结果,“算了,找出第二桶珍藏起来。就存在工坊里好了,并标上第二桶,应该在工坊中弄个石碑,记录工坊的大事,比如说第一桶花生油进贡皇宫。”
“……”赵四有种王修晋是专门给后世留历史的感觉,他非常想问些什么,可看着王修晋一脸认真的样子,又问不出口。
花生油有了名字,便要着手对销售的问题。在现代,销售商品自然要有能说会道的销售代表,在古代不论是铺子,还是作坊似乎都没有此类的专业人员,古人奉行酒深不怕巷子深,可当做推广也不能在家里赔本生产不是。“当寻几个能说会道的人,长得要周正些,让这些人出去把花生油卖出去。”
“……不好吧!怎么可能会有干这样的活。”赵四摇头,他觉得王修晋的想法太大胆,“再说出去卖油,要去哪里?像是酒楼都自有一套做油的法子。”
“那就看人会不会说,若是去说,便是第一次没卖出去,也会与对方交好,平时连络下感情,也许遇到特殊的时机,就会成单,像是酒楼这样的地方,绝对不是一桶两桶的买进。”王修晋觉得赵四太小看销售。“若是明天你没走,带上两桶油,咱们去离梧县最近的城。”
“做什么?”赵四已经想好了怎么帮王修晋的卖油,父皇不是有杂货铺,只要摆在杂货铺里的东西就没有卖不出去的。
“卖油。”王修晋说得十分认真,到时赵四就知道全凭一张嘴能带来多大的效益。靠口碑一点点积累人气,不是不行,但在王修晋看来回报太慢,前期的投入别管是谁拿的钱,投进去的钱太多,若不能尽快收回成本,就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若是此期间,有仿制的出现,那么对油坊来说,绝对损失重大,即便是有天子往里扔银子,总会有一天会不愿意再扔,到时聚在一起的汉子们怎么办?王修晋可不愿意见到这些人再受苦。
王修晋说带着油出去贩卖自然不是说说就过,第二天一早就着马车装了五桶油,由仆人驾车,他和赵四分坐两侧。赵四一脸的纠结,想要劝王修晋回去,当当宰相之子上门求人买油,传出去对王修晋的名声有损。王修晋则眯着眼睛,心里猜测昨儿一晚上天子和父亲都聊了什么,居然一直都没从三层下来。至于赵四担心的问题,王修晋是不知道,便是知道,王修晋也只会笑笑,他去街头卖包子都干了,还有什么可怕丢人的,即没偷又没抢,全凭本事赚的事,便是旁人说,他也能插直了腰杆。
离梧县最进的城只需要不到两个时辰就能到达,进了城,王修晋并没有着急去寻铺子就兜售花生油,而是随便寻了个街边摊要碗面,一边吃一边和摊主闲聊。别小看没有目的的聊天,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赵四全程不言语,听着王修晋和摊主的对话,然后,他也没听出什么,不过这面可没说城的那个面摊味道好,似乎少了什么味。
吃了面,和摊主道别,王修晋便去了城里一处不大的酒楼,比起路过的两家门面很大的酒楼,这个便显得略有些寒酸。赵四不解的跟着王修晋走了进去,王修晋寻了个相对来说不太惹眼的地方,叫了壶茶,点了一道这个酒楼的招牌菜,然后便让小二请掌柜过来。小二倒也没想,应了一声,便去寻人,没一会儿掌柜便走了过来。赵四十分认真的侧耳听着,眼睛打量着酒楼内部,然后一个不留神,掌柜的居然坐下了,还和王修晋聊起来了。
等从酒楼出来,有两名伙计也跟着出来,卸了一桶花生油往厨房抬,掌柜的还笑着付了银子,并称若是用的好,便派人去梧县跑一趟。王修晋立刻拱手道,到时必派人送油。
迷迷糊糊的上了车,赵四仍是一脸懵逼的样子,“这,这就卖出去一桶?”
“对,卖出去一桶,现在去这里的粮铺,从粮铺出来,大概就得回去。”王修晋什么都算到了,就忘记了路程上所需的时间……
回梧县的路上,赵四看着王修晋的表情变了又变,他就想不通,王修晋怎么那么能说,几个来回就把对方说得松动,接着又说了几句,对方直接买下两桶,对,没错就是两桶,一家粮铺吞下了两桶油,虽说王修晋让了一些钱,可也让他惊讶得不行。若是每天多几个如同王修晋一样能说的人往出卖油,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仓库里的油都会卖出,再过一段时间,也许还有可能出现供应不足,这么一想,赵四整个人都飘了。
回到梧县,赵四见到父皇的第一句不是问父皇昨夜睡得好不好,而是,“父皇,也许不用等到明年,就得建第二家工坊。”
天子挑了挑眉,看着四儿子完全魂都丢了样子,招来四儿子身边的亲随询问,亲随一五一十的把今天的事全都说了,天子则笑着道,“好,好,好。”连着三声好,王宰相的两个儿子都是大才,一个已经入朝为官,一位小小年纪便能敛财有道,嘴皮子之力一点儿都不逊色。
睡了一觉,赵四完全缓过劲来,摩拳擦掌的准备和王修晋再一起去卖油,今儿说不定能多卖出去几桶。
在梧村的王修晋打着哈欠,便见父亲把大哥叫进书房,耸了耸肩,转身正准备走,便见父亲书房的门又打开,父亲向他招了招手。王修晋忙跑过去,“父亲,早。”
“今儿你去学堂,带着他们背书。”说完王老爷便把书房的门关上。王修晋呆立在门口,许久之后才抬头望天,他以后早起跑步一定要绕过父亲的书房。
赵四陪着父皇再一次进了王村,在王宅未见到王修晋,听仆人说王修晋去了学堂,一脸的惊讶,“也对,以修晋的年龄当要进学堂才是。”因王修晋的气度与能力,总会让人忽视他的年龄,比起王修晋,他差得太远。
“小少爷虽没有过目不忘之能,却也是背书及快的,只要小少爷用心背,就能很快倒背如流。”跟着王修晋的仆人非常尽心的为主子说话。
赵四乐了,王修晋不在家,他也没啥寻的人,便只能进了书房,听父皇与王宰相父子聊天,正听到王大人举荐去边关的人选,赵四想以昨日王修晋忽悠之功,便开了插言,“父皇,儿子以为修晋当此重任。”
第110章
因赵四的话, 书房里静如水,人呼吸的声音十分清晰。王涣之皱眉, 他是不知小儿子做了什么,让赵四一脸崇拜的推荐, 若不是看到赵四脸上的表情, 王涣之还以为小儿子什么时候得罪了对方, 对方才想让他去边关。此次去是谈判, 一个搞不好就会动刀,添丁还是个孩子,别说会不会杀敌,他连刀都未必拿得起, 真若是出了什么岔子,添丁怕是连逃都逃不出来。
天子昨天晚上听到儿子说王修晋的口才, 也动了心思, 但,天子想到了王修晋的年龄后,觉得有些可惜,不过有王涣之在, 比起听是只儿子夸张的言语描绘出的场面, 他更相信他亲眼见过的王宰相舌战群儒之才。天子从京城亲自跑一趟,而非下旨便是想要表达对王宰相出任使者的诚意。
王涣之并没有同意去做使者, 不是拿娇情,也不是对天子抱有敌意,更不是因为坚持站在前太子一队, 不伺二主的忠贞,相反王涣之对当今圣上的评价很高。
天子对王涣之的决定很尊重,毕竟当初他刚登基便把人赶出朝堂,现在就算是请王涣之回去,也不可能像先皇一样,给出宰相的高位,与其强行将人请回,却不给官复原职,还不如放在远方,时常有书信往来。放下成见,天子觉得王涣之着实大才。
“汝弟当四皇子为兄长,四皇子却不能将汝弟往火坑里推,汝弟尚且年幼,当不得此重任。”王修柏请赵四出了书房,开口便是抱怨的话,开什么玩笑,让弟弟去边关,那跟送死有何区别,李菻善从小习武,去一趟边关身上留下一道长长的一道疤,添丁顶多是经常起来在院子里瞎跑,比起李菻善差远了。
赵四张了张嘴,他说完也觉得太欠考虑了,“一时忘记了修晋的年纪。”思来想去,他之所以每次在王修晋犯傻,基本上都是因为王修晋的年纪。
对于这点,王修柏也认同四皇子的说话,但不能因为弟弟太过优秀就忽视他的年纪,“汝弟要忙的事太多,还请四皇子不要事事都想着汝弟,汝弟年前已累倒一次,身体还在调理中。”王修柏说完,没去看赵四的脸什么色,反正他觉得他们家已经把皇室得罪了,大不了被扣个大不敬的帽子,就是发配,他们也已经不怕了。王修柏没再回书房,他要进衙门办差。赵四也没再进书房,他准备去工坊看看,怎么说工坊也是皇父投的钱,得看看做工的是不是用心。
王修晋在学堂里,不知自己差点要去边关转一圈,还在卖力的带孩子,没错,在他看来在背书什么的,其实就是变相的带孩子。待王修晋从学堂归家,从父亲的口中得知天子已经带人回京,“爹,赵老爷过来是想请爹回京?”
“是有这个想法,不过被为父拒绝了。”王涣之没觉得有什么可隐瞒的。
王修晋诧异的瞪大眼睛,拒绝了天子后,父亲还能活着好好的?怎么感觉父亲其实是在……吹牛。王修晋心底猜测父亲可能是不想在儿子面前失了威信,才说如此的大话。
天子起驾回京,来去都没有显露出身份。回到京城,天子立刻拟定了边关谈判的人选,在边关抗敌的李将军算上一位,当然少不了李将军身边的副将,人选就由李将军来定,除此之外,口才是一方面,另外还有诸多的要求,并不是能说会道就可以胜任此次的出使,从王涣之说的几人就能看出。边关的战事越发的紧张,出使之人不能一拖再拖,当真拖的仗都打完了,再派人去就没什么必要了。
边关的正值休整,哪有天子想的战事紧张,一派轻松的景象让人看不出是在打战。边关的大梁百姓也没啥紧张气氛,自从上个月李将军带人在城外挖沟,城里的百姓的日子就舒服起来了,蛮人在没弄清楚城外是什么情况前哪敢轻易的出兵,于是这么一停战,便有一个多月。
作者有话要说: 李菻善:今天连打酱油的机会都没有,蠢作者,你出来,保证不打死你。
蠢作者冷笑ing:敢动粗,换人,不知有多少人排队等着王修晋吗?
王修晋将拳头按得啪啪响:蠢作者,出来,保证不打死你
蠢作者:……我哪得罪你了。
王修晋:没得罪我,就是看你犯蠢,不爽。
第109章
午膳之后, 一位公公上去把桌具撤下,又泡了壶茶送上。坐在一楼的王修晋无趣的打着哈欠, 吃饱就睡,感觉跟猪似的, 想到城中还有事要做, 王修晋便和赵四商量进城一趟, 反正有他爹在家待客, 他在不在家也没啥用。王修晋开了口,赵四便想也跟王修晋进城去工坊看看,上次带回去那么一大桶的花生油,吃着虽不比之前王修晋做的橄榄油香, 但比起以前的荤油可是强好多。赵四寻思着这次回去再带上几桶。
两人一边走一边商量要不让皇上御赐字样,到时让雕工往上复刻。王修晋托着下巴看向赵四, 有几句话到了嘴边, 又咽了下去,他是知道印刷术,雕板印刷,活字印刷, 却是不能说, 他担心说得太多,引起统治者的怀疑, 还有可能因为利益,而得罪一些人,再煽动一些说什么妖啊, 打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旗号,把他烧死,他还没活够呢!
倒是可以跟父亲提一提,活字印刷太过跳跃,雕板的倒可以试试,怎么也比抄书方便,就是不推广,给自家学堂里的那些孩子用也行,不过,古代似乎有句话好像是“书抄百遍,其意自现。”是读来着?反正不管是哪个,意思差不多,一边读一边抄更能加深印象?只是,古代的笔墨字砚可不便宜啊!到底是让学生自抄书,还是弄出印刷雕板以备自用?王修晋很纠结。
两人进了工坊,御赐牌子样且先等等,王修晋觉得可以打出名声,再让皇上御赐字样更显得油的品质好。寻来雕工,在预留出雕名的桶上写上“泰安”两字,下面还写上创于周历四年。
赵四不解王修晋为何要加上这么一行小字,却知趣的没问。王修晋反倒主动的给赵四解释,是留给史官记录的,让几百年后,甚至是几千年后的子孙知道,老祖宗已经有了规模不小的生产花生油的工坊,说不定还是最早的可食用的油生产工坊,“话说回来,第一桶油你不会给吃了吧!那桶油若好好储藏,说不定更有历史意义。”
赵四听着直砸舌,王修晋想得够久远了,几千年后的事都能想到,想想,似乎很值得骄傲自豪,不过提到第一桶油,赵四只是挠了挠头发,那桶油带回去之后事就开始用了,每天都用,做什么菜都用。
王修晋看着赵四的样子就知道结果,“算了,找出第二桶珍藏起来。就存在工坊里好了,并标上第二桶,应该在工坊中弄个石碑,记录工坊的大事,比如说第一桶花生油进贡皇宫。”
“……”赵四有种王修晋是专门给后世留历史的感觉,他非常想问些什么,可看着王修晋一脸认真的样子,又问不出口。
花生油有了名字,便要着手对销售的问题。在现代,销售商品自然要有能说会道的销售代表,在古代不论是铺子,还是作坊似乎都没有此类的专业人员,古人奉行酒深不怕巷子深,可当做推广也不能在家里赔本生产不是。“当寻几个能说会道的人,长得要周正些,让这些人出去把花生油卖出去。”
“……不好吧!怎么可能会有干这样的活。”赵四摇头,他觉得王修晋的想法太大胆,“再说出去卖油,要去哪里?像是酒楼都自有一套做油的法子。”
“那就看人会不会说,若是去说,便是第一次没卖出去,也会与对方交好,平时连络下感情,也许遇到特殊的时机,就会成单,像是酒楼这样的地方,绝对不是一桶两桶的买进。”王修晋觉得赵四太小看销售。“若是明天你没走,带上两桶油,咱们去离梧县最近的城。”
“做什么?”赵四已经想好了怎么帮王修晋的卖油,父皇不是有杂货铺,只要摆在杂货铺里的东西就没有卖不出去的。
“卖油。”王修晋说得十分认真,到时赵四就知道全凭一张嘴能带来多大的效益。靠口碑一点点积累人气,不是不行,但在王修晋看来回报太慢,前期的投入别管是谁拿的钱,投进去的钱太多,若不能尽快收回成本,就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若是此期间,有仿制的出现,那么对油坊来说,绝对损失重大,即便是有天子往里扔银子,总会有一天会不愿意再扔,到时聚在一起的汉子们怎么办?王修晋可不愿意见到这些人再受苦。
王修晋说带着油出去贩卖自然不是说说就过,第二天一早就着马车装了五桶油,由仆人驾车,他和赵四分坐两侧。赵四一脸的纠结,想要劝王修晋回去,当当宰相之子上门求人买油,传出去对王修晋的名声有损。王修晋则眯着眼睛,心里猜测昨儿一晚上天子和父亲都聊了什么,居然一直都没从三层下来。至于赵四担心的问题,王修晋是不知道,便是知道,王修晋也只会笑笑,他去街头卖包子都干了,还有什么可怕丢人的,即没偷又没抢,全凭本事赚的事,便是旁人说,他也能插直了腰杆。
离梧县最进的城只需要不到两个时辰就能到达,进了城,王修晋并没有着急去寻铺子就兜售花生油,而是随便寻了个街边摊要碗面,一边吃一边和摊主闲聊。别小看没有目的的聊天,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赵四全程不言语,听着王修晋和摊主的对话,然后,他也没听出什么,不过这面可没说城的那个面摊味道好,似乎少了什么味。
吃了面,和摊主道别,王修晋便去了城里一处不大的酒楼,比起路过的两家门面很大的酒楼,这个便显得略有些寒酸。赵四不解的跟着王修晋走了进去,王修晋寻了个相对来说不太惹眼的地方,叫了壶茶,点了一道这个酒楼的招牌菜,然后便让小二请掌柜过来。小二倒也没想,应了一声,便去寻人,没一会儿掌柜便走了过来。赵四十分认真的侧耳听着,眼睛打量着酒楼内部,然后一个不留神,掌柜的居然坐下了,还和王修晋聊起来了。
等从酒楼出来,有两名伙计也跟着出来,卸了一桶花生油往厨房抬,掌柜的还笑着付了银子,并称若是用的好,便派人去梧县跑一趟。王修晋立刻拱手道,到时必派人送油。
迷迷糊糊的上了车,赵四仍是一脸懵逼的样子,“这,这就卖出去一桶?”
“对,卖出去一桶,现在去这里的粮铺,从粮铺出来,大概就得回去。”王修晋什么都算到了,就忘记了路程上所需的时间……
回梧县的路上,赵四看着王修晋的表情变了又变,他就想不通,王修晋怎么那么能说,几个来回就把对方说得松动,接着又说了几句,对方直接买下两桶,对,没错就是两桶,一家粮铺吞下了两桶油,虽说王修晋让了一些钱,可也让他惊讶得不行。若是每天多几个如同王修晋一样能说的人往出卖油,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仓库里的油都会卖出,再过一段时间,也许还有可能出现供应不足,这么一想,赵四整个人都飘了。
回到梧县,赵四见到父皇的第一句不是问父皇昨夜睡得好不好,而是,“父皇,也许不用等到明年,就得建第二家工坊。”
天子挑了挑眉,看着四儿子完全魂都丢了样子,招来四儿子身边的亲随询问,亲随一五一十的把今天的事全都说了,天子则笑着道,“好,好,好。”连着三声好,王宰相的两个儿子都是大才,一个已经入朝为官,一位小小年纪便能敛财有道,嘴皮子之力一点儿都不逊色。
睡了一觉,赵四完全缓过劲来,摩拳擦掌的准备和王修晋再一起去卖油,今儿说不定能多卖出去几桶。
在梧村的王修晋打着哈欠,便见父亲把大哥叫进书房,耸了耸肩,转身正准备走,便见父亲书房的门又打开,父亲向他招了招手。王修晋忙跑过去,“父亲,早。”
“今儿你去学堂,带着他们背书。”说完王老爷便把书房的门关上。王修晋呆立在门口,许久之后才抬头望天,他以后早起跑步一定要绕过父亲的书房。
赵四陪着父皇再一次进了王村,在王宅未见到王修晋,听仆人说王修晋去了学堂,一脸的惊讶,“也对,以修晋的年龄当要进学堂才是。”因王修晋的气度与能力,总会让人忽视他的年龄,比起王修晋,他差得太远。
“小少爷虽没有过目不忘之能,却也是背书及快的,只要小少爷用心背,就能很快倒背如流。”跟着王修晋的仆人非常尽心的为主子说话。
赵四乐了,王修晋不在家,他也没啥寻的人,便只能进了书房,听父皇与王宰相父子聊天,正听到王大人举荐去边关的人选,赵四想以昨日王修晋忽悠之功,便开了插言,“父皇,儿子以为修晋当此重任。”
第110章
因赵四的话, 书房里静如水,人呼吸的声音十分清晰。王涣之皱眉, 他是不知小儿子做了什么,让赵四一脸崇拜的推荐, 若不是看到赵四脸上的表情, 王涣之还以为小儿子什么时候得罪了对方, 对方才想让他去边关。此次去是谈判, 一个搞不好就会动刀,添丁还是个孩子,别说会不会杀敌,他连刀都未必拿得起, 真若是出了什么岔子,添丁怕是连逃都逃不出来。
天子昨天晚上听到儿子说王修晋的口才, 也动了心思, 但,天子想到了王修晋的年龄后,觉得有些可惜,不过有王涣之在, 比起听是只儿子夸张的言语描绘出的场面, 他更相信他亲眼见过的王宰相舌战群儒之才。天子从京城亲自跑一趟,而非下旨便是想要表达对王宰相出任使者的诚意。
王涣之并没有同意去做使者, 不是拿娇情,也不是对天子抱有敌意,更不是因为坚持站在前太子一队, 不伺二主的忠贞,相反王涣之对当今圣上的评价很高。
天子对王涣之的决定很尊重,毕竟当初他刚登基便把人赶出朝堂,现在就算是请王涣之回去,也不可能像先皇一样,给出宰相的高位,与其强行将人请回,却不给官复原职,还不如放在远方,时常有书信往来。放下成见,天子觉得王涣之着实大才。
“汝弟当四皇子为兄长,四皇子却不能将汝弟往火坑里推,汝弟尚且年幼,当不得此重任。”王修柏请赵四出了书房,开口便是抱怨的话,开什么玩笑,让弟弟去边关,那跟送死有何区别,李菻善从小习武,去一趟边关身上留下一道长长的一道疤,添丁顶多是经常起来在院子里瞎跑,比起李菻善差远了。
赵四张了张嘴,他说完也觉得太欠考虑了,“一时忘记了修晋的年纪。”思来想去,他之所以每次在王修晋犯傻,基本上都是因为王修晋的年纪。
对于这点,王修柏也认同四皇子的说话,但不能因为弟弟太过优秀就忽视他的年纪,“汝弟要忙的事太多,还请四皇子不要事事都想着汝弟,汝弟年前已累倒一次,身体还在调理中。”王修柏说完,没去看赵四的脸什么色,反正他觉得他们家已经把皇室得罪了,大不了被扣个大不敬的帽子,就是发配,他们也已经不怕了。王修柏没再回书房,他要进衙门办差。赵四也没再进书房,他准备去工坊看看,怎么说工坊也是皇父投的钱,得看看做工的是不是用心。
王修晋在学堂里,不知自己差点要去边关转一圈,还在卖力的带孩子,没错,在他看来在背书什么的,其实就是变相的带孩子。待王修晋从学堂归家,从父亲的口中得知天子已经带人回京,“爹,赵老爷过来是想请爹回京?”
“是有这个想法,不过被为父拒绝了。”王涣之没觉得有什么可隐瞒的。
王修晋诧异的瞪大眼睛,拒绝了天子后,父亲还能活着好好的?怎么感觉父亲其实是在……吹牛。王修晋心底猜测父亲可能是不想在儿子面前失了威信,才说如此的大话。
天子起驾回京,来去都没有显露出身份。回到京城,天子立刻拟定了边关谈判的人选,在边关抗敌的李将军算上一位,当然少不了李将军身边的副将,人选就由李将军来定,除此之外,口才是一方面,另外还有诸多的要求,并不是能说会道就可以胜任此次的出使,从王涣之说的几人就能看出。边关的战事越发的紧张,出使之人不能一拖再拖,当真拖的仗都打完了,再派人去就没什么必要了。
边关的正值休整,哪有天子想的战事紧张,一派轻松的景象让人看不出是在打战。边关的大梁百姓也没啥紧张气氛,自从上个月李将军带人在城外挖沟,城里的百姓的日子就舒服起来了,蛮人在没弄清楚城外是什么情况前哪敢轻易的出兵,于是这么一停战,便有一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