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14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了想,叶秀青从抽屉里翻出了几张纸,给叶建功写回信。
    她先是写了自己在学校学习的近况,说明自己和班级同学关系不错。学校里的教授,甚至是一些后勤工作人员,都蛮喜欢她的。
    这次叶建功给她寄过来的这些东西,就是门卫的大爷帮她借的车,拎回来的。
    寝室里的其他几名室友,性格也都很好,平时对她特别照顾。学业上有什么不会的问题,她们也都积极帮着解答。
    接着,又说了自己在学习上表现的还不错,很得教授的看重。
    最后又交代了叶建功,自己要注意身体。
    写的时候,叶秀青还没觉得怎么样。等写完之后才发现,她写出来的字数,和叶建功写的也没差多少。
    找了一个信封,把自己写的这几张信纸塞了进去之后。
    叶秀青又从宿舍里,翻出了几张废弃的报纸。每张报纸里,包了几捧榛子和板栗,又放了两根香肠和一包卤的猪头肉之后,才把报纸包好,装进了一个大口袋里,拿着东西下了楼。
    她先是来到了,一楼宿管的办公室。正巧平时和她关系最好的鞠阿姨,在办公室里头织毛衣。
    看到叶秀青下来,她对着叶秀青招了招手。看到她的动作,叶秀青敲了敲办公室的门,推门走了进去。
    “青丫头,你来得正好,要不,我还想去找你呢。这两天天儿降温挺厉害的,你来首都的时候,带手套过来了吗?”
    听到鞠阿姨的话,叶秀青愣了一下,摇了摇头。
    叶秀青老家是北方的,冬天的温度和首都差不了太多,叶秀青还挺适应的。
    在家的时候,天气一冷,叶秀青基本上就不太出门了。家里的炕又烧得暖暖的,她还真没有戴手套的习惯。
    看到叶秀青摇头,鞠阿姨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
    “我猜就是!过两天儿天更冷了,你们平时在教室也好,在宿舍也好。都得看书写字的,这不带手套手可受不了。时间长了,生了冻疮可就有你受罪的。”
    鞠阿姨一边说着,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双新的手套,递给了叶秀青。
    “我儿媳妇儿他们厂生产的手套儿,不值当什么钱,你拿去带。”
    鞠阿姨嘴上说不值什么钱,叶秀青心里却清楚。在首都想买手套,没有票那是万万不能的。
    叶秀青出声推辞,却被鞠阿姨强硬的塞到了手里。
    “行啊,跟阿姨还客气什么。大不了等你以后买了手套,再还给我就是了。”
    听到鞠阿姨的话,叶秀青想了想,还是收了下来。
    “鞠阿姨,那我就收下了,太感谢您了!我们班里有同学想买手套,手里没有票,只能干着急。多亏了阿姨心疼我,要不然,我也买不着手套。”
    看到叶秀青把手套装了起来,鞠阿姨脸上才露出了笑容。
    “这就对了!你个小孩子家家的,在外面也不容易,保护好自己,别让你父母操心。”
    叶秀青点了点头,从背包里拿出了,用报纸包裹好的东西,递给了鞠阿姨。
    “鞠阿姨,这是我爹今天从家里给我寄过来的,我家那边的特产,给您送过来点儿。”
    看到鞠阿姨似乎想拒绝,叶秀青急忙把东西放到了桌子上,接着说道。
    “阿姨,您的手套我可都没推辞,你也不能和我太客气啦。”
    听到叶秀青的话,鞠阿姨笑着点了点头,收下了这包东西。
    第二百五十六章 叶秀青的好人缘
    等叶秀青离开之后,鞠阿姨拿起被叶秀青放在桌子上的东西,才发觉这包东西还挺沉的。
    她急忙打开了报纸,在看到里面的东西之后,忍不住睁大了睛。
    “这孩子也太实惠了吧,怎么包了这么多东西?该不会把她爹给她邮过来的那点儿东西,都给我送过来了吧?”
    虽然嘴上是这样说的,但鞠阿姨心里却非常的高兴。
    鞠阿姨家里条件不错,并不贪叶秀青的这点儿东西。她喜欢叶秀青这姑娘,叶秀青心里对她同样看重,她当然高兴了。
    在和鞠阿姨告辞之后,叶秀青先去了一趟食堂,找到了正在后厨干活的江叔。
    江叔是食堂的工作人员,算是个小领导。
    有一次,叶秀青吃完饭出去的时候,正巧碰到江叔遇到了点儿事儿,叶秀青就上去帮了他一个小忙。
    从那之后,江叔对叶秀青,一直比较照顾。
    加上叶秀青年龄小脸长得嫩,长相又精致。平时她到食堂来打饭的时候,食堂里的那些阿姨,总是会多给她一些。
    一来二去的,叶秀青和这些食堂的工作人员,相处的就非常的不错。
    叶秀青在食堂的待遇,几乎可以说是他们这一批学生里最好的。
    之前门卫孙大爷借的板车,就是从江叔这借的。
    “青丫头,过来找我有什么事儿吗?”
    看到叶秀青这个点儿过来,江叔还有一些吃惊。他放下了手里的活儿,擦了擦手之后,走了过来。
    叶秀青也没有废话,先是拿出了一包东西,递到了江叔的手里。
    “江叔,谢谢你刚才借我板车。要不是那辆板车的话,我还真没办法,把那么多东西运到宿舍楼里去。这是我爹给我从家那边儿,邮过来的特产,我给您送过来点儿尝尝。”
    江叔的性格特别爽朗,听到叶秀青的话之后,也没有推辞,点了点头就收了下来。
    紧接着,叶秀青又拿出了一包。
    “这包是给食堂里王阿姨她们的。”
    说到这里,叶秀青脸上露出了一个,有些不好意思的表情。
    “要是给大伙儿一人一份,我爹给我邮过来的这点儿东西,就不够分了。我就包了一整份儿过来,给大伙儿添个菜,尝尝鲜儿。”
    江叔再次点了点头。
    “你有这心就是好的!你个小丫头,大老远的跑这边儿念书,哪儿就那么多讲究了?行了,你心意我们都收到了。你放心,这包东西我肯定给你送到。”
    听到江叔的话,叶秀青点了点头,对着他道谢之后,又去了一趟门卫室,把包里最后一包东西,送给了孙大爷。
    事情办完了之后,才去邮局,把给叶建功的回信寄了回去。
    叶秀青在外面走了一大圈,回到寝室之后,又背阿姨抓着说了几句,教训了两句,才回了寝室。
    她回去的时候,寝室里其他人都没回来。叶秀青拿起桌子上剩下的那包,被他包好的板栗和卤味,去了不远的一个寝室。
    “叶秀清同学,你怎么过来了,快坐。”
    看到叶秀青进来,正坐在椅子上聊天儿的几名女生中,有一名女生急忙站了起来。拉过了叶秀青,让她坐到椅子上。
    听到她的话,叶秀青举了举手里面的东西。
    “我过来谢谢你们,刚才帮我把东西搬到了寝室。突然离家这么远,我爹和我娘有点儿不适应,这次恨不得,把家里的好东西都给我邮过来。
    那两包东西死沉死沉的,要不是有你们帮忙。单凭我自己,可搬不到四楼来。你们这算是帮了我大忙了。”
    听到叶秀青的话,刚才第一个开口的那名女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
    “你这话说的太客气了,大家伙儿的孩子都是同学,你遇到困难,我们当然要帮忙了。
    再说了,之前我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你还不厌其烦的给我讲了好久呢。我帮你拿点儿东西,这才哪到哪呀?”
    旁边的另一名女生,这个时候也插嘴说道。
    “可不是!之前我在教室里突然来例假,裤子都弄脏了。还是你借了我衣服,又陪我回寝室的。能帮上你忙,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哪就值得你还专门过来一趟道谢。”
    听到她们俩的话,叶秀青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行了行了,我说不过你们俩。我不是专门过来道谢的,行了吧?我爹给我邮了一大包东西,说是让我分给同学们尝尝。都是我家那边儿的好东西。分量不多,大家伙尝个鲜儿。”
    听到叶秀青的话,这三名女生也不客气,拿起了板栗和榛子。就吃了起来。
    “这板栗好甜,又脆又甜的,比我家那边儿的好吃多了。”
    “我吃的这榛子也好吃,特别香。”
    “这还有卤味呢!这一大包,得挺贵吧。秀青,板栗和榛子我们吃就吃了。这包卤味太贵了,你拿回去吧。
    我看这种包装,在咱这儿冬天应该能放挺久的。你放你们寝室放着,晚上放学回来晚了,食堂没有什么好东西的时候,当个菜也挺好的。”
    听到他的话,叶秀青急忙摆了摆手。
    “我那儿还有呢,这包是拿过来给你们尝尝的。像你说的,晚上去食堂吃饭,你们添个菜也行。”
    几名女生发现,叶秀青确实是诚心实意的,把这袋卤味送给她们,推辞不了,也只能收下。
    他们这边儿的氛围非常的不错,几个人说说笑笑的很是热闹。
    寝室里另一名一直坐在床上不出声的女生,却突然把自己手里的那本小说扔到了地上。
    “你们烦不烦呀?寝室是让我们休息和学习的地方。你们在那里咔哧咔哧的吃东西,都不觉得不好意思吗?要吃东西,你们出去吃。别在寝室里面打扰我看书。”
    说完,这名女生看了几个人一眼,眼里满满的都是鄙视。
    “果然是乡下过来的,就算是到了最高学府接受熏陶。也洗不净一身的土腥味儿。一点儿素质都没有。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考首都大学来的。”
    第二百五十七章 所谓教养
    听到这名女生的话,寝室里面的气氛一下子就冷了下来。
    刚刚说话的这名女生,是首都本地人,听说家里面条件也不错,家里面还有产业在国外。
    专门报考金融专业,就是为了毕业了之后,能去国外照看家里面的生意。
    而这个寝室里面,除了这名女生之外,其他三名女生,都是从小城市过来的。
    这里面有两名女生,在上大学之前,甚至没有听说过金融专业这个名词。
    会过来学习,也只是因为她们对自己的成绩没有信心,挑选了一个冷门的专业罢了。
    至于这个专业学什么,毕业了之后能做什么,她们一点儿都不了解。
    正是因为这样,她们开始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室友竟然这么厉害之后,对她态度特别好,想要通过她多了解一些东西。
    哪成想,人家根本就看不上她们。不仅看不上,平时在寝室里面,也总是各种挑刺儿,小毛病多的很。
    寝室里面的这三名女生当中,当然也有脾气比较暴躁的。有一次一名女生就直接顶了回去,结果却被寝室的一名宿管阿姨批评了几句,说她不团结同学。
    她们都是外地过来的,家里面条件又非常的一般。想着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多数时候,都忍下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