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邬蓝_分节阅读_135
邬蓝家的小男孩张凯就被伙伴撺掇过几回,虽然每次都是晒干了脑袋才回家的,邬蓝只消伸出指甲在他皮肤上刮一下,就能找得出罪证来。在水里泡久了的皮肤,被手指一刮,就会出现一道白痕。
其实家里也不是不让他下水游泳,张军杰不加班的日子,也会早早回去,带着张凯一起下江游泳。但是白天那么多时间,又那么炎热,那么清凉的江水,离家仅有几分钟的路程,那诱惑力简直是太大了,真是防不胜防。
邬蓝想着,要不还是去报一个舞蹈班好了,把荒废的舞蹈再捡起来。顺便也给张凯报个假期辅导班之类的,下午的时候,最好让他去上课,而不是在家里窝着,否则一不留神,就被邻居的小伙伴叫去江里游泳了,风险太大了。
邬蓝把自己的想法和父母说了,张军杰和窦美林也都很赞同,这样一来,张凯下午有事做,也能够学点东西。张凯听说要去上辅导班,心里有些不乐意,这就意味着他将失去一半的自由。但是没有他拒绝的机会,因为他自己也没法保证他不下江去洗澡。
邬蓝拖着张凯去少年宫选课,张凯这半年来跟着父亲,又有邬蓝管教着,性格虽然开朗不少,但还是属于胆小的。孩子换了环境,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多少都会表现出一点不适来,再大胆的孩子,都会收敛起来,更何况张凯胆子本身就不大,又是从乡下来到城里的,心里多少都有些敏感自卑。
张凯看着少年宫的那些课,都表示不感兴趣。什么跳舞、唱歌、弹琴之类的,对他来说,都太羞人了。邬蓝说:“那你学画画吧,或者去上书法班?”
张凯东瞧瞧,西看看,最后在一个教室停下了,邬蓝顺着他的视线一看,原来是一群孩子在学柔道,以前她来这儿的时候,少年宫还没开柔道课呢,应该是最近才开起来的。邬蓝心里一动,说:“小凯,你想学这个吗?”
张凯看着邬蓝:“那个是什么?武功吗?”
邬蓝说:“是柔道课,也是武功的一种。你想学吗?姐姐想学。”
张凯来了兴趣:“姐姐你也学吗?”
“嗯,学了柔道,以后就不怕人欺负了,我们一起去报名吧。”邬蓝说。
张凯欣然同意了,于是邬蓝给自己和张凯都报了柔道课,又给张凯选了一个书法课,自己则还去报了舞蹈课,而且选的都是下午的课。这样一来,姐弟俩每个下午就都有课要上了,不用担心张凯下午跟着小伙伴们下河洗澡了。
窦美林听说女儿给他们各报了两个课,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在子女教育和生活上,她都是很舍得花钱的。张军杰急于让儿子融入城市生活,早日自信起来,自然也不会反对。
这天下午,姐弟俩下课回到自选商店,窦美林拿出冰镇西瓜来给他们解渴。邬蓝吃着西瓜,意外地说:“妈妈,这瓜哪里买的,好沙好甜。”今年的雨水比较多,西瓜味道比较淡,不够甜,只是偶尔买到沙地瓜,才能有这样的味道。
窦美林说:“石锋送过来的,说是他老家的舅舅送来的。”
邬蓝想起有阵子没见到石锋了:“石叔叔的腿好些了吗?”
窦美林说:“听说好很多了,自他出院,我也一直都没去他家看过。”窦美林不去石锋家,忙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邬华元和窦美丽在那边,她不想看见他们。
邬蓝说:“妈妈,那我明天去他家看看石叔叔吧,代你慰问一声。”
“行啊,妈给你准备一点营养品,你帮我提去给他家。”窦美林自然欣然同意。
第二天上午,邬蓝提着麦乳精、水果等营养品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巷子,张凯也跟着她一起过来了。邬蓝今年终于开始长个子了,皮肤白里透红,活脱脱一个美人胚子。巷子里还是老样子,一成不变的街巷,一样的老邻居,有的人看着邬蓝都有点不敢认了,有人认出来了,露出一脸惊讶的神色:“这不是邬蓝吗,长这么高了啊。你怎么舍得回来了,看你爸的?”
邬蓝说:“不是,来看石叔叔的。”
“哦,老石的腿断了是吧。”对方一脸大悟的样子。
邬蓝走到那幢熟悉的老旧房子前,楼下的门大开着,屋子里传来喧闹的人声,还有搓麻将的声音,有人坐在门口嗑瓜子,看样子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麻将聚集点了。邬蓝目不斜视,直接往楼梯口走去,还没走到楼梯口,便听见有人在说:“美丽,你家来客人了。”
窦美丽的大嗓门说:“不可能,我家会有谁来啊。”
那人笑呵呵的:“是真的,你不信出来看看。”
邬蓝提着东西,抬腿上楼,窦美林已经出来了,看见邬蓝,愣了一下,然后以非常夸张的语气哼了一声:“哼!就说不是我家的客人。谁看得起我们这种穷亲戚啊。”
邬蓝脚步不停,直接往楼上去了,石锋正在走廊上用蒲扇扇炉子,一扭头看见了邬蓝,喜出望外:“你怎么来了?”
邬蓝看着炉子口冒出来的浓烟,被呛得咳了两声:“你在干嘛呢?”石锋的脸上都是汗水,还有煤球的黑灰,那模样极其滑稽。
石锋抬起袖子擦了一把太阳穴上的汗:“炉子不知道怎么熄了,烧不起来。”
邬蓝将东西提进屋里,看见屋里也满是浓烟,石秋生坐在房里咳嗽,邬蓝说:“石叔叔,我来看看你,你好点了吗?”
石秋生看着邬蓝,有些意外:“是小蓝啊,叔叔好多了,你怎么过来了。快请坐,小凯也来了啊。”这儿是窦美林的伤心地,虽然和石锋家里认了亲戚,也没有过来拜访过,两家一般都是在邬蓝家或者在店里聚。
张凯小声地叫了一声叔叔,然后打量着屋子。
邬蓝问了一下石秋生的病情,又聊了一会儿天,听着石锋还在门外咳嗽,浓烟还不断地往屋子里钻,便出去帮忙:“你干嘛呢,弄得这么多烟。”
其实家里也不是不让他下水游泳,张军杰不加班的日子,也会早早回去,带着张凯一起下江游泳。但是白天那么多时间,又那么炎热,那么清凉的江水,离家仅有几分钟的路程,那诱惑力简直是太大了,真是防不胜防。
邬蓝想着,要不还是去报一个舞蹈班好了,把荒废的舞蹈再捡起来。顺便也给张凯报个假期辅导班之类的,下午的时候,最好让他去上课,而不是在家里窝着,否则一不留神,就被邻居的小伙伴叫去江里游泳了,风险太大了。
邬蓝把自己的想法和父母说了,张军杰和窦美林也都很赞同,这样一来,张凯下午有事做,也能够学点东西。张凯听说要去上辅导班,心里有些不乐意,这就意味着他将失去一半的自由。但是没有他拒绝的机会,因为他自己也没法保证他不下江去洗澡。
邬蓝拖着张凯去少年宫选课,张凯这半年来跟着父亲,又有邬蓝管教着,性格虽然开朗不少,但还是属于胆小的。孩子换了环境,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多少都会表现出一点不适来,再大胆的孩子,都会收敛起来,更何况张凯胆子本身就不大,又是从乡下来到城里的,心里多少都有些敏感自卑。
张凯看着少年宫的那些课,都表示不感兴趣。什么跳舞、唱歌、弹琴之类的,对他来说,都太羞人了。邬蓝说:“那你学画画吧,或者去上书法班?”
张凯东瞧瞧,西看看,最后在一个教室停下了,邬蓝顺着他的视线一看,原来是一群孩子在学柔道,以前她来这儿的时候,少年宫还没开柔道课呢,应该是最近才开起来的。邬蓝心里一动,说:“小凯,你想学这个吗?”
张凯看着邬蓝:“那个是什么?武功吗?”
邬蓝说:“是柔道课,也是武功的一种。你想学吗?姐姐想学。”
张凯来了兴趣:“姐姐你也学吗?”
“嗯,学了柔道,以后就不怕人欺负了,我们一起去报名吧。”邬蓝说。
张凯欣然同意了,于是邬蓝给自己和张凯都报了柔道课,又给张凯选了一个书法课,自己则还去报了舞蹈课,而且选的都是下午的课。这样一来,姐弟俩每个下午就都有课要上了,不用担心张凯下午跟着小伙伴们下河洗澡了。
窦美林听说女儿给他们各报了两个课,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在子女教育和生活上,她都是很舍得花钱的。张军杰急于让儿子融入城市生活,早日自信起来,自然也不会反对。
这天下午,姐弟俩下课回到自选商店,窦美林拿出冰镇西瓜来给他们解渴。邬蓝吃着西瓜,意外地说:“妈妈,这瓜哪里买的,好沙好甜。”今年的雨水比较多,西瓜味道比较淡,不够甜,只是偶尔买到沙地瓜,才能有这样的味道。
窦美林说:“石锋送过来的,说是他老家的舅舅送来的。”
邬蓝想起有阵子没见到石锋了:“石叔叔的腿好些了吗?”
窦美林说:“听说好很多了,自他出院,我也一直都没去他家看过。”窦美林不去石锋家,忙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邬华元和窦美丽在那边,她不想看见他们。
邬蓝说:“妈妈,那我明天去他家看看石叔叔吧,代你慰问一声。”
“行啊,妈给你准备一点营养品,你帮我提去给他家。”窦美林自然欣然同意。
第二天上午,邬蓝提着麦乳精、水果等营养品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巷子,张凯也跟着她一起过来了。邬蓝今年终于开始长个子了,皮肤白里透红,活脱脱一个美人胚子。巷子里还是老样子,一成不变的街巷,一样的老邻居,有的人看着邬蓝都有点不敢认了,有人认出来了,露出一脸惊讶的神色:“这不是邬蓝吗,长这么高了啊。你怎么舍得回来了,看你爸的?”
邬蓝说:“不是,来看石叔叔的。”
“哦,老石的腿断了是吧。”对方一脸大悟的样子。
邬蓝走到那幢熟悉的老旧房子前,楼下的门大开着,屋子里传来喧闹的人声,还有搓麻将的声音,有人坐在门口嗑瓜子,看样子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麻将聚集点了。邬蓝目不斜视,直接往楼梯口走去,还没走到楼梯口,便听见有人在说:“美丽,你家来客人了。”
窦美丽的大嗓门说:“不可能,我家会有谁来啊。”
那人笑呵呵的:“是真的,你不信出来看看。”
邬蓝提着东西,抬腿上楼,窦美林已经出来了,看见邬蓝,愣了一下,然后以非常夸张的语气哼了一声:“哼!就说不是我家的客人。谁看得起我们这种穷亲戚啊。”
邬蓝脚步不停,直接往楼上去了,石锋正在走廊上用蒲扇扇炉子,一扭头看见了邬蓝,喜出望外:“你怎么来了?”
邬蓝看着炉子口冒出来的浓烟,被呛得咳了两声:“你在干嘛呢?”石锋的脸上都是汗水,还有煤球的黑灰,那模样极其滑稽。
石锋抬起袖子擦了一把太阳穴上的汗:“炉子不知道怎么熄了,烧不起来。”
邬蓝将东西提进屋里,看见屋里也满是浓烟,石秋生坐在房里咳嗽,邬蓝说:“石叔叔,我来看看你,你好点了吗?”
石秋生看着邬蓝,有些意外:“是小蓝啊,叔叔好多了,你怎么过来了。快请坐,小凯也来了啊。”这儿是窦美林的伤心地,虽然和石锋家里认了亲戚,也没有过来拜访过,两家一般都是在邬蓝家或者在店里聚。
张凯小声地叫了一声叔叔,然后打量着屋子。
邬蓝问了一下石秋生的病情,又聊了一会儿天,听着石锋还在门外咳嗽,浓烟还不断地往屋子里钻,便出去帮忙:“你干嘛呢,弄得这么多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