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收获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先天!
    这一番突破,这一番进境,钟离实力的增长,只能用恐怖来形容,通过这属性面板看待更是如此。
    首先,是最直观的身体数值提升,体魄,力量,敏捷,意志,四项属性均获得了双倍提升,从原本人身极限的五百点,暴涨到了骇人的一千点,是数量更是质量的变化。
    固然,智脑通过扫描建立出的属性面板,并不具备生命数据化的效果,但这却能够最为直观的表现出钟离的身体状况。
    体魄,影响身体强度,活力,耐力,生命力。
    力量,影响身体力度,爆发,质量,打击力。
    敏捷,影响身体速度,神经反应,动作协调。
    意志,影响精神强度,精神性质,运作效率。
    上千点的属性数值,说明钟离的身体与精神,已强大到了一个极其恐怖的境地,绝不只是普通人的千倍百倍那么简单,普通人的身体数值,早已不能作为衡量钟离的基础标准了,量变引发的质变,绝对极限的突破,使得他成为了更高层次,更高维度的存在,如神祗,如圣人。
    若是用这个基准衡量,钟离现在的身体素质,差不多相当于半尊神祗,半位圣人,生命的性质与层次相同,只是力量的积蓄还有所不足,如同一个壮年男子与一个少年或孩童相比较一般。
    这也是先天之境的定义,半神,少圣,虽相比神祗圣人来还有所不足,但在这一层次下,却是极为恐怖的存在,哪怕钟离不动用任何武学,仅仅凭借现在这身体的力量搏杀,也能在寻常天阶的战斗中不落下风,若是配合武学,战而胜之也不是难事。
    当然,这值得只是寻常的天阶,如造化仙门那一众天仙一般,像造化仙主这般,天仙巅峰,半步帝君,已触及证道界限的天阶至强不在其中,因为她这样的存在,相当于半步圣人,虽性质比先天差了些,但有雄厚的力量积蓄弥补,还是能压过初入先天的钟离一筹。
    除造化仙主这般的天阶至强之外,还有一类能企及先天界限,那就是同属圣人层次的存在,例如异族邪神创造的血脉继承者,它们拥有邪神的神力本源,也是同样层次的存在,自然能比肩先天,当初在池泽丸上的那头“恶魔”便是一个例子。
    那头恶魔也是半神,与如今钟离同样层次的存在,只不过创造它的邪神才破封不久,虚弱至极,根本挤不出多少神力本源创造血脉继承者,如果说现在的钟离是圣人中的少年或孩童,那么当初池泽丸上的恶魔,就是一只营养不良,发育畸形的半神幼崽了。
    也是因此,它在与钟离的战斗中,丝毫不占优势,甚至全程都处于被碾压的状态,若是这样换算过来,现在的钟离对上造化仙主一般的天阶至强,恐怕也是相同的情景。
    如此,并不是说先天之境弱了,仅仅只是积累不足,天阶境界的修者,哪一个不是千年苦修得来的,钟离如今才修行了多久,不过一年时间,便可与修行路上迈进了千年光阴的前人并肩,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修行之道,重天资,重悟性,重机缘,更重积累,这也是钟离如今最为欠缺的,需要时间才能够弥平补足,着急不来,也着急不得!
    身体属性的增长之后,便是功法武学的提升与先天之境的作用了。
    武学,可分为两个大体,一是功法,二是技法,技法不用说,就是技巧性的武学,拳法,剑法,掌法,刀法,身法皆可划入此类,以运用为主,功法就不同了,功法以积累为主,直接影响修为,境界,根基的增长与提升,是不可或缺的根本性武学。
    钟离修行的功法不少,太阳真诀,太阴真诀,混元一气,玄武真功,金刚不坏,龙象般若,十二天关,还有如太玄经之类为突破先天而兼修的武学。
    其中,太阴太阳,混元一气,三门真诀乃是钟离修习的核心,还以此成就了混元无极功体,这内在核心之外,玄武真功填补了中央空隙,金刚不坏,龙象般若,十二天关则作用身体,成就外在根基,相辅相成,并不冲突。
    此次成就先天,这些功法也获得了巨大的突破与提升,太阴太阳,混元一气,玄武真功,金刚不坏,皆从入门的第三层境界,提升到了第九层!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天阶功法,有一个衡量的标准,那就是必须满足人阶到圣阶的修行,就拿太阴太阳,混元一气三门真诀来说,每一本功法都分有十二层境界,其中前三层入门,对照人阶三品,中三层小成,对照地阶三品,后六层大成圆满,对照天阶三品。
    也就是说,只要将一门天阶功法修炼至圆满的十二层境界,便可拥有天阶上品的修为,有望证道,得窥长生。
    十二层是天阶圆满,那九层就是天阶中品,钟离证道先天,浑纳万千,三门真诀外加玄武真功,金刚不坏,十二天关等积累,根基直逼天阶上品,自然只有造化仙主那般的天阶至强,才能压过一头,占据优势。
    但这优势与压制,只能维持一时,诸法同修,钟离根基的增长与力量的提升,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再加上先天证道,瓶颈尽消,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够赶上这差距,届时,圣道不出,谁人敌手?
    想到这里,钟离又是畅怀许多,将心神转到最终收获,也是最重收获——先天之证,大道本源。
    远古之时,曾有一位大圣,将这个世界的力量,划分出了五个阶层。
    一是凡元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基础力量,普通人的力气,血气,皆在这个范围。
    二是气元力,属于基础力的提升,由元气转化而来,修行者的真元能量,就是这一范畴。
    三是界元力,世界力量的重要构成,如地风火水,雷霆闪电,等等世界物质构成的力量,都属于界元力。
    四是道元力,乃是界元力的源泉,世界构建的框架,比界元力更为强大,方才天劫中的毁灭神雷,就属于极高级别的道元力,此外,之前一直提及的气运功德,人道龙脉,法度秩序,也在道元力的范围。
    五是本源力,世界的本源力量,破碎混沌,开辟天地,创生万物的根基,唯有天道与至圣才能够触及掌握。
    这个阶层,便是世间力量的层次划分,而钟离证道先天后,所获得的毁灭之道,便属于第四层次的道元力,仅在世界的本源力量之下,威力无穷,妙用万千。
    这也是为什么,先天之境与神祗圣人同一层次的原因,因为神祗也好,圣人也罢,所拥有所使用的都是道元力,唯有神皇至圣,才可能触及到世界的本源力量。
    力量的性质相同,生命的层次相等,这才是先天之境对于钟离最为重要的提升,也是他接下来清除邪神的关键。
    邪神,是极为强大的存在,拥有着几近永恒的寿命与力量,寻常人根本不可能对他们造成伤害,好像钟离,至今他灭杀了多少残余在地球上的异族邪神,三尊,只有三尊,并且这三尊邪神,都处于残缺状态,巴蒙苗寨那尊,只有一道残破得几近湮灭的魂魄,东瀛剑冢那尊,也只余一道残影,不知名小岛上的告死鸟最强,但那也不全是钟离结果的,伊诺与汐海之灵的力量才是关键。
    这也就是为什么,钟离明明知道不少邪神潜藏蛰伏在何处,却始终没有向祂们动手的原因,不是钟离不想清楚这些巨大的隐患,而是他没有办法,在此之前他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威胁到这些异族邪神,就算祂们还处于破封之后的虚弱状态,也可以凭借神祗的本质,抵消道元力之下的绝大部分力量伤害。
    现在就不同了,晋升先天境界,获得毁灭之力,钟离已经有了正面直对这些邪神的资本,只要祂们的力量没有恢复完全,钟离就有把握将祂们铲除,减少未来的负担。
    当然,除了毁灭之道外,钟离还有一重底牌,那就是这新就的第二武魂!
    天人·龙魂
    介绍:第二武魂,万中无一,以大愿证道之法觉醒,可借天人大道之力加持己身,倾动天人伟力。
    注:动用此武魂,将会大量消耗气运功德法度等世界源力,慎用!
    武魂,是武道的核心力量,也可以看做一种特殊的道元力,当初在巴蒙苗寨,钟离之所以能够将那尊异族邪神的残魂灭杀,全靠武魂的觉醒,否则,仅仅只依靠他个人的精神力量,根本撼动不了这拥有神祗本质的邪神残魂。
    当初觉醒的虎魄,是武道杀伐之力的凝合,即刻强化自身,也能聚敛虎魄杀伐,爆发出一定程度的道元力伤害。
    虎魄如此,龙魂也是一样,只不过消耗的力量不同,虎魄消耗的是精气神,龙魂却要消耗同等层次的道元力,并且还是极为特殊的气运功德法度等天道隶属,世界衍生的道元力。
    这些力量钟离虽然拥有,但却无法常规性的使用,因为这并不是他自己的力量,而是寄托在他身上的外力,只有通过特殊的方法,才能够特殊的使用,好像气运,有助于修行,还能护佑自身,甚至反噬一些外力伤害,但你能使用它战阵杀敌么,显然不能。
    气运如此,功德法度等力也是一样,如今功德对于钟离的用处,除基本的修行增幅之外,就是助鬼灵成就神道根基了,法度更不用说,也就方才天人大愿时作用了一次,其他,全无体现。
    所以,龙魂的效果,钟离是满意的,因为他并不缺少这些特殊的道元力,若是旁人,如一国之主,要他消耗人道气运,皇朝龙脉,那肯定会有顾忌,可钟离没有,就好像神武点,消耗完了,还可以补充,甚至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消耗气运,击杀邪神,武布天下,气运获得,如此周而复始,直至战争结束,危机解除。
    有这“良性循环”的保证,这龙魂不说常规性的使用,重大关头做一张底牌还是没问题的。
    清点完这晋升先天的收获,钟离又将心神转向了其他,探出手来,一道赤芒乍现,化出一口神兵,三尺剑锋,通体赤红,如鲜血浇筑而成,剑身之上,龙纹盘绕,风雷相随,透散着一股慑人的气机,远不止凌厉!
    赤血
    品阶:地阶上品天阶上品
    类型:神兵剑器组合
    特性一:锋锐(此剑以血天龙刀足为材料,投入玄尘鼎中,以天雷地火煅烧淬炼,成一胚胎,再投入上古洗剑池,借内中阴阳之源,神兵锐气开锋,因而锋锐无匹!)
    特性二:雷霆(此剑本非金铁,却因血天龙渡劫之故,吸纳了天劫雷霆,后又经玄尘鼎雷火淬炼,为天人大道之力倾注之承载,剑体之中自有雷霆生出,源源不绝,动以真元催发,即刻倾动雷霆之力!)
    特性三:天怒(大愿祈立,天人共怒,此剑曾得天人伟力加持,后虽消散,但仍有一分天威留存,不仅可增强剑势,对诸多邪魔还有惊人的杀伤效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