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人生[娱乐圈]_分节阅读_200
这才面不改色的去给方导开门。
方恺之看了一眼睡得发丝凌乱面色绯红脸上还印着枕头印儿的陆衡,莞尔一笑, 摇头说道:“看来我这老头子起来早了,打扰你睡早觉了?”
陆衡连忙摆手, 先把人让进来, 沏茶倒水,顺便解释道:“不打扰不打扰,我平时也起来的早,还要去晨练。就是最近几天比较懒散。还好您老过来了, 要不然我指不定得睡到大中午, 恐怕连派对都来不及准备了。”
方恺之笑了笑,虽然在电话里跟陆衡提过他要来参加暖房派对, 不过已经年过六十的老爷子显然不打算跟一帮年轻人凑热闹,只将自己准备的礼物交给陆衡,顺便也将剧本递了过去。
“这只是暂时定下来的剧本大纲, 你先熟悉一下,具体的细节部分,尤其是关于医术部分的情节,我们可能还需要不断的琢磨推敲一下。这方面不用我说你也明白,你要是对剧本有什么建议,就直接给我打电话。咱们大家群策群力,争取把这个本子拍好。”
陆衡连忙接过剧本,把方导的暖房礼物珍而重之的摆在一旁,然后开始翻动剧本。
即便如方恺之所说,这还只是个剧本大纲。但是交到陆衡手上的剧本已经有差不多三四本高中教科书那么厚。里面的对白从刚开始的半文半白到后面的明显西化,再到用西方的思维融汇中医的古典,还有数不清的中西医的专业术语和战场术语,整个剧本是双语标注,也就意味着陆衡在背剧本的时候,除了要背华夏文,还得背英文。
方恺之还特别提醒道:“整部电影在拍外景的部分,我们可能需要用英文拍摄。不过你已经有了在好莱坞拍戏的经历,这一点应该难不倒你的。”
陆衡生无可恋的看着厚厚一沓剧本,那里边儿有关二战期间的战斗装备的术语和医学方面的术语简直生僻绕口到没朋友,就算陆衡的英语能够应付好莱坞的拍摄,这种专业强度的剧本他也是第一次接触。
更别说方恺之还要求陆衡在说英文的时候尽量要有Y国口音。
“你不能让一个除了在华夏就是到Y国留学的男主角满口M氏英文吧?”方导对此振振有词的解释道。
陆衡只好点了点头,正在头痛自己该如何杀下心来背剧本,就听方恺之又提醒道:“主要还是通读剧本,掌握好大概的情节,琢磨好角色该如何诠释。至于剧本的具体台词先不着急背,因为我们肯定是要改动剧本的。”
被方导这么一提醒,陆衡的脸苦的简直能拧出黄连汁儿来。
要知道在拍摄期间改动剧本的事情在圈内向来屡见不鲜。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剧本能从交本之初原封不动地拍到电影杀青,即便是圈内咖位再大的编剧,在这个领域上也没有“不易一字”的绝对自信,因为在拍摄期间肯定会根据情节需要,投资方制片方的要求,以及导演编剧甚至演员们在拍摄的过程中突然爆发的灵感风暴而不断改动。
所以很多演员都遭遇过在拍摄之前就勤勤恳恳的背下剧本,却在拍摄之中被要求改戏,所有台词都得重背的痛苦。
有些电影甚至在杀青之后,在剪辑的过程中都很可能会被推翻,于是导演再号召剧组成员返回片场,删删改改进行补拍。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剧本被交到不同的人手中,经过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角度诠释,必然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而每个人对剧本对角色的不同理解在拍摄过程中会经过不断的磨合碰撞,最终摩擦出最亮眼的那一点火花,而一部堪称经典的电影就是集合了成千上万点火花才融合成的视听盛宴。这是所有人所有部门所有环节共同协作的结晶。稍有差池,就会影响到整部作品的最终质量。
所以方恺之慎之又慎,决定在电影正式开机前先把所有剧组成员集合起来进行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在此之前,方恺之则要求陆衡最好先学习一下中医的相关知识。
至少对于针灸止血化瘀和影片中有关于治病救人的情节,方恺之希望陆衡不仅仅是演出那种感觉,而是真真正正的跟在一位老中医身边,学习一下相关的技艺。
方恺之始终认为,一个演员,仅仅能演好一个角色是不够的,想要将一个角色诠释成经典,必须要在拍摄之前就拿捏好这个角色的生平秉性。要让一个角色在电影里活过来,首先得保证演员先活出个角色。
尤其是像陈仲白这样的角色。他脱胎于现实,却高于现实,他既是个英雄,又是个大时代背景下芸芸众生中的小人物。他有着自己被时代局限的缺点和短视,却也有着自己对于医学的坚持执着,他的年轻稚嫩也会在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后不断成长。
用方恺之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角色,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角色。诠释这个角色的困难主要在于陆衡必须把握出一个火候。要知道陈仲白这个角色跟陆衡之前演过的角色都不一样。
之前陆衡演过的所有角色,为了突出角色的性格特点,编剧在设定剧本的时候会尤为突出角色的片面,如《秋露白》中小韩露生的执拗敏感,《A行动》中犬牙的偏激缺爱,《兄弟情》中梁乐的软弱坚强,甚至是《花与剑》中苏道长的大道无情,这些角色的特质非常鲜明,这就导致角色的个人魅力很容易引起观众们的情感共鸣,从而促使观众们对角色心生爱意或者是怜惜。
可是《回春》的剧本设定和这些角色都不一样,为了表现出时代背景对文化和思维的冲击,以及中医医人西医医病的本质不同,《回春》会通过男主角内在想法的不断变化来彰显出那个动荡时代的思维碰撞。所以这就要求演员在诠释角色的时候精准的拿捏住火候,该外放的时候外放,该内敛的时候内敛,既要包含儒家文化的中庸自持,又要体现出西方文化的锋芒毕露,更要在诠释角色的过程中凸显在列强环伺下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华夏古国是如何在战火的洗礼中再次焕发新生。
所以借人喻物,借物喻人,方导的新作《回春》明显是要塑造出一个包容并蓄的角色。一个从锋芒毕露历练成中庸自持,从偏狭浅薄蜕变成真正的医者仁心。
这就更加要求演员的底蕴。
“我们这部电影在撰写剧本的时候有幸邀请到叶老和孙老来担当剧本的技术顾问,叶老和孙老可都是国内最享有盛誉的老中医,尤其是叶老,不但是国内中医界备受推崇的岐黄圣手,年轻的时候更是有过出国留学学习西医的经验。可以说我们这部电影男主角的原型,有很多设定都是从叶老的经历中取经。所以我准备让你跟在叶老身边安心当三个月的学徒兼助理,你这边有没有问题?”
方恺之的意思,是问陆衡会不会在这三个月内接通告或者是有别的安排。如果有的话,最好能够推掉。
“当然没问题。”陆衡闻弦歌而知雅意,丝毫没有犹豫的道:“以叶老的身份地位,想要拜他为师的人数不胜数,我是上辈子积攒了买彩票的运气,才能跟在叶老的身边做学徒。只盼叶老不要嫌弃我愚笨浅薄,没有学医的天赋,不能在拍摄时演出叶老一二分的风姿才好。”
方恺之哈哈大笑,摆手说道:“这些漂亮话你就不必当着我的面儿说了。改日我找个时间把你引荐给叶老,你亲自同他讲就是了。”
话音未落,就听到门外有人不急不缓的敲门。门锁轻“咯”一声,住在隔壁的华夏好邻居卫麟煊衣着光鲜的站在门口,先是同方导点了点头,而后提了提手中的豆浆油条,讶然说道:“方导这么早就过来了,您吃早饭了吗?”
方恺之当然吃过早饭了,他甚至还给陆衡买了早餐,只是这一老一少全都忙着讨论剧本的事儿,谁都忘了吃早饭这一茬。
如今听到卫麟煊这么问,方恺之恍然回神,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见卫麟煊已经手熟的跑到厨房搬了碗筷出来,笑容可掬的邀请道:“我早上晨练的时候多买了早饭,正好咱们爷仨先吃一口。”
第一百三十二章 叶老
方恺之口中的叶老, 全名叶奉岐,现任燕京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常务副院长, 据说还是某位大人物的保健医生。
活了两辈子,陆衡对国内医疗体系的门门道道还是八窍通了七窍, 剩下的一窍不通。也不太理解这里边林林总总的行政级别, 不过他只需要知道这位叶老果然是德高望重, 医术也非常高明就足够了。
方恺之带着陆衡到叶老家登门拜访的时候, 恰巧碰见了叶老的学生进京公干,顺便来探望叶老。
得知方恺之有意拍摄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宣扬中医国粹的电影,并邀请到叶老和孙老担任技术顾问,这位自称是叶老学生, 但浑身上下并没有多少医生气质的中年人微微一叹,颇为唏嘘的说道:“……中医医人西医医病, 华夏医术传承几千年绵延至今, 老祖宗的智慧都是经过时间的考验才沉淀下来的。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只可惜我辈后人大多学艺不精,如叶老这般医术精湛的岐黄圣手少之又少,再加上医疗市场上不断充斥着一些打着中医旗号招摇撞骗的无良之辈, 如此良莠不齐的现状使得更多国人对中医这一行存有偏见。你们能够想到用电影的方式来为中医正名, 也算是有心了。”
方恺之和陆衡摸不清楚这人的来历,不过这些话倒是说的正中方恺之的下怀。方导拍了大半辈子的电影, 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将华夏的文化元素传递给全世界。从当初的京剧,道家学说,再到如今的中医文化, 半生致力于文化输出的方恺之最气愤的事大概就是老祖宗的国粹经典,华夏自己人不珍惜,反倒是歪果仁珍而重之的研究起来,并且在各个领域都有了突破性的成果。
如今听了叶老学生这一番感慨,方导大有遇着知恩的痛快,打开话匣子就聊了开来:“这位先生说的很有道理。我一直以为,中医也好,西医也罢,各有各的长处。如果学医的人不能将医术融会贯通,那只能说明医生的医术有高低之分,却不能代表医学也有高低之分。可笑现如今有些人,自己只学了些皮毛,对什么都一知半解,答非所问,反而怪罪知识体系不合理,这岂不是颠倒黑白是非不分!”
方恺之一想到如今国内兴起的那些盲目的崇洋献媚数典忘祖的坏风气,不免有些痛心疾首。言辞更为激烈。
那中年人倒是没想到方恺之这么大岁数的人,难得竟有这么一副赤子情怀,不免有些讶然。也终于理解自己的老师为什么会在百忙之中抽出空来,要给一个剧组担任什么技术顾问,还特地叫了他来帮忙。
中年人想到这里,不动声色地看了眼自己的老师。然后把目光落在自从打了招呼以后就没怎么说话,一直乖巧坐保持沉默的陆衡身上。
留意到中年人的打量,陆衡稍微疑惑的抬起头来。
中年人笑了笑,开口说道:“你就是陆衡吧?我的女儿很喜欢你,如果不介意的话,是否能给我签个名,等我拿回去我女儿一定会很开心。”
哦。
陆衡微笑着点了点头。他此番过来学习,书包里自然是备了纸和笔的。他向面前的中年人询问过他女儿的姓名和年龄,索性就在自己新买的一本笔记本的扉页上签了名,写上几句祝福语,然后把笔记本送给对方。
却没料到一直坐在沙发上没怎么说话的叶老中途截过陆衡的笔记本看了看,突然笑道:“你的字写的不错,应该是专门练过的吧。”
陆衡点了点头,立刻说道:“小时候临过赵孟頫的字,写的不好。”
叶老听了这一番话,倒是没说什么,话锋一转,反而问道:“带剧本了吗?”
方恺之看了一眼睡得发丝凌乱面色绯红脸上还印着枕头印儿的陆衡,莞尔一笑, 摇头说道:“看来我这老头子起来早了,打扰你睡早觉了?”
陆衡连忙摆手, 先把人让进来, 沏茶倒水,顺便解释道:“不打扰不打扰,我平时也起来的早,还要去晨练。就是最近几天比较懒散。还好您老过来了, 要不然我指不定得睡到大中午, 恐怕连派对都来不及准备了。”
方恺之笑了笑,虽然在电话里跟陆衡提过他要来参加暖房派对, 不过已经年过六十的老爷子显然不打算跟一帮年轻人凑热闹,只将自己准备的礼物交给陆衡,顺便也将剧本递了过去。
“这只是暂时定下来的剧本大纲, 你先熟悉一下,具体的细节部分,尤其是关于医术部分的情节,我们可能还需要不断的琢磨推敲一下。这方面不用我说你也明白,你要是对剧本有什么建议,就直接给我打电话。咱们大家群策群力,争取把这个本子拍好。”
陆衡连忙接过剧本,把方导的暖房礼物珍而重之的摆在一旁,然后开始翻动剧本。
即便如方恺之所说,这还只是个剧本大纲。但是交到陆衡手上的剧本已经有差不多三四本高中教科书那么厚。里面的对白从刚开始的半文半白到后面的明显西化,再到用西方的思维融汇中医的古典,还有数不清的中西医的专业术语和战场术语,整个剧本是双语标注,也就意味着陆衡在背剧本的时候,除了要背华夏文,还得背英文。
方恺之还特别提醒道:“整部电影在拍外景的部分,我们可能需要用英文拍摄。不过你已经有了在好莱坞拍戏的经历,这一点应该难不倒你的。”
陆衡生无可恋的看着厚厚一沓剧本,那里边儿有关二战期间的战斗装备的术语和医学方面的术语简直生僻绕口到没朋友,就算陆衡的英语能够应付好莱坞的拍摄,这种专业强度的剧本他也是第一次接触。
更别说方恺之还要求陆衡在说英文的时候尽量要有Y国口音。
“你不能让一个除了在华夏就是到Y国留学的男主角满口M氏英文吧?”方导对此振振有词的解释道。
陆衡只好点了点头,正在头痛自己该如何杀下心来背剧本,就听方恺之又提醒道:“主要还是通读剧本,掌握好大概的情节,琢磨好角色该如何诠释。至于剧本的具体台词先不着急背,因为我们肯定是要改动剧本的。”
被方导这么一提醒,陆衡的脸苦的简直能拧出黄连汁儿来。
要知道在拍摄期间改动剧本的事情在圈内向来屡见不鲜。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剧本能从交本之初原封不动地拍到电影杀青,即便是圈内咖位再大的编剧,在这个领域上也没有“不易一字”的绝对自信,因为在拍摄期间肯定会根据情节需要,投资方制片方的要求,以及导演编剧甚至演员们在拍摄的过程中突然爆发的灵感风暴而不断改动。
所以很多演员都遭遇过在拍摄之前就勤勤恳恳的背下剧本,却在拍摄之中被要求改戏,所有台词都得重背的痛苦。
有些电影甚至在杀青之后,在剪辑的过程中都很可能会被推翻,于是导演再号召剧组成员返回片场,删删改改进行补拍。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剧本被交到不同的人手中,经过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角度诠释,必然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而每个人对剧本对角色的不同理解在拍摄过程中会经过不断的磨合碰撞,最终摩擦出最亮眼的那一点火花,而一部堪称经典的电影就是集合了成千上万点火花才融合成的视听盛宴。这是所有人所有部门所有环节共同协作的结晶。稍有差池,就会影响到整部作品的最终质量。
所以方恺之慎之又慎,决定在电影正式开机前先把所有剧组成员集合起来进行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在此之前,方恺之则要求陆衡最好先学习一下中医的相关知识。
至少对于针灸止血化瘀和影片中有关于治病救人的情节,方恺之希望陆衡不仅仅是演出那种感觉,而是真真正正的跟在一位老中医身边,学习一下相关的技艺。
方恺之始终认为,一个演员,仅仅能演好一个角色是不够的,想要将一个角色诠释成经典,必须要在拍摄之前就拿捏好这个角色的生平秉性。要让一个角色在电影里活过来,首先得保证演员先活出个角色。
尤其是像陈仲白这样的角色。他脱胎于现实,却高于现实,他既是个英雄,又是个大时代背景下芸芸众生中的小人物。他有着自己被时代局限的缺点和短视,却也有着自己对于医学的坚持执着,他的年轻稚嫩也会在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后不断成长。
用方恺之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角色,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角色。诠释这个角色的困难主要在于陆衡必须把握出一个火候。要知道陈仲白这个角色跟陆衡之前演过的角色都不一样。
之前陆衡演过的所有角色,为了突出角色的性格特点,编剧在设定剧本的时候会尤为突出角色的片面,如《秋露白》中小韩露生的执拗敏感,《A行动》中犬牙的偏激缺爱,《兄弟情》中梁乐的软弱坚强,甚至是《花与剑》中苏道长的大道无情,这些角色的特质非常鲜明,这就导致角色的个人魅力很容易引起观众们的情感共鸣,从而促使观众们对角色心生爱意或者是怜惜。
可是《回春》的剧本设定和这些角色都不一样,为了表现出时代背景对文化和思维的冲击,以及中医医人西医医病的本质不同,《回春》会通过男主角内在想法的不断变化来彰显出那个动荡时代的思维碰撞。所以这就要求演员在诠释角色的时候精准的拿捏住火候,该外放的时候外放,该内敛的时候内敛,既要包含儒家文化的中庸自持,又要体现出西方文化的锋芒毕露,更要在诠释角色的过程中凸显在列强环伺下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华夏古国是如何在战火的洗礼中再次焕发新生。
所以借人喻物,借物喻人,方导的新作《回春》明显是要塑造出一个包容并蓄的角色。一个从锋芒毕露历练成中庸自持,从偏狭浅薄蜕变成真正的医者仁心。
这就更加要求演员的底蕴。
“我们这部电影在撰写剧本的时候有幸邀请到叶老和孙老来担当剧本的技术顾问,叶老和孙老可都是国内最享有盛誉的老中医,尤其是叶老,不但是国内中医界备受推崇的岐黄圣手,年轻的时候更是有过出国留学学习西医的经验。可以说我们这部电影男主角的原型,有很多设定都是从叶老的经历中取经。所以我准备让你跟在叶老身边安心当三个月的学徒兼助理,你这边有没有问题?”
方恺之的意思,是问陆衡会不会在这三个月内接通告或者是有别的安排。如果有的话,最好能够推掉。
“当然没问题。”陆衡闻弦歌而知雅意,丝毫没有犹豫的道:“以叶老的身份地位,想要拜他为师的人数不胜数,我是上辈子积攒了买彩票的运气,才能跟在叶老的身边做学徒。只盼叶老不要嫌弃我愚笨浅薄,没有学医的天赋,不能在拍摄时演出叶老一二分的风姿才好。”
方恺之哈哈大笑,摆手说道:“这些漂亮话你就不必当着我的面儿说了。改日我找个时间把你引荐给叶老,你亲自同他讲就是了。”
话音未落,就听到门外有人不急不缓的敲门。门锁轻“咯”一声,住在隔壁的华夏好邻居卫麟煊衣着光鲜的站在门口,先是同方导点了点头,而后提了提手中的豆浆油条,讶然说道:“方导这么早就过来了,您吃早饭了吗?”
方恺之当然吃过早饭了,他甚至还给陆衡买了早餐,只是这一老一少全都忙着讨论剧本的事儿,谁都忘了吃早饭这一茬。
如今听到卫麟煊这么问,方恺之恍然回神,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见卫麟煊已经手熟的跑到厨房搬了碗筷出来,笑容可掬的邀请道:“我早上晨练的时候多买了早饭,正好咱们爷仨先吃一口。”
第一百三十二章 叶老
方恺之口中的叶老, 全名叶奉岐,现任燕京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常务副院长, 据说还是某位大人物的保健医生。
活了两辈子,陆衡对国内医疗体系的门门道道还是八窍通了七窍, 剩下的一窍不通。也不太理解这里边林林总总的行政级别, 不过他只需要知道这位叶老果然是德高望重, 医术也非常高明就足够了。
方恺之带着陆衡到叶老家登门拜访的时候, 恰巧碰见了叶老的学生进京公干,顺便来探望叶老。
得知方恺之有意拍摄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宣扬中医国粹的电影,并邀请到叶老和孙老担任技术顾问,这位自称是叶老学生, 但浑身上下并没有多少医生气质的中年人微微一叹,颇为唏嘘的说道:“……中医医人西医医病, 华夏医术传承几千年绵延至今, 老祖宗的智慧都是经过时间的考验才沉淀下来的。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只可惜我辈后人大多学艺不精,如叶老这般医术精湛的岐黄圣手少之又少,再加上医疗市场上不断充斥着一些打着中医旗号招摇撞骗的无良之辈, 如此良莠不齐的现状使得更多国人对中医这一行存有偏见。你们能够想到用电影的方式来为中医正名, 也算是有心了。”
方恺之和陆衡摸不清楚这人的来历,不过这些话倒是说的正中方恺之的下怀。方导拍了大半辈子的电影, 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将华夏的文化元素传递给全世界。从当初的京剧,道家学说,再到如今的中医文化, 半生致力于文化输出的方恺之最气愤的事大概就是老祖宗的国粹经典,华夏自己人不珍惜,反倒是歪果仁珍而重之的研究起来,并且在各个领域都有了突破性的成果。
如今听了叶老学生这一番感慨,方导大有遇着知恩的痛快,打开话匣子就聊了开来:“这位先生说的很有道理。我一直以为,中医也好,西医也罢,各有各的长处。如果学医的人不能将医术融会贯通,那只能说明医生的医术有高低之分,却不能代表医学也有高低之分。可笑现如今有些人,自己只学了些皮毛,对什么都一知半解,答非所问,反而怪罪知识体系不合理,这岂不是颠倒黑白是非不分!”
方恺之一想到如今国内兴起的那些盲目的崇洋献媚数典忘祖的坏风气,不免有些痛心疾首。言辞更为激烈。
那中年人倒是没想到方恺之这么大岁数的人,难得竟有这么一副赤子情怀,不免有些讶然。也终于理解自己的老师为什么会在百忙之中抽出空来,要给一个剧组担任什么技术顾问,还特地叫了他来帮忙。
中年人想到这里,不动声色地看了眼自己的老师。然后把目光落在自从打了招呼以后就没怎么说话,一直乖巧坐保持沉默的陆衡身上。
留意到中年人的打量,陆衡稍微疑惑的抬起头来。
中年人笑了笑,开口说道:“你就是陆衡吧?我的女儿很喜欢你,如果不介意的话,是否能给我签个名,等我拿回去我女儿一定会很开心。”
哦。
陆衡微笑着点了点头。他此番过来学习,书包里自然是备了纸和笔的。他向面前的中年人询问过他女儿的姓名和年龄,索性就在自己新买的一本笔记本的扉页上签了名,写上几句祝福语,然后把笔记本送给对方。
却没料到一直坐在沙发上没怎么说话的叶老中途截过陆衡的笔记本看了看,突然笑道:“你的字写的不错,应该是专门练过的吧。”
陆衡点了点头,立刻说道:“小时候临过赵孟頫的字,写的不好。”
叶老听了这一番话,倒是没说什么,话锋一转,反而问道:“带剧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