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规格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吐蕃贵族们为之一愣。
    什么?皇帝还要给他们找个国主?
    众人真是被吓到了,喜忧参半。
    高兴得是,终于摆脱了郭守文的统治,吐蕃本部迎来新生。
    忧虑的是,皇帝将分配几个宗室来高原,这对于他们来说,喜忧参半。
    不过,吐蕃贵族至少是奴隶主,粗人很少,直接表露心情的根本没有,只有满脸的赞叹。
    元旦后,大唐迎来了神武十二年,也就是公元971年。
    也就是说,神武这个年号,从岭南一直到洛阳,伴随着十二年。
    有的文人上书,言语大唐一统天下,为之一新,就应该换了一个年号,以示盛世。
    不过,皇帝还是否决了。
    年号这个东西,改来改去太麻烦了,神武用一辈子他都感觉可以,年号越久,自然而然代表着他的威势上升。
    不过,神武十二年的到来,也宣布着大唐统一中原,已经超过了五年。
    天下太平无事。
    而,在这个正月,朝廷上最热闹的,莫过于卫王李宾,中山王李复文二人的订婚。
    年满十五,跨越十六的二人,订婚已经算是迟了。
    不出意外,两人的王妃都是从勋贵中选出,而且,李嘉还选的是中原旧臣。
    如,李宾之王妃,就是高行周的孙女,芳龄十五,正好合适,而且还是嫡女。
    高行周虽然在如今的朝廷上,只得到一个子爵的封号,但他战友颇多,影响极深,父子数十年来为将,人脉广,财富丰厚。
    卫王妃的嫁妆,就超过了六十四抬,光是地契,就超过五千亩,尽是中原熟地。
    而李复文,他的王妃,则是挑选的王彦超的孙女,因为老将,在关中只役迫不得已归降,然后又担任兴元府的总兵,如今也快五年了。
    数十年的戎马生涯,久任节度藩镇,让他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由于得罪了不少人,他很珍惜这次能够与皇室联姻的机会。
    所以,在嫁妆上,比高行周不遑多让,价值超过了三万贯,而且,还有上百精锐的牙兵,赠与中山王。
    面对此事,李嘉不置可否。
    若是在之前,他肯定是不允许的。
    但是如今李复文即将去往吐蕃,这些牙兵精锐的很,很能帮得上忙,也是王彦超为自己的致仕,做出最后的打算吧!
    五十七岁的王彦超,的确是感觉自己老了。
    订婚虽然隆重,但之后的消息,却更加劲爆。
    皇帝亲口承诺,将吐蕃本部,分成两个蕃国,一个是卫国,一个人中山国,都是亲王爵,允许自设百官,军队,一如西汉事。
    除了宰相,掌兵的枢密院,朝天并不会干涉他们的内政。
    属于彻底的实封。
    这果真如一道惊雷,让整个洛阳震动三分。
    随即,整个朝廷,竟然光明正大的开始宣布,将会从百官中选拔去两大蕃国的官吏。
    而,有权有势的人,自然就瞒不住,那些荫官,旧臣,以及虚衔,自然属于优先级别。
    于是,百官们奔走起来。
    他们携带着大量的财货,走亲访友,寻找门路,就是不想离开洛阳。
    甚至,李复文都被丽妃叫去,言语了几个人名,要求被删去。
    不外乎丽妃这般做,实在是他们给的太多了。
    “陛下,以卫王国为例,对照朝廷,“诏”即改称“教”;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改为司会府,御史台改为司宪府,翰林院改为修文馆,都督府改称军都府,转运使司不变。”
    “六部坐堂官,尚书改为判书,九卿不变……”
    孙钊忙不迭地拿出藩王中枢朝廷体制改革,一五一十地说道,而首先最要紧的就是政治上的级别确定。
    那么大费周章的改名,其实就是为了明确尊卑,让这些藩王明白,他们只是属国,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
    从平时的称呼、名称上,就得进行严格的把控。
    “嗯!”
    听到这一系列的复杂名称,李嘉都有些脑壳疼。
    这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第一次实封,自然而然,一切都要谨慎,严格。
    封建社会,尊卑有别,等级有序,这才是人们认为的本样。
    “至于蕃王,自称得为寡人,立五庙,嫔妃人数,吃食,衣着,这些都有定数,微臣就不一一细言了。”
    孙钊念了一大堆,感觉有些口干舌燥。
    “我知道了!”皇帝披着裘衣,看着窗外的雪,烤着火,不由得笑道:“虽然礼制颇有些虚妄,但却是至关重要的,卿家做的很好。”
    让其坐下,李嘉让宦官送上茶水,这才说道:“体制,礼制方面,自然有利可循,唯独这军队,某却想着该如何。”
    “限制人数?还是派遣专人监督?”
    “陛下,恕臣直言,一个相国,就已经让藩王警惕三分,再加上军队,这与中原的州县何异?”
    孙钊沉声道。
    李嘉一想,也是,派遣那么多人,就会束手束脚,反而会是适得其反,派遣相国去,就已经不错了。
    “那,限制其兵数吧,不得超过五万。”
    考虑到高原特殊的环境,李嘉对这放松了一些,毕竟太远了,就算是日后造反,也杀不过来,还不如多留些军队呢!
    想到这里,李嘉也不由地说道:“吐蕃之患,多在贵族奴隶主,其割据地方,虽然暂时臣服,但若是中枢虚弱,怕是被有机可乘,卫国、中山国难保。”
    皇帝的担忧,孙钊自然理解。
    毕竟一个是弟弟,一个是儿子。
    但他还是认为建立封国极为合适,危险并不算什么:“陛下,御营,地方中,总有些老将老兵不好安排,自可派往两国,充斥兵力。”
    “像那些契丹贵族,俘虏了数百人,他们对于放牧很在行,可以派遣去吐蕃。”
    “而,中枢三省六部九卿等,光是一个卫国,就带了数百冗官,这岂不是朝廷之福?”
    孙钊脸上带着笑意,这还没有包括那些被吓走辞官的,可以说朝廷因此瘦身了不少。
    “罢了罢了!”
    李嘉无奈道:“多给予一些武器,工匠,书籍与他们吧,吐蕃也是时候说唐言,书汉字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