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保甲制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长沙府人口的充实,新迁而来的蜀人和江西人,更是进行了大规模的编户齐民。
    长沙府人口总数才四十来万,一次性迁徙了三十万,尤其是长沙城所在的潭州十县,更是补充了二十万,这不亚于重塑了个潭州。
    退役兵卒担任甲长、里长,既能保证这些兵卒的生存,还能安抚军心,更是让李嘉加强了对长沙府的控制力。
    众所周知,李嘉之所以坐上皇位,并不是靠文人的依靠,也不是大义的倡导,而是依靠着军队支持,直接偷袭广州,以点带面,从而坐上了皇位。
    所以,虽然他不断地削弱军权,扩大朝廷的权力,但对于底层的兵卒,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
    普通的禁军,月俸五百钱,包吃住,铠甲兵器也不须自备,衣物也是分发,这已经超过了前唐,以及宋国了。
    再加上,人死后还有抚恤,逢年过节还有东西发放,可以说,仁至义尽了。
    所以,兵卒们对于皇帝也是非常拥戴的,尤其是,随军学堂不断地帮他们识文学字,灌输忠诚,大谈关公,郭子仪的故事,从而建立起了荣辱观。
    在足够的肉食,衣物的保证下,以及经年累月的教导下,禁军们完全认可了忠君的理念。
    基层的退伍兵,就像是一只只触手,让官府可以直通乡村。
    “陛下,半个月来,在禁军的帮助下,这三十万人已经安置完毕,已然建立了两百多个甲,新设两县,粮草的保障下,移民们已经完全安居乐业了!”
    秋收已经按照既定规矩在进行了,赵诚这个首相自然急皇帝所急,立马亲自安排,督促地方,一定要将这三十万人妥善安置。
    如今未过一个月就妥当了,对于他这个首相而言,可不就是大功一件?
    “那就好!”李嘉点点头,瞟了一眼越发恭敬的首相,心中颇为得意,查缺补漏,执行给力,在政事堂也无一言堂,这才是一个好的工具人。
    “这是强干弱枝之策,可不能马虎!”
    “对了,相公对于保甲制,怎么看?”李嘉有意无意地问道。
    唐朝时期,开始实行乡里制。
    四家为邻,五邻为保,每百户为一里,设里正,五里设一乡(后废除),设耆老。
    后来渐渐成了村、里二级。
    村长自然是百姓自选,但里却是官府进行任命,规定需由“勋官六品以下、白丁清平强干者充。”
    相当于衙门和农村的中介,位地而权重。
    如今皇帝又在里上设甲,这是加上朝廷的控制,他自然认同,但将那些丘八们任命为里正、甲长,他心中颇为不愿。
    在前唐,这得是身世清白,官宦之后才当的,只会打仗的丘八算个甚?
    “自然是应当的,好极了!”赵诚立马应下,面露敬佩,一本正经地夸赞道:
    “自前唐安史之后,地方废驰,豪族奸人盘踞地方,鱼肉乡里,如今陛下上承先人之法,设保甲之制,自是极为妥当的,朝廷上下皆以为可!”
    “法制废驰,以至于让人有机可乘,朝廷赋税,就这样被偷走了,所以,保甲制,完全可以替代前唐时的邻保制了!”
    得到认可,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李嘉还是有些欣喜。
    “可是,陛下,用兵卒充任保甲,怕是会祸害地方。”
    赵诚谨慎地说道。
    “保甲之上,不是有县衙吗?可以进行任免嘛!”
    李嘉略有深意地说道:
    “况且,保甲也不一定是治民,还能练兵,充斥禁军!”
    “这些从禁军中退下的兵卒,对于军队操练自然熟悉,可让其在农闲时,进行练兵,待战事一起,就可得精兵数十万了!”
    “若是有心怀不轨之徒如何?”赵诚实在还是有些怀疑这样的方略。
    “平日里把控甲胄、弩箭就是,再说,地方不还是有巡检和县衙吗?再不济还有卫兵,怕个甚!”
    细细思之,的确有道理,赵诚也没崔泉的胆子,所以只能默认。
    “保甲制的优劣,你也是清楚的,半个长沙府已经快弄好了,其余的州县也不能马虎,作为天下首善之地,须得好好操作一番!”
    既然被认可,李嘉就直接吩咐道:“自今日起,到春耕之前,长沙府,必须将保甲之贯彻下去,由你们政事堂亲自盯着,我会让禁军密切配合的,这可是国策,不能马虎!!”
    “微臣谨喏!”
    赵诚点头应下,这对于朝廷而言,是极为有利的,自然不无不可。
    待其离去后,李嘉摇了摇头,想道:保甲从王安石到民国,一千来年,一直是中国农村的根本治法,优越性自然无疑,但最后难免会被地方豪族乡绅给把持。
    他又不是神仙,又没有当员,怎么可能超越,学习?
    所以,用兵卒,作为触角,任免与地方,这是目前来说,两全其美的法子。
    “对于军队的教导,须得更加认真了!”李嘉呢喃道,他们就是档员的替代品,希望不会让人失望。
    这次又是闽南,又是江南,死伤数万人,人手是不缺的。
    所以,长沙府后,就是湘西,岭东,岭西,以及荆南和闽南。
    至于西川和巴东两府,以及江宁和江西,由于新得之地,不急,慢慢来,最起码,也得将那些官吏换一批再说。
    “希望王先生不会令我失望!”
    …………
    却说萧俨、韩熙载二人,在江州分别后,韩熙载只能继续前行,与王宁同行而不同船,直趋金陵。
    金陵城日趋繁荣,丝毫没有因国破而减损分毫,只是前一阵子转运使司衙门的设立,让商贾们颇有些不习惯,尤其是那些豪商巨贾,背靠官僚衙门,什么时候纳税过?
    只是亡国之人,不得不低头,而生意也照做,吴越国的通商,更是给予他们意外之喜。
    “果然胜于长沙、广州!”王宁入了码头,看着船行如织的场面,也是极为惊讶的,瞧这阵势,金陵城怕不是有数十万人,快抵得上长沙府了。
    “相公,请——”李信挤出一丝笑,迎接道。
    “还是称呼我为巡查使吧!”王宁笑了笑,说道。
    李信身后的官吏,瞬间脖子一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