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舆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若去考,定能中秀才,如此,那些官吏怎么不来巴结你?毕竟是最低也是一房主事!”秦朗笑道。
    “这秀才,又是怎么个章程?”听到这,秦谨言这才明白,强忍着心中的悸动,问道。
    这秀才、举人,可以说是半个官人,半只脚就入了官场,比乡下的乡绅们,可有面子的多,光是见官不拜,就让在乡下百姓大开眼界。
    更何况,还有免除徭役等好事,简直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中进士,长久下来,怨言肯定是有了。
    但,若是考中秀才和举人,也能做官,这无疑让读书人欣喜若狂,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有点回报了,既有面子,又能做官。
    别人心里如何想的,秦谨言并不清楚,但他确是欣喜若狂,若非父母在侧,他都想跳起来,大喊大叫。
    “秀才之考,两年一次,一般只须身世清白人家即可,三户无犯奸作科之家作保,就可去县衙参考,谓之县试,名额为三十,中者为童生;再之后,去往州城参考,谓之州试,与其他县童生争之,名额只有三十人;再之后,去往岭东府参考,谓之府试,名额只有一百二,就可称之为秀才了!”
    随后,秦朗口中,对于了解的流程,一五一十地述说起来,越说,秦谨言心中越下沉。
    岭东府,两年只有一百二十个秀才,读书人却上千,与进士难度相比不离。
    “你,可是在京城闻名的人,州、府认识你的人不少,又曾参与科举,水平自然不低,必能中第!”
    秦朗倒是自信满满地说道。
    这两年,两次科举,录取了六百人,整个岭南的读书种子都被网罗而去,一开始儿子又有参与科举的经验,必定是能中秀才的。
    “中秀才后,又须去往府城,与其余的秀才争夺举人之位,名额为九十四位,应岭东府之九十四县!”
    听到这,秦谨言有了疑惑,如果这属实,以朝廷下辖的州县,举人在全国也不过两百来位,而每次科举就有三百人,岂不是说,中举即为进士?
    “非也!”秦朗叹了口气,说道:“朝廷邸报上说的清楚,自此以后,废除明法、明经、明算三科,合并入进士科,每年科举进士名额,由州数来录取,此后,恐怕进士每科难超五十了!!”
    看来皇帝也是知晓,录取三百人,而且是连续两年录取,对于朝廷的负担是极重的,官位也没那么多空缺,若是再次如此,冗官就在所难免了。
    陛下果真圣明,秦谨言心中赞叹道。
    借两次大规模科考收取民心,然后又适可而止,推出秀才、举人,来缓解进士缩减的问题,一出一进,对于朝廷而言,州县多了一些可用之人,也缓解了官位的压力。
    历来是吏员不足,未曾听闻过主官缺乏过。
    “阿爷,你怎知那么多?难道你在官衙中有耳目不成?”听了那么多,感觉阿爷口渴了,秦谨言连忙递上茶水。
    “这可花了不少钱吧!”煮饭的阿娘连忙说道,对钱很是敏感。
    “没有,十钱,就知晓了!”秦朗毫不在意地说道。
    “再添几文,就能买只鸡了!”阿娘嘀咕道,钱花的不算太多,她这才继续煮饭。
    “我知道你疑惑,拿去看吧!”秦朗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张,递到儿子面前。
    纸呈雪白色,约有两个人脸大小,正反两面都有字,密密麻麻的,记录的都是朝廷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皇帝的口谕也能看到。
    中间两个大字——邸报。
    “这,邸报可是朝廷之物,阿爷花费十钱就能得之?”秦谨言感觉今天着实应接不暇,许多东西已经突破了常识,如今又确实出现在眼前。
    “朝廷允许发卖的,十日一发,所以每份须十钱,无论官吏还是百姓,皆可勾之,衙门不得阻止!”秦朗开心的大笑道。
    “有了这个,咱们再也不担心被那些贪污胥吏瞒骗了!”
    “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秦谨言视若珍宝,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作为读书人,对于国之大事甚是饥渴,而若是有了这邸报,每月三十钱,即可知晓天下大事,着实太便宜了。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
    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原先由传抄衙门,止于官吏,到平民百姓有钱即得之,一瞬间,就在民间掀起了大浪,舆论沸腾。
    而对于官吏而言,原本专属于自己的东西,突然就廉价的售卖了,这让他们心里堵得慌,而且,如此一来,欺上瞒下就不好使了。
    百姓们可以知晓朝廷的政令,这与欧洲百姓不需要通过牧师,会读圣经,就能沟通上帝一样,引起了官场极大的恐慌。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百姓只能驱使,而不能让他们知晓道理。
    这是官僚们迫切认可且需要的。
    但,孔子老人家把贵族的官学,传授给私人,还有了三千弟子,怎么会教导人愚昧呢?如此解释,简直违背人人家行为准则。
    没有句读,标点符号,儒家就是任人打扮的姑娘,可以纯洁,也可以风骚。
    官僚们一个个上奏折反对,但李嘉一律留中不发,等邸报形成趋势,无法更改了,才算成功。
    “秀才举人之事,民间有何看法?”皇帝问道。
    “民间喜不自胜,百姓们也着实欢喜,都夸陛下乃大唐第一圣君呢!”李安国掌管皇城司,耳目灵通的很,连忙说道。
    “那,邸报呢?”
    “也是欢喜,让这群人开眼了,讨论个不停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