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金坛拜将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得到刘邦的首肯,萧何不敢耽搁,生怕耽误的久了,刘邦会反悔,连忙命人在校场筑造拜将台。
    萧何筑造拜将台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许多将军听说汉王要拜大将军,纷纷猜测幸运会落到谁的头上,有不少几个曾今在反秦战争中立过功劳的将军更是兴奋的有些睡不着觉,认为当选的应该是自己。
    在这些将军中,最有资格做大将军的算来算去只有三个人,这三个人就是在反秦战争中立过赫赫战功的周勃、灌婴和樊哙。
    周勃为人沉稳,很少说话;樊哙对刘邦极为忠诚,几次在刘邦有难时挺身相救,鸿门宴中若不是樊哙及时赶到,刘邦很可能已经被项羽诛杀。这两个人都非常可靠,而且战斗时十分勇猛,可他们却都没有统帅大军的经验,难以胜任大将军的职务。
    与周勃和樊哙相比,灌婴资历要浅的多,虽然他领军打仗也很有一手,但他在以往的战斗中,都是领着规模不大的队伍作战,组织大型军事行动的能力还很是不足,封他为大将军的可能也不是很大。
    正是因为如此,刘邦要拜谁为大将军更是扑所迷离起来。
    建造拜将台的这几天,军营中到处都在猜测这一次刘邦将要封谁做大将军,但处在纷繁错综的形式下,没有人敢说能够判断出谁才是大将军的人选。
    几天后,拜将台建好了,萧何掐指算了算,再过三天恰好就是拜将的最佳时日,连忙嘱咐刘邦斋戒,三日后进行拜将仪式。
    刘邦听说几天不能吃肉,心中多少有些郁闷,但他却又不好违逆了萧何的意思,只得心不甘情不愿的吃了三天素食,断了几天酒水。
    三天后,拜将吉时已到,这一日恰好天公做美,万里晴空、阳光明媚,三军将士早穿戴整齐衣甲,在校场列好整齐的队伍,只等刘邦等台拜将。
    刘邦一大早便起了床,在侍女的服侍下,仔细的梳洗干净,穿戴上整洁的衣冠在一群大臣的簇拥下走到拜将台前。
    到了拜将台前,他抬起脚,缓步拾级而上,每踏出一步,都像是使上了浑身的力气一般,踏的拜将台的石台“咚咚”有声。
    火红的朝阳普照大地,太阳的光辉洒在点将台上,为点将台蒙上了一层金色的外罩。
    校场上旌旗迎风招展,一队队列着整齐队列的士兵手持戈矛,面容肃穆的看着拜将台上的刘邦。
    刘邦上了拜将台之后,环视了一圈台下的军队,嘴角牵出一抹让人难以觉察的笑容。
    “这就是我大汉的军队,有如此威严雄壮的军队,我又何愁打不败项羽,得不了天下?”刘邦很想仰头大笑,但他却不会这么做,他与项羽最大的区别就是他总是能将心中真实的想法掩藏的很好,而项羽却总是喜怒形于色,无论是高兴还是愤怒总会挂在脸上。
    萧何手捧符印斧钺跟着刘邦走上了拜将台,躬身将这些象征着权利和地位的器物呈在刘邦面前,刘邦点了点头,萧何转身将这些器物交给一旁的礼官。
    台下一班将官个个翘首静立,都在期盼着幸运之神的光环能够落在自己的头上,作为将军,那颗象征着军队中最高权利的斗大金印就是他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能够手持金印,对千军万马发号施令。
    刘邦见三军列队整齐,百官也都聚拢在周围,一切已经准备妥当,对萧何点了点头。
    萧何上前一步,站在拜将台的前端,手捧一卷书简念了起来,书简中记述的无非是刘邦如何在沛县斩白蛇起义,又如何一步步走上汉王的位置,等到为刘邦表完功,萧何将书简一收,高声说道:“谨请大将军登坛行礼!”
    萧何话音刚落,台下众将正在疑惑的相互看着,拜将台一侧走出了一个身披金甲的中年将军。
    只见这将军身量魁伟、相貌英俊,头顶金盔、身披金甲,盔甲外罩着一件素袍,腰间斜挎一把五尺长剑,登台时步履轻健、态度从容,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威严。
    当台下的将军们看清登台的将军面容时,一个个愕然的愣在了当场。
    登台接受拜将的人他们几乎每个人都认识,这人正是治粟都尉韩信,所有将军都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是真的,刘邦要拜大将军,原本他们都以为会拜一名战功彪炳的勇将,没想到竟然会破格提拔韩信。
    没等众将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站在刘邦身后的赞礼官手捧竹简,朗声宣告:“请大将军韩信受礼!”
    韩信趋步上前,半跪在刘邦面前,双手抱拳高举过顶,给刘邦行了个礼说道:“末将韩信叩拜大王!”
    刘邦从礼官手中接过印绶,双手捧着递到韩信面前,说道:“韩信将军,今日我特授于你大汉大将军之职,希望你将来能多为大汉建功立业,率领我大汉军队杀回关中,回归故土!”
    韩信伸出双手,接过印绶,说道:“信出身卑贱,蒙大王不弃,将来莫不遵大王之命,百死以报大王知遇之恩!”
    授予韩信印绶之后,刘邦又分别授予了他兵符和斧钺,韩信一一拜受之后,再次给刘邦行了个大礼,说道:“臣感蒙大王之恩,必将以死相报!”
    拜将仪式进行的时候,台下不时有人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看着韩信时的眼神也满是不屑和不服。
    只有夏侯婴和萧何深知韩信之才,在韩信向刘邦谢恩时诚心的高声叫好。
    他们这一叫好,台下的兵将们更是满头雾水,摸不着南北。
    这也难怪兵将们不服,韩信原本只是军中一个职位低下的小吏,虽然很多人认识他,那也是因为他掌管着兵粮,如今突然拜为大将军,众人自然是有些难以接受。
    尤其是那些战功显赫的将军,更是满心的不忿,在他们心目中,韩信始终是个受过胯下之辱人,连别人裤裆都愿意去钻的人,在他们这些猛将的眼里,自然是不值一提。
    刘邦和萧何拜韩信为大将军,早想到了兵将们会有这种情绪,为了让韩信充分发挥他的军事才能,萧何在拜将仪式举行之前就向刘邦建议要在拜将时抬高韩信的地位,压制众将的不服情绪。
    刘邦虽然心中不乐,但话已出口,再想收回已经是不可能,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了萧何的请求。
    授完符印斧钺,刘邦站在拜将台上,对韩信说道:“以后军中诸事均由大将军节制安排,望大将军能够善体我意,与三军将士同甘共苦,不乱杀,不施虐,除暴安良,匡扶王业!”
    韩信再次跪拜受礼,站起身,走到刘邦侧后方,手按长剑剑柄,目视着校场上的三军将士。
    等到韩信在身后站好,刘邦又目视着台下列着整齐队列,已经停止骚动的军队,高声说道:“三军将士听令,若是将来有蔑视大将军威仪、违令不从者,大将军尽可军法处置,若是因违背大将军命令而产生后果者,大将军可先斩后奏!”
    台下原本对韩信有所不服的兵将在听了刘邦这番话后,顿时个个噤若寒蝉,再没有人敢私下讨论拜韩信为大将军的事。
    刘邦的一番话把韩信说的是心潮澎湃,长久以来遭受的冷遇和积压在胸中的不平顿时被洗刷的干干净净,他连忙再次向前跨出一步,跪在刘邦身侧,双手抱拳高举过顶,对刘邦说道:“臣一定竭尽全力,与众军精诚团结、匡扶王业,以报大王知遇之恩!”
    刘邦连忙伸手扶起韩信,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胛说道:“拜将仪式已经结束,大将军不必多礼,只望我军能在大将军的率领下振起雄风,一举杀回关中,回归故里!”
    在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的时候,穆晨也已经回到了下蔡,这一次他在汉中遭受了从未遭受过的磨难,回到下蔡后,身子一直还都不是很好。
    苏凉听闻穆晨在汉中受了重伤的消息后,紧张的一夜没有睡好,整个晚上起身为穆晨盖了好几次被子,生怕他再着凉使伤口的恶化。
    对于刘茹的出现,苏凉的表现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冷静,她并不是不吃醋,而是因为自己跟了穆晨这么久,始终没能为他生出个一男半女,心中也有些不安,穆晨去汉中的这些日子里,她也反思过,不能因为自己想要独占穆晨,而绝了穆家的香火。
    原本苏凉就想过,等到穆晨回来,她要劝他迎娶荆霜,如今穆晨回来了,还带了刘茹回来,而且看样子穆晨和刘茹已经发生了那种超越人伦的事情,苏凉的心虽然很痛,但她还是决定接受这一切,不为别的,只为她想要让穆晨能够后继有人。
    在穆晨回到下蔡的时候,荆霜也听说了他在汉中身受重伤的事,连忙从寿春赶到了下蔡。
    见到荆霜,穆晨心中十分不安,这么久以来,他一直在拒绝荆霜,却在汉中与刘茹发生了荆霜一直期望他和她发生的事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