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丞天下_分节阅读_206
第95章 星陨
据说人死前会将平生所有事走马灯似的看上一遭, 所有已故的亲眷朋友都会从记忆深处重新回到人的身边。
王敦在堂前喝茶, 清明雨前的茶叶有股独特的清香,那股熟悉的味道曾让他魂牵梦萦不已。幼时在琅玡,哥哥嫂嫂还有伯父伯母都在世, 阿姊也还在, 每年清明时节, 阿姊会去摘新茶, 青翠欲滴一大捧,炒了给他们泡上两壶,余下的等着日头出来了晒干, 封到瓷坛子里留到明年去。
那时候大家都还在, 满堂少年佩玉鸣鸾, 日日读书骑马, 从王家推门一进去,十七八岁的王潜坐在堂下侃侃而谈佛经大道, 少年王含在后堂陪少年王舒喝酒,少年王导安安静静在无人的树下看书,永远最没出息的王彬才两三岁的样子,被伯母抱在怀中在后院认字, 日头从外头照进王家,穿着水红色新衣的阿姊在烹新茶,回过头来招呼他来尝尝。
王敦仿佛又喝到了那茶,一模一样的味道让他失神不已,他忘记告诉阿姊了, 那年他偷偷在树下埋了两坛子酒,想着等阿姊和小妹成亲时再挖出来,后来他忘记了,再后来,小妹死了,阿姊也死了。
王敦知道自己病的有些恍惚了,阳光从院子外头打进来,他好像一眨眼间又瞧见个熟悉的身影在院子里烹茶,水红色的新衣,珍珠项链圆润而莹亮,她伸出手去,把少年不安分的手打掉了。
王敦太多年没喊过她,一时竟是不知道如何从嘴中把“阿姊”两个字说出来,他只能呆愣愣地看着,然后瞧着她转过长长的廊道,背影消失在一大片芭蕉叶中。
王敦看了许久,清醒了些,又有些奇怪,她都走了三十多年了,怎么总感觉她还陪着自己似的?
南渡之乱,琅玡王家大小姐在流亡中与王家人失散了,尸体都没能找回来。
他缓缓地低头又喝了口茶,心里头的纷乱思绪被压下去了些。
侍女瞧他的茶凉了,上前给他换了杯新的,素色的手在阳光下像一块玉,十三四岁的小侍女低下头去,轻声说了一句“大将军用茶。”
王敦看着她,忽然道:“你把头抬起来。”
那侍女平日里怕王敦,闻声手抖了下,却仍是顺从地抬起了头,豆蔻枝头二月春,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长了张明媚的脸,秋水似的清亮眼睛让王敦抚着杯子的手忽然一顿。
王敦望着她那一双眼,良久才道:“你长得像一个人。”
那侍女不知所措,忙又低下头去。
王敦却道:“会吹笛子吗?”
侍女点点头,“师傅教过。”
王敦道:“吹支笛子。”
十三岁的小侍女小心翼翼地盘腿坐在席子上,笔直了上半身,轻轻吹了支笛子。
很简单的一支琅玡情歌,王敦记得这曲子,当年他还教王悦哼过。王家世子出生在建康,二十多年没回琅玡几趟,却能说一口流利的琅玡方言,琅玡旧事张口便来,这都是他和一群王家叔伯教出来的。至于王敦他又是哪里学来的这曲子?当年琅玡王家大小姐手把手教他吹笛子,说是以后可以拿去骗人小姑娘。
王敦望着那侍女良久,一曲笛声中忆尽平生。
说来也奇怪,这小姑娘长得有些神似琅玡王家大小姐,笛子吹得却没有琅玡王家大小姐那股洒脱灵逸劲儿,倒是更像另一个女子。
襄城。
王敦记得他那发妻,当年他还不是什么将军,午后他躲在树上背书,正打算偷懒睡一觉,树下走过个小姑娘,他以为是他阿姊来抓他了,忙跳下来站直了,还没来得及拍去身上的叶子,一抬头就瞧见个绿衣裳的女子站在树下愣愣地望着他。那便是襄城了,武帝之女,司马脩袆。
襄城嫁给了他,人人都说他有福气,他却没什么感觉,娶她无非是皇命而已。
再后来,他虽非亲手杀了襄城,但襄城之死确实是他故意为之,他把人丢在了路上,胡人追上来,襄城临死前骂他不得好死断子绝孙,他这一生也的确是没儿子,估计也确实是不得好死。这报应王敦是认的。
外人传他委弃襄城是不得已而为之,给他找了一堆理由,什么乱军之中顾及不上,什么道阻艰难无奈为之,后来更是直接说襄城是中了流矢而亡与他没关系,王敦自己心里清楚,全是无稽之谈,是他想杀襄城,所以他杀了她。
为何?
王敦也不知道究竟为何,大约因为她是武帝之女,又大约是因为她日复一日的质问让他厌烦,又兴许只是他骨子里便是个冷血的人。当年八王之乱,他赴往战场,襄城在路上忽然拦着不让他走,非得要他将家中侍妾遣散才肯罢休,乃至于怀着孩子以死相逼。
谁都知道襄城只是耍小性子,想让丈夫哄一哄,哪怕只是王敦回头瞧她一眼,说上两句好话,她也绝不会继续纠缠下去。她最后几乎是哽咽着对着王敦吼”你知道我这些年是怎么过下来的吗?”她真的只需要王敦说一句软话哄哄她。
王敦偏就懒得哄,你不是以死相逼吗?成全你如何?
若是当时琅玡王家大小姐在,估计能把干出这事的王敦活活打死,可那年琅玡王家大小姐早死了,少年将军战场之上刚崭露锋芒,杀意上头谁敢拦,他直接一脚将人从马车上踹了出去,下令继续赶路。
襄城死了。
王敦坐在榻上晒着太阳回首前尘往事,他已经不是当年器宇轩昂的少年将军,如今他缠绵病榻须发掺白,说两口话都须喘会儿气,若是襄城再瞧见他,怕也难认得出来这风烛残年的人会是当年那鲜衣少年郎,她该是不会再迷恋下去了。
王敦这辈子没有红颜知己,年轻时养过一批歌姬,觉得没意思就不养了,襄城死后,他身边再没别的女人,这辈子活到头也没懂情之一字是什么东西。他只是望着那吹笛子的小姑娘漫不经心地想,其实当年襄城若是没那么不讲道理,他养她一辈子也不是不成,就当养只雀儿,凑合着也能让她一辈子吃饱穿暖百岁无忧。
可襄城不要这些,她要的东西他给不出来。
小姑娘吹完了一曲,怯生生地把笛子放下了,低低地喊了一声“大将军。”
王敦看了她一会儿,“下去吧。”
“是,大将军。”小姑娘心里头猛地松了口气,从地上站起来,拱袖一行礼,这才转身往下走。
王敦在她走后,终于抬手低低咳了两声,他把手中的茶杯放下了。
外头有人进来通报,说是朝廷那头来的书信。
王敦以为是王导的书信,拆开后才意外发现是王悦的信。他一直有令,不收王悦的信,王悦没注意,借由王导的名字给他写了一封。
王敦不知道说他什么好,命人退下后,他仔细而认真地将这封信看了一遍。
王悦只有在很凝重的时候才会写这种端正而藏锋的楷书,王家世子平生潇洒不羁惯了,无论行都有些飘逸,但这封信不一样,这上头的字极正,可见王悦写这副书的心境是何种肃然。
王悦劝他投降,到这关头了还不肯放弃的,整个江东也只有他一人了。
王敦想骂他一句傻,却又骂不出口,他是知道王悦傻的,从前他就瞧出来了,王家这世子不够聪明,从司马绍那事开始他便知道了。他拿着那信看了许久,终于极轻地叹了口气,他把那信好好地收了起来。
“心肠这么软,不像个王家人啊。”
他派人将羊鉴与王含喊过来,又把诸葛瑶叫了过来。
“记住了,我死之后,秘不发丧,先安置文武百官与东海王,待到大局勘定,再料理我身后之事。”
他话音刚落,羊鉴等人猛地伏地恸哭,“大将军!”
王敦望着脚下痛哭不已的人,眼神颇为漠然,“我活到今日,也只能帮你们至此,余下的事,从今往后我是再管不住了,告诉钱凤,护住东海王与裴妃,胜败皆看你们自己的造化了。”
据说人死前会将平生所有事走马灯似的看上一遭, 所有已故的亲眷朋友都会从记忆深处重新回到人的身边。
王敦在堂前喝茶, 清明雨前的茶叶有股独特的清香,那股熟悉的味道曾让他魂牵梦萦不已。幼时在琅玡,哥哥嫂嫂还有伯父伯母都在世, 阿姊也还在, 每年清明时节, 阿姊会去摘新茶, 青翠欲滴一大捧,炒了给他们泡上两壶,余下的等着日头出来了晒干, 封到瓷坛子里留到明年去。
那时候大家都还在, 满堂少年佩玉鸣鸾, 日日读书骑马, 从王家推门一进去,十七八岁的王潜坐在堂下侃侃而谈佛经大道, 少年王含在后堂陪少年王舒喝酒,少年王导安安静静在无人的树下看书,永远最没出息的王彬才两三岁的样子,被伯母抱在怀中在后院认字, 日头从外头照进王家,穿着水红色新衣的阿姊在烹新茶,回过头来招呼他来尝尝。
王敦仿佛又喝到了那茶,一模一样的味道让他失神不已,他忘记告诉阿姊了, 那年他偷偷在树下埋了两坛子酒,想着等阿姊和小妹成亲时再挖出来,后来他忘记了,再后来,小妹死了,阿姊也死了。
王敦知道自己病的有些恍惚了,阳光从院子外头打进来,他好像一眨眼间又瞧见个熟悉的身影在院子里烹茶,水红色的新衣,珍珠项链圆润而莹亮,她伸出手去,把少年不安分的手打掉了。
王敦太多年没喊过她,一时竟是不知道如何从嘴中把“阿姊”两个字说出来,他只能呆愣愣地看着,然后瞧着她转过长长的廊道,背影消失在一大片芭蕉叶中。
王敦看了许久,清醒了些,又有些奇怪,她都走了三十多年了,怎么总感觉她还陪着自己似的?
南渡之乱,琅玡王家大小姐在流亡中与王家人失散了,尸体都没能找回来。
他缓缓地低头又喝了口茶,心里头的纷乱思绪被压下去了些。
侍女瞧他的茶凉了,上前给他换了杯新的,素色的手在阳光下像一块玉,十三四岁的小侍女低下头去,轻声说了一句“大将军用茶。”
王敦看着她,忽然道:“你把头抬起来。”
那侍女平日里怕王敦,闻声手抖了下,却仍是顺从地抬起了头,豆蔻枝头二月春,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长了张明媚的脸,秋水似的清亮眼睛让王敦抚着杯子的手忽然一顿。
王敦望着她那一双眼,良久才道:“你长得像一个人。”
那侍女不知所措,忙又低下头去。
王敦却道:“会吹笛子吗?”
侍女点点头,“师傅教过。”
王敦道:“吹支笛子。”
十三岁的小侍女小心翼翼地盘腿坐在席子上,笔直了上半身,轻轻吹了支笛子。
很简单的一支琅玡情歌,王敦记得这曲子,当年他还教王悦哼过。王家世子出生在建康,二十多年没回琅玡几趟,却能说一口流利的琅玡方言,琅玡旧事张口便来,这都是他和一群王家叔伯教出来的。至于王敦他又是哪里学来的这曲子?当年琅玡王家大小姐手把手教他吹笛子,说是以后可以拿去骗人小姑娘。
王敦望着那侍女良久,一曲笛声中忆尽平生。
说来也奇怪,这小姑娘长得有些神似琅玡王家大小姐,笛子吹得却没有琅玡王家大小姐那股洒脱灵逸劲儿,倒是更像另一个女子。
襄城。
王敦记得他那发妻,当年他还不是什么将军,午后他躲在树上背书,正打算偷懒睡一觉,树下走过个小姑娘,他以为是他阿姊来抓他了,忙跳下来站直了,还没来得及拍去身上的叶子,一抬头就瞧见个绿衣裳的女子站在树下愣愣地望着他。那便是襄城了,武帝之女,司马脩袆。
襄城嫁给了他,人人都说他有福气,他却没什么感觉,娶她无非是皇命而已。
再后来,他虽非亲手杀了襄城,但襄城之死确实是他故意为之,他把人丢在了路上,胡人追上来,襄城临死前骂他不得好死断子绝孙,他这一生也的确是没儿子,估计也确实是不得好死。这报应王敦是认的。
外人传他委弃襄城是不得已而为之,给他找了一堆理由,什么乱军之中顾及不上,什么道阻艰难无奈为之,后来更是直接说襄城是中了流矢而亡与他没关系,王敦自己心里清楚,全是无稽之谈,是他想杀襄城,所以他杀了她。
为何?
王敦也不知道究竟为何,大约因为她是武帝之女,又大约是因为她日复一日的质问让他厌烦,又兴许只是他骨子里便是个冷血的人。当年八王之乱,他赴往战场,襄城在路上忽然拦着不让他走,非得要他将家中侍妾遣散才肯罢休,乃至于怀着孩子以死相逼。
谁都知道襄城只是耍小性子,想让丈夫哄一哄,哪怕只是王敦回头瞧她一眼,说上两句好话,她也绝不会继续纠缠下去。她最后几乎是哽咽着对着王敦吼”你知道我这些年是怎么过下来的吗?”她真的只需要王敦说一句软话哄哄她。
王敦偏就懒得哄,你不是以死相逼吗?成全你如何?
若是当时琅玡王家大小姐在,估计能把干出这事的王敦活活打死,可那年琅玡王家大小姐早死了,少年将军战场之上刚崭露锋芒,杀意上头谁敢拦,他直接一脚将人从马车上踹了出去,下令继续赶路。
襄城死了。
王敦坐在榻上晒着太阳回首前尘往事,他已经不是当年器宇轩昂的少年将军,如今他缠绵病榻须发掺白,说两口话都须喘会儿气,若是襄城再瞧见他,怕也难认得出来这风烛残年的人会是当年那鲜衣少年郎,她该是不会再迷恋下去了。
王敦这辈子没有红颜知己,年轻时养过一批歌姬,觉得没意思就不养了,襄城死后,他身边再没别的女人,这辈子活到头也没懂情之一字是什么东西。他只是望着那吹笛子的小姑娘漫不经心地想,其实当年襄城若是没那么不讲道理,他养她一辈子也不是不成,就当养只雀儿,凑合着也能让她一辈子吃饱穿暖百岁无忧。
可襄城不要这些,她要的东西他给不出来。
小姑娘吹完了一曲,怯生生地把笛子放下了,低低地喊了一声“大将军。”
王敦看了她一会儿,“下去吧。”
“是,大将军。”小姑娘心里头猛地松了口气,从地上站起来,拱袖一行礼,这才转身往下走。
王敦在她走后,终于抬手低低咳了两声,他把手中的茶杯放下了。
外头有人进来通报,说是朝廷那头来的书信。
王敦以为是王导的书信,拆开后才意外发现是王悦的信。他一直有令,不收王悦的信,王悦没注意,借由王导的名字给他写了一封。
王敦不知道说他什么好,命人退下后,他仔细而认真地将这封信看了一遍。
王悦只有在很凝重的时候才会写这种端正而藏锋的楷书,王家世子平生潇洒不羁惯了,无论行都有些飘逸,但这封信不一样,这上头的字极正,可见王悦写这副书的心境是何种肃然。
王悦劝他投降,到这关头了还不肯放弃的,整个江东也只有他一人了。
王敦想骂他一句傻,却又骂不出口,他是知道王悦傻的,从前他就瞧出来了,王家这世子不够聪明,从司马绍那事开始他便知道了。他拿着那信看了许久,终于极轻地叹了口气,他把那信好好地收了起来。
“心肠这么软,不像个王家人啊。”
他派人将羊鉴与王含喊过来,又把诸葛瑶叫了过来。
“记住了,我死之后,秘不发丧,先安置文武百官与东海王,待到大局勘定,再料理我身后之事。”
他话音刚落,羊鉴等人猛地伏地恸哭,“大将军!”
王敦望着脚下痛哭不已的人,眼神颇为漠然,“我活到今日,也只能帮你们至此,余下的事,从今往后我是再管不住了,告诉钱凤,护住东海王与裴妃,胜败皆看你们自己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