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献上妙计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打定了主意的李雪娇,再次深施一礼,“殿下贤德,可臣女不能无状,既冲撞了殿下,便无有不道歉之礼。
    他日,臣女愿随祖父再去殿下府上养生赔礼。”
    宁王那如狼似虎的眼神,李雪娇不是看不懂,而是,即便是想要进宁王府,也得以一个合理的身份,好歹自己也算是官家小姐,岂能一声不吭的就入了宁王府?
    这样的话,让她以后在宁王面前如何能够抬起头来?哪里会有足够的砝码赢得最后的胜利?所以,现在的李雪娇越发的谨慎了起来。
    第二天,礼部侍郎李大人就诚惶诚恐的带着孙女儿李雪娇,向宁王府递上了拜帖。
    宁王倒是没端什么架子,因为他现在闲得身上都要发霉了,所以一听说李侍郎这个老头子带着如花似玉的孙女儿前来赔礼了,立马就让人请至了前厅。
    与昨天相比,此次的李雪娇变得比上次邂逅从容淡定了许多,美丽有气质的女人再加上自信,越发显得魅力四溢,把个脂粉堆中长大的宁王看得眼珠子都错不开了。
    李雪娇眼角微瞟,很喜欢男人看她的这种眼神,那是一种陷进去无法自拨的初恋的味道,最是让她迷恋。
    只是,前世谈过十多次恋爱,经历过各个不同类型的男人的李雪娇深知,在这个时代女人都是依附于男人而生存的,再美丽的女人也会有烟花散尽的时候,如果自己不能表现出与众不同,不能让宁王为她颠倒,那么,不管处在何样的高位,都有倾覆的一日。
    所以,在率先用美貌赢得宁王的关注之后的下一步,就是用自己芳自华的才学与独特见解,让他对自己侧目,也即是让宁王一步步心甘情愿的走入自己织成的网里,让他感觉到自己在他身边是有利用价值的,那样才会成为真正的赢家。
    至于说之后的事情,母以子贵,在她的那个时代都会抱错孩子,此一世,大不了怀孕的时候备下几下临产的妇人,若自己真的产下女儿,不妨换一个做为自己的依仗,这个没什么大不了的。
    较之于那个为了巩固自己地位而亲手掐死自己女儿的则天女皇,她感觉自己尚算仁慈了,又不是抛弃,只不过是让自己以后的女儿换一种身份生活,何况,所生的还未必就是女儿呢。
    知道昨日遇到的是身份尊贵的宁王,李雪娇也做足了功课,年华郡主之所以封为民间郡主,无非是献上了几种超时代的可以改变这个时代人们生活水平的工艺制作方法,即便是那个献了个南瓜的叶子衿都被封了个三品侍郎,这让李雪娇对自己越发的自信了。
    只是,前世她不通农作物,连真正的南瓜都没见过几次,就更谈不上培植了,水利工程也不通,养颜美容之策也不适用这个时代,再者就是军事战略,也不是她之所擅长的。
    歌舞嘛,貌似那些调调也不太合适,即便这些高层人物感觉新鲜,那也上不得大雅之堂,更不要说出人头地了,再者,真正的贵族女子只是当成佐餐的粗略懂得,以此艺傍身的都是三教九流中最下等的戏子,她如果想拿此来博人欢喜,无疑是自降身段,根本要不得。
    思来想去的,还真让她寻出了可以献上的计策。
    大楚国连年战争,百姓生活相当困苦,为一只鸡蛋还有可能打破头,国库更是空虚,这也让李雪娇想到了前世曾经通行过的国库券……不就是国家在危难之时筹集资金的一种手段嘛,再者这个银钱,她早就发现了虽然都是模样一致,可大多不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颇有些五花八门的感觉。
    人家始皇帝还统一了度量衡呢,这大楚国好歹也建国这么些年的了,不能将铸造银钱的技术收归国有,那就是最大的损失,所以国家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控制盐铁税,统一并掌握银钱的铸造,并且还得实行大汉的推恩令,将诸候番地逐步收归国有,当然,所有这些都不能一并讲出,得一步一步徐徐图之,不然的话,自己以后以何立足?
    所以,在与宁王攀谈之初,她率先讲述了自己对于如何解决大楚国当前财政的困境,并且阐述了如何发放国库券,如何将银钱铸造术收归国有云云,把个宁王说的云里雾里,最后概括起来那就是极有道理。
    李雪娇越说宁王的两眼越是放亮,直至最后,真想拉着她的手大笑几声天助我也,边关战事不断,国内财政举步维艰,前些时候,虽然文宣帝暂且压下了清河县的事情,可宁王这种有着特别消息的内部人士,还是第一时间得知了。
    其实清河县,虽然说起来是一个县,那是当初笼统的概括,是把清河经常泛滥的那块重灾区悉数划归过去的,真正算起来,那可不是一块小面积的地方,只说是夏青竹在清河多年,似乎是朝廷对此事不闻不问,做为皇帝,这怎么可能呢?
    若真是不闻不问,朝廷怎么还会在有余粮的时候,不间断的向清河输入救济粮呢!可以说,自始至终,朝廷就没有放弃过清河。
    清河流经大楚国二分之一的土地,几乎年年泛滥成灾,除清河之外,其它地方受灾虽不算严重,但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清河之难,难就难在国库无钱可任其调拨。
    经过凤宇家几代皇帝的研究,大家都知道,其实清河如果真正治理妥当的话,大楚国将受益无穷,其一可以利用水路运输,贯通南北,大大缩短了运输行程;其二也是最显著的自然便是可以控制水患,其中下游的万万亩良田亦可以成为新的鱼米之乡,不只是百姓,连朝廷都是乐见其成的;
    其三,在涝年的时候,亦可以引用清河水进行灌溉……总之,治理好清河的好处真是举不胜举,可就是因为国库空虚,连年战争,连外敌都不能拒之在国门之外,哪有多余的钱粮用来做国内建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