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新的一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共和三年对于中国来说真的是翻天覆地的一年,如果说共和一年我们刚刚出生,还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话,共和二年就是我们站稳脚跟和确定自己要走的道路的一年。
    在共和三年我们的脚步终于大步向前迈开,我们解决了西伯利亚的问题,让来自北方的压力缓解,也让我们国内的资源显得非常充裕。我们击败了日本,打碎了那一条随时可以封死我们的铁链,我们在东南亚取得了几个海港,我们从英国人的手里拿来了马六甲的通行证。
    中国的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廉价的资源和畅通的运输道路让前一段时间很多垂死挣扎的企业再度回春,这也是英国人一直看我们不爽的原因之一。
    去年一年中国的国民经济收入上涨了百分之七十!虽然说这个数字是因为我们之前的基数太低,可是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也让英国人十分的震惊。
    中国工人的平均工资从去年年底的每人每月四个大洋,上涨到六个大洋,中国的购买力再度的提升,绅士们一方面希望中国继续大规模的进口他们的商品,另一方面却在心里对自己要央求中国的事实有点无法接受,不太平衡。
    更让他们不平衡的是这个中国的发展非常畸形,国内经济一片欣欣向荣,中国国库却负债累累。还有他们不光少英法的钱,还少国内中国老百姓的钱。
    这种畸形让英国人在羡慕中有着无限的嫉妒。
    中国人都有存钱的毛病,那些中国居民的消费观念和西方截然不同,一个月六个大洋的收入,一家人基本生活花费大概在四个大洋的样子,剩下的两个大洋他们只花一个。
    一家如果有四个劳动力,每个月最少二十多个大洋的收入,其中一半要存起来。这些存起来的钱都被中国政府再度给拿出来花了。
    英国的经济专家算过一笔账,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中国政府除了外债之外最少花了老百姓二十亿大洋!假如中国银行出现挤兑的情况,他们的政府将在瞬息间垮台。
    这二十亿意味着中国南北铁路的贯通,没有这笔钱可能到现在中国的血管还堵塞着呢。没有这笔钱中国政府根本没有能力建造战舰,没有这笔钱,中国根本打不赢日本,也无力支撑国内高速发展的经济。
    这就是为什么在中日战争的时候中国政府那么需要钱都不发行战争债卷的原因。当时中国国内的呼声非常高,许多人都想着如果战争债卷发行,自己把所有的存款都拿出来购买!
    他们的爱国热情是值得肯定的,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放在银行里面的存款早就被杨小林花了。发行战争债卷对中国来说就是让老百姓把存折换成债卷,起不了任何作用,还徒劳的浪费人力和一大笔资源。更何况存折的到期期限是不一样的,换成债卷统一一个兑现的期限,他杨打鬼根本兑现不了。
    花了的钱怎么还?杨小林对外可以拖欠着,对内却是另外一套政策。百货大楼里面的商品稍微涨价一点,工资给你们涨一点,然后那存款在不知觉之间就贬值了。
    也就是说,这个禽兽不光借外国人的钱没打算还,对国内老百姓的欠账他也是一样。这一套忽悠老百姓的做法英国人看的十分清楚,并不高明,可确实能让政府有能力集中资源完成也许要等到几年以后才有能力去完成的事情。
    让国家超前发展英国也想,这个方法他们也会,只是他们不能用。如果放在英国政府敢这么忽悠的话可能老百姓马上就上街游行抗议去了,可能反对派立刻就把执政党给推翻了。
    但是中国老百姓却丝毫不在意,发现物价涨了的时候他们匝匝嘴巴什么也不说,继续干他们的活吃他们的饭,顶多就是在饭桌上面发几句牢骚,再给他们涨点工资,他们又开心起来了。
    如此好欺骗的国民真的是让英国政府不知道说什么,他们一方面嘲笑着中国人的愚昧,另一方面却非常羡慕,若是大英帝国的国民也如中国人一般的容易被满足,那么英国国内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正是处于这种心态,大英帝国和中国的关系现在就是这般的复杂,英国希望中国的市场能继续发挥作用,帮助英国走出经济危机,同时对中国的发展又充满了嫉妒和愤恨。
    萨道义先生的报告在英国很快得到了通过,我们不能和中国彻底的翻脸,双方在经济军事和政治各个领域的交流必须加强,同时英国也要采取某种形势的战争,打击中国的国际声望和他们的国际影响。这就像杨小林支持非洲的出发点一样,合作归合作,合作的时候我还要打击你。
    游戏规则就是这样的。
    共和四年一月一日,中国政府的年度报告也出台了。各个地方的代表在总理内阁大会上面公开了各个地方在去年取得了成绩,并且公布政府各项开支和收入。
    这也是中国和英国政府不同的地方,英国人喜欢在报告上做一些畅想未来的事情,包括他们的每一次选举都是这样,候选人大声的叫喊着自己上台以后要做什么。英国政府每年的年度报告中大多数也都是公布政府在新的一年的计划,不光英国,美国法国这些国家都是这么做的。
    但是中国政府却恰恰相反,他们公布的最多的是自己去年做了什么。那些地方都在报告中大篇幅的向社会阐明地方的税收收入是怎么花掉的。
    至于明年有什么打算,除非有一些今年突出矛盾政府必须做一个交代之外,其他的都是一笔带过。
    这和中国人传统的文化观念有很大关系。中国人当官讲究的是一个沉稳,他们都热衷于去解释自己去年做的那些不被老百姓理解的事情,或者说在社会上有争议的事情,他们会告诉别人,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畅想未来的话在英国说很正常,那些首相选举的时候经常说出一些其实他自己都知道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你如果在中国官场上这样说,你的同僚会向你投来异样的目光,因为中国的官场文化中,大家都保持低调。
    也许你的畅想是对的,但是你做不到这么办?就算你能做到,你何必在我们面前说出来?想显示一下你比我们都能干是么?放大炮只有两个结果,第一个是你做不到,别人会鄙视你。第二个是你做到了,别人会嫉妒你。
    不管是遭到鄙视还是遭到嫉妒,你的政治生涯都到头了。包括孙文先生现在都知道这个道理了。孙先生在年度报告上面都没敢再说我明年要修多少公里铁路,别人就更别提了。
    孙文先生现在真的现实多了,他已经意识到在中国这个地方,绝对不能像西方那样靠嘹亮的口号来赢得人民的支持,想让老百姓认同你,你就必须为他们做出事情来。
    各地方的年度报告做完之后,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孙文先生提出的颁布新中国的第一部《工人权利保障法》。
    在此之前中国在这一片领域里面的法律是空白的,工人们受了工伤也都是自己承受着各种损失,上道一点的老板给点慰问金,不上道的根本不理你,你还什么办法都没有。
    《工人权利保障法》出台之后,明确的规定了在工人在工作期间受到的任何伤害都应该由工厂来买单,同时还调整了工人的做高工作时间和最低工资。
    还有就是这套法律规定了工人们的假期。
    这个问题讨论的相当激烈,工伤说到底在道德上面是能够被那些商人接受的事情,人家给你干活受伤了,你给人看病这真的不过分。而且只要自己注意一点,这种事出现的机率不是太大。
    可是假期不一样,这真的影响到那些工厂的生产,关系到商人的腰包。
    盛怀宣他们这帮人那是巴不得工人二十四小时干活,孙文先生提出的方案是采用西方礼拜天放假一天的做法,盛怀宣当时就跟他拍桌子了。
    你礼拜天集体放假一天,就等于我要停工一天,这真的不行。
    后来还有人提出按月来放假,每个月四天假期,这个方案一样没有被通过。最后大家商讨来商讨去,决定采用固定节假日和流动节假日相结合的办法。
    首先过年必须放假,八月十五必须放,这是毫无争议的。你工厂的生产任务再忙,咱老百姓过年是大事。这两个节日每个节日放假半个月,加起来三十天假期。剩下还给你十五天假期,什么时候休息你自己说了算,一年就四十五天假期,就这么多了。
    虽然孙文先生没有达到预期的争取六十天到七十天的假期的目标,而且放假期间工厂只发给工人原本工资的百分之五十做生活费用,可这个法令的出台依然让全国的劳动者们兴奋不已。
    回家干活工厂还继续发钱,虽然少了点但是相比以前每年过年老板不给回家,就算给回也没有工资的情况当真让他们感觉心里舒坦多了。更何况还有了工伤这一条。
    法令通过之后被强制推行,在每一个县政府和门口和工厂的门口以及主要街道上面都张榜公布,孙文先生那在北京事件之后跌入谷底的声望开始慢慢的回升,他切切实实的为工人们做了一件好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