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746:丸州牧,是男还是女?(一)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扶灵那一日,天气还是一如既往的冷。
    天地之间,混混茫茫一片,冷风吹拂着白幔、白幡,先帝棺椁奢靡非常,四周缀着金银珠宝,绑着白色的绸缎,一眼瞧上去不像是死人躺的棺椁,更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姜芃姬身穿宽大整齐的朝服,冷漠看着这场葬礼有条不紊地进行。
    国库空虚,欠下一屁股的债,众多官员都说要一切从简,但处处都能看到奢靡的痕迹。
    四周除了假兮兮的啜泣声、冷风吹动旌旗的猎猎声、众人的脚步声和马儿的响鼻声,再无其他声音。姜芃姬跟着司仪指挥,混在朝臣之间,表情冷漠得像是一尊精致的瓷娃娃。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如此,实际上她在一心多用,围观直播间弹幕。
    帝王葬礼,哪怕是非常时期的帝王葬礼,对直播间观众来说也具有非常意义。
    听观众的谈话,似乎这场葬礼还被电视台特地转播了。
    姜芃姬眼观鼻、鼻观心,靠着直播间的弹幕打发时间,偶尔发言两句。
    将皇帝的棺椁送到庙宇,正要进行最后几个环节,姜芃姬耳尖发现远处有马蹄奔跑的动静。
    她暗中将视线挪到外头,隐约看到一名身穿甲胄的兵卒急忙下马,手中拿着一封竹简。
    出事了?
    姜芃姬正拧眉,传信兵的动静又被其他人发现,葬礼司仪是皇室宗正,他倏地沉了脸色。
    周遭官员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姜芃姬则凝心静气,听传信兵和宗正重臣等人的对话。
    “什么——昌寿王今日在谌州外祭天登基?自行称帝?”
    众多朝臣面色黑成了锅底灰,昌寿王这是故意的吧?
    偏偏挑选在先帝头七,棺椁停灵这天祭天称帝?
    摆明了是要打人脸!
    “……如今该如何应对?”
    谁也没想到,昌寿王胆子大成这样,直接称帝。
    “还能如何?自然是想办法稳住人心,再整合兵马讨伐逆、、、贼。”
    “……可是,若是动兵,怕不是昌寿王和沧州孟氏的敌人……”
    “勤王盟军有四十余万大军,如何不能将昌寿王这等贼人收拾了?”某个老臣浑然不在意。
    “正是如此,我朝四十万兵马还无法诛杀一个贼人了?你未免将昌寿王想得过于强大了。”
    他们才是正统,昌寿王名不正言不顺,本就是人人得而诛之的贼子。
    一发檄文,天下有识之士都能讨伐他。
    这个时代打仗,讲究一个“师出有名”,昌寿王当初围攻谌州,同样是打着“清君侧、诛邪佞”的名头,不是想打谁就能打谁的。一卷檄文,天下人打昌寿王,皆是师出有名。
    同样的,打仗不是“师出有名”就能百战百胜了。
    很多老臣只看得到自己的利益,根本没有考虑现实情况,多少有些理所当然了。
    昌寿王不敢和盟军硬碰硬,因为他们耗不起。
    同样的,盟军内部一片散沙,他们也不想硬来。
    虽然有些“傻白甜”,但众臣都知道现在要捧着盟军诸侯,不能和他们起矛盾。
    等葬礼结束,昌寿王登基的消息才传递开来,不少人蹙眉以对。
    有人痛骂昌寿王,有人沉默不言,同样还有人在中间和稀泥。
    姜芃姬看着众生百态,嗤笑不已。
    “这几日上演的大戏可真多,你们猜猜,昌寿王下一步会如何?”
    丰真嗤笑着道,“多半是要分化盟军,令众人生出嫌隙。按照昌寿王原本的计划,他应该俘虏了皇帝,逼迫皇帝禅位,再挑选勤王盟军的诸侯势力逐一加封安抚,从内部将盟军分化。如今,先帝驾崩,昌寿王的如意算盘黄了,他只能自行称帝,再以皇帝的名义给盟军诸侯加封。主公也知道,盟军内部多有不和,不少人都是有奶便是娘的臭德行,兴许真能拉拢走。”
    杨思点头附和,他道,“不过,昌寿王这个举动对主公而言,有利无害。”
    姜芃姬给自己争取丸州牧的位置,还打算公开女子身份,朝廷答应或不答应,几率五五开。
    不过,有了昌寿王这件事情,朝廷不答应也只能答应,只能捏着鼻子封一介女流为丸州牧。
    为何?
    因为朝廷要是得罪了姜芃姬,他们不担心昌寿王趁虚而入,将柳氏挖走?
    一个孟氏倒戈,谌州皇城都要被洗劫一空了,再来一个柳氏,东庆朝廷经不起动荡。
    哪怕他们知道柳氏和昌寿王那边的孟氏有龌龊,但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只要利益尚存,化干戈为玉帛的例子还少么?
    姜芃姬笑道,“这道理我知道。”
    下一任皇帝争霸赛的结果出来了,获胜者是太子妃的嫡长子,先帝的嫡长孙。
    得知这个消息,沪郡郡守巫马觞的脸色宛若棺椁上的黑漆,阴沉沉一片。
    他这些天到处蹦跶,拉拢盟友,哪里晓得这些人表面上应得好好的,背地里通他一刀。
    巫马觞都以为下一任皇帝是他的,没想到最后还是落到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小毛孩身上。
    不管他如何生气,结果已经无法改变。
    哪怕巫马觞想要效仿昌寿王起兵造反,城外还有盟军驻扎的军队,他没有任何胜算。
    头七葬礼之后,紧接着便是幼帝的登基大礼。
    年幼的皇帝虚岁十一,身子显得瘦弱,双眸带着对生人的惧怕,瞧着怯生生的。
    虽是登基大礼,但远不及先帝葬礼奢华,甚至显得很仓促简陋。
    皇帝身穿一袭不合身的衮服,头戴冕旒,脚步局促,牵着皇太后的手走到了龙椅前……
    姜芃姬瞄了一眼直播间弹幕,她觉得有个观众说的话很有道理。
    【聂北凌】:唉,母壮子弱,瞧着像是皇太后的登基大典,小皇帝反而成了陪衬。
    皇太后垂帘听政,幼帝成了摆设。
    登基之后,接下来的环节便是盟军诸侯最期盼的封赏。
    虽说他们的功劳不怎么大,但他们也是盟军一份子,别人吃肉,还不许他们喝汤了?
    按照官方说法,此次功劳最大的人是许裴,调度指挥有方,头等功劳,其次是象阳县县令柳羲和漳州东门郡都尉杨蹇,二者奋不顾身救驾,解救皇室于为难之中,记了次一等功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