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的教书匠_分节阅读_35
“另一样,葡萄美酒,制法不受榷场限制,大别山上排水不错,能种。最后一样,轧棉机,能快速剥下棉籽,取出棉花。”崔瑛说完,继续低头饮茶,他感觉到这三个家主有点坐不住了。
这就是崔瑛的目的了,与世族对立在封建时代实在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没有到乱世将至的时候,崔瑛也不想碰这根高压线,合作共赢才是发展的长久道理。
中国古代的税收很多时候都挺畸形的,士农工商,低位从高而低,可收入上来说,读书人不做官,光帮别人抄抄写写,教书什么的,收入都比上不农户。农人收入低那是人所共知的了,工匠也麻烦,徭役重不说,还没知识产权保护,都得从小学徒熬到出师,普通人家一样东西能传三代,需要工匠的地方真心不多。商人貌似收入很高、税收也低,但就应付各方宰肥羊就够麻烦了,没有可靠的后台,想规规矩矩做生意很容易就被坑得裤子都赔掉了。
但在税收上,商税低,农税一般,人头税高,普通农户在这方面是最吃亏的。所以农户总是千方百计投效到大族之下接受庇护,哪怕丧失人生自由都在所不惜。
投效为奴就不是人了,不用交人头税,家里的支出就少了一大半,也不用服役,不怕农忙时缺少劳动力,就算大户的租子高一点也不怕,总归饿不死人,甚至到了灾年,稍微讲究些的人家还是会给这些农奴们一些粮食的。
对于普通农户来说,投效大户除了这家的主子脑子不大好使,做事太不讲究会有一些风险之外,比当这个国家的自由民实在是好太多了。尤其是前面梁唐晋汉四代轮换、十国征伐,国家税多役重,人们自然都躲在这些朝廷不想招惹的大族里了。
对于大家族而言,交少少的地税,只交家里几个人的人头税——有县学生以上的身份还能免税,有一堆人帮着种地,这是再好也没有的事了。
可对于朝廷而言,普通百姓少,但国家的土地没少,需要花的钱没少,需要征集的税收就没少,摊到每个百姓身上的税赋就得加重,然后就是百姓继续投效大族,整个一个恶性循环。
不过没关系,从千年后来这里的崔瑛带来了太多先进的技术,可以用较少的人力做更多的事情,较少的人就能做成事,那么对于大族来说隐匿人口就是不必要的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能让羊吃人,崔瑛采用温和一些的方法,让这些大族吐出点人口土地来不是问题。
三家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冯家棉田最多,对轧棉机的需求也最大,现在他家的棉花都是靠人手工剥籽的,这也是他家隐户最多的原因。之前趁安置流民,冯家招揽了大量妇人,还被百姓夸过是良善之家。
“县尊,在下之前有些孟浪了,”那冯家主站起身来一拱到底,“不知可否给在下看一看那轧棉机。”
崔瑛继续不紧不慢地品着茶,虽然他的手法很一般,但茶的清香还是炒了出来,碧色的茶汤里飘着一根根茶叶,晃来晃去,晃来晃去……
“若县尊的机器真的可用,冯家愿意将投效户放免为良。”冯和光咬咬牙说道。冯和光可不信这小崔县令是空口白牙瞎说,这可是位发明了脱粒机的神童。
“县尊,这轧棉机不让看,这葡萄美酒可以给我们尝尝吧,若是真与西域美酒一般,我赵家也可以将投效户放良。”赵家家主眯缝着眼,拖长了声音问道。
“当然。”崔瑛总算不盯着茶汤了,招呼门外的执役端了四杯美酒上来,“葡萄美酒夜光杯,再没说错的,请诸位品尝。”崔瑛伸手端下一只高脚杯,抿了一口。
崔瑛以前和女友亲手酿过葡萄酒,本来打算结婚那天请亲友同事们品尝的,后来女友出了事,那些酒就只在崔瑛思念自己爱人时才小酌两口。但他酿酒的手艺倒没落下,每年到原定婚期的日子里,崔瑛都会亲手采摘一些葡萄,亲手酿制,以解相思之情。
三根修长的手指轻轻夹在杯梗上,轻轻摇晃一下杯子,微微倾倒,酡红的酒液慢慢流进崔瑛的唇间,崔瑛半倚在高背椅上,两颊染上了抹嫣红,“尝尝,比之西域美酒如何?”
美酒配着少年人那股子清秀又潇洒的气质,竟比配酒的琉璃器还要诱人。赵家家主瞬间觉得自己有些老土了,也学着崔瑛的样子,笨拙地捏着杯梗,晃了几下,饮上一口。
“好,这买卖老赵做了。”他想摔个盏以示豪迈,却怎么也舍不得这干干净净的琉璃盏儿,最后还是悻悻地将高脚杯放了下来,又不甘心地说道:“人都说酒满茶半,你这酒有三分满没有?可是欺人太甚了。”
崔瑛将最难谈的两家说松了嘴,心底那根弦也松了松,带笑的脸上透出一丝随意来。
“您这一说可就漏了怯了,这葡萄美酒要赏其色,品其香,得其味,正如书法之飞白,诗词之顿挫,装上一整杯?俗了,俗了。”
赵家那位被噎得没话说,他们的注意力又转向了琉璃杯上。
“这琉璃杯?”范家那话没问完,见其他三人那神情,也不由面露赧色,琉璃杯的价值可不是放些隐户能比得上的。他家子弟从军的多,茶叶生意的途径比别人要广些,而且北方的牧民也吃不起极贵的茶粉,炒茶却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三家一家一门生意,都承诺将隐户放良,投效的田地归还本家并给一些置家费,田亩照白契缴税,又因为不再纠结于地里的粮价,各家有一摊大生意,这三家以后抱团的时候也少些,崔瑛将这三大家啃了下来,六安的钱粮基本上不会再出问题了。
田亩文入衙,炒茶方子、酿酒方子与轧棉机交割,每家还投桃报李地给了崔瑛两成技术份子,算得上皆大欢喜了。
大户的问题解决了,余下来的夏税分配就容易多了。崔瑛再次感谢皇帝将自己分回了六安,感谢小张雷每天兢兢业业地训练蒙童们认字和数算,要不然他还需要想办法限制那群吏盘剥百姓。现在认字会算的人口多了,让里正按数将该征的税粮布帛直接送到库房就行了,乡村里再不必鸡飞狗跳了。
“如何算每一户的积分还记不记得?”张雷将圆满完成脱粒机推广任务的蒙童召集过来,很有经验地开始训话。
“记得。”下面一群小蒙童脑袋点得像小鸡琢米似的。
“那你们要做什么事呢?”张雷循循善诱道。
“算好每户的积分,小组内互相检查,没有问题的用村合计验算,全部正确告诉里正爷爷和各家的大人,每户交租后由里正爷爷发缴税券给户主,然后押送到四个门外的行仓完税。”这些小孩子掰着手指头将每一步都记牢了。
“行了,三天内把消息传到位,早点交完夏税你们也能早点过来念几天书,已经有几个外州的富户来寻人帮忙算帐了,把田亩丈量和升斗换算学好些,明年就能给别人家当帐房了,能按月拿工钱的。”张雷又透漏消息道:“上回推广脱粒机最好的已经能进县学读书了,说不好以后能和先生一样当官呢,这回先生说做的好的一样有奖励。”
蒙童们兴奋起来,互相盘问着计算积分的方法,恨不得处处都完美无缺。
积分换算是崔瑛最后想到的最合理的征税方案,将全县实际人口、实际田亩和田亩的实际等级换算成分数,进行加权分配,然后得出全县的总分值,再用总税额一除,得到每一个分值要交的税额,最后将计算积分的标准告诉给那群已经算盘不离手的蒙学生们,他们负责将该收的税钱通知到每一户。
这也就是崔瑛速算的本事高,又之前跑遍了全县,还有一群小娃娃兵,否则就只能由着县令和钱谷师爷估计个大概值(肯定比正确数额高不少),然后由县衙里的吏员向他们征收。
现在县衙里负责的书吏被崔瑛派在四门收税,捕快壮班的衙役也都在县城周围维持秩序,防止有强人抢了税粮。
#
“小草儿,你确定你没算错,可别糊弄爷爷,咱们家就只用交这点钱?这点粮?”一个老爷子听自家孙女报出的数字,有些不可置信,转头问起自家孙子:“蛋儿啊,你给爷爷说说,咱家到底该交多少?她个小丫头片子可见不太靠谱。”
“阿爷,妹儿没算错,她那算盘珠子拨的,县尊都夸呢。”黑壮壮的小男孩儿应道:“这个数县令哥哥演算了很多遍了,没问题的,您明天直管把这数目报给大家,然后趁人少给送城里去,咱们这夏税就算交完了。有三四家人等着请妹儿去帮忙盘帐呢。”
“也是怪了,你们这群小小子儿都在外头风吹日晒地算土方,这小丫头片片却在好屋里呆着,好吃好穿好招待,这世道也怪了。”孩子的母亲见儿子小脸糙糙的,再看看闺女那张白嫩嫩的小脸,心情有些复杂。
“娘~妹儿吃好穿好还不好啊?”男娃娃知道他娘是心疼他,安慰道:“富人家里都是主母当家,这当家主母肯定喜欢女娃娃呀,能面对面说话,不怕不自在。”
他低声对他娘道:“我听说有几个城里的小商户想娶咱妹儿呢,有几个大家的主母说咱妹儿就是一把管家的好手。”
他娘一听,眼睛就是一亮,“这话要作准的话,那朵儿就不送人了,长大了,你这当哥的好好教教她。”
男孩儿心底一松,点点头,他知道所谓送人不过是糊弄他们这群小孩子的,许多女婴儿其实都送了河神。
第37章 夏税(下)
崔瑛不知道他的做法又救了一个女婴的性命,他理顺了夏税的征收事项,下面要做的事就是四处巡看,别让吏员欺民,也别让刁民耍横,也可以提前思考下一步要做什么了。
叶知秋最近除了帮崔瑛摸了摸那三大家吐隐户吐得彻不彻底之外,白天跟着崔瑛到处转,晚上就奋笔疾书一天的见闻。六安与汴梁之间的快马急递每隔三五天就要往返一趟。
另一头,因感觉崔瑛能拿捏住吏员而不再担心的安德裕也不急着找崔瑛了,他喜欢上了六安的路、六安的脚店、六安识字的小孩,甚至六安的茅房。
“柳林,你说这都是依江而住的庐州人,这六安人怎么就怎么讲究呢?”这两天在六安四处瞎逛的安德裕从一家脚店后巷的茅房里出来,费解道:“你看六安这茅房修的,水泥打得地坪,平得能照见人影儿,一个一个马桶也不知通向哪儿去,反正没什么味道,里面还有厕纸,还插点花儿朵儿的,比咱老家有些姑娘的闺房都讲究了吧?好像也没在墙角闻到尿骚味儿?啧啧啧。”
柳林颇有些无奈,“东翁,咱们在六安都快半旬了吧,是不是该回县治了?”
“急什么,小事合肥县令自会处理,大事早就有衙役快马来找咱们了,六安小炒我还没吃够呢,还有那个叫张雷的小娃娃,是个好苗子,作文也有功夫,见解也独道,我得说通他,让他明年应发解试,说不得还能给咱们庐州再挣一个进士来。”安德裕说着,又转向另一家据说擅长做爆炒羊肉的正店,兴致高得很。
这就是崔瑛的目的了,与世族对立在封建时代实在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没有到乱世将至的时候,崔瑛也不想碰这根高压线,合作共赢才是发展的长久道理。
中国古代的税收很多时候都挺畸形的,士农工商,低位从高而低,可收入上来说,读书人不做官,光帮别人抄抄写写,教书什么的,收入都比上不农户。农人收入低那是人所共知的了,工匠也麻烦,徭役重不说,还没知识产权保护,都得从小学徒熬到出师,普通人家一样东西能传三代,需要工匠的地方真心不多。商人貌似收入很高、税收也低,但就应付各方宰肥羊就够麻烦了,没有可靠的后台,想规规矩矩做生意很容易就被坑得裤子都赔掉了。
但在税收上,商税低,农税一般,人头税高,普通农户在这方面是最吃亏的。所以农户总是千方百计投效到大族之下接受庇护,哪怕丧失人生自由都在所不惜。
投效为奴就不是人了,不用交人头税,家里的支出就少了一大半,也不用服役,不怕农忙时缺少劳动力,就算大户的租子高一点也不怕,总归饿不死人,甚至到了灾年,稍微讲究些的人家还是会给这些农奴们一些粮食的。
对于普通农户来说,投效大户除了这家的主子脑子不大好使,做事太不讲究会有一些风险之外,比当这个国家的自由民实在是好太多了。尤其是前面梁唐晋汉四代轮换、十国征伐,国家税多役重,人们自然都躲在这些朝廷不想招惹的大族里了。
对于大家族而言,交少少的地税,只交家里几个人的人头税——有县学生以上的身份还能免税,有一堆人帮着种地,这是再好也没有的事了。
可对于朝廷而言,普通百姓少,但国家的土地没少,需要花的钱没少,需要征集的税收就没少,摊到每个百姓身上的税赋就得加重,然后就是百姓继续投效大族,整个一个恶性循环。
不过没关系,从千年后来这里的崔瑛带来了太多先进的技术,可以用较少的人力做更多的事情,较少的人就能做成事,那么对于大族来说隐匿人口就是不必要的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能让羊吃人,崔瑛采用温和一些的方法,让这些大族吐出点人口土地来不是问题。
三家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冯家棉田最多,对轧棉机的需求也最大,现在他家的棉花都是靠人手工剥籽的,这也是他家隐户最多的原因。之前趁安置流民,冯家招揽了大量妇人,还被百姓夸过是良善之家。
“县尊,在下之前有些孟浪了,”那冯家主站起身来一拱到底,“不知可否给在下看一看那轧棉机。”
崔瑛继续不紧不慢地品着茶,虽然他的手法很一般,但茶的清香还是炒了出来,碧色的茶汤里飘着一根根茶叶,晃来晃去,晃来晃去……
“若县尊的机器真的可用,冯家愿意将投效户放免为良。”冯和光咬咬牙说道。冯和光可不信这小崔县令是空口白牙瞎说,这可是位发明了脱粒机的神童。
“县尊,这轧棉机不让看,这葡萄美酒可以给我们尝尝吧,若是真与西域美酒一般,我赵家也可以将投效户放良。”赵家家主眯缝着眼,拖长了声音问道。
“当然。”崔瑛总算不盯着茶汤了,招呼门外的执役端了四杯美酒上来,“葡萄美酒夜光杯,再没说错的,请诸位品尝。”崔瑛伸手端下一只高脚杯,抿了一口。
崔瑛以前和女友亲手酿过葡萄酒,本来打算结婚那天请亲友同事们品尝的,后来女友出了事,那些酒就只在崔瑛思念自己爱人时才小酌两口。但他酿酒的手艺倒没落下,每年到原定婚期的日子里,崔瑛都会亲手采摘一些葡萄,亲手酿制,以解相思之情。
三根修长的手指轻轻夹在杯梗上,轻轻摇晃一下杯子,微微倾倒,酡红的酒液慢慢流进崔瑛的唇间,崔瑛半倚在高背椅上,两颊染上了抹嫣红,“尝尝,比之西域美酒如何?”
美酒配着少年人那股子清秀又潇洒的气质,竟比配酒的琉璃器还要诱人。赵家家主瞬间觉得自己有些老土了,也学着崔瑛的样子,笨拙地捏着杯梗,晃了几下,饮上一口。
“好,这买卖老赵做了。”他想摔个盏以示豪迈,却怎么也舍不得这干干净净的琉璃盏儿,最后还是悻悻地将高脚杯放了下来,又不甘心地说道:“人都说酒满茶半,你这酒有三分满没有?可是欺人太甚了。”
崔瑛将最难谈的两家说松了嘴,心底那根弦也松了松,带笑的脸上透出一丝随意来。
“您这一说可就漏了怯了,这葡萄美酒要赏其色,品其香,得其味,正如书法之飞白,诗词之顿挫,装上一整杯?俗了,俗了。”
赵家那位被噎得没话说,他们的注意力又转向了琉璃杯上。
“这琉璃杯?”范家那话没问完,见其他三人那神情,也不由面露赧色,琉璃杯的价值可不是放些隐户能比得上的。他家子弟从军的多,茶叶生意的途径比别人要广些,而且北方的牧民也吃不起极贵的茶粉,炒茶却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三家一家一门生意,都承诺将隐户放良,投效的田地归还本家并给一些置家费,田亩照白契缴税,又因为不再纠结于地里的粮价,各家有一摊大生意,这三家以后抱团的时候也少些,崔瑛将这三大家啃了下来,六安的钱粮基本上不会再出问题了。
田亩文入衙,炒茶方子、酿酒方子与轧棉机交割,每家还投桃报李地给了崔瑛两成技术份子,算得上皆大欢喜了。
大户的问题解决了,余下来的夏税分配就容易多了。崔瑛再次感谢皇帝将自己分回了六安,感谢小张雷每天兢兢业业地训练蒙童们认字和数算,要不然他还需要想办法限制那群吏盘剥百姓。现在认字会算的人口多了,让里正按数将该征的税粮布帛直接送到库房就行了,乡村里再不必鸡飞狗跳了。
“如何算每一户的积分还记不记得?”张雷将圆满完成脱粒机推广任务的蒙童召集过来,很有经验地开始训话。
“记得。”下面一群小蒙童脑袋点得像小鸡琢米似的。
“那你们要做什么事呢?”张雷循循善诱道。
“算好每户的积分,小组内互相检查,没有问题的用村合计验算,全部正确告诉里正爷爷和各家的大人,每户交租后由里正爷爷发缴税券给户主,然后押送到四个门外的行仓完税。”这些小孩子掰着手指头将每一步都记牢了。
“行了,三天内把消息传到位,早点交完夏税你们也能早点过来念几天书,已经有几个外州的富户来寻人帮忙算帐了,把田亩丈量和升斗换算学好些,明年就能给别人家当帐房了,能按月拿工钱的。”张雷又透漏消息道:“上回推广脱粒机最好的已经能进县学读书了,说不好以后能和先生一样当官呢,这回先生说做的好的一样有奖励。”
蒙童们兴奋起来,互相盘问着计算积分的方法,恨不得处处都完美无缺。
积分换算是崔瑛最后想到的最合理的征税方案,将全县实际人口、实际田亩和田亩的实际等级换算成分数,进行加权分配,然后得出全县的总分值,再用总税额一除,得到每一个分值要交的税额,最后将计算积分的标准告诉给那群已经算盘不离手的蒙学生们,他们负责将该收的税钱通知到每一户。
这也就是崔瑛速算的本事高,又之前跑遍了全县,还有一群小娃娃兵,否则就只能由着县令和钱谷师爷估计个大概值(肯定比正确数额高不少),然后由县衙里的吏员向他们征收。
现在县衙里负责的书吏被崔瑛派在四门收税,捕快壮班的衙役也都在县城周围维持秩序,防止有强人抢了税粮。
#
“小草儿,你确定你没算错,可别糊弄爷爷,咱们家就只用交这点钱?这点粮?”一个老爷子听自家孙女报出的数字,有些不可置信,转头问起自家孙子:“蛋儿啊,你给爷爷说说,咱家到底该交多少?她个小丫头片子可见不太靠谱。”
“阿爷,妹儿没算错,她那算盘珠子拨的,县尊都夸呢。”黑壮壮的小男孩儿应道:“这个数县令哥哥演算了很多遍了,没问题的,您明天直管把这数目报给大家,然后趁人少给送城里去,咱们这夏税就算交完了。有三四家人等着请妹儿去帮忙盘帐呢。”
“也是怪了,你们这群小小子儿都在外头风吹日晒地算土方,这小丫头片片却在好屋里呆着,好吃好穿好招待,这世道也怪了。”孩子的母亲见儿子小脸糙糙的,再看看闺女那张白嫩嫩的小脸,心情有些复杂。
“娘~妹儿吃好穿好还不好啊?”男娃娃知道他娘是心疼他,安慰道:“富人家里都是主母当家,这当家主母肯定喜欢女娃娃呀,能面对面说话,不怕不自在。”
他低声对他娘道:“我听说有几个城里的小商户想娶咱妹儿呢,有几个大家的主母说咱妹儿就是一把管家的好手。”
他娘一听,眼睛就是一亮,“这话要作准的话,那朵儿就不送人了,长大了,你这当哥的好好教教她。”
男孩儿心底一松,点点头,他知道所谓送人不过是糊弄他们这群小孩子的,许多女婴儿其实都送了河神。
第37章 夏税(下)
崔瑛不知道他的做法又救了一个女婴的性命,他理顺了夏税的征收事项,下面要做的事就是四处巡看,别让吏员欺民,也别让刁民耍横,也可以提前思考下一步要做什么了。
叶知秋最近除了帮崔瑛摸了摸那三大家吐隐户吐得彻不彻底之外,白天跟着崔瑛到处转,晚上就奋笔疾书一天的见闻。六安与汴梁之间的快马急递每隔三五天就要往返一趟。
另一头,因感觉崔瑛能拿捏住吏员而不再担心的安德裕也不急着找崔瑛了,他喜欢上了六安的路、六安的脚店、六安识字的小孩,甚至六安的茅房。
“柳林,你说这都是依江而住的庐州人,这六安人怎么就怎么讲究呢?”这两天在六安四处瞎逛的安德裕从一家脚店后巷的茅房里出来,费解道:“你看六安这茅房修的,水泥打得地坪,平得能照见人影儿,一个一个马桶也不知通向哪儿去,反正没什么味道,里面还有厕纸,还插点花儿朵儿的,比咱老家有些姑娘的闺房都讲究了吧?好像也没在墙角闻到尿骚味儿?啧啧啧。”
柳林颇有些无奈,“东翁,咱们在六安都快半旬了吧,是不是该回县治了?”
“急什么,小事合肥县令自会处理,大事早就有衙役快马来找咱们了,六安小炒我还没吃够呢,还有那个叫张雷的小娃娃,是个好苗子,作文也有功夫,见解也独道,我得说通他,让他明年应发解试,说不得还能给咱们庐州再挣一个进士来。”安德裕说着,又转向另一家据说擅长做爆炒羊肉的正店,兴致高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