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镇宅之宝的来历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两道菜由义大妈和义舜洲母子俩亲自负责,范谨则主勺其他菜肴。
    另外义大妈还请了两个业内公认的大厨,这两天正在试用阶段。
    再看了这几天的营收支出,一天的营业额差不多在七八万,但每天的营收都在呈直线上升。
    金锋不动声色递还给义大妈。
    义大妈忐忑不安的问道:“锋,你……这……”
    金锋淡淡说道:“没事,挺好。大妈的账做得很细。我放心。”
    义大妈唯唯诺诺,勉强笑了笑:“锋,有什么不对,你直说。大妈一家子要是没你,早就垮了。”
    金锋拍拍义大妈的手臂,轻声说道:“大妈,挣不挣钱对我来说真的无所谓。这馆子虽说是我的,但我以后也不会经常来,还得交给你来管。”
    “我,在乎的,是牌坊上,那三个字。”
    义大妈看着外边帝都山的招牌,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晚饭以后已经是七点来钟,一帮子人喝得差不多,拉扯着换地方继续。
    这回去的是沈奇文的家里,最著名的帽子胡同四合院。在私人场合喝酒,那……
    必定少不了女人。
    白墨阳可是影业巨头,一个电话就召唤了七八个电影学院的学生过来。个顶个的一级棒。
    金锋可对这些不感兴趣,由沈奇文带着参观四合院。
    沈家当初靠着倒腾古董发家致富,挣了不少的黑心钱。
    后来沈老爷子分家,一支去了宝岛省,沈奇文这一支留在了天都城。
    这些年沈奇文家挣了不少黑心钱,但捐的国宝不少,留下来也不少。
    这院子也一直由沈家住着,沈家也保留了老爷子在世时候死不分家的规矩。
    三代人都住在这里宅子里,愣是没一个人搬出去。
    好在这宅子够大,近一千两百平米,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民国时候的原风原貌。
    沈奇文的二哥沈孤鸿听说金锋来了赶紧从后院出来热情招呼。
    新新的雨前龙井泡上,绿色的尖牙在白白的水晶杯里翻滚静静的绽放。
    对于像金锋这样顶级大玩家,沈孤鸿自然知道讨好金锋的法子。
    家里边的地库打开,沈家两兄弟一人一把钥匙再开了地库下面的保险柜,慎重的取出一个盒子来。
    这,可是沈家的镇宅之宝。
    唐朝柳公权楷书书帖《告神贴》,从来没见过光的。
    神州古玩行里边,有很多的内行同行都在盛传沈家有一幅柳公权的楷书字帖真迹,但却是从来没人见到过。
    今天,来了贵客,沈家也是把压箱底的绝世珍宝给拿了出来。
    颜体柳体,名垂青史。
    柳公权的名气自然不用多说,神州书法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柳体传天下,后世之楷模。
    他官也做得不小,号称七朝元老,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
    他的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厚,大气磅礴。苍劲刚硬,棱角外露。
    骨肉俱全,阴阳相生,刚柔并济,笔法丰富自然,可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金锋见到这幅字帖的时候也是极为震撼。
    虽然字帖已经严重发黄,上面的字体字迹有些暗淡,却是力透纸背,迎面正看,浩然正气扑面而来。
    这幅《告神贴》不过也就一尺见方,上面的字不多,十三个开书体,唐朝的书法家那是不讲究上面字体大小,想写多大就多大。
    但是柳体跟颜体的楷书却是除外。
    这上面的十三个字非常的工整,书页仅有十三个字,并不是全的,但从这十三个字上,完全能看见遒劲有力、结构沉着,点画飞扬,一笔一划真情流露。
    柳公权存世的真迹真的太少太少,公认的只有只有《送梨帖跋》一件。
    历经千年各种各样的劫难,能保存到现在的,除了碑文和临摹,真迹几乎绝种。
    说实话,碑文跟原作绝对是有很大差别的,碑文还得看石匠的手艺,不是大家石匠雕刻出来的碑文,那都是不能当真的。
    临摹就更不用说了。
    “金大师,您看这字贴到底对不对?”
    沈孤鸿轻声询问金锋,言语中带着一丝不确定。
    金锋嗯了一声,静静说道:“有什么说法?”
    沈孤鸿在金锋面前非常坦然,坦然得令金锋都绝得意外。
    沈孤鸿明确告诉金锋说,这书帖是在七十年代末期寻摸到的,寻摸到的地方说起来都觉得令人不可信。
    自己有一天去殡仪馆送别一个老友,那些年殡仪馆跟火葬场都是在一块的。
    自己的老友排在后面烧,前面烧的一个人是孤寡老人,压根没见着任何亲人来做最后道别。
    沈孤鸿当时就那么无意的瞟了一眼,然后就看见这个孤寡老人中山装上边的口袋里露出来一张黑黑黄黄的纸张。
    凭借着自己耳读目染的经验和眼力,沈孤鸿当即就判定这张纸大有来头。
    对于收藏世家来说,像沈孤鸿这样的人,骨子里的德行跟其他人那是完全一样,就跟金锋骨子里德行也是差不多的。
    见到好宝贝,那就是千方百计都要搞到手。
    说实话,当时的沈孤鸿也是很有忌惮的。
    但时间却是来不及容自己考虑纠结,眼看着这个孤寡老人就要进炉子火化了。
    沈孤鸿见四下里无人,咬着牙横下一条心,当前抢上去,一把扯开孤寡老人的口袋,将这张纸给拿了。
    刚刚一拿出来,就只听见轰隆一声响,孤寡老人就进了火炉子里。
    拿到这张纸的沈孤鸿也是相当沉得住气,参加完老友的火化仪式之后又送上了万安公墓,这才回到家里把东西拿出来,慢慢的寻摸品鉴。
    一看之下,沈孤鸿当即就吓得给这幅字给跪了。
    这幅字上有各个时期各个名人的印戳,从米芾的‘审定真迹’印到元代收藏家张晏‘贤志主人’的私人印戳,再到就连乾隆的‘宜子孙’,以及乾隆儿子爱新觉罗永瑆‘诒晋斋’的印章,密密麻麻大大小小不下八方名人印戳。
    这些印章无一不是真迹。
    因为在当时那会,神州的收藏热还没起来,印章这玩意还真没人去作假。
    不过奇怪都是这个书帖却是没有卷首卷尾,仅仅就一张残缺书帖。
    这可把沈孤鸿给弄个云里雾里的,查了很多的资料大致判断出这书帖有可能是柳公权的真迹。
    两兄弟在那一段时间里可是拜访了不少名家大师,当然,这些名家大师肯定学问和阅历都得比沈家的高明才值得两兄弟登门。
    于是沈家两兄弟有柳公权真迹的事也就慢慢的传开了。
    两兄弟血液里流淌的可是古董黑商的血液,自然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从此以后再不找任何人,把这书帖永远的锁在地库最重的保险柜里。
    一年就拿一次出来自己兄弟俩慢慢欣赏,直到现在。
    遇见金锋到家里做客,这东西,在时隔三十年以后第一次跟外人见面。
    听了沈孤鸿的讲述,金锋倒也对沈孤鸿很有些欣赏。
    只要是大宝贝,那就一定要拿下,不管用什么手段和法子。
    这跟金锋的脾气很对路。
    却是闭上眼睛长长叹息,脸上现出一抹心痛之色。
    “可惜,太可惜了。”
    “这个人身上,绝对还有其他的字帖,十有七八,《告神贴》的其他部位就在他的衣服包里!”
    “可惜……我当时没在场。”
    沈家两兄弟咝了一声,面露苦笑,虽然有些追悔莫及,但事情已经多了那些年,再来检讨后悔也是枉然。
    金锋有些小激动,余怒未消冷厉骂道:“真是个书痴,死就死了还他妈想把东西带下去陪葬。”
    “愚蠢!”
    金锋的样子让沈家两兄弟很是感到无语。
    心里头对金锋的敬畏更加深了。
    纸质类的东西,包括书法字画、古籍善本在历朝历代的战火战乱中是最容易被毁的。
    一把火就没了。
    运输起来也非常的困难,所以存留下来的,实在是太少了。
    就算是存留下来了,遇见一些书痴画痴,藏着这些个绝世重宝永不示人,死了以后也毫无客气的带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