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神奇的凳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姐,你邀上启坤一起去看下,陈老师家属的工作一定要做好,一定不能让家属冲击乡政府,山江镇的副乡长你林洁带到县里来吧,我担心家属情绪失控,对她不利。”
    “嗯,家属情绪基本稳定了,你放心吧,本来也不想打电话让你担心,还是忍不住,想知道你在哪儿!”
    挂了电话,郝建叹了口气,真没想到,由于自己的一个疏忽,让一个工作了十多年的代课老师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陈崇华是古阳县山江镇堡孜口村人。1984年,他进入村办的堡孜口村小学任教至今,其间,他从最初的民办教师成了计划外民办教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代课教师”。
    从1984年到1999年,陈崇华这15年的工资都以村委会开具的欠条形式发放。
    古阳县教育局、山江乡政府和堡孜口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都确认了拖欠工资这一事实。堡孜口村村委会主任李祖斌表示,村里像陈崇华这样被拖欠工资的民办教师至少还有20多人,但现在村里无力承担这部分债务。
    1982年高中毕业后,陈崇华像他的大多数农村同学一样回家当了农民。1984年10月,他得知村小招教的消息,便在家里人的支持下报名参加了由乡教育管理站组织的堡孜口村小学招教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村小成为教师。
    1989年,陈崇华被升任校长的周永杰任命为教导主任,这之后,堡孜口村小学多次在全乡统考的总成绩排名中进入前三,而陈崇华也被山江政府多次评为“优秀教师”、“模范教师”。
    即使收到了许多荣誉,也获得了村里人的尊敬,陈崇华却有自己难言的无奈。
    陈崇华说,当时,堡孜口村小学民办教师的工资都由村委会发放,从1984年开始任教到1999年,他基本没有拿到现金工资,最终领到的只是合计16000多元的欠条。
    “每年过年的时候都要跟村委会协调,一个人才能拿点钱过年,剩下的全部打欠条。”周永杰说。据陈崇华回忆,他工作了几年后,由于拖欠的工资越来越多,他们找过乡教管站,而教管站只能督促村里发工资,没什么实际作用。
    到1999年,陈崇华的工资从刚任教时的一年300元涨到了一年1700元,但这也仅仅只是停留在数字层面。这年后,村小的管理划属山江中心校,陈崇华才开始领到了每学期发一次的代课费。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崇华曾经的同事中,有人通过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进入国家教师行列,工资由财政统筹;有人则外出打工;而他因为在1989年民办教师职务评定时被划为计划外民办教师,成了一名代课教师,现在的工资也只是一学年8000元。
    堡孜口村的教师换了一拨又一拨,老教师们逐渐被年轻的特岗教师替换。1999年,陈崇华辞去教导主任的职务,做回一名普通的任课教师。
    今年父亲中风住院的时候,拿不出钱住院,那时心里陈崇华气愤得很。拿不到工资,种地所得就是陈崇华唯一的收入。随着自己结婚生子,身为教师的他甚至需要借钱给孩子交学费,遇到这样难堪的情况,他总是很无奈。
    这些年,陈崇华因为被拖欠工资一事多次上访,每次得到的回复都一样:等国家政策。多年过去,他的工资到底什么时候发,依然没人能说清。
    父亲住院了,医院逼着交钱,无奈,他又找到了山江镇政府,与林洁副镇长斗了几句嘴,越想越是委屈,索性买了一瓶农药,来到学校里的后坡喝下了,当人们找到他的时候,身体都僵硬了。
    他曾经到县委办上访过,因为那时郝建在与胡书权谈判,把这事交给办公室处理,最后陈老师回去了。郝建也淡忘了这件事,没想到造成今天的局面。
    财政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经费再少,也不能少了老师的工资,作为政府,永远都是正义的守卫者,绝对不能做到失信于民,失义于民,郝建要通了教育局长高湘文的电话,要他统计一下全县像陈老师的这样的情况还有多少,一共打了多少欠条,统计好了,县财政全部解决。
    处理好了之后,他跟韩志清通了个气,韩志清也非常赞成,连连说早该研究这个事了。这段时间他也忙得打陀螺一般。
    挂了电话,郝建的心又沉重了,难怪说中央年年都下一号文件,农村的问题大着呢,农民还苦着呢!
    郝建高度关注蔬菜大棚的进展情况。冯启坤说:
    蔬菜大棚的进展很为顺利,经历了大洪灾,天气变得好多了,雨水不多,大概是夏季下的太多了,这样的天气,很利于发展蔬菜大棚,眼看着天气凑趣,种下的种子开始发芽生长,8月底,建了蔬菜大棚的农户,笑了。
    他到东首市联系蔬菜的销售,第一次的大棚,农户选择了辣椒和黄瓜,种植的难度不大,进入11月以后,新鲜的辣椒和黄瓜已经下架了,这些蔬菜正好补充,
    冯启坤联系的价格不高,不少的蔬菜贩子到了古阳县,冯启坤没有想到,根本不需要联系销路了,不断有农用车开进古阳县,大量的蔬菜被拖出去了。蔬菜的价格虽然不高,可是,钱来的活,没有赊账,新鲜的蔬菜供不应求。
    进入9月,所有的大棚都开始种植第二季的蔬菜,有些心急的农户,开始慢慢归还贷款,各乡镇的书记乡镇长是很敏锐的,发现了这个窍门,很多的书记找到了冯启坤,请求发展蔬菜大棚,请求县委、县政府支持,主要是要求争取到信用社小额信贷的指标,信用社一年只有那么多的钱,每个乡镇都想着贷款,几乎是不可能的。
    冯启坤很谨慎,不同意忽然之间大发展,1000元左右的投入,在古阳县农民眼里,不是小数目,很多的农户,一年辛辛苦苦,纯收入达不到1000元,现在,效果虽然不错,但是,需要春节的市场验证。
    冯启坤还高兴的说,照此速度,不用到十月,蔬菜大棚的效益出来了,大量的蔬菜贩子进入古阳县,大棚蔬菜供不应求,农民开始得到实惠了,不少农户已经还清了贷款,满腔热情投入第三季蔬菜的种植上面,黄瓜、西红柿、卷心菜、辣椒、干豆、四季豆等等,花样也多了。
    古阳县的农民算找到了一条致富的路子了。
    冯启坤统计的情况,第一批100个蔬菜大棚,因为有了技术指导,全部还清了贷款,不到3个月时间,每个大棚的纯收入达到了2000元。
    郝建头脑里关于农村发展的思路清晰了很多。 郝建开始整理思路,通过许多天的农村调研,与庄稼汉的促膝谈心,郝建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结合古阳县的实际情况,郝建要动手写调研报告。关于农民致富农村发展的思考。不过这事今天搞不成,因为门响了。
    “思琴,你瘦了!”
    “冤家,你也瘦了!”
    郝建轻轻地用脚把门一勾,关上了。
    郝建把叶思琴抱到了那张凳子上坐了下来,叶思琴皱到眉头问,
    “冤家,你不是好想吗?”
    “是啊,太想了!”郝建手脚并用,好在叶思琴有备而来,穿得的是短裙,并不消耗郝建多少精力。
    “想什么呢?”
    “想太阳!”
    “学会咬文嚼字了,酸死了!”
    “思琴,准确一点说是我想太阳你!”
    “那还不抱我到床上去?”
    “这儿一样的呢!”
    郝建伸手只是一拉,叶思琴脸蛋一红,不说话了!
    这鬼郝建,他妈的骗人说打什么报告腹稿,没准刚才一直在琢磨着这张凳子的窍门呢,没有特殊的用途,人家会收一晚6888吗!
    因为不需要两人用什么体力,两人足足折腾了三个小时才感觉到肚子饿了,该下楼吃东西了。
    关上门,叶思琴特意看了看这张神奇的凳子,意味深长地说,发展还是依靠高科技啊!
    这一句话马上点燃了郝大书记的灵感,不过与农村发展报告毫无关系,他说,爬天门山讨累啊,日出日落我们坐到高科技凳子上不一样欣赏得到么!
    哈哈,某货嘴巴上挨了一记,不过很轻,轻轻地,拍在嘴巴上很受用,轻轻一舔,农夫山泉,还有点甜呢!
    吃了饭,晚上两人也不去爬山了,郝建一点也不遗憾,天门,还有山什么滴,房间里都有,想看就看,想爬就爬!
    遗憾的是第二天早晨,叶思琴就要走了,市政府为她摆下接见宴,两人又亲热了一阵,叶思琴走了,郝建打了马天明的电话,要他赶快过来接。
    一路上郝建不停地打着哈欠,马天明也不说啥,直到郝建不好意思主动说昨晚没睡好,马天明说回家我给你弄支药,祖传的,用到男人身上十分灵验。郝建想到兴奋剂,他说国际上都反对用兴奋剂了,马天明说郝书记你又不是运动员,何况我那药是草药,尿检不会呈现阳性的!哈哈,郝建这下满意了,老马也不缺乏幽默啊!
    车子还未开到武装部大院,一个人双手叉着腰站到门口把车子拦了下来。得瑟极了,眼睛斜斜地睥睨着这一号车,一只脚尖时时踮起敲击着水泥地面,老远就听到哒哒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