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_分节阅读_152
赵长卿傍晚回来听说凌大姐生了儿子也很高兴,笑道,“可真是大喜事。我算着大姐姐就在这一两个月,早先就把给孩子的小鞋子做好了,是我做表姨妈的一点心意。”说着就吩咐永福去取了来。
凌氏笑问,“今天你们去哪玩儿了?”
赵长卿笑,“这么冷的天,也没去哪儿。就是以前楚哥哥能欧阳师父置办的一处三进宅子,欧阳师父搬走后就空了下来,我们去瞧了瞧。”当然,还一起烧了烤肉,做了饭吃。
凌氏心下有数,打发了白婆子下去,悄声嘱咐闺女,“庚帖已换了,这事就是定了的。不过,到底还未成亲,你也得留几个心眼儿,别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赵长卿脸都红了,羞道,“母亲想哪儿去了,就是吃了烤肉,说了会儿话。”
“你明白就好。”凌氏心说,家里也有烤肉,也能说话,偏生跑到没人住的宅子里去。闺女若是缩手缩脚拿不出手挂心,这忒有行情,也叫人不放心。想到自己年轻时候,凌氏笑笑又放开了,天下的男人哪,都一个样。
不一时,永福取来一对孩子穿的大红的虎头鞋,那鞋子做的有说不出的精致可爱,凌氏爱不释手的看了又看,笑,“做的可真好。”
赵长宁也领着赵长宇进来,在门外头就嚷嚷,“姐,你知道大姐姐生儿子的事不?”
“知道了。”赵长卿笑道,“你做舅舅的,也要送点东西才好。”
赵长宁道,“我早想好了,先前姐姐猎来的黄羊,解下来的角镶了给我,我拿一个送小外甥。”
赵长宇呆呆的问,“哥,那我送什么?”
赵长宁道,“你还小,不用送东西。等你像我这样大的时候再送就行了。”
赵长宇欢喜的应了。
赵蓉听到声音也过来了,笑道,“我针线上不成,早叫宜华做了身小衣裳预备着。”
凌氏看过,又摸了摸,道,“送人也可以了。”又叮咛赵蓉一句,“你还小,针线上要多练练。你姐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能扎很好的花儿了。”
赵蓉心下厌烦,仍是一笑应了。
她真是不知赵长卿是修炼了什么**,楚公子这等出身人物,什么样的女人没见过,偏生被赵长卿迷的七晕八素!
若赵长卿真的嫁入楚家,哪怕她最后遂了心愿,恐怕一辈子也比不上赵长卿了吧!
只要一起到如此,赵蓉当真是一千个意难平!
☆、第124章
陈家长房长孙的洗三礼格外热闹,凌大姐一举得男,其婆婆陈大太太更是没口子的赞,“再没有比我这媳妇更懂事更贴心的了,这脾气,这秉性,阖家上下,满族亲戚,谁不羡慕我?”
陈三太太笑,“不说别人,我就羡慕大嫂羡慕的了不得。”她家里三个儿子,俗话说,子孝不如媳孝,深知娶个称心媳妇不仅是儿子的福气,更是做婆婆的福气。
陈大太太更是高兴,又奉承了凌大太太一套。
凌 大太太投桃报李,“我直说我这闺女命好,遇着亲家母这样的婆婆,并拿她做媳妇,只当个女孩儿疼。”凌大太太自己没儿子,深怕闺女只开花不结果这一点随了自 己,自从凌大姐有了身孕,凌大太太没少烧香拜佛保佑闺女一举得男。如今闺女果然生了儿子,凌大太太身心舒畅的同时也算计着去庙里还愿的事了。
女人们说的热闹,陈三太太瞧见赵长卿,笑对凌氏道,“有些日子没见,你家大姑娘更出息了。”女孩子长大一天一个样,当初凌大姐成亲时见还是小孩子,如今很有些亭亭玉立的娇美模样了。
凌氏笑,“小孩子一个,在家也是个淘气的。”
陈二太太问,“不知大姑娘十几了?”
凌氏笑,“过年就十四了。”
陈家三房,长房陈大老爷最平庸,在衙门里做书吏。好在有亲弟弟做司狱的陈三老爷的面子,陈大老爷贵在老实,家里有能干的媳妇,日子也过得太太平平。陈家二房是经商的,虽不是大富,也颇有家资,故此,陈二太太的打扮也颇是华丽。
陈二太太不着痕迹的打量了赵长卿一回,看赵长卿眉目出众,举止从容,尤其发间一支小雀头钗,点翠镶宝,自雀喙下垂下一串滚圆米珠,极是华丽。陈二太太颇是意动,只是与凌氏不熟,不好直接打听人家姑娘婚配与否。但,陈二太太忖度着,明年才十四,想必是没人家的。
洗三礼大家都添得丰厚,很是给凌大太太与陈大太太面子,中午吃过酒席,纷纷起身告辞,唯凌大太太与陈二太太、陈三太太留到最后。
凌大太太是又看了回闺女和外孙子,这才告辞了。
陈大太太陈二太太陈三太太瞧着丫环婆子把残席收了,妯娌三个坐着说话,陈二太太此方问,“大嫂,今天来的赵太太,就是咱们大郎媳妇的姑妈吗?”
陈大太太笑,“是啊,赵太太为人和气的很。”
陈三太太一早看出陈二太太的心事,抿嘴笑道,“非但赵太太好,二嫂肯定瞧着她家大姑娘更好。”
陈 二太太嗔,“弟妹哪里知道我的烦恼,我听说三郎的亲事弟妹已有眉目了,我家二郎这里,媒婆子来的倒不少,就是都觉着不大合心。”叹了回气,呷了口茶,陈二 太太笑,“以前我倒没留意过赵大姑娘,今天这一瞧,当真是个好姑娘。这才厚着脸皮跟大嫂打听打听。”长房有二子,三房有三子,他们二房只有这一个儿子,故 此,对儿子的亲事,陈二太太真是百里挑一的寻罗,只为给儿子求一门好亲事。
陈大太太笑,“赵大姑娘品貌都好,家里也是六品百户。 我听媳妇说,赵大姑娘非但生得秀丽,为人处事都极好,针线出众的了不得。她五六岁上,赵家就请了女先生教她念书识字,虽是个姑娘家,学问也是通的。哎,其 实不用我说,赵大姑娘这样平平的往外一坐,就叫人瞧着好。”她家里还有小儿子,比赵长卿年长两岁,年纪上倒般配,只是赵家这般用心栽培姑娘,人家姑娘也出 众,起码也要寻个门户相当的人家,如何瞧得上她这小吏之门。
不是陈大太太说话难听,二房家资也有,只是一样,商贾人家,这就不大般配了。
果然,陈大太太这样一说,陈二太太便知难而退了,惋惜叹道,“人家姑娘是好,只是咱们配不上。”
陈三太太笑,“看二嫂说的,咱们二郎品貌皆是一等一的,如何就配不上了?”
陈二太太做生意的人,脑子清楚的很,并不因妯娌随口奉承一句就发昏,叹道,“二郎要是有三郎一半念书的本事,我也就不用这般发愁了。二郎配不上人家,赵大姑娘却是真真正正的好姑娘。”
陈 大太太笑,“是啊,我跟你们说,这位赵姑娘的好处,还不在外头。她小小年纪就知道过日子,别的姑娘家攒些私房无非是买些脂粉头油。我听我们亲家母说,赵大 姑娘攒了一二百私房,倒是着家下人去寻了处小院子置办下来,重粉刷了一回往外出租,一年租金也是二三十两银子。这几两银子不算什么,只是看这心思,以后就 是过日子的好手。”
陈三太太赞叹,“唉哟,还有这事?”
“我再说一样,你们若消息灵通应该知道的。”陈大太太道,“今年鲤鱼街新开了两家铺子,一家包子铺,一家果子铺,都生意红火的了不得。两家铺子都有赵姑娘的本钱。”
陈 二太太对这方面极外灵道,“我知道大嫂子说的那两家,就叫‘三人行’,文绉绉的名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书铺子呢。生意当真是好,以前摘星阁只允朱家包子铺 的包子进去,现在‘三人行’这家包子铺的包子也进了摘星阁。许多人都说味儿好,是独有的秘料配方,二郎还买了几次回去,的确味儿好,连带着那卤肉,只不知 是怎么卤出来的,天天不知多少人去排队。”
陈二太太噼哩啪啦的念叨了一回,问陈大太太,“这里头竟有赵大姑娘的本钱?”
“是啊,我听亲家太太说的,断做不了假。”
陈二太太啧啧感叹,“那赵大姑娘可真是发了财。你们少去街上不知道,三人行这家包子铺是新开的,原本不过是小铺面儿,也才三四年的功夫,就做成这样的大铺子。鲤鱼街上的铺面是买下来的,那也得千八百的银子。别小看这包子果子的生意,民以食为天,这上头很是赚钱。”
陈三太太听的心都活了,她家长子的亲事已有了眉目,可家里并不只长子这一个,还的二子三子。长子是要走科举的,二子三子,不论谁,若能娶这般能干的媳妇,以后是不必愁的。
陈三太太只不动声色,自陈大太太家告辞后,回家对丈夫道,“三郎的亲事差不离了,五郎的亲事,你有眉目没?”
陈三老爷一听便知妻子不是无地放矢,问,“怎么,你是看中谁了?”
“真 有个极好的姑娘。”陈三太太先赞了一句,隔着炕桌坐在另一畔道,“也不是外人,就是大郎媳妇娘家姑妈赵百户家的长女。那位赵姑娘实在是好,我见了几回,形 容举止没的挑。又是自小读书识字的,针线厨艺都通,还极会过日子,是个心里有盘算的人。若不是三郎的亲事已经说好了,这样的好姑娘,做长子媳也是一等一 的。”
陈三老爷认真听了,接过老婆递上的茶,微微点头,“你眼光倒是不差。”
陈三太太笑,“这么说,你觉着也好?”
陈三老爷话里有话,道,“能叫将军府看上的姑娘,怎会不好?”
陈三太太一时没明白,陈三老爷道,“我听同知大人说,楚将军家的公子亲事已经定了的,就是跟边城卫所的赵百户结的亲。”
陈三太太犹是不信,道,“姓赵的百户,也不一定只有赵大姑娘的父亲吧?”
“去岁卫所的王千户死了,如今赵百户就代管着王千户手下兵马,不是赵姑娘的父亲,是谁?”陈三老爷道,“说来也是咱家的亲戚,以后更亲近才好。亲事什么的,不准再提。”敢跟将军府抢亲,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陈三太太惊叹,“我的天哪,这可真是真人不露相,我看赵大姑娘年纪还小,将军公子不是十八|九岁了吗?”
“反正将军府就看上了,听说已换了庚帖的。”
陈三太太终于不说什么了,半晌叹道,“真是好福气。”瞧着不言不语不声不响,竟有这样好本事。
陈三老爷感叹,“赵家要发迹了。”
赵 长卿有这样的本事,阿三太太也不大敢想要她做儿媳妇了。媳妇能干是好,但太过能干,也得看儿子配不配得起人家。陈三太太笑,“万般皆是命,半点争不得。这 边城里多少大家闺秀,人家将军府偏生就相中了赵姑娘。可见赵姑娘就有这少奶奶的命,大嫂结的这门亲事当真好。”
陈三老爷笑,“都是一家子亲戚。”他与陈大老爷是亲兄弟,说是分了家的,兄弟们依旧很亲近。兄长好,就是他好。
陈 三太太悄声笑,“咱们是没女儿的人,你说我看赵太太也就是寻常而已,真不知人家怎么生养的闺女,这位赵大姑娘就是极好了,他家还有位二姑娘,年纪小一些, 生得虽不如大姑娘,也很是出挑了。这两位姑娘,都极会长,父母哪儿好就随哪儿,生得那叫一个水灵。赵太太真不知上辈子烧了什么高香,养出这样千伶百俐的两 个女孩儿来。”
凌氏笑问,“今天你们去哪玩儿了?”
赵长卿笑,“这么冷的天,也没去哪儿。就是以前楚哥哥能欧阳师父置办的一处三进宅子,欧阳师父搬走后就空了下来,我们去瞧了瞧。”当然,还一起烧了烤肉,做了饭吃。
凌氏心下有数,打发了白婆子下去,悄声嘱咐闺女,“庚帖已换了,这事就是定了的。不过,到底还未成亲,你也得留几个心眼儿,别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赵长卿脸都红了,羞道,“母亲想哪儿去了,就是吃了烤肉,说了会儿话。”
“你明白就好。”凌氏心说,家里也有烤肉,也能说话,偏生跑到没人住的宅子里去。闺女若是缩手缩脚拿不出手挂心,这忒有行情,也叫人不放心。想到自己年轻时候,凌氏笑笑又放开了,天下的男人哪,都一个样。
不一时,永福取来一对孩子穿的大红的虎头鞋,那鞋子做的有说不出的精致可爱,凌氏爱不释手的看了又看,笑,“做的可真好。”
赵长宁也领着赵长宇进来,在门外头就嚷嚷,“姐,你知道大姐姐生儿子的事不?”
“知道了。”赵长卿笑道,“你做舅舅的,也要送点东西才好。”
赵长宁道,“我早想好了,先前姐姐猎来的黄羊,解下来的角镶了给我,我拿一个送小外甥。”
赵长宇呆呆的问,“哥,那我送什么?”
赵长宁道,“你还小,不用送东西。等你像我这样大的时候再送就行了。”
赵长宇欢喜的应了。
赵蓉听到声音也过来了,笑道,“我针线上不成,早叫宜华做了身小衣裳预备着。”
凌氏看过,又摸了摸,道,“送人也可以了。”又叮咛赵蓉一句,“你还小,针线上要多练练。你姐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能扎很好的花儿了。”
赵蓉心下厌烦,仍是一笑应了。
她真是不知赵长卿是修炼了什么**,楚公子这等出身人物,什么样的女人没见过,偏生被赵长卿迷的七晕八素!
若赵长卿真的嫁入楚家,哪怕她最后遂了心愿,恐怕一辈子也比不上赵长卿了吧!
只要一起到如此,赵蓉当真是一千个意难平!
☆、第124章
陈家长房长孙的洗三礼格外热闹,凌大姐一举得男,其婆婆陈大太太更是没口子的赞,“再没有比我这媳妇更懂事更贴心的了,这脾气,这秉性,阖家上下,满族亲戚,谁不羡慕我?”
陈三太太笑,“不说别人,我就羡慕大嫂羡慕的了不得。”她家里三个儿子,俗话说,子孝不如媳孝,深知娶个称心媳妇不仅是儿子的福气,更是做婆婆的福气。
陈大太太更是高兴,又奉承了凌大太太一套。
凌 大太太投桃报李,“我直说我这闺女命好,遇着亲家母这样的婆婆,并拿她做媳妇,只当个女孩儿疼。”凌大太太自己没儿子,深怕闺女只开花不结果这一点随了自 己,自从凌大姐有了身孕,凌大太太没少烧香拜佛保佑闺女一举得男。如今闺女果然生了儿子,凌大太太身心舒畅的同时也算计着去庙里还愿的事了。
女人们说的热闹,陈三太太瞧见赵长卿,笑对凌氏道,“有些日子没见,你家大姑娘更出息了。”女孩子长大一天一个样,当初凌大姐成亲时见还是小孩子,如今很有些亭亭玉立的娇美模样了。
凌氏笑,“小孩子一个,在家也是个淘气的。”
陈二太太问,“不知大姑娘十几了?”
凌氏笑,“过年就十四了。”
陈家三房,长房陈大老爷最平庸,在衙门里做书吏。好在有亲弟弟做司狱的陈三老爷的面子,陈大老爷贵在老实,家里有能干的媳妇,日子也过得太太平平。陈家二房是经商的,虽不是大富,也颇有家资,故此,陈二太太的打扮也颇是华丽。
陈二太太不着痕迹的打量了赵长卿一回,看赵长卿眉目出众,举止从容,尤其发间一支小雀头钗,点翠镶宝,自雀喙下垂下一串滚圆米珠,极是华丽。陈二太太颇是意动,只是与凌氏不熟,不好直接打听人家姑娘婚配与否。但,陈二太太忖度着,明年才十四,想必是没人家的。
洗三礼大家都添得丰厚,很是给凌大太太与陈大太太面子,中午吃过酒席,纷纷起身告辞,唯凌大太太与陈二太太、陈三太太留到最后。
凌大太太是又看了回闺女和外孙子,这才告辞了。
陈大太太陈二太太陈三太太瞧着丫环婆子把残席收了,妯娌三个坐着说话,陈二太太此方问,“大嫂,今天来的赵太太,就是咱们大郎媳妇的姑妈吗?”
陈大太太笑,“是啊,赵太太为人和气的很。”
陈三太太一早看出陈二太太的心事,抿嘴笑道,“非但赵太太好,二嫂肯定瞧着她家大姑娘更好。”
陈 二太太嗔,“弟妹哪里知道我的烦恼,我听说三郎的亲事弟妹已有眉目了,我家二郎这里,媒婆子来的倒不少,就是都觉着不大合心。”叹了回气,呷了口茶,陈二 太太笑,“以前我倒没留意过赵大姑娘,今天这一瞧,当真是个好姑娘。这才厚着脸皮跟大嫂打听打听。”长房有二子,三房有三子,他们二房只有这一个儿子,故 此,对儿子的亲事,陈二太太真是百里挑一的寻罗,只为给儿子求一门好亲事。
陈大太太笑,“赵大姑娘品貌都好,家里也是六品百户。 我听媳妇说,赵大姑娘非但生得秀丽,为人处事都极好,针线出众的了不得。她五六岁上,赵家就请了女先生教她念书识字,虽是个姑娘家,学问也是通的。哎,其 实不用我说,赵大姑娘这样平平的往外一坐,就叫人瞧着好。”她家里还有小儿子,比赵长卿年长两岁,年纪上倒般配,只是赵家这般用心栽培姑娘,人家姑娘也出 众,起码也要寻个门户相当的人家,如何瞧得上她这小吏之门。
不是陈大太太说话难听,二房家资也有,只是一样,商贾人家,这就不大般配了。
果然,陈大太太这样一说,陈二太太便知难而退了,惋惜叹道,“人家姑娘是好,只是咱们配不上。”
陈三太太笑,“看二嫂说的,咱们二郎品貌皆是一等一的,如何就配不上了?”
陈二太太做生意的人,脑子清楚的很,并不因妯娌随口奉承一句就发昏,叹道,“二郎要是有三郎一半念书的本事,我也就不用这般发愁了。二郎配不上人家,赵大姑娘却是真真正正的好姑娘。”
陈 大太太笑,“是啊,我跟你们说,这位赵姑娘的好处,还不在外头。她小小年纪就知道过日子,别的姑娘家攒些私房无非是买些脂粉头油。我听我们亲家母说,赵大 姑娘攒了一二百私房,倒是着家下人去寻了处小院子置办下来,重粉刷了一回往外出租,一年租金也是二三十两银子。这几两银子不算什么,只是看这心思,以后就 是过日子的好手。”
陈三太太赞叹,“唉哟,还有这事?”
“我再说一样,你们若消息灵通应该知道的。”陈大太太道,“今年鲤鱼街新开了两家铺子,一家包子铺,一家果子铺,都生意红火的了不得。两家铺子都有赵姑娘的本钱。”
陈 二太太对这方面极外灵道,“我知道大嫂子说的那两家,就叫‘三人行’,文绉绉的名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书铺子呢。生意当真是好,以前摘星阁只允朱家包子铺 的包子进去,现在‘三人行’这家包子铺的包子也进了摘星阁。许多人都说味儿好,是独有的秘料配方,二郎还买了几次回去,的确味儿好,连带着那卤肉,只不知 是怎么卤出来的,天天不知多少人去排队。”
陈二太太噼哩啪啦的念叨了一回,问陈大太太,“这里头竟有赵大姑娘的本钱?”
“是啊,我听亲家太太说的,断做不了假。”
陈二太太啧啧感叹,“那赵大姑娘可真是发了财。你们少去街上不知道,三人行这家包子铺是新开的,原本不过是小铺面儿,也才三四年的功夫,就做成这样的大铺子。鲤鱼街上的铺面是买下来的,那也得千八百的银子。别小看这包子果子的生意,民以食为天,这上头很是赚钱。”
陈三太太听的心都活了,她家长子的亲事已有了眉目,可家里并不只长子这一个,还的二子三子。长子是要走科举的,二子三子,不论谁,若能娶这般能干的媳妇,以后是不必愁的。
陈三太太只不动声色,自陈大太太家告辞后,回家对丈夫道,“三郎的亲事差不离了,五郎的亲事,你有眉目没?”
陈三老爷一听便知妻子不是无地放矢,问,“怎么,你是看中谁了?”
“真 有个极好的姑娘。”陈三太太先赞了一句,隔着炕桌坐在另一畔道,“也不是外人,就是大郎媳妇娘家姑妈赵百户家的长女。那位赵姑娘实在是好,我见了几回,形 容举止没的挑。又是自小读书识字的,针线厨艺都通,还极会过日子,是个心里有盘算的人。若不是三郎的亲事已经说好了,这样的好姑娘,做长子媳也是一等一 的。”
陈三老爷认真听了,接过老婆递上的茶,微微点头,“你眼光倒是不差。”
陈三太太笑,“这么说,你觉着也好?”
陈三老爷话里有话,道,“能叫将军府看上的姑娘,怎会不好?”
陈三太太一时没明白,陈三老爷道,“我听同知大人说,楚将军家的公子亲事已经定了的,就是跟边城卫所的赵百户结的亲。”
陈三太太犹是不信,道,“姓赵的百户,也不一定只有赵大姑娘的父亲吧?”
“去岁卫所的王千户死了,如今赵百户就代管着王千户手下兵马,不是赵姑娘的父亲,是谁?”陈三老爷道,“说来也是咱家的亲戚,以后更亲近才好。亲事什么的,不准再提。”敢跟将军府抢亲,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陈三太太惊叹,“我的天哪,这可真是真人不露相,我看赵大姑娘年纪还小,将军公子不是十八|九岁了吗?”
“反正将军府就看上了,听说已换了庚帖的。”
陈三太太终于不说什么了,半晌叹道,“真是好福气。”瞧着不言不语不声不响,竟有这样好本事。
陈三老爷感叹,“赵家要发迹了。”
赵 长卿有这样的本事,阿三太太也不大敢想要她做儿媳妇了。媳妇能干是好,但太过能干,也得看儿子配不配得起人家。陈三太太笑,“万般皆是命,半点争不得。这 边城里多少大家闺秀,人家将军府偏生就相中了赵姑娘。可见赵姑娘就有这少奶奶的命,大嫂结的这门亲事当真好。”
陈三老爷笑,“都是一家子亲戚。”他与陈大老爷是亲兄弟,说是分了家的,兄弟们依旧很亲近。兄长好,就是他好。
陈 三太太悄声笑,“咱们是没女儿的人,你说我看赵太太也就是寻常而已,真不知人家怎么生养的闺女,这位赵大姑娘就是极好了,他家还有位二姑娘,年纪小一些, 生得虽不如大姑娘,也很是出挑了。这两位姑娘,都极会长,父母哪儿好就随哪儿,生得那叫一个水灵。赵太太真不知上辈子烧了什么高香,养出这样千伶百俐的两 个女孩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