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记_分节阅读_452
文康大长公主是很希望母亲以太皇贵太妃的身份与太\祖皇帝合葬的,长泰长公主与永福长公主亲自去向谢皇后求情,谢皇后叹道,“世祖皇后遗旨之事,两位长公主也都清楚的。太|祖皇帝泉下有知,又怎能不知道此事呢?世祖皇后,那是太\祖皇帝的亲生母亲,为我东穆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她留下的遗旨,竟被太宗皇帝无视。碍于皇家颜面,这事,自然是不能为天下人知,可你我身为皇家后人,又怎能不知道不明白?我不晓得太\祖皇帝泉下有知得知此事是个什么样的心情。但做儿子的,总不会希望有人拿着自己亲娘的遗旨不当回事吧。至于太皇贵太妃,太宗皇帝忤逆世祖皇后遗旨,还不是皆因太皇贵太妃而起吗?此等祸端,难道让她与太\祖皇帝合葬?太|祖皇帝愿意吗?”
永福长公主与胡太皇贵太妃的情分最深,听谢莫如称太皇贵太妃为祸端,极是不悦,面儿上不好显出来,话却是不大中听了,道,“皇祖母一样是娘娘的长辈,就当为着长辈的心愿,只当尽孝了。娘娘一向宽和,怎么就在这事儿上过不去了呢?叫人知道,岂不说娘娘心窄。”
永福长公主这话一出口,长泰长公主就知要坏事,不待长泰长公主圆场,谢皇后已是道,“我心窄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我要不心窄,焉能养育今上呢?还是说,我是看中今上母族无人,好拿捏,嗯?是不是?”
谢皇后眼中冷厉,永福长公主额间的冷汗当下就下来了,这话,是,是她私下说的!而且,她私下不只与一人说过。只是,谢皇后如何会知道?
谢皇后冷冷道,“我既不聋也不瞎,还能听还能看。为长公主着想,我与长公主之间,彼此还是存些颜面吧!”
永福长公主顿时臊的满脸通红,若换当年,她必然要与谢莫如翻脸了。只是,她还是当年帝室嫡出的公主,谢莫如却不是当年出身尴尬无可依仗的小女孩儿了。
☆、第380章 太后之二
永福长公主离开凤仪宫时,脚底都是虚的,感觉不似踩在地上,倒似踩在棉花上一般。长泰长公主见状,也不能真叫永福长公主倒在凤仪宫外头,心下叹口气,扶住永福长公手的手臂。虽然她也挺生这个姐姐的气,话都不会说。这会儿先帝刚死,大行皇帝的灵就在昭德宫,谢皇后刚死了丈夫,心情怎么能好呢?倘她心性好时,随意些倒无妨,此刻,她正满心不痛快,还这般说话,怪道挨了谢皇后的排头呢。
还有这位长姐,可真是,怎么啥话都敢说。
那什么,看中今上母族无人,好拿拿,什么的,这话岂是能乱说的?
永福长公主也是满嘴苦涩,与长泰长公主道,“长泰,我那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
长泰长公主叹道,“这样的话,岂是能随便说的。阿姐,以后可是要留些心了。”先帝在时,谢皇后倒还好说话,今先帝一去,谢皇后锋芒毕露。她们这些帝室公主啊,父亲做皇帝时最是自在,待到兄弟做皇帝,也还有些体面,今眼瞅着都是侄子做皇帝了,就得收敛着做人了。
永福长公主也是做祖母的人了,虽在谢皇后与长泰长公主面前失了颜面,她倒也不至于似少时那般立刻闹腾一场,事实上,这些年,永福长公主脸皮也增厚不少。反正女婿也是做不成天子的,闺女生了两儿一女,与女婿情分亦佳。永福长公主倒不大担心女儿女婿,她担心的是祖母后事,与长泰长公主道,“她死活不同意,难不成真叫皇祖母葬去妃子园?”
长泰长公主也有些发愁此事,但面对谢皇后的强势,长泰长公主一时也无法。长泰长公主是个聪明人,她隐隐有些明白,谢皇后必在胡太皇贵太妃的身后事上来宣告自己权威的。失了先帝,谢皇后眼瞅着就要升谢太后了。但,做太后与做皇后是不一样的。尤其,新君并非谢皇后嫡亲的骨肉。此时,谢皇后就需要用胡太后贵太妃之事,让人们知晓她的权威。
谢皇后既是要用此事立威,那么,想让谢皇后改主意,就不容易了。
偏生又赶上永福长公主说话不谨,得罪了谢皇后,谢皇后发作了永福长公主,长泰长公主自然也不好再提胡太皇贵太妃之事了。
两人也只得如实回复文康大长公主罢了,永福长公主颇是自责,道,“我就没留神说了几句。”
文康大长公主亦是无奈,与这个侄女道,“永福啊,现下,不是你父皇当年在位的时候,你啊,得收收你这性子了。”
谢皇后要照章办事,谁也没法子。
毕竟,世祖皇后遗旨不允胡氏为太后,而太*祖皇后活着时也没留下遗言想胡氏与他合葬的。倘胡氏为太皇太后,身份名位皆正,与太*祖合葬是顺理成章,今都降成太皇贵太妃了,没听说哪个妃子无特别恩典能与帝王合葬的!就如同现下世间,侧室、妾、偏房、小老婆什么的,让你进祖坟就是抬举了,你还想跟男主人埋一坟头儿,有这么大脸?
长泰长公主私下与丈夫提及此事,李宣想了想,道,“皇后这口气,憋了许多年,她今日,是一定要将这口气出了的。外祖母之事,尽心则罢了。好在,老人家活着时没受什么苦。”
长泰长公主是如何都行了,她与胡氏情分本就一般,只是,长泰长公主道,“我看母亲那里,是极盼着太皇贵太妃能与太*祖皇帝合葬的。”
李宣摇头,“这事成不了,皇后娘娘占了大义。”只得抽出时间亲去劝她娘一回,文康长公主却是不能甘心,自己亲娘,太宗皇帝生母,难不成,要与太*祖皇帝那些妃嫔们一道葬在妃子园!文康大长公主寻思着,还是得等诸藩王来帝都奔丧的时候,才好再提此事。
来帝都的各藩王也都消息灵通,何况胡太皇贵太妃这样大的事呢。知道谢皇后眼下心情不好,大家都很有眼色的表示了自己的恭顺。并纷纷在灵前哭自己个儿的兄弟,那是哭的一个情真意切啊,先帝你死的太早了啊,你这一走,你那婆娘可是不得了了啊!
哭完先帝,藩王们商量了一回,还是去祭了一回胡太皇贵太妃,虽谢皇后强势,可说句实在话,胡太皇贵太妃到底是太宗皇帝生母,他们的祖母,自小到大,如晋王齐王楚王,当年中不比悼太子在慈恩宫受宠,胡太皇贵太妃对孙辈也是极看重的。她偏心悼太子是真,但对其他孙辈也不是不好。今老太太去了,位份也降了,可也是长辈,他们不能碍着谢皇后就不去灵前磕个头。
老一拨儿的藩王们集体去胡太皇贵太妃那里行了礼,至于,胡太皇贵太妃的身后事,什么样的规格,葬在哪里,他们是不打算管了的。
文康大长公主得知此事,含泪道,“母亲总是没白疼他们一场。”更下定决心要将生母与太*祖合葬之事托给诸藩王。
晋王则是感慨的同儿子道,“看到没,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要晋王说,他祖母当年对谢皇后那百般为难,也难怪谢皇后要翻旧账呢。
难得晋王也会说出留一线的话来,说来,晋王来帝都前,赵时雨很是叮嘱了他一番,让他来帝都勿必要事事按着规矩来,最重要的是,不能得罪谢皇后。
晋王还没到帝都呢,路上就知道的胡太皇贵太妃之事,他哪里还敢去得罪谢皇后。事实上,晋王都怀疑谢皇后是不是失心疯了。不然,哪里有这种丈夫一死,就立刻收拾太婆婆的理呢。晋王原本对于先帝登位,是有几分不服气的,今儿见了谢皇后手段,当真认为,还是他弟做皇帝好啊!
去给胡太皇贵太妃灵前行过礼后,天时已晚,藩王藩王妃们先出宫安置,第二日方去凤仪宫给谢皇后请安,以往年轻时什么叔伯小婶子的男女大妨什么的,如今都老了,上了年纪,何况大家一处去,也就不忌讳了。
谢皇后见了诸藩王,叹道,“十来年不见,不知你们可还好?”
老一拨儿的藩王里以晋王为长,晋王眼睛仍微微带着些昨日的红肿,起身道,“臣等还好,就是没料到,陛下怎么就这么早去了呢。”说着就掉下泪来,晋王委实是有些伤心的,道,“先帝比我小五岁哩。我这一把没用的老骨头还活着,先帝竟去了。娘娘当早些召我们来,还能见先帝最后一面哪。”
谢皇后摆摆手,示意晋王坐着说话便好,谢皇后道,“先帝病中,也惦记着诸位叔王伯王,常与我说起少时之事,说少时,晋王武功学的最好,齐王诗词是佳。楚王你还担心当年我与陛下成亲后,陛下挨我欺负,是不是?”
这几位藩王与昭明帝年纪相当,少时念书几乎都是一道的,故而,情分也深。谢皇后这般提起来,藩王们想到少时之事仿佛就在眼前,他们几个都较昭明帝年长,反是昭明帝先去一步。想到当年兄弟一处念书较劲儿,似乎还是昨日之事,今却已物是人非,不禁纷纷落下泪来。
还是楚王妃劝道,“陛下仁厚,亘古少见。娘娘悲痛之心,我等感同身受。只是,娘娘还需保重凤体,莫要伤感太过。不然,倒叫先帝记挂。”
谢皇后道,“是啊,咱们都保重,先帝在九泉之下,看着咱们呢。”
说完,谢皇后道,“听闻王爷王妃们昨日就到了,我近来身上不大好,人也见得少了。不知路上可还顺利?”
诸人自然都说好,谢皇后又问可去先帝灵前祭拜过了,接着话题一转,“王爷们也祭过胡太皇贵太妃了吧?”
诸人皆是心下一沉,暗想,莫不是谢皇后要寻他们的不是。
晋王不愧是先帝长兄诸王之首,他虽深知谢皇后厉害,且来前,赵时雨也千叮咛万嘱咐的,让他不能惹谢皇后。但,晋王身为太宗皇帝长子,也自有其性情所在,何况,他认为,祭太皇贵太妃之事没什么错。好在,晋王如今也颇讲究说话方法,人并未高声,而是先叹口气,方道,“哎,我们也是到了帝都方知晓太皇贵太妃之事,世祖皇后遗旨,自然是要遵守的。我们是想着,太皇贵太妃毕竟是父皇生母,咱们的皇祖母,老人家去了,于情于礼,都该去灵前行礼的。”
说完,晋王心下虽有些不安,仍是看了谢皇后一眼。
不想,谢皇后并未寻他不是,而是道,“是啊,我也这样说呢。胡太皇贵太妃虽非后位正宫,到底有辈份在,该去祭一祭的。重情义不是坏事,先帝就重情义,我也重情义。只是,情义重要,礼法更重要。咱们皇家,一向是天下表率。胡太皇贵太妃在世事,天下皆知,我是如何待她的。但,太皇贵太妃就是太皇贵太妃,并不是太皇太后,更非太*祖皇帝的皇后,身为侧室,如何能与太*祖皇帝同陵!倘今开此先例,难不成以后我死了,也要把先帝的妃嫔一道送进先帝的陵寝与先帝同葬不成?还有,几位皇嫂弟妹的,将来百年之后,与叔王伯王合葬的不是你们,而是侧室?天下有这样的理?”
诸王能说什么?
谢皇后这话拿到礼部说都是对的。
于是,胡太皇贵太妃求与太*祖合葬之事,诸王尚未开口求情,就先给谢皇后噎了回去。
文康大长公主知晓,也只得作罢。
倒是晋王妃与晋王私下道,“皇后当真是为先帝伤心哪,看皇后鬓间都有了白发。”
晋王道,“那是心眼儿多累的。”晋王此次来帝都,伤心昭明帝过逝是真,但,对谢皇后很有些意见也是真。不只是胡太皇贵太妃之事。胡太皇贵太妃那个,晋王倒觉着很好理解,毕竟,胡太皇贵太妃连带胡家,先前没少给谢皇后下绊子。谢皇后又不是圣人,今大权在握,给个没脸是情理之中。晋王不满的是,他母族赵家袭爵之事。原是国公府邸,便是降等袭爵,也当是侯爵府,就因谢皇后霸道,还有老五那耳朵根子软的,就因着赵家先前偷过谢皇后万梅宫的梅花儿,就把赵家弄了个五品将军爵。现下赵家在帝都都不敢出门儿了,觉着没脸!
与晋王妃商量道,“你说,皇祖母这过逝了,咱们能接母亲去藩地不?”
晋王妃道,“先时留下母妃们,是为了服侍太皇贵太妃,今太皇贵太妃已逝,也当让我们接母妃得享天伦了。”
晋王哼一声,“应当的事多了,你不晓得,听说老五媳妇早就得了这世祖遗旨,她既得了,当初硬是不拿出来,不然,母妃早能与咱们一道就藩了。”晋王甭看性子粗,这话却是没差的。当初朝廷留下太妃,说是让太妃服侍婆婆太皇太后。要知道,只有太皇太后配太妃们服侍,倘是太皇贵太妃,本就是侧室,非正经婆婆,难道还能叫贵太妃们伺候。故而,晋王说到此事,颇是不满。
晋王妃劝他,“都这会儿了,王爷再提旧事有什么意思。皇后也正是不痛快呢,你看,昨儿,大长公主刚托了王爷们,今儿皇后娘娘话里话外的,先堵了王爷们的嘴。皇后呀,一向是个心理有数的。咱们什么不满的话都不要说,能平平安安的把母妃接去藩地就好。不然,她再使个性子,可要如何是好?”
晋王长叹,“你说老五怎么就娶了这么个难缠的。”叹了又叹,晋王忽地心生灵犀,一拍手道,“待得闲,请白云仙长过来,问一问紫姑也就晓得了!”
晋王妃对于丈夫这种,一遇难事便问鬼神的性子,也是无语了。
趁着来了帝都,晋王妃除了哭陵,与几个妯娌有空便去凤仪宫坐坐,安慰皇后,拉一拉感情啥的。晋王妃也见了自己的娘家人,老永定侯就一句话,“不要忤逆皇后。”
晋王妃也问过儿子了,儿子在帝都这些年,不论先帝还是皇后,对她儿子都极亲切的。至于让丈夫嘀咕的胡太皇贵太妃与赵家的事,晋王妃才没放在心上呢。要晋王妃说,两家都是因果报应。
藩王们来了,端宁公主也赶回了帝都,端宁公主哭的才是真正惨。这死的是她亲爹啊,她爹就她一个闺女,对她那是宠爱的了不得。可是,她死临去前,她竟然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
端宁公主直接在灵前哭昏了过去。
哭一回,心里又担心嫡母,还得去凤仪宫看望嫡母,见嫡母两鬓添了白发,端宁公主眼中的泪水再一次滚落,掩面泣道,“父皇与母后好了一辈子,母后还得保重自身,父皇在下面才放心呢。”
谢皇后心下发酸,眼中却是无泪,命宫人捧来温水,服侍着端宁公主洗过脸,谢皇后方问,“你路上可还好?”
端宁公主道,“都好。就是……”想到父亲过逝,端宁公主道,“父皇临终,怎么没叫女儿回来呢?”
“陛下久病,令太子理政,当时天下皆知陛下龙体有恙,倘唤你回来,怕是要落入有心人眼里的。”谢皇后叹道,“你父皇,留了不少东西给你呢。”
端宁公主忍不住又哭了起来。
永福长公主与胡太皇贵太妃的情分最深,听谢莫如称太皇贵太妃为祸端,极是不悦,面儿上不好显出来,话却是不大中听了,道,“皇祖母一样是娘娘的长辈,就当为着长辈的心愿,只当尽孝了。娘娘一向宽和,怎么就在这事儿上过不去了呢?叫人知道,岂不说娘娘心窄。”
永福长公主这话一出口,长泰长公主就知要坏事,不待长泰长公主圆场,谢皇后已是道,“我心窄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我要不心窄,焉能养育今上呢?还是说,我是看中今上母族无人,好拿捏,嗯?是不是?”
谢皇后眼中冷厉,永福长公主额间的冷汗当下就下来了,这话,是,是她私下说的!而且,她私下不只与一人说过。只是,谢皇后如何会知道?
谢皇后冷冷道,“我既不聋也不瞎,还能听还能看。为长公主着想,我与长公主之间,彼此还是存些颜面吧!”
永福长公主顿时臊的满脸通红,若换当年,她必然要与谢莫如翻脸了。只是,她还是当年帝室嫡出的公主,谢莫如却不是当年出身尴尬无可依仗的小女孩儿了。
☆、第380章 太后之二
永福长公主离开凤仪宫时,脚底都是虚的,感觉不似踩在地上,倒似踩在棉花上一般。长泰长公主见状,也不能真叫永福长公主倒在凤仪宫外头,心下叹口气,扶住永福长公手的手臂。虽然她也挺生这个姐姐的气,话都不会说。这会儿先帝刚死,大行皇帝的灵就在昭德宫,谢皇后刚死了丈夫,心情怎么能好呢?倘她心性好时,随意些倒无妨,此刻,她正满心不痛快,还这般说话,怪道挨了谢皇后的排头呢。
还有这位长姐,可真是,怎么啥话都敢说。
那什么,看中今上母族无人,好拿拿,什么的,这话岂是能乱说的?
永福长公主也是满嘴苦涩,与长泰长公主道,“长泰,我那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
长泰长公主叹道,“这样的话,岂是能随便说的。阿姐,以后可是要留些心了。”先帝在时,谢皇后倒还好说话,今先帝一去,谢皇后锋芒毕露。她们这些帝室公主啊,父亲做皇帝时最是自在,待到兄弟做皇帝,也还有些体面,今眼瞅着都是侄子做皇帝了,就得收敛着做人了。
永福长公主也是做祖母的人了,虽在谢皇后与长泰长公主面前失了颜面,她倒也不至于似少时那般立刻闹腾一场,事实上,这些年,永福长公主脸皮也增厚不少。反正女婿也是做不成天子的,闺女生了两儿一女,与女婿情分亦佳。永福长公主倒不大担心女儿女婿,她担心的是祖母后事,与长泰长公主道,“她死活不同意,难不成真叫皇祖母葬去妃子园?”
长泰长公主也有些发愁此事,但面对谢皇后的强势,长泰长公主一时也无法。长泰长公主是个聪明人,她隐隐有些明白,谢皇后必在胡太皇贵太妃的身后事上来宣告自己权威的。失了先帝,谢皇后眼瞅着就要升谢太后了。但,做太后与做皇后是不一样的。尤其,新君并非谢皇后嫡亲的骨肉。此时,谢皇后就需要用胡太后贵太妃之事,让人们知晓她的权威。
谢皇后既是要用此事立威,那么,想让谢皇后改主意,就不容易了。
偏生又赶上永福长公主说话不谨,得罪了谢皇后,谢皇后发作了永福长公主,长泰长公主自然也不好再提胡太皇贵太妃之事了。
两人也只得如实回复文康大长公主罢了,永福长公主颇是自责,道,“我就没留神说了几句。”
文康大长公主亦是无奈,与这个侄女道,“永福啊,现下,不是你父皇当年在位的时候,你啊,得收收你这性子了。”
谢皇后要照章办事,谁也没法子。
毕竟,世祖皇后遗旨不允胡氏为太后,而太*祖皇后活着时也没留下遗言想胡氏与他合葬的。倘胡氏为太皇太后,身份名位皆正,与太*祖合葬是顺理成章,今都降成太皇贵太妃了,没听说哪个妃子无特别恩典能与帝王合葬的!就如同现下世间,侧室、妾、偏房、小老婆什么的,让你进祖坟就是抬举了,你还想跟男主人埋一坟头儿,有这么大脸?
长泰长公主私下与丈夫提及此事,李宣想了想,道,“皇后这口气,憋了许多年,她今日,是一定要将这口气出了的。外祖母之事,尽心则罢了。好在,老人家活着时没受什么苦。”
长泰长公主是如何都行了,她与胡氏情分本就一般,只是,长泰长公主道,“我看母亲那里,是极盼着太皇贵太妃能与太*祖皇帝合葬的。”
李宣摇头,“这事成不了,皇后娘娘占了大义。”只得抽出时间亲去劝她娘一回,文康长公主却是不能甘心,自己亲娘,太宗皇帝生母,难不成,要与太*祖皇帝那些妃嫔们一道葬在妃子园!文康大长公主寻思着,还是得等诸藩王来帝都奔丧的时候,才好再提此事。
来帝都的各藩王也都消息灵通,何况胡太皇贵太妃这样大的事呢。知道谢皇后眼下心情不好,大家都很有眼色的表示了自己的恭顺。并纷纷在灵前哭自己个儿的兄弟,那是哭的一个情真意切啊,先帝你死的太早了啊,你这一走,你那婆娘可是不得了了啊!
哭完先帝,藩王们商量了一回,还是去祭了一回胡太皇贵太妃,虽谢皇后强势,可说句实在话,胡太皇贵太妃到底是太宗皇帝生母,他们的祖母,自小到大,如晋王齐王楚王,当年中不比悼太子在慈恩宫受宠,胡太皇贵太妃对孙辈也是极看重的。她偏心悼太子是真,但对其他孙辈也不是不好。今老太太去了,位份也降了,可也是长辈,他们不能碍着谢皇后就不去灵前磕个头。
老一拨儿的藩王们集体去胡太皇贵太妃那里行了礼,至于,胡太皇贵太妃的身后事,什么样的规格,葬在哪里,他们是不打算管了的。
文康大长公主得知此事,含泪道,“母亲总是没白疼他们一场。”更下定决心要将生母与太*祖合葬之事托给诸藩王。
晋王则是感慨的同儿子道,“看到没,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要晋王说,他祖母当年对谢皇后那百般为难,也难怪谢皇后要翻旧账呢。
难得晋王也会说出留一线的话来,说来,晋王来帝都前,赵时雨很是叮嘱了他一番,让他来帝都勿必要事事按着规矩来,最重要的是,不能得罪谢皇后。
晋王还没到帝都呢,路上就知道的胡太皇贵太妃之事,他哪里还敢去得罪谢皇后。事实上,晋王都怀疑谢皇后是不是失心疯了。不然,哪里有这种丈夫一死,就立刻收拾太婆婆的理呢。晋王原本对于先帝登位,是有几分不服气的,今儿见了谢皇后手段,当真认为,还是他弟做皇帝好啊!
去给胡太皇贵太妃灵前行过礼后,天时已晚,藩王藩王妃们先出宫安置,第二日方去凤仪宫给谢皇后请安,以往年轻时什么叔伯小婶子的男女大妨什么的,如今都老了,上了年纪,何况大家一处去,也就不忌讳了。
谢皇后见了诸藩王,叹道,“十来年不见,不知你们可还好?”
老一拨儿的藩王里以晋王为长,晋王眼睛仍微微带着些昨日的红肿,起身道,“臣等还好,就是没料到,陛下怎么就这么早去了呢。”说着就掉下泪来,晋王委实是有些伤心的,道,“先帝比我小五岁哩。我这一把没用的老骨头还活着,先帝竟去了。娘娘当早些召我们来,还能见先帝最后一面哪。”
谢皇后摆摆手,示意晋王坐着说话便好,谢皇后道,“先帝病中,也惦记着诸位叔王伯王,常与我说起少时之事,说少时,晋王武功学的最好,齐王诗词是佳。楚王你还担心当年我与陛下成亲后,陛下挨我欺负,是不是?”
这几位藩王与昭明帝年纪相当,少时念书几乎都是一道的,故而,情分也深。谢皇后这般提起来,藩王们想到少时之事仿佛就在眼前,他们几个都较昭明帝年长,反是昭明帝先去一步。想到当年兄弟一处念书较劲儿,似乎还是昨日之事,今却已物是人非,不禁纷纷落下泪来。
还是楚王妃劝道,“陛下仁厚,亘古少见。娘娘悲痛之心,我等感同身受。只是,娘娘还需保重凤体,莫要伤感太过。不然,倒叫先帝记挂。”
谢皇后道,“是啊,咱们都保重,先帝在九泉之下,看着咱们呢。”
说完,谢皇后道,“听闻王爷王妃们昨日就到了,我近来身上不大好,人也见得少了。不知路上可还顺利?”
诸人自然都说好,谢皇后又问可去先帝灵前祭拜过了,接着话题一转,“王爷们也祭过胡太皇贵太妃了吧?”
诸人皆是心下一沉,暗想,莫不是谢皇后要寻他们的不是。
晋王不愧是先帝长兄诸王之首,他虽深知谢皇后厉害,且来前,赵时雨也千叮咛万嘱咐的,让他不能惹谢皇后。但,晋王身为太宗皇帝长子,也自有其性情所在,何况,他认为,祭太皇贵太妃之事没什么错。好在,晋王如今也颇讲究说话方法,人并未高声,而是先叹口气,方道,“哎,我们也是到了帝都方知晓太皇贵太妃之事,世祖皇后遗旨,自然是要遵守的。我们是想着,太皇贵太妃毕竟是父皇生母,咱们的皇祖母,老人家去了,于情于礼,都该去灵前行礼的。”
说完,晋王心下虽有些不安,仍是看了谢皇后一眼。
不想,谢皇后并未寻他不是,而是道,“是啊,我也这样说呢。胡太皇贵太妃虽非后位正宫,到底有辈份在,该去祭一祭的。重情义不是坏事,先帝就重情义,我也重情义。只是,情义重要,礼法更重要。咱们皇家,一向是天下表率。胡太皇贵太妃在世事,天下皆知,我是如何待她的。但,太皇贵太妃就是太皇贵太妃,并不是太皇太后,更非太*祖皇帝的皇后,身为侧室,如何能与太*祖皇帝同陵!倘今开此先例,难不成以后我死了,也要把先帝的妃嫔一道送进先帝的陵寝与先帝同葬不成?还有,几位皇嫂弟妹的,将来百年之后,与叔王伯王合葬的不是你们,而是侧室?天下有这样的理?”
诸王能说什么?
谢皇后这话拿到礼部说都是对的。
于是,胡太皇贵太妃求与太*祖合葬之事,诸王尚未开口求情,就先给谢皇后噎了回去。
文康大长公主知晓,也只得作罢。
倒是晋王妃与晋王私下道,“皇后当真是为先帝伤心哪,看皇后鬓间都有了白发。”
晋王道,“那是心眼儿多累的。”晋王此次来帝都,伤心昭明帝过逝是真,但,对谢皇后很有些意见也是真。不只是胡太皇贵太妃之事。胡太皇贵太妃那个,晋王倒觉着很好理解,毕竟,胡太皇贵太妃连带胡家,先前没少给谢皇后下绊子。谢皇后又不是圣人,今大权在握,给个没脸是情理之中。晋王不满的是,他母族赵家袭爵之事。原是国公府邸,便是降等袭爵,也当是侯爵府,就因谢皇后霸道,还有老五那耳朵根子软的,就因着赵家先前偷过谢皇后万梅宫的梅花儿,就把赵家弄了个五品将军爵。现下赵家在帝都都不敢出门儿了,觉着没脸!
与晋王妃商量道,“你说,皇祖母这过逝了,咱们能接母亲去藩地不?”
晋王妃道,“先时留下母妃们,是为了服侍太皇贵太妃,今太皇贵太妃已逝,也当让我们接母妃得享天伦了。”
晋王哼一声,“应当的事多了,你不晓得,听说老五媳妇早就得了这世祖遗旨,她既得了,当初硬是不拿出来,不然,母妃早能与咱们一道就藩了。”晋王甭看性子粗,这话却是没差的。当初朝廷留下太妃,说是让太妃服侍婆婆太皇太后。要知道,只有太皇太后配太妃们服侍,倘是太皇贵太妃,本就是侧室,非正经婆婆,难道还能叫贵太妃们伺候。故而,晋王说到此事,颇是不满。
晋王妃劝他,“都这会儿了,王爷再提旧事有什么意思。皇后也正是不痛快呢,你看,昨儿,大长公主刚托了王爷们,今儿皇后娘娘话里话外的,先堵了王爷们的嘴。皇后呀,一向是个心理有数的。咱们什么不满的话都不要说,能平平安安的把母妃接去藩地就好。不然,她再使个性子,可要如何是好?”
晋王长叹,“你说老五怎么就娶了这么个难缠的。”叹了又叹,晋王忽地心生灵犀,一拍手道,“待得闲,请白云仙长过来,问一问紫姑也就晓得了!”
晋王妃对于丈夫这种,一遇难事便问鬼神的性子,也是无语了。
趁着来了帝都,晋王妃除了哭陵,与几个妯娌有空便去凤仪宫坐坐,安慰皇后,拉一拉感情啥的。晋王妃也见了自己的娘家人,老永定侯就一句话,“不要忤逆皇后。”
晋王妃也问过儿子了,儿子在帝都这些年,不论先帝还是皇后,对她儿子都极亲切的。至于让丈夫嘀咕的胡太皇贵太妃与赵家的事,晋王妃才没放在心上呢。要晋王妃说,两家都是因果报应。
藩王们来了,端宁公主也赶回了帝都,端宁公主哭的才是真正惨。这死的是她亲爹啊,她爹就她一个闺女,对她那是宠爱的了不得。可是,她死临去前,她竟然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
端宁公主直接在灵前哭昏了过去。
哭一回,心里又担心嫡母,还得去凤仪宫看望嫡母,见嫡母两鬓添了白发,端宁公主眼中的泪水再一次滚落,掩面泣道,“父皇与母后好了一辈子,母后还得保重自身,父皇在下面才放心呢。”
谢皇后心下发酸,眼中却是无泪,命宫人捧来温水,服侍着端宁公主洗过脸,谢皇后方问,“你路上可还好?”
端宁公主道,“都好。就是……”想到父亲过逝,端宁公主道,“父皇临终,怎么没叫女儿回来呢?”
“陛下久病,令太子理政,当时天下皆知陛下龙体有恙,倘唤你回来,怕是要落入有心人眼里的。”谢皇后叹道,“你父皇,留了不少东西给你呢。”
端宁公主忍不住又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