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玉山颓第六折上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玉衡再一次地取出了沈砚卿所赠的那幅画看了起来。
    几日前晚间的中秋宴过后,由崔府之事而生的一系列命案也算暂且落下了帷幕。只是因为犯人毕竟已死,尽管苏敬则据理力争了一番,廷尉寺最终仍旧没有把当年宁州的案子牵扯到太多。
    也就是说,那笔不知所踪的钱,依旧是不知所踪。
    同样让人毫无头绪的,还有眼前这幅画。它最多也不过是证明了“清明”曾是定襄伯府中的妾室,既不能解释定襄伯府为何偏偏要趟这个浑水,也不能解释她与宁州案是否有什么关联。
    玉衡有几分烦躁地展平了画卷,放在烛焰上细细地烤着,但画卷上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变化。
    另一个没有解开的谜题便是,那把“凶器”。最开始被廷尉寺收为证据的匕首根本不是真正的凶器,而轻鸿对此似乎也一无所知——那么这个手脚想必也不是来自与她一同行事的同伙,会是谁呢?再退一步说,藏书楼被预先破坏的阑干,真的是同伙为灭口设下的吗?
    还是另有设局之人?
    还有轻鸿坠楼前所说的那番话……
    玉衡将画卷取下平放在桌上,思索片刻后,毫不犹豫地取来半杯水,尽数倒了上去。
    纸上的画面果然开始缓缓地褪去,一点一点露出了被藏住的笔触。
    玉衡撇了撇嘴:“还真是没有一点新意。”
    片刻之后,画卷上的图案彻底地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而相应地,沾湿的纸张中不知是加了什么药物,此刻开始快速地溶解。
    “阅后即焚”么……
    玉衡仔细地查看着这幅即将消失的画。画中所绘的似乎是洛都东郊的景色,而作画者又特意用自己的血作为颜料,加重了其中的一部分景物。
    而在玉衡的再三回忆之下,她想起了作画者的笔法——这与那日下午在废弃的小院书房之中她所看见的笔法如出一辙。
    这是当年清明所画的一幅路线图,而出于隐藏与保护的目的,惊蛰“藏”起了这幅画。
    而她所指引着的地方是……最早轻鸿假死之时所在宅子的一个地下仓库。
    她蓦地想起来,中秋宴次日她再次去那座宅子之中试图寻找线索之时听崔府之人提起,那座宅子是崔荣十年前购置的,只是一度都闲置在那里,直到轻鸿入府后曾提及喜爱那里的清净,崔荣才随手修缮了一番,交给了轻鸿散心小住。
    十年……这么巧?
    玉衡不由得一惊,一个从未有过的大胆想法在她的脑海之中闪过:如果说,那笔钱就是被易晨神不知鬼不觉地用于建造这座宅子、又送给了崔荣呢?而清明是否正是因为查出了那笔不知所踪的钱款才死于非命?
    顾不得许多,玉衡取过前日里私自留下的匕首,立即起身离开了住所。
    ……
    争妓一事在洛都内外引发的隐隐骚乱并未对枕山楼造成太多的影响,每日里仍旧是宾客盈门,看起来并未有太多不同。
    但风茗心中很清楚,这一切的安宁景象,都已经是再脆弱不过。无论是洛都或是风城,都处于一个随时便会倾覆的微妙平衡之中。
    她熟练地走上三楼,敲开了长廊尽头雅间的门:“先生,我回来了。”
    “进来吧,不必拘束。”
    风茗推门而入,正看见沈砚卿执笔看着案桌上的密信,凝神沉思着什么,神色是少见的严肃。
    不待她开口问什么,沈砚卿便搁下笔抬起头来,轻松而随意地笑了笑:“是有什么发现么?”
    风茗点了点头:“是关于前几日的争妓之事。我此前让秦风馆附近商会所辖的几处店铺多加留意,又派了些人前去查看,但并未发现什么其他的异常。”
    “秦风馆背后的靠山呢?”
    风茗沉思片刻,答道:“秦风馆和那一片的不少商铺,都记在了赵王府名下,但也只是名义上而已。”
    “赵王?”沈砚卿将手边的几封密信与书本收好,放在一边,“他年事已高,确实不会亲力去经营这些。不过近日来楚王与汝南王两营的事情正是甚嚣尘上,相较而言这位藩王倒是颇为安静。”
    “先生在怀疑他?”风茗有些惊讶,“虽然他因年老而常留京中,但也确实没有过多少经营。”
    沈砚卿轻笑一声:“只是出于谨慎罢了,要说这件事无人指使,我可不信。”
    “确实,在这时候给两王的部下火上浇油,显然是别有用心。”风茗也表示了赞同,“我有些担心,这会不会和……南城有关?”
    “没有证据。”沈砚卿微微摇了摇头,“虽然这个猜测确实十分有趣。”
    风茗径自蹙眉沉思着,一时不语。
    沈砚卿自然看出了她的担忧与疑惑,却也并不多说什么。他无意识地用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似是在权衡着什么,良久从密信之中准确地抽出了一封递给了她。
    风茗有些疑惑地接过密信看了起来,但只是粗略地扫过了几行,手便不自觉地握紧,攥得那纸张也皱了起来。
    七月初七,城主旧疾复发,召三子蔚还于城中,代行城主诸事。自八月初迄今,不复见其人,南城跃跃然欲兴其事。
    “半个月不曾出面,难道……”风茗低声喃喃,浑然不觉自己的尾音之中难掩颤抖之意。
    “切勿慌乱,毕竟目前也只是……不见其人。”沈砚卿抬眼,目光沉静地与她对视着,斟酌了一番方才再次说道,“你那位执掌南城的叔父向来以谨慎为名,他既然仍旧按兵不动,必然是无法确认城主究竟情况如何。”
    “我明白,只是……”风茗低声道,“父亲近年来身体每况愈下,总会有平衡被打破的一天。”
    沈砚卿沉默半晌,方才道:“你且宽心,相比而言,恐怕城主的处境还不如此时的洛都商会危险。”
    “我们……很危险?”风茗惊讶问道。
    “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沈砚卿神情淡漠地笑了笑,“战争,可是要不少钱粮的。他们吃掉了易氏和谢氏,早就发现这样的大世族动不得太多。”
    “先生看来是有应对之策了?”
    “记得我此前交给廉贞的那幅画吗?”
    “那幅画中可有什么玄机?”
    “那幅画指引的,是长秋宫迫切在寻找的一件宝物。”沈砚卿兀自取过一旁的茶盏啜了一口,眸光悠悠地落在碧色的茶汤之上,“希望她能够发现,独孤氏这次介入崔府一案的真正缘由。”
    风茗却是觉出了几分不寻常:“但先生又如何能笃定她不是和长秋宫一条心?——说起来,长秋宫难道还需要什么虚无缥缈的宝物来巩固地位么?”
    沈砚卿轻声笑了笑,问道:“白虎主兵,驺虞主仁,这个传闻你应当听过。”
    “似乎是中原一带的传说了,我只是略有听闻。”风茗思索了片刻,道,“与这个有关?”
    “算是吧。不过更多的,是和元帝与四世家有关。”沈砚卿颔首,道,“传闻元帝昔年以白虎、驺虞的形象造出两块玉质兵符,白虎符调天下之兵,驺虞符解天下之兵。”
    风茗笑道:“可这世上又岂会有这样的东西呢?元帝在时便罢,驾崩之后还有几人能听从命令?”
    “这当然只是传闻,我想,驺虞符可解的,或许只是藩王在京中的兵,而白虎符……或许可以调动元帝豢养着自成一体的私军之类。”
    “但……这与四世家又有何关联?”
    沈砚卿忍俊不禁:“倘若你是元帝,会将它们做成完整的两块兵符么?”
    “先生的意思是……”风茗一时沉吟,明白了他的意下所指——白虎符与驺虞符或许都被一分为二,交与了四世家之家主保管,“那么商会可曾调查出什么具体的下落?”
    “这可太为难商会了。”沈砚卿笑道,“绣衣使查不出、长秋宫查不出的事情,我们又能查出几分?”
    风茗一时默然,良久方道:“长秋宫寻找这些,是为了应对楚王与汝南王?”
    “不错,楚王与汝南王的反叛,只不过是时间罢了。”沈砚卿将茶盏轻轻放下,“其实无论如何,洛都的动乱恐怕都在所难免,只不过玉符握在盟友的手中,总好过落入敌人之手。”
    盟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