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黛玉为妻_分节阅读_13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听好吃的点心竟因累要扔了,众童儿便推狗剩,狗剩犹豫片刻,道:“多少人吃不上呢,只有县城和州城里才卖点心,扔了岂不可惜?”
    卫若兰笑道:“所以想请你们替我们解决,我们得了轻便,也谢你先前的帮忙。”
    卫家厨房里有专做点心的厨子,做的点心不仅精致,而且油纸包不住其香,早透出来叫几个童儿闻到,垂涎欲滴,纷纷给狗剩使眼色。
    狗剩瞅着站在一旁的黛玉,再看卫若兰,犹犹豫豫地道:“那我便收了?只是兄弟们都在,点心不能给我一个人,我们有六个人呢,分得不公道反而生事。大爷若真心想给,就由大爷分给我们罢,这样才不会惹来事端。”
    卫若兰重新打量这个孩子,越发赞同黛玉的说法,看了手里的点心,一共四包,每包四块,便道:“每人两块,先去十二,下剩一包单给你做谢礼,如何?”
    狗剩眼睛瞪得溜圆,道:“这样我岂不是一个人得了六块点心?”
    卫若兰笑道:“一则你先前来传话,又回答了我们的问题,二则若没有你,他们连一块点心都吃不上,这一包点心原是你应得的,便是旁人不满,也该服气。”
    几个童儿点头都说是,狗剩不在,他们连味儿都尝不到,都催促狗剩答应,他们不会眼红狗剩得的比自己多。狗剩经不起再三催促,答应了下来,伸手去接点心之前,忙将两只泥手伸到沟渠水里洗干净,随便往裤子上蹭了蹭,其他人亦如此。
    卫若兰将点心分给他们,狗剩却对众人道:“没打开的那一包点心我拿回去给祖母和爹妈吃,我知道你们也舍不得自己吃,所以我得的这两块分六份儿,咱们一人一份先尝尝味儿。”
    五个童儿欢呼雀跃,十分服气,跟着狗剩向卫若兰和黛玉道谢后才分吃点心。
    卫若兰重新背上背篓,走到黛玉身边告诉她,黛玉笑道:“听你这么说,越发觉得狗剩这孩子不错,有孝心、又公道,而且连自己拿得多的后果都考虑到了。”
    次日卫若兰去营地,黛玉听说狗剩的父母送莲藕过来,命人将狗剩娘叫到跟前,着实夸赞了狗剩一番,她没说昨日是自己和卫若兰二人出行,只说派出去摘荷叶的人回来说起狗剩所为,亦觉极好,命赏一匹麻布和两盘点心道:“回去好生教养孩子。”
    黛玉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怕狗剩父母得的东西太多反而容易惹出事端,故只给麻布一匹,给狗剩做衣服,点心也是赏给狗剩的。
    狗剩娘喜出望外,忙磕头谢恩。
    自从黛玉住在庄子里,惠及本村百姓无数,狗剩家的两口子是侍弄藕塘的一把好手,才被选中照料藕塘,长久免租。
    黛玉问狗剩有大名没有,狗剩娘心中一动,忙道:“并没有,户籍上的名字就是狗剩,村里除了里长,便没有人识字,识字的人取个文雅好听的大名,不识字的如我们这些名字都是混乱叫着罢了,能取大名的才有几个。”
    黛玉道:“我给狗剩起个大名如何?”
    狗剩娘喜道:“若能得县主大人亲自赐名,那便是我们狗剩几辈子都修不来的福分,也叫他沾沾节度使大人和县主大人的贵气。”
    黛玉笑道:“你们家姓李,狗剩就叫李谦罢。满招损,谦受益。那孩子你们教得很好,伶俐剔透,行事有分寸,想得也周全,日后你们也如此悉心地教导,不可因我给他起个大名就骄矜起来,那样就是我的不是了。”
    狗剩娘念了几遍,感恩戴德地去了。
    不说得了大名后狗剩一家是如何欢喜,却说匪患刚除,尚未安定几日,便有沿海的州城来报说倭寇作乱,糟蹋了几处生民,他们抢光即走,竟和平安州匪患一般无异,难以剿灭。
    长泰帝深恨倭寇,奈何章旷在任时,并不用心,以至于倭寇肆无忌惮。
    这州城也在卫若兰麾下,距离平安州约有三四日的路程,乃靠海边,卫若兰得知此信后十分愤怒,当即调遣兵马,留下副将驻守平安州,又派官居五品的柳湘莲去别的州府剿杀小股盗匪,也给黛玉留了人手,自己率兵前往沿海的州城。
    他这一去不知几时方回,黛玉未免闷闷的,吟诗作画也都没有精神,这日在心里盘算着卫若兰的行程应该抵达目的地了,他们的脚程自然比常人前往快些。
    正想到此处,雪雁拿着帖子和礼单进来,道:“姑娘,回乡丁忧的葛家送了帖子和礼物过来。我问了一问,原来是史大姑娘嫁过去的那个葛家,葛大人丁忧,今日方到平安州,他们家竟是平安州人氏,祖籍就是咱们这庄子所在的县城。”
    第122章
    听了雪雁的话,黛玉倒是没感到诧异,早在京城时她就知道葛家的原籍,接在手里先看拜帖,原来是葛辉之妻派遣长媳刘氏、次媳许氏和三媳史氏明日来拜见的帖子,无论黛玉应与不应,都得回帖告知对方。
    黛玉想起葛辉的老父去世虽未周年,但孙辈服的是大功,至今都已满服,故刘氏、许氏和史湘云都可出门应酬走动,家中只葛辉及其妻守孝满三年方能如此。平安州一带以卫若兰为首,便不讲夫荣妻贵,黛玉亦是诸诰命之首,何况卫若兰给黛玉挣了比县主品级更高的凤冠霞帔,葛家既回家乡,自当遣人来送礼请安。
    再看礼单,竟是不轻,乃是:“上用妆缎十二匹,上用蟒缎十二匹,上用素缎十二匹,上用金花缎十二匹,上用蝉翼纱十二匹,上用软烟罗十二匹,官用各色绸缎绢绫纱罗二十四匹,苏州绣画十二幅。”
    黛玉看罢,亲笔回了帖子,递给雪雁,道:“用上等封儿赏赐来送礼的人。”沉吟片刻,一面命人将东西收进内库等闲了再看,一面命人预备尺头锞子等物。
    虽不知葛家是否和甄家贾家相同,但是有备无患,毕竟湘云嫁进葛家,自有大家规矩。
    等了半日,书看了两卷,不见葛家打发婆子过来请安,黛玉微一凝思就明白了,湘云是葛辉幼子媳妇,上有葛老太太和葛夫人,平辈又有两位嫂嫂,自然不用湘云管家理事。
    紫鹃道:“姑娘洗手用饭罢。原想咱们和史大姑娘再难见面了,不曾料到这才一二年,就在平安州相会了,不知道史大姑娘和翠缕现今如何了。”她虽是黛玉之婢,但黛玉初次进京后史湘云再来贾家时都在黛玉房中歇息,也曾服侍过史湘云,和翠缕甚好。
    黛玉道:“葛家从前在京城里做过几年官,皇后娘娘说他家人倒厚道,外放这么些年是不是仍如从前,谁都不知道。明儿来了就见到了。”
    一面说,一面放下书,不叫小丫头跪下,只命将铜盆放在盆架子上,弯腰净手洗脸。
    收拾好后,黛玉走到外间饭桌前坐下,卫若兰不在家,厨房按她的吩咐做了一荤一素一汤一饭送来,每样都放在小小巧巧的碗碟中,盛放汤菜的碗碟皆如拳头大小,十分精致。
    查看民生疾苦回来后,黛玉并没有严苛地命令家中下人皆随着自己和卫若兰一般以俭省为要,十分缩减下人的用度,只在厨房因她每次用饭都命他们做小小一份而感到疑惑时,吩咐谢管家带着他们和家中对此也觉得好奇的一些下人去田间村中逛一回,亲眼目睹百姓之辛劳以及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景,家来后自便。
    虽偶有一些下人养成了奢靡的脾气,依然故我,但却有七八成的人都效仿卫若兰和黛玉夫妻,按照自己的食量向厨房要饭菜,丫鬟们多随黛玉用小巧碗碟,量够饱足不剩。
    黛玉亦未惩罚依旧奢靡者,却奖赏俭省者每月一百钱。
    黛玉寂然用毕,饭菜皆去其七,漱完口,她便吩咐雪雁道:“一会子告诉厨房,晚上不必做这么些,一汤一饭即可,明儿来客按待客的席面做,等客人不在了再按从前。”
    雪雁笑嘻嘻地应了一声,服侍黛玉收拾好,方和紫鹃等人下去用饭。
    次日一早,刘氏、许氏和史氏湘云妯娌三个如约而至,黛玉在正厅前台阶下相迎,刘氏和许氏受宠若惊,连称不敢,忙携湘云一齐行礼。黛玉含笑扶起刘氏,道:“既是亲戚,便不必如此多礼,外面热,快随我进屋。”
    进厅后分宾主落座,黛玉命人上好茶,暗中打量湘云,见她服色鲜明,花饰精致,竟胜从前,眉宇间亦无愁苦,爽朗一如昔日,便知她婚后安泰。
    她打量湘云时,湘云亦在心中品度黛玉。
    看黛玉虽然身处陋室,但神色坦然,气度从容,一二年不见,竟似胜过宝钗之美,若是此时再和宝钗并肩而立,势必无人敢说宝钗气度不如,模样为上。
    黛玉不好先和湘云说话,便问刘氏道:“府上几时过来的?”
    刘氏约莫三十三四岁的年纪,体态丰满,圆脸白皙,眉梢眼角透着一团和气,笑容可掬地回答道:“昨儿才到祖居。老太太和太太说原该亲自拜见县主的,不想老太爷仙逝后,老太太三五日地不好,太太又未满服,只得先打发我们来给县主请安。”
    黛玉忙笑道:“都是亲戚,哪里就客气如此了?该我这个晚辈去瞧老太君才是。那年在京城中和史大妹妹一别,这些年没见,不想今日竟得相会。”
    刘氏笑道:“想着三弟妹和县主的情分,今儿她也来了。”
    黛玉听了,方问湘云别来之事。
    湘云笑嘻嘻地道:“我一切都好呢。老祖宗、太太和两位嫂嫂都是再好不过的人,又体贴又大方,又不爱拘着我,素日里容着我大说大笑的,并不拘束。”
    刘氏笑道:“三弟妹性子好,人又伶俐,天真无邪,心无尘埃,不像我们家的女孩儿扭扭捏捏,老太太极爱她,每常叫到跟前一起顽乐,总说笑得痛快。原本娘儿两个约好入冬堆雪人烤鹿肉赏梅花,不想老太爷忽然没了,竟未叫我们瞧见是何等美景。”
    说到老太爷仙逝,刘氏脸上的笑容敛起,微露悲伤之色,想起公公耽搁三年,三年后起复不知如何,刘氏脸上的悲色愈加浓重。
    黛玉解劝一回,道:“逝者已矣,多说无益,竟是节哀罢。”
    话题一转,说起湘云,不提湘云昔日出格之事,只说道:“我这妹妹和我一样,都没有了爹娘,到了府上,才是自己的家,也是府上厚道,使得她的性情一如在闺阁之时。”
    刘氏转悲为喜,笑道:“我们一家上下都喜欢三弟妹,料想只有好人家才养得出她这样的性情为人。虽然我们是平安州人氏,但是离家这么些年,我们妯娌都不曾回来过,当地竟没一个个认识的人家,只她和县主姊妹情深,县主不嫌弃,就叫她常来陪县主说话解闷。”
    黛玉目光流转,已明其理,道:“外子出门去了,我不住在州城,难免寂寞,史大妹妹愿意过来,我自然扫榻以待。”
    湘云听了却是嘻嘻一笑。
    她们妯娌三人在卫家用过酒席,陪黛玉说一回话,打听到平安州诸般消息,方告辞回家。自始至终,湘云都不曾和黛玉单独说话。
    送走她们,紫鹃一面给黛玉卸下头上的首饰,一面悄悄抱怨道:“姑娘果然不能和史大姑奶奶常来往,单凭史大姑奶奶出京前姑娘给她的那些子消息,她也不该如此。难道她来了咱们家,还得姑娘上赶着找她私下说话不成?”
    雪雁递了篦子过来叫她给黛玉通头,同时将云肩搭在黛玉肩上,也道:“史大姑奶奶还是和从前一样,待咱们姑娘始终不见亲切。”
    紫鹃笑道:“从前就不说了,单说如今。姑娘和大爷越来越好,大爷不到二十岁,身份地位竟比葛老爷高了一些,何况尚未参加乡试的葛三爷?如今姑娘和史大姑奶奶都是出了阁的,再不能按闺阁身份论,史大姑奶奶连个诰命都没挣上,心里难免有些不受用。”
    湘云随着刘氏和许氏拜会时,紫鹃在下面招待昔日的姐妹翠缕连同刘氏和许氏带来的大丫鬟们,早从翠缕口中打听到史湘云所思所想。
    再者,卫若兰才貌双全,少有人及,而葛三爷相貌平平,身材又不甚高,湘云自小长于荣国府,常见宝玉之面如冠玉,唇若涂朱,再看葛三爷,虽然婚后日子过得十分自在,葛家上下无人为难于她,但是她心里仍有一份不足,对葛三爷就有些淡淡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