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奶娘的奋斗_分节阅读_70
而且等到大孙子得了官职,全家跟着去任上,也是一个理由。当了那么多的下人奴才,临了临了总要作回主子,翻回身,才不枉这人世走一遭。
不过此时算计得很好的赖家人,却没有想到,真等到他们离开贾家的时候,贾家也不需要年年岁岁的让人去南边了。
其实赖家还想到了一个原因,府中的几个哥儿读书做学问都比一般人长进,将来授官外放,指日可待,到那时,岂不更需要忙碌奔波。而那时,天南地北,岂是一个江南便可了的。
江南,林家。
林家得了个孩子,虽然是个闺女,但也是如宝似玉的捧在手心里的。多年的一脉单传,林家就没有过两个孩子的时候,更别提还能得个闺女了。
林如海虽然遗憾不是儿子,但总比这几年间的膝下荒芜强。
有,总比没有强。
于是不但亲自为孩子起了乳名,还特特让人去府外施粥放粮。
若说这些人里,最觉得不足和遗憾的便是贾敏了。她是真的太迫切的需要一个儿子了。于是也顾不上母亲和娘家大嫂的劝说,自从出了月子开始,也和二房赵姨娘一般积极备起了孕。
林家几代单传,五服内连个亲人都没有。林氏宗族也不比林家强到哪去。就是过继,都没有可选择的。若她和林家的那些妾室再不生出个儿子来,林家的香火就真的断了。
坐产招婿?有志气的男儿谁会愿意。世家大族也丢不起那个脸面。贫民子弟,教养信义,谁又能相信。再招进来个居心叵测之人,林家百年清誉毁在旦夕。
这样的后果,贾敏自认担不起,死后也无脸去见林家列祖列宗。因此,抛开生死,嫡庶,只为林家能有一息男嗣流存。
于是贾敏带着林家的妾室们便活动起来了。
不过虽是如此,贾敏也觉得自己再次授孕的可能性比其他没有生产过的人要高一些。果然在不要命的进补和行房下,贾敏数月后,又有了身孕。
不过此时贾家,注意力早就被按治守妻孝一年的贾政吸引了。
张氏协助着儿媳妇水氏刚忙完忙着给贾敏准备的礼后,史氏又催促着要给儿子挑媳妇。
说来也是好笑,贾琏的年纪也到了,张氏也是准备要给二儿子相看姑娘了。同样是人家的二儿子,但择偶的标准却是没有办法比的。
史氏的二儿子贾政,当初成亲的时候,王家之所以将嫡女嫁进来,不过是看在荣国府和荣国公的面子上。然后又听说贾政善读书,人品方正。
对于四大家族来说,他们太需要一个文官入朝了。于是被寄予厚望的贾政,便娶了王家的嫡女。
可那时候是原配,身份高一些也无妨。而且那个时候贾政年纪轻,正是读书的年纪,众人将他当成一支绩优股,自然愿意先行投资。
可现在却不同了,贾政考来考去,啥也没有考中。然后老爹死了,给了一份功名,一下子便少奋斗几十年,直接成了五品的员外郎。
可贾政不但是少奋斗了几十年,竟然还真的不奋斗了,几十年的工部员外郎下来,硬是要将牢底坐穿。
这个时候,众人也不会再对贾政以后的前程报什么希望了,而且熬死了原配,还有了四个孩子,光是嫡出子女便占了三个。这样的人,谁家的好姑娘会看得上他?最重要的是,有些门路眼线的人,都知道大房二房早就分了家,不但两房分家,二房内部也是分了家的。长子继承的那份家业早就分了出来。
这么一个半空架子的亲事,真的有前途吗?
别看是正经嫡出的荣国公之子,但谁让荣国公几十年前就去了地下玩三打一了呢。
便是有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愿意将家中的姑娘嫁给贾家,但也不是嫁给那个早晚要分家的二房政老爷,而是大房未成亲的两个哥儿。
减去那位年纪小的,不是还有一位举人老爷没成亲呢。
这两位就是不比亲爹咋样,比兄弟的数量和出息度,也是贾琏完胜呢。
所以,史氏相中的,人家要么是相不中贾政,要么就是相中了贾琏。张氏相中的,就没有一个愿意嫁给贾政的。一时间婆媳两个都为难了起来。
怎么就赶到了一起相看了呢。这事闹得。纯粹是在打脸。
不过,在史氏放低要求后,一番挑挑拣拣下,当年的那个邢氏再度雀屏中选。
“老太太,这邢家的姑娘,是不是身份太低了些。而且年岁也大了,在生养上,恐有不足。我看不如这刘家的姑娘吧。虽是个庶出,但刘家没有姑娘,一直当嫡女养大的。之前出府做客,也见过一回。看起来倒是个不错的人。”虽然张氏也不敢保证这刘家会同意这门亲事。
张氏看着自家的婆婆给小叔子选了那么一个落破的人家。有些犹豫地劝了劝。谁知道这样人家的姑娘是个什么样的教养。
“唉,我也知道。政儿虽是咱们荣国府的二老爷,可毕竟只是个五品官。一般人家,谁会愿意嫁进来做继室。再一个,珠儿还没娶亲,大丫头也没有订人家。还有宝玉那么个孩子,若是定个世家出身的。有这三个孩子在在前面立着。若是心性好的便罢。若是差一点的,又是世家的教养手段。唉!”
史氏是非常明白这个年月婚嫁标准的。娶媳娶低,嫁女嫁高。当初贾代善还在世时,倒是好说。好姑娘任她挑。可现在呢。只能人家挑他们了。
如今贾政的身份,便是要娶个原配。估计也是五六品官家的女儿。更何况是娶继室了,那身份上就更低了一层。
再加上史氏还要考虑先儿媳妇留下的三个孩子。所以选来选去,便只剩下邢家的大姑娘了。
这姑娘今年二十好几岁。之所以至今未出阁,还是因为先后守孝。再加上,因是长姐,所以便先安排了自家兄弟成亲。这才想要考虑自己。
只是邢家已经中落。唯一当官的父亲,也早早地去了。这邢姑娘的婚事便成了老大难问题。
一是年纪大了,二是又不想随便配个普通百姓。一年两年地便蹉跎了岁月,成了老姑娘。
史氏的考虑和一片舔犊之情,张氏如何不明白。
“只是这样一来,便委屈了二弟。”那样人家出来的大龄姑娘,岂是好相与的。张氏都有点担心将来一个府里住着,再不好相处。
张氏都觉得委屈了小叔子,作为亲娘的史氏,又如何能不这样觉得呢。这种心态也直接导致了邢氏进门后,史氏的横挑鼻子,坚挑眼的多方挑剔。
“唉,这都是命。再一个老二年纪也不小了。就当是修身养性吧。”儿子她也心疼,只是又不能怪儿子不争气。
政儿要是有王家的王子腾一般能为,何愁无好妻。
张氏也只是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史氏和张氏定下了人选,也只是在当天的晚饭后各自通知了一下贾赦贾政兄弟。贾赦对于弟弟娶个什么样的媳妇,并不关心。
他现在正全心的准备自己捏出一套瓷器来当今年老太太的寿礼呢。
没错,是瓷器。之前非常迷恋陶艺的贾赦,见异思迁了。他现在已经在陶艺的基础上,奔入瓷器的怀抱了。
张氏对于贾赦的这一爱好,是非常的支持的。喜欢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总比像老二爷似的,喜欢读书,却读不明白。喜欢红袖添香,却分不清李逵李鬼的好。
那赵姨娘粗俗难耐,大字不识一个,还当成个宝。想到赵姨娘的折腾劲,张氏不得不感叹,亏了当初二弟妹死的早,不然还得气死几回。
而老太太史氏呢,也知道了大儿子在给自己忙寿礼。心中也是一阵高兴。老大这么多年还真是孝顺。
这么一高兴,老太太又赏了不少的古玩给贾赦。喜得贾赦又让人在他的内书房摆了一架博古架。
将来贾家败了,就靠大老爷书房的摆设,估计就够贾家子弟三代吃穿不愁的了。
六礼一项一项走过,婚期也定在了十月末。邢家的大姑娘早几年便将嫁衣的料子裁好了。一些能提前绣出来的东西,也都一一准备好了。这婚事一定下来,便急急忙忙地将剩下的事情做了。
邢家打听到先太太是王家闺女。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裔。家境富裕,嫁妆之厚便是百个邢家也拿不出来。
想到此,本来还想着要将邢家财产先打包带进府冲脸面,然后再慢慢移回邢家的邢氏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就是全带去了,也比不上人家九牛一毛,何必呢。邢氏想到之前她派人打听到的消息,心下想到,如果是那位府中的大太太,倒是可以一拼。虽然那位大太太出身也是世家大族,嫁妆也是多不胜数。但比起‘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氏女,却是多有不及的。而且书画就占了总嫁妆的三分之一。
可惜了,不是那位太太。不过转念一想,也幸好不是。要知道那位太太的孙子都要周岁了。她进了门,还不得天天看着儿媳妇的脸色过日子。
邢氏所说的孙子,便是瑚大奶奶水氏生下的那个儿子,虽然再有两个月左右才满周岁,但名字也已经出来了,叫贾芝。
现在和宝玉一起养在史氏身边,因着看起来也差不多大。叔侄两个又总能玩到一起去,所以史氏也没单独收拾房间出来,直接让叔侄俩都睡在碧纱橱里了。
不过两人在贾家下人间的待遇却是不一样的。一个是长房嫡长孙,一个是二房嫡次子。一个有着管家奶奶的母亲,一个母亲早逝。就算是同是养在老太太房里,众人对两人也是不一样的。
也幸好张氏是真心的心疼宝玉,所以凡是自己儿子,孙子有的,也绝对会有宝玉的。众人见此,多少也会顾忌一二。
再加上有亲姐时时照看,日子倒也好过。
相较于让众人心疼的宝玉,三姑娘的日子就有些不咸不淡了。应该有的份例,倒是一点也不缺,但是无论是大房的各位主子,还是二房的贾珠元春,都对这个女孩不感冒。
张氏虽然对于女孩的教养很看重,但也要看出身。三姑娘有那么一个姨娘,还有什么值得上心的。
不过此时算计得很好的赖家人,却没有想到,真等到他们离开贾家的时候,贾家也不需要年年岁岁的让人去南边了。
其实赖家还想到了一个原因,府中的几个哥儿读书做学问都比一般人长进,将来授官外放,指日可待,到那时,岂不更需要忙碌奔波。而那时,天南地北,岂是一个江南便可了的。
江南,林家。
林家得了个孩子,虽然是个闺女,但也是如宝似玉的捧在手心里的。多年的一脉单传,林家就没有过两个孩子的时候,更别提还能得个闺女了。
林如海虽然遗憾不是儿子,但总比这几年间的膝下荒芜强。
有,总比没有强。
于是不但亲自为孩子起了乳名,还特特让人去府外施粥放粮。
若说这些人里,最觉得不足和遗憾的便是贾敏了。她是真的太迫切的需要一个儿子了。于是也顾不上母亲和娘家大嫂的劝说,自从出了月子开始,也和二房赵姨娘一般积极备起了孕。
林家几代单传,五服内连个亲人都没有。林氏宗族也不比林家强到哪去。就是过继,都没有可选择的。若她和林家的那些妾室再不生出个儿子来,林家的香火就真的断了。
坐产招婿?有志气的男儿谁会愿意。世家大族也丢不起那个脸面。贫民子弟,教养信义,谁又能相信。再招进来个居心叵测之人,林家百年清誉毁在旦夕。
这样的后果,贾敏自认担不起,死后也无脸去见林家列祖列宗。因此,抛开生死,嫡庶,只为林家能有一息男嗣流存。
于是贾敏带着林家的妾室们便活动起来了。
不过虽是如此,贾敏也觉得自己再次授孕的可能性比其他没有生产过的人要高一些。果然在不要命的进补和行房下,贾敏数月后,又有了身孕。
不过此时贾家,注意力早就被按治守妻孝一年的贾政吸引了。
张氏协助着儿媳妇水氏刚忙完忙着给贾敏准备的礼后,史氏又催促着要给儿子挑媳妇。
说来也是好笑,贾琏的年纪也到了,张氏也是准备要给二儿子相看姑娘了。同样是人家的二儿子,但择偶的标准却是没有办法比的。
史氏的二儿子贾政,当初成亲的时候,王家之所以将嫡女嫁进来,不过是看在荣国府和荣国公的面子上。然后又听说贾政善读书,人品方正。
对于四大家族来说,他们太需要一个文官入朝了。于是被寄予厚望的贾政,便娶了王家的嫡女。
可那时候是原配,身份高一些也无妨。而且那个时候贾政年纪轻,正是读书的年纪,众人将他当成一支绩优股,自然愿意先行投资。
可现在却不同了,贾政考来考去,啥也没有考中。然后老爹死了,给了一份功名,一下子便少奋斗几十年,直接成了五品的员外郎。
可贾政不但是少奋斗了几十年,竟然还真的不奋斗了,几十年的工部员外郎下来,硬是要将牢底坐穿。
这个时候,众人也不会再对贾政以后的前程报什么希望了,而且熬死了原配,还有了四个孩子,光是嫡出子女便占了三个。这样的人,谁家的好姑娘会看得上他?最重要的是,有些门路眼线的人,都知道大房二房早就分了家,不但两房分家,二房内部也是分了家的。长子继承的那份家业早就分了出来。
这么一个半空架子的亲事,真的有前途吗?
别看是正经嫡出的荣国公之子,但谁让荣国公几十年前就去了地下玩三打一了呢。
便是有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愿意将家中的姑娘嫁给贾家,但也不是嫁给那个早晚要分家的二房政老爷,而是大房未成亲的两个哥儿。
减去那位年纪小的,不是还有一位举人老爷没成亲呢。
这两位就是不比亲爹咋样,比兄弟的数量和出息度,也是贾琏完胜呢。
所以,史氏相中的,人家要么是相不中贾政,要么就是相中了贾琏。张氏相中的,就没有一个愿意嫁给贾政的。一时间婆媳两个都为难了起来。
怎么就赶到了一起相看了呢。这事闹得。纯粹是在打脸。
不过,在史氏放低要求后,一番挑挑拣拣下,当年的那个邢氏再度雀屏中选。
“老太太,这邢家的姑娘,是不是身份太低了些。而且年岁也大了,在生养上,恐有不足。我看不如这刘家的姑娘吧。虽是个庶出,但刘家没有姑娘,一直当嫡女养大的。之前出府做客,也见过一回。看起来倒是个不错的人。”虽然张氏也不敢保证这刘家会同意这门亲事。
张氏看着自家的婆婆给小叔子选了那么一个落破的人家。有些犹豫地劝了劝。谁知道这样人家的姑娘是个什么样的教养。
“唉,我也知道。政儿虽是咱们荣国府的二老爷,可毕竟只是个五品官。一般人家,谁会愿意嫁进来做继室。再一个,珠儿还没娶亲,大丫头也没有订人家。还有宝玉那么个孩子,若是定个世家出身的。有这三个孩子在在前面立着。若是心性好的便罢。若是差一点的,又是世家的教养手段。唉!”
史氏是非常明白这个年月婚嫁标准的。娶媳娶低,嫁女嫁高。当初贾代善还在世时,倒是好说。好姑娘任她挑。可现在呢。只能人家挑他们了。
如今贾政的身份,便是要娶个原配。估计也是五六品官家的女儿。更何况是娶继室了,那身份上就更低了一层。
再加上史氏还要考虑先儿媳妇留下的三个孩子。所以选来选去,便只剩下邢家的大姑娘了。
这姑娘今年二十好几岁。之所以至今未出阁,还是因为先后守孝。再加上,因是长姐,所以便先安排了自家兄弟成亲。这才想要考虑自己。
只是邢家已经中落。唯一当官的父亲,也早早地去了。这邢姑娘的婚事便成了老大难问题。
一是年纪大了,二是又不想随便配个普通百姓。一年两年地便蹉跎了岁月,成了老姑娘。
史氏的考虑和一片舔犊之情,张氏如何不明白。
“只是这样一来,便委屈了二弟。”那样人家出来的大龄姑娘,岂是好相与的。张氏都有点担心将来一个府里住着,再不好相处。
张氏都觉得委屈了小叔子,作为亲娘的史氏,又如何能不这样觉得呢。这种心态也直接导致了邢氏进门后,史氏的横挑鼻子,坚挑眼的多方挑剔。
“唉,这都是命。再一个老二年纪也不小了。就当是修身养性吧。”儿子她也心疼,只是又不能怪儿子不争气。
政儿要是有王家的王子腾一般能为,何愁无好妻。
张氏也只是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史氏和张氏定下了人选,也只是在当天的晚饭后各自通知了一下贾赦贾政兄弟。贾赦对于弟弟娶个什么样的媳妇,并不关心。
他现在正全心的准备自己捏出一套瓷器来当今年老太太的寿礼呢。
没错,是瓷器。之前非常迷恋陶艺的贾赦,见异思迁了。他现在已经在陶艺的基础上,奔入瓷器的怀抱了。
张氏对于贾赦的这一爱好,是非常的支持的。喜欢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总比像老二爷似的,喜欢读书,却读不明白。喜欢红袖添香,却分不清李逵李鬼的好。
那赵姨娘粗俗难耐,大字不识一个,还当成个宝。想到赵姨娘的折腾劲,张氏不得不感叹,亏了当初二弟妹死的早,不然还得气死几回。
而老太太史氏呢,也知道了大儿子在给自己忙寿礼。心中也是一阵高兴。老大这么多年还真是孝顺。
这么一高兴,老太太又赏了不少的古玩给贾赦。喜得贾赦又让人在他的内书房摆了一架博古架。
将来贾家败了,就靠大老爷书房的摆设,估计就够贾家子弟三代吃穿不愁的了。
六礼一项一项走过,婚期也定在了十月末。邢家的大姑娘早几年便将嫁衣的料子裁好了。一些能提前绣出来的东西,也都一一准备好了。这婚事一定下来,便急急忙忙地将剩下的事情做了。
邢家打听到先太太是王家闺女。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裔。家境富裕,嫁妆之厚便是百个邢家也拿不出来。
想到此,本来还想着要将邢家财产先打包带进府冲脸面,然后再慢慢移回邢家的邢氏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就是全带去了,也比不上人家九牛一毛,何必呢。邢氏想到之前她派人打听到的消息,心下想到,如果是那位府中的大太太,倒是可以一拼。虽然那位大太太出身也是世家大族,嫁妆也是多不胜数。但比起‘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氏女,却是多有不及的。而且书画就占了总嫁妆的三分之一。
可惜了,不是那位太太。不过转念一想,也幸好不是。要知道那位太太的孙子都要周岁了。她进了门,还不得天天看着儿媳妇的脸色过日子。
邢氏所说的孙子,便是瑚大奶奶水氏生下的那个儿子,虽然再有两个月左右才满周岁,但名字也已经出来了,叫贾芝。
现在和宝玉一起养在史氏身边,因着看起来也差不多大。叔侄两个又总能玩到一起去,所以史氏也没单独收拾房间出来,直接让叔侄俩都睡在碧纱橱里了。
不过两人在贾家下人间的待遇却是不一样的。一个是长房嫡长孙,一个是二房嫡次子。一个有着管家奶奶的母亲,一个母亲早逝。就算是同是养在老太太房里,众人对两人也是不一样的。
也幸好张氏是真心的心疼宝玉,所以凡是自己儿子,孙子有的,也绝对会有宝玉的。众人见此,多少也会顾忌一二。
再加上有亲姐时时照看,日子倒也好过。
相较于让众人心疼的宝玉,三姑娘的日子就有些不咸不淡了。应该有的份例,倒是一点也不缺,但是无论是大房的各位主子,还是二房的贾珠元春,都对这个女孩不感冒。
张氏虽然对于女孩的教养很看重,但也要看出身。三姑娘有那么一个姨娘,还有什么值得上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