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请问您——”她主动搭话,却吓到对方。
女人惊慌失措,把藏在背后的孩子推向沈稚。“这是他的孩子!”她颤抖着说道,眼泪从眼角滑落。
有一瞬间,沈稚懵了。两侧太阳穴有电流穿过,她双手扶住小朋友,有些恍惚地问:“谁的孩子?”
女人又哭诉说:“他死了,但他不能不认他的孩子啊!”
她心底倏然松了一口气。
原来不是沈河的孩子。
然后又警觉起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沈河已经站在一旁了。沈稚望过去,看到他一如既往的镇定。
见到两个公众人物都在场,这女人显然愈发紧张:“他没死吧?只是想找借口走人是不是?就跟以前一样——”
“他死了。”沈河说。
就像在宣判死刑。
沈河一点也不在乎她是谁、叫什么名字、和他父亲发生过什么,甚至不疾不徐地提议:“你可以给他上柱香。”
他转背离去,丝毫没有回头的打算。沈稚倒是抱起手臂,里里外外打量那孩子一圈。
再回到灵堂里,沈稚看到沈河正在吃她带回来的饭。
她坐到他身旁,忍不住抬起腿来放松。他握着筷子说:“早知道就在讣告里加上‘没有遗产’了。”
“你爸挺帅的。”沈稚说。
所以人家不一定是为了身外之物而来。
末了沈河笑起来,很有自知之明地说:“我也挺帅的,希望也有女人这么爱我。”
葬礼上发生一次这种事,的确有些戏剧性。
然而,现实有时候比想象中更戏剧性。
不只是“一次”。
两天内发生了三次。
眼看着三名女性都带着自称是沈河同父异母的小孩前来,走的流程却大体相似。先是难以置信,然后悲痛欲绝,轻则哭个没完,重则大闹一场。最后接受现实,拿到抚恤金的一部分离开。
其中一名有把孩子扔下的意向。
直接被沈河以“你要和我打官司吗”给警告回去了。
他在某些方面非常不爱通人情。
沈稚回头,恰好看到沈河继母和弟弟。数日以来的这几幕,看在眼里的不仅仅只有沈河,这对母子也亲眼见证了自己丈夫和父亲未曾向她们展示过的生活。即便嘴上说着“当作他死了”,可真正面对起来,哪里有那么简单呢?
更何况,那孩子也还小——
沈稚不觉得自己有立场说什么,沈河也一动不动地伫立着。
他好像想过去。
可是,下一秒,继母就牢牢抓住尚且年少的男孩。
她握着儿子的手,明明自己也在发抖,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她只是握住他,仿佛这样就能将安慰传递过去。
沈河当即停下了脚步。
他和他们不会是家人。至少他一直这么认为。
那是下葬前的最后一个晚上。
沈河被继母强迫着回去休息,沈稚也连带一起。
助理开车送他们回去,一路呵欠连天,还感慨说:“沈哥,沈姐,你们俩这郭靖黄蓉似的神功是怎么练的啊?也太能扛了。”
“要是告诉了你,那就是你给我们发工资了。”沈稚调侃。
他们去睡主卧室。
那是平日里沈河后妈睡的房间。两个人洗了澡,躺到床上时都筋疲力尽。沈稚拉伸着腿,没有任何预兆的,沈河说:“我没做错什么吧?”
沈稚停滞片刻,没有回答。许久之后,她才发出声音:“不知道。”
他们做好了浸入梦中的准备,忽然间,沈河问她:“你能不能安慰我一下?”
沈稚望着他的脸,静静地,惘然地思索着。
他及时打断:“我开玩笑的。”
灯关上了,一切归于黑暗。手臂像蛇一般,无声无息地穿过床铺。她握住他,就像白天时见过的那样。这不是任何人的义务,可他请求她,所以她这么做了。与爱情无关。他们闭上眼睛。
第13章
在墓园里,在墓园外,沈河自始至终没有流过一滴眼泪。
看着自己父亲被掩埋,他忽然问了沈稚一个问题。
“前几天你想和我说的事,其实不是窗帘吧?”沈河说。
连她自己都快忘记这个借口了。
沈稚没否认。
“那是什么事?”他又问。
他刚失去父亲。她想了想,犹豫着,最终还是回答:“不适合现在说。”
松软的泥土被推下墓穴。
过了一阵,沈稚也忍不住问:“那么,那天你又想跟我说什么呢?”
沈河盯着未知的前方。
“以后再说吧。”他给她答复。
这一天,沈稚帮忙做了午饭,沈河与他弟弟在起居室里看电视。屋子里吵吵嚷嚷的,好不热闹。
她忽然萌生一种微妙的错觉。
但错觉就只是错觉。
他们四个人坐在正方形的餐桌旁吃了一顿饭。
沈河找助理要了车,准备亲自送弟弟去学校。习习打了个电话给沈稚,说是正在为沈河他父亲的一些事公关,忙得焦头烂额,麻烦她多关照些。
大家都合作了这么多年,沈稚当然应承。
即便兄长派头表现得如此明显,沈河对他弟弟还是没什么亲热劲。沈稚看不下去,拉住初中男生说:“你好好读书,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联系我们。”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沈河是一个典型,他弟弟也差不到哪去。
男孩点头:“谢谢刘书记——”
这个称谓一出,几个大人的视线都忍不住挪过来。
沈稚怔了怔,沈河已经回过神来。
刘书记是沈稚演过的一个角色。
那部扶贫题材的电视剧得到了国家扶持,因为剧本的创新和制作的精良得到了一致好评。沈稚也借此拿了几个主流的奖项。
沈河的后妈当即解释:“他可爱看你演的电视剧了。”
沈稚笑起来,又拍拍男孩的肩膀:“这么叫也可以。”
男孩涨红了脸,连忙改口:“谢谢嫂子。”
听到“嫂子”这个称谓,刚刚还笑得挺灿烂的沈稚顿时僵硬。
她确确实实是他嫂子。
而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看到沈稚尴尬,沈河倒是在幸灾乐祸。
来送车钥匙的助理插嘴问了一句:“你不看你哥演的戏吗?”
只见男孩缓慢地摇头:“啊,不……”
然后就轮到沈河满脸不高兴了。
他弟弟就读的学校,也是沈河的母校。听说以后,沈稚有些难以置信:“那不是重点初中吗?”
“我看起来不像是优等生吗?”
“学表演的哪有人成绩好。”沈稚很有偏见地说。
沈河想了想,最后竟然附和了:“也是。”
他们本来送完学生就要走,却刚好遇上校长非要合影。沈河就像发了一笔小财后回村的打工仔,本性暴露,藏不住得意,连笑容都准备好。
没想到校长凑过来,满脸雀跃地问他:“能不能请沈稚单独拍一张?我们一家老小都是她的粉丝。”
机票只买到第二天的。
助理给他们订了酒店。
毕竟再在后妈那间小房子里挤着就是添麻烦。
接过一张房卡后,沈稚没有收回手,继续等候着。待助理一脸茫然看过来,她才强调:“这是我的,那他的呢?”
助理疑惑地反问:“你们不住一间吗?”
“我们什么时候住一间了……”一天的劳累已经让她有点不耐烦,沈稚抑制住埋怨,微笑着说。
助理手头已经去办,却还是贫嘴一句:“昨天不就住在一起?”
沈河听到,没来由地轻笑起来:“你没去过我们家啊?”
他们在家里都是分两间卧室。
女人惊慌失措,把藏在背后的孩子推向沈稚。“这是他的孩子!”她颤抖着说道,眼泪从眼角滑落。
有一瞬间,沈稚懵了。两侧太阳穴有电流穿过,她双手扶住小朋友,有些恍惚地问:“谁的孩子?”
女人又哭诉说:“他死了,但他不能不认他的孩子啊!”
她心底倏然松了一口气。
原来不是沈河的孩子。
然后又警觉起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沈河已经站在一旁了。沈稚望过去,看到他一如既往的镇定。
见到两个公众人物都在场,这女人显然愈发紧张:“他没死吧?只是想找借口走人是不是?就跟以前一样——”
“他死了。”沈河说。
就像在宣判死刑。
沈河一点也不在乎她是谁、叫什么名字、和他父亲发生过什么,甚至不疾不徐地提议:“你可以给他上柱香。”
他转背离去,丝毫没有回头的打算。沈稚倒是抱起手臂,里里外外打量那孩子一圈。
再回到灵堂里,沈稚看到沈河正在吃她带回来的饭。
她坐到他身旁,忍不住抬起腿来放松。他握着筷子说:“早知道就在讣告里加上‘没有遗产’了。”
“你爸挺帅的。”沈稚说。
所以人家不一定是为了身外之物而来。
末了沈河笑起来,很有自知之明地说:“我也挺帅的,希望也有女人这么爱我。”
葬礼上发生一次这种事,的确有些戏剧性。
然而,现实有时候比想象中更戏剧性。
不只是“一次”。
两天内发生了三次。
眼看着三名女性都带着自称是沈河同父异母的小孩前来,走的流程却大体相似。先是难以置信,然后悲痛欲绝,轻则哭个没完,重则大闹一场。最后接受现实,拿到抚恤金的一部分离开。
其中一名有把孩子扔下的意向。
直接被沈河以“你要和我打官司吗”给警告回去了。
他在某些方面非常不爱通人情。
沈稚回头,恰好看到沈河继母和弟弟。数日以来的这几幕,看在眼里的不仅仅只有沈河,这对母子也亲眼见证了自己丈夫和父亲未曾向她们展示过的生活。即便嘴上说着“当作他死了”,可真正面对起来,哪里有那么简单呢?
更何况,那孩子也还小——
沈稚不觉得自己有立场说什么,沈河也一动不动地伫立着。
他好像想过去。
可是,下一秒,继母就牢牢抓住尚且年少的男孩。
她握着儿子的手,明明自己也在发抖,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她只是握住他,仿佛这样就能将安慰传递过去。
沈河当即停下了脚步。
他和他们不会是家人。至少他一直这么认为。
那是下葬前的最后一个晚上。
沈河被继母强迫着回去休息,沈稚也连带一起。
助理开车送他们回去,一路呵欠连天,还感慨说:“沈哥,沈姐,你们俩这郭靖黄蓉似的神功是怎么练的啊?也太能扛了。”
“要是告诉了你,那就是你给我们发工资了。”沈稚调侃。
他们去睡主卧室。
那是平日里沈河后妈睡的房间。两个人洗了澡,躺到床上时都筋疲力尽。沈稚拉伸着腿,没有任何预兆的,沈河说:“我没做错什么吧?”
沈稚停滞片刻,没有回答。许久之后,她才发出声音:“不知道。”
他们做好了浸入梦中的准备,忽然间,沈河问她:“你能不能安慰我一下?”
沈稚望着他的脸,静静地,惘然地思索着。
他及时打断:“我开玩笑的。”
灯关上了,一切归于黑暗。手臂像蛇一般,无声无息地穿过床铺。她握住他,就像白天时见过的那样。这不是任何人的义务,可他请求她,所以她这么做了。与爱情无关。他们闭上眼睛。
第13章
在墓园里,在墓园外,沈河自始至终没有流过一滴眼泪。
看着自己父亲被掩埋,他忽然问了沈稚一个问题。
“前几天你想和我说的事,其实不是窗帘吧?”沈河说。
连她自己都快忘记这个借口了。
沈稚没否认。
“那是什么事?”他又问。
他刚失去父亲。她想了想,犹豫着,最终还是回答:“不适合现在说。”
松软的泥土被推下墓穴。
过了一阵,沈稚也忍不住问:“那么,那天你又想跟我说什么呢?”
沈河盯着未知的前方。
“以后再说吧。”他给她答复。
这一天,沈稚帮忙做了午饭,沈河与他弟弟在起居室里看电视。屋子里吵吵嚷嚷的,好不热闹。
她忽然萌生一种微妙的错觉。
但错觉就只是错觉。
他们四个人坐在正方形的餐桌旁吃了一顿饭。
沈河找助理要了车,准备亲自送弟弟去学校。习习打了个电话给沈稚,说是正在为沈河他父亲的一些事公关,忙得焦头烂额,麻烦她多关照些。
大家都合作了这么多年,沈稚当然应承。
即便兄长派头表现得如此明显,沈河对他弟弟还是没什么亲热劲。沈稚看不下去,拉住初中男生说:“你好好读书,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联系我们。”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沈河是一个典型,他弟弟也差不到哪去。
男孩点头:“谢谢刘书记——”
这个称谓一出,几个大人的视线都忍不住挪过来。
沈稚怔了怔,沈河已经回过神来。
刘书记是沈稚演过的一个角色。
那部扶贫题材的电视剧得到了国家扶持,因为剧本的创新和制作的精良得到了一致好评。沈稚也借此拿了几个主流的奖项。
沈河的后妈当即解释:“他可爱看你演的电视剧了。”
沈稚笑起来,又拍拍男孩的肩膀:“这么叫也可以。”
男孩涨红了脸,连忙改口:“谢谢嫂子。”
听到“嫂子”这个称谓,刚刚还笑得挺灿烂的沈稚顿时僵硬。
她确确实实是他嫂子。
而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看到沈稚尴尬,沈河倒是在幸灾乐祸。
来送车钥匙的助理插嘴问了一句:“你不看你哥演的戏吗?”
只见男孩缓慢地摇头:“啊,不……”
然后就轮到沈河满脸不高兴了。
他弟弟就读的学校,也是沈河的母校。听说以后,沈稚有些难以置信:“那不是重点初中吗?”
“我看起来不像是优等生吗?”
“学表演的哪有人成绩好。”沈稚很有偏见地说。
沈河想了想,最后竟然附和了:“也是。”
他们本来送完学生就要走,却刚好遇上校长非要合影。沈河就像发了一笔小财后回村的打工仔,本性暴露,藏不住得意,连笑容都准备好。
没想到校长凑过来,满脸雀跃地问他:“能不能请沈稚单独拍一张?我们一家老小都是她的粉丝。”
机票只买到第二天的。
助理给他们订了酒店。
毕竟再在后妈那间小房子里挤着就是添麻烦。
接过一张房卡后,沈稚没有收回手,继续等候着。待助理一脸茫然看过来,她才强调:“这是我的,那他的呢?”
助理疑惑地反问:“你们不住一间吗?”
“我们什么时候住一间了……”一天的劳累已经让她有点不耐烦,沈稚抑制住埋怨,微笑着说。
助理手头已经去办,却还是贫嘴一句:“昨天不就住在一起?”
沈河听到,没来由地轻笑起来:“你没去过我们家啊?”
他们在家里都是分两间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