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手朝歌_分节阅读_67
“#!#!”大巫用沙哑的嗓子在屋子里惊恐地叫着,阿岩眼看火越来越大,他也有点慌,听大巫说同意告诉他秘术,阿岩就想把大巫给放下来。他刚刚拿起柴刀,老吴就来了:“别动,我来!”阿岩不知所措地望着老吴,老吴地将大巫从柱子上解下,然后用绳索将大巫的手脚重新捆紧,塞上麻布不让他叫唤,大巫几乎是迫不及待要离开这间着火的屋子,即便困住手脚他也不停往外蹦,老吴见状,嘿嘿一笑:“阿岩,去告诉你阿爸,大巫的屋子被山神诅咒,起、火、了。”
然后在外面接应的顾朝歌和老吴两个人架着大巫离开,阿岩随后敲锣打鼓通告全寨,大巫的屋子“被山神诅咒”所以着火了,全寨人被从睡梦中吵醒,看着外头火光冲天,寨子里轰地一下混乱起来。
在族长率领众人匆匆灭火拯救屋中的大巫时,老吴和顾朝歌带着大巫悄悄躲在寨子外面。然后,老吴开始当着大巫的面,和顾朝歌商讨,如何将大巫绑回千里之外的苏州。与此同时,老吴居然不知何时将顾朝歌的器械都拿了出来,从解剖的刀,到锯头骨的刀锯,一样样在大巫的身上连笔带划。
要是往常,这样的动作吓不到鬼精的大巫,可是今天晚上他接连遭受打击。被一个孩子从梦乡中踢醒,发现自己被绑住,然后又是近在咫尺的大火,好不容易逃出生天,两个可恶的汉人又将他绑走,用锋利的刀具在他身上比划,认真地商量是绑走他还是现场肢解他。
大巫被完全吓傻了。
他再如何心思深沉也只是一个老头,而且山寨闭塞的环境注定他不可能有太多见识,两个汉人一老一少,浑身透着邪门。他们恶意满满地在自己面前笑,口中提到的“苏州”是个他从未听过,一听就很可怕的地方,他死都不要去。
“我告诉你们秘术,现在就告诉你们,求求你们放过我!”大巫用略显生涩的汉话大声恳求着。
老吴嘿嘿地笑:“早说不就结了?丫头,仔细听着,万一他说的不对,就,咔嚓!”老吴眯着眼,用刀子在大巫的脖子上比划。
顾朝歌连连点头,她没想到老吴早有准备,虽然手段很粗暴,可是有效就好呀!大巫又不知道她和老吴根本不会杀人。
倒是、倒是……她心虚又愧疚地想,自己倒是忽然觉得大巫说得挺对,外人都是大坏蛋。
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她和老吴的做法和坏蛋没有两样。他们不仅把族长的儿子拖下水成了绑架的共犯,还烧了大巫的屋子,闹得寨子一个晚上鸡犬不宁。
不知道明天去找族长主动认错,大方赔偿,还来不来得及……
☆、第64章
伊崔收到老吴的消息已是金秋时节。因为战事频繁的缘故,老吴的消息严重滞后,伊崔只知道老吴和顾朝歌二人已到黔贵和湘西交界地带,意外遇到一个身患怪病的夷族孩子,得知孩子所在的寨子可能有顾朝歌寻找的那种秘术,于是正用给孩子治病为由,试图接近寨子的秘密。
老吴的消息只汇报到此,之后的事情是空白一片,看看信上的日期,竟然是去年年末。伊崔将这封信翻来覆去看了不下五六遍,直到信上的每段话他都能背出来,依然没有找出更多的信息。
他心里不由一阵烦躁,将因为皱巴巴发黄的信纸往案几上一扔。闭眼低头,一手捏着腰间蜘蛛荷包摩挲着,一手轻轻用手指揉着自己的眉心。恰好盛三进来,见公子仿佛十分疲惫,他谨慎地请示:“公子,大夫请来了,您现在瞧病吗?”
伊崔缓缓睁开眼,勉强打起精神:“请大夫请来。”
盛三请来的是位从吴江来的老名医,苏州城内的大小郎中都被请过,却无一人能看出伊崔的右腿之疾源于箭毒。顾朝歌走前曾嘱咐燕昭,她所开之方只能吃一年,一年之后她若还未回来,便要请别的大夫给伊崔重新看诊换方。她对接手的大夫有要求,必须能看出伊崔的右腿是因毒致伤,必须能看出她所开的方子是何种效用。
顾朝歌最后留下的两张药方,内容一样,只是所用药名有差别。一张很普通,是给药铺抓药看的。另一张却十分古怪,所用的药名都是生僻字,并非草药通用名。如“国老”,其实就是甘草别名,又如“窟窿牙根”,其实就是升麻。她道,若请来的大夫连这些药是什么,又是何种用途都看不出,不治也罢。
燕昭当时觉得顾朝歌的要求有刻意为难同行的嫌疑,不过仔细一想,也未尝不是对接手者水平的一种考验,于是便答应了。燕昭并不知道医行中常有这种对同行水平考验的事情,后者要能看出前者治病的门道,才说明水平足够接诊。
燕昭不懂医,以为顾朝歌的要求不难,谁知道一年之期到了后,该换方子,却找不到水平足够的大夫。有的能看出伊崔的腿伤和毒有关,却看不懂顾朝歌的药方,有的都能看出来,却不会照着顾朝歌的思路治,伊崔因此已经断药好些时日。燕昭如今正在前线征战,不知道伊崔情况,盛三为公子着急,四处寻访名医,好不容易才请到一位刚从岭南老家探亲回来的老大夫。
如今红巾军和辛延的军队鏖战正急,石威趁火打劫抢占辛延地盘,云贵一带成三方角力之地,而岭南一带已大多收归红巾军麾下。老大夫探亲一路上都太太平平,心里高兴,对红巾军很有好感。虽然才回家没几天,盛三上门道是红巾军的伊大人要请大夫,老大夫二话不说便收拾包袱乘船来了。
谢天谢地,这位老大夫的确是有真本事,他看出伊崔萎缩的右腿是因为早年毒伤所致,也看出顾朝歌开的生僻方子是给这位伊大人调理身体所用,努力延缓他右腿的萎缩速度。他给伊崔把脉,在心里斟酌着在顾朝歌的药方上修改,增添删减药物,调节药量。最后想了又想,好像还不放心,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本,要求伊崔伸出舌头来,然后他对照着小本本翻啊翻,一会看看伊崔的舌头,一会又翻翻小本本。伊崔还没说什么,盛三的心里却打起鼓来,他忍不住问:“老先生,您看病还要带医书随身参考啊?”翻书证明什么,证明他记不住啊,这水平能行吗?
“非也,这是老夫新得的一本小扎,上面有一些特殊的诊断方法,结合把脉更为准确。据称是先皇在时的一位名医所写,在岭南探亲时偶遇旧友,他慷慨赠给老夫,说这小札还未大量印刷,很是难得呢!”老大夫拍拍这本小书,一脸的炫耀:“近来老夫正在研究此书内容,还未钻研透彻,已觉颇为精妙,未免给伊大人的诊断出错,故而才要拿出来对照着瞧。说起来这本书前半部分内容精妙,后半部分却是耸人听闻啊,难怪不能大量刻印。”
因为心思郁结,断药,外加他自己给自己加公务的缘故,伊崔近来的精神不是很好。他听着老大夫的话只觉昏昏欲睡,揉了揉眉心,对这本什么小札不感兴趣,只淡淡道:“麻烦老先生开方子吧。”
“马上,马上。”老大夫将医书往桌上一放,就着盛三送来的笔墨纸砚开始把心里的方子写出来,一边写一边嘱咐伊崔要注意多休息,不要过度劳累,放宽心思什么的。伊崔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眼睛闭着,半边身体已经魂游天外。
盛三在老大夫身边守着他开方子。眼睛随意一瞥,瞥见老大夫手边那本医书的封面,表情一滞,连忙抓起来翻两下,然后失声道:“公子,你快看这是什么?”
伊崔勉强撑开沉重的眼皮:“什么?”
“这是妙襄公札记!”
“什么?”伊崔的精神因为“妙襄公”三个字骤然一提。他猛然坐直,有几分紧张地吩咐盛三:“把书拿过来!”
啥?老大夫懵里懵懂,只见盛三顾不得询问他的意愿,抓起那本医书径直塞给伊崔:“公子,你看,著者是妙襄公!你再看看后面的内容,那些人骨、内脏的图画,不可能是别人编纂的,书上的油墨味还新着,顾姑娘托人将这本书刻印了!”
啥?
他们在说啥?
老大夫看着刚刚还一脸死气沉沉的年轻人笔直坐起,眉头紧锁,聚精会神翻着他的医书,老大夫内心惴惴:“伊大人,这书……没什么问题吧?”比如贬低红巾军的不法内容啥的。
“问题?”伊崔抬头,愣了愣:“哦,不,没什么问题,这是一本好是我一个故友所写,不知道老先生从何得来,可知它由谁交托刻印,那人如今又在何处?”
他急切地接连乏味,老大夫招架不住,他获得此书的经过十分简单,只是朋友所赠。而朋友远在岭南,若伊崔想要得知关于这本书的更多信息,只能派人前往岭南打听。
“多谢老先生!”伊崔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老大夫看他前后反差如此之大,不由好奇:“伊大人,这本书对你如此重要?”
“岂止是重要,它让我得知一个一直寻找的人的消息,说它有多重要都不为过。”伊崔微笑,这本书的刻印日期就在今年秋,油墨味新得很,他知道顾朝歌有多么宝贝那本札记,断不可能轻易交给外人。
起码能证明她如今安全。伊崔抚摸着这本刻印粗糙的札记的封皮,心中已经决定要将盛三派去岭南打听顾朝歌的事情,虽然他能差遣的人很多,可是关于顾朝歌的消息,他总希望能派最可靠的人去。
可是他注定要失望了。盛三在外逗留一月归来,得到的消息寥寥。这本商从黔贵带回来,而根据它粗糙的刻印质量,这本籍主人自掏腰包请一家不怎么样的小作坊刻印的。盛三找到小作坊的主人,那人只说来者有三,一个老人,一个少年和一个姑娘,当时打仗打得厉害,似乎是这三人担心这本书失传,匆匆找他刻印。付的银钱很可观,可是因为条件有限,他只印出百来本,这几个人请求他将这些商,之后便迅速离开了。
怎么会是三个人?那少年是谁?
不知道。
那姑娘是不是姓顾?
不知道。
这三人去哪里了?
不知道。
书坊主人一问三不知。此时,蜀中的石威突然开始大反击,意图和燕昭争夺云贵两地,战事频繁,烽烟四起,盛三无法继续调查,不得不提前回来。
关于顾朝歌的消息,至此又断了。
老吴的消息依旧没有来。
伊崔叹了口气,无法,唯有继续在桌前批阅他永远读不完的卷宗。偶尔间歇休息的时候,低头看看腰间那只荷包,会忽然发觉它已失去最初的那种光泽感。
绸缎做的荷包,因为总被伊崔的手摸来摸去,他常年伏案工作,手上不免带上墨迹,弄得亮亮的米分色荷包上有好几道浅浅的墨痕。而那只本来就因为前主人绣活不过关而缝得粗糙的蜘蛛,也因为现任主人的长时间抚摸,开始抽丝掉线。
伊崔舍不得洗,本来就不结实,他怕一洗就给洗坏了。所以即便是这么脏脏旧旧的怪荷包,他还是一直戴在身上。
伊崔并不知道,这个时候的顾朝歌已经拿到了她所寻找的秘术,同时也因为闯祸而被族长逐出山寨。
那个和她在一起的少年便是患怪病的孩子阿岩,如果没有顾朝歌按期为他调整药方压制病情,他的病还会复发,所以在顾朝歌被赶出去的时候,他也告别父亲,跟着顾朝歌一起离开。
阿岩是心甘情愿走的,他不愿意继承大巫的职位,更对顾朝歌的医术和外面的花花世界充满好奇。当顾朝歌向他坦言这病的治疗是个长期过程时,族长很失望,他却很开心,迫不及待要求和她一同离开。
这种秘术需要这片山林里一种特有的小虫子所产生的液体,为此,顾朝歌在离开寨子后,又在山脚下的小镇逗留许久,专门抓这种小虫子,钻研它的分泌物。
随后而来的战事毁掉小镇的平静,老吴不得不带着顾朝歌和阿岩去往更偏远的云南避祸。
如果不是燕昭和石威两方越打越激烈的战事,阻碍了回苏州的路,她如今应该已经回到伊崔身边。
那本札记是顾朝歌留在小镇期间最后修改完成,临时请人刻印,后来又因为战事突起,不得不中断刻印工作,匆匆离开。当盛三打听到书坊店主的时候,顾朝歌一行人早已离开。
伊崔原本以为,只有当辛延和石威的地盘全数吞入,长江以南的地区尽数归于红巾军掌控之时,他才有可能再次见到她。不过他的运气似乎没有他自己所想的那样坏,第二年的春天,和拿下蜀中的捷报一同来到他的案几前的,是一本印刷精美、刻印精良的妙襄公札记。
那时候,正巧老大夫在给伊崔瞧病,看见这本“精装本”妙襄公札记,老大夫的两只眼睛都在冒绿光。伊崔盯着那书皮愣了许久,意识到自己拿着它也没用,便做人情爽快送给了老大夫,转头问送来这本书的金栋:“她回来了?”
意料之中,金栋摇了摇头。
“赵将军攻下蜀中的时候意外发现的,这本札记的刻印者是郑氏书局,伊大人您知道郑氏书局吗?”
伊崔抬了抬眼皮,表情淡漠。他表示不感兴趣,他对这本书一点兴趣也没有,他有兴趣的是这本札记背后的那个姑娘。
然后在外面接应的顾朝歌和老吴两个人架着大巫离开,阿岩随后敲锣打鼓通告全寨,大巫的屋子“被山神诅咒”所以着火了,全寨人被从睡梦中吵醒,看着外头火光冲天,寨子里轰地一下混乱起来。
在族长率领众人匆匆灭火拯救屋中的大巫时,老吴和顾朝歌带着大巫悄悄躲在寨子外面。然后,老吴开始当着大巫的面,和顾朝歌商讨,如何将大巫绑回千里之外的苏州。与此同时,老吴居然不知何时将顾朝歌的器械都拿了出来,从解剖的刀,到锯头骨的刀锯,一样样在大巫的身上连笔带划。
要是往常,这样的动作吓不到鬼精的大巫,可是今天晚上他接连遭受打击。被一个孩子从梦乡中踢醒,发现自己被绑住,然后又是近在咫尺的大火,好不容易逃出生天,两个可恶的汉人又将他绑走,用锋利的刀具在他身上比划,认真地商量是绑走他还是现场肢解他。
大巫被完全吓傻了。
他再如何心思深沉也只是一个老头,而且山寨闭塞的环境注定他不可能有太多见识,两个汉人一老一少,浑身透着邪门。他们恶意满满地在自己面前笑,口中提到的“苏州”是个他从未听过,一听就很可怕的地方,他死都不要去。
“我告诉你们秘术,现在就告诉你们,求求你们放过我!”大巫用略显生涩的汉话大声恳求着。
老吴嘿嘿地笑:“早说不就结了?丫头,仔细听着,万一他说的不对,就,咔嚓!”老吴眯着眼,用刀子在大巫的脖子上比划。
顾朝歌连连点头,她没想到老吴早有准备,虽然手段很粗暴,可是有效就好呀!大巫又不知道她和老吴根本不会杀人。
倒是、倒是……她心虚又愧疚地想,自己倒是忽然觉得大巫说得挺对,外人都是大坏蛋。
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她和老吴的做法和坏蛋没有两样。他们不仅把族长的儿子拖下水成了绑架的共犯,还烧了大巫的屋子,闹得寨子一个晚上鸡犬不宁。
不知道明天去找族长主动认错,大方赔偿,还来不来得及……
☆、第64章
伊崔收到老吴的消息已是金秋时节。因为战事频繁的缘故,老吴的消息严重滞后,伊崔只知道老吴和顾朝歌二人已到黔贵和湘西交界地带,意外遇到一个身患怪病的夷族孩子,得知孩子所在的寨子可能有顾朝歌寻找的那种秘术,于是正用给孩子治病为由,试图接近寨子的秘密。
老吴的消息只汇报到此,之后的事情是空白一片,看看信上的日期,竟然是去年年末。伊崔将这封信翻来覆去看了不下五六遍,直到信上的每段话他都能背出来,依然没有找出更多的信息。
他心里不由一阵烦躁,将因为皱巴巴发黄的信纸往案几上一扔。闭眼低头,一手捏着腰间蜘蛛荷包摩挲着,一手轻轻用手指揉着自己的眉心。恰好盛三进来,见公子仿佛十分疲惫,他谨慎地请示:“公子,大夫请来了,您现在瞧病吗?”
伊崔缓缓睁开眼,勉强打起精神:“请大夫请来。”
盛三请来的是位从吴江来的老名医,苏州城内的大小郎中都被请过,却无一人能看出伊崔的右腿之疾源于箭毒。顾朝歌走前曾嘱咐燕昭,她所开之方只能吃一年,一年之后她若还未回来,便要请别的大夫给伊崔重新看诊换方。她对接手的大夫有要求,必须能看出伊崔的右腿是因毒致伤,必须能看出她所开的方子是何种效用。
顾朝歌最后留下的两张药方,内容一样,只是所用药名有差别。一张很普通,是给药铺抓药看的。另一张却十分古怪,所用的药名都是生僻字,并非草药通用名。如“国老”,其实就是甘草别名,又如“窟窿牙根”,其实就是升麻。她道,若请来的大夫连这些药是什么,又是何种用途都看不出,不治也罢。
燕昭当时觉得顾朝歌的要求有刻意为难同行的嫌疑,不过仔细一想,也未尝不是对接手者水平的一种考验,于是便答应了。燕昭并不知道医行中常有这种对同行水平考验的事情,后者要能看出前者治病的门道,才说明水平足够接诊。
燕昭不懂医,以为顾朝歌的要求不难,谁知道一年之期到了后,该换方子,却找不到水平足够的大夫。有的能看出伊崔的腿伤和毒有关,却看不懂顾朝歌的药方,有的都能看出来,却不会照着顾朝歌的思路治,伊崔因此已经断药好些时日。燕昭如今正在前线征战,不知道伊崔情况,盛三为公子着急,四处寻访名医,好不容易才请到一位刚从岭南老家探亲回来的老大夫。
如今红巾军和辛延的军队鏖战正急,石威趁火打劫抢占辛延地盘,云贵一带成三方角力之地,而岭南一带已大多收归红巾军麾下。老大夫探亲一路上都太太平平,心里高兴,对红巾军很有好感。虽然才回家没几天,盛三上门道是红巾军的伊大人要请大夫,老大夫二话不说便收拾包袱乘船来了。
谢天谢地,这位老大夫的确是有真本事,他看出伊崔萎缩的右腿是因为早年毒伤所致,也看出顾朝歌开的生僻方子是给这位伊大人调理身体所用,努力延缓他右腿的萎缩速度。他给伊崔把脉,在心里斟酌着在顾朝歌的药方上修改,增添删减药物,调节药量。最后想了又想,好像还不放心,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本,要求伊崔伸出舌头来,然后他对照着小本本翻啊翻,一会看看伊崔的舌头,一会又翻翻小本本。伊崔还没说什么,盛三的心里却打起鼓来,他忍不住问:“老先生,您看病还要带医书随身参考啊?”翻书证明什么,证明他记不住啊,这水平能行吗?
“非也,这是老夫新得的一本小扎,上面有一些特殊的诊断方法,结合把脉更为准确。据称是先皇在时的一位名医所写,在岭南探亲时偶遇旧友,他慷慨赠给老夫,说这小札还未大量印刷,很是难得呢!”老大夫拍拍这本小书,一脸的炫耀:“近来老夫正在研究此书内容,还未钻研透彻,已觉颇为精妙,未免给伊大人的诊断出错,故而才要拿出来对照着瞧。说起来这本书前半部分内容精妙,后半部分却是耸人听闻啊,难怪不能大量刻印。”
因为心思郁结,断药,外加他自己给自己加公务的缘故,伊崔近来的精神不是很好。他听着老大夫的话只觉昏昏欲睡,揉了揉眉心,对这本什么小札不感兴趣,只淡淡道:“麻烦老先生开方子吧。”
“马上,马上。”老大夫将医书往桌上一放,就着盛三送来的笔墨纸砚开始把心里的方子写出来,一边写一边嘱咐伊崔要注意多休息,不要过度劳累,放宽心思什么的。伊崔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眼睛闭着,半边身体已经魂游天外。
盛三在老大夫身边守着他开方子。眼睛随意一瞥,瞥见老大夫手边那本医书的封面,表情一滞,连忙抓起来翻两下,然后失声道:“公子,你快看这是什么?”
伊崔勉强撑开沉重的眼皮:“什么?”
“这是妙襄公札记!”
“什么?”伊崔的精神因为“妙襄公”三个字骤然一提。他猛然坐直,有几分紧张地吩咐盛三:“把书拿过来!”
啥?老大夫懵里懵懂,只见盛三顾不得询问他的意愿,抓起那本医书径直塞给伊崔:“公子,你看,著者是妙襄公!你再看看后面的内容,那些人骨、内脏的图画,不可能是别人编纂的,书上的油墨味还新着,顾姑娘托人将这本书刻印了!”
啥?
他们在说啥?
老大夫看着刚刚还一脸死气沉沉的年轻人笔直坐起,眉头紧锁,聚精会神翻着他的医书,老大夫内心惴惴:“伊大人,这书……没什么问题吧?”比如贬低红巾军的不法内容啥的。
“问题?”伊崔抬头,愣了愣:“哦,不,没什么问题,这是一本好是我一个故友所写,不知道老先生从何得来,可知它由谁交托刻印,那人如今又在何处?”
他急切地接连乏味,老大夫招架不住,他获得此书的经过十分简单,只是朋友所赠。而朋友远在岭南,若伊崔想要得知关于这本书的更多信息,只能派人前往岭南打听。
“多谢老先生!”伊崔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老大夫看他前后反差如此之大,不由好奇:“伊大人,这本书对你如此重要?”
“岂止是重要,它让我得知一个一直寻找的人的消息,说它有多重要都不为过。”伊崔微笑,这本书的刻印日期就在今年秋,油墨味新得很,他知道顾朝歌有多么宝贝那本札记,断不可能轻易交给外人。
起码能证明她如今安全。伊崔抚摸着这本刻印粗糙的札记的封皮,心中已经决定要将盛三派去岭南打听顾朝歌的事情,虽然他能差遣的人很多,可是关于顾朝歌的消息,他总希望能派最可靠的人去。
可是他注定要失望了。盛三在外逗留一月归来,得到的消息寥寥。这本商从黔贵带回来,而根据它粗糙的刻印质量,这本籍主人自掏腰包请一家不怎么样的小作坊刻印的。盛三找到小作坊的主人,那人只说来者有三,一个老人,一个少年和一个姑娘,当时打仗打得厉害,似乎是这三人担心这本书失传,匆匆找他刻印。付的银钱很可观,可是因为条件有限,他只印出百来本,这几个人请求他将这些商,之后便迅速离开了。
怎么会是三个人?那少年是谁?
不知道。
那姑娘是不是姓顾?
不知道。
这三人去哪里了?
不知道。
书坊主人一问三不知。此时,蜀中的石威突然开始大反击,意图和燕昭争夺云贵两地,战事频繁,烽烟四起,盛三无法继续调查,不得不提前回来。
关于顾朝歌的消息,至此又断了。
老吴的消息依旧没有来。
伊崔叹了口气,无法,唯有继续在桌前批阅他永远读不完的卷宗。偶尔间歇休息的时候,低头看看腰间那只荷包,会忽然发觉它已失去最初的那种光泽感。
绸缎做的荷包,因为总被伊崔的手摸来摸去,他常年伏案工作,手上不免带上墨迹,弄得亮亮的米分色荷包上有好几道浅浅的墨痕。而那只本来就因为前主人绣活不过关而缝得粗糙的蜘蛛,也因为现任主人的长时间抚摸,开始抽丝掉线。
伊崔舍不得洗,本来就不结实,他怕一洗就给洗坏了。所以即便是这么脏脏旧旧的怪荷包,他还是一直戴在身上。
伊崔并不知道,这个时候的顾朝歌已经拿到了她所寻找的秘术,同时也因为闯祸而被族长逐出山寨。
那个和她在一起的少年便是患怪病的孩子阿岩,如果没有顾朝歌按期为他调整药方压制病情,他的病还会复发,所以在顾朝歌被赶出去的时候,他也告别父亲,跟着顾朝歌一起离开。
阿岩是心甘情愿走的,他不愿意继承大巫的职位,更对顾朝歌的医术和外面的花花世界充满好奇。当顾朝歌向他坦言这病的治疗是个长期过程时,族长很失望,他却很开心,迫不及待要求和她一同离开。
这种秘术需要这片山林里一种特有的小虫子所产生的液体,为此,顾朝歌在离开寨子后,又在山脚下的小镇逗留许久,专门抓这种小虫子,钻研它的分泌物。
随后而来的战事毁掉小镇的平静,老吴不得不带着顾朝歌和阿岩去往更偏远的云南避祸。
如果不是燕昭和石威两方越打越激烈的战事,阻碍了回苏州的路,她如今应该已经回到伊崔身边。
那本札记是顾朝歌留在小镇期间最后修改完成,临时请人刻印,后来又因为战事突起,不得不中断刻印工作,匆匆离开。当盛三打听到书坊店主的时候,顾朝歌一行人早已离开。
伊崔原本以为,只有当辛延和石威的地盘全数吞入,长江以南的地区尽数归于红巾军掌控之时,他才有可能再次见到她。不过他的运气似乎没有他自己所想的那样坏,第二年的春天,和拿下蜀中的捷报一同来到他的案几前的,是一本印刷精美、刻印精良的妙襄公札记。
那时候,正巧老大夫在给伊崔瞧病,看见这本“精装本”妙襄公札记,老大夫的两只眼睛都在冒绿光。伊崔盯着那书皮愣了许久,意识到自己拿着它也没用,便做人情爽快送给了老大夫,转头问送来这本书的金栋:“她回来了?”
意料之中,金栋摇了摇头。
“赵将军攻下蜀中的时候意外发现的,这本札记的刻印者是郑氏书局,伊大人您知道郑氏书局吗?”
伊崔抬了抬眼皮,表情淡漠。他表示不感兴趣,他对这本书一点兴趣也没有,他有兴趣的是这本札记背后的那个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