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也别想拦着我搞基建!_分节阅读_225
随着蝗虫在其他地方肆虐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泰锡成了唯一一个‘幸存者’。其他地方的官员不作为,或者就算有作为也无能阻止蝗虫大军,这就显得泰锡这边富足强大了。
蝗虫被泰锡人控制住的消息传出去,泰锡有粮食的消息传出去,难民从四面八方来,泰锡的军队只能在边界处造起人肉的长城。
“不能这样下去,他们知道这里有吃的,难民会越来越多。”
这时候,他们决定分化难民。没有攻击性的那一部分,将之招降,提供他们食物,让他们开人工湖,修堤坝。难民里一部分只想要生存下去,攻击性不算强,适合被转化。
而难民里攻击性很强的被击杀、焚化,这些难民不想要工作,只想要杀伤劫掠,是破坏者,必须杀死。
两管齐下,这样这一波难民才被控制住。
来了难民,需要的食物更多了,神殿这边被美尼斯组织起来,附近神殿的存粮运送过来缓解粮食缺口。富有的绿云城,因为其城主的命令,也送来了很多粮食缓解这边需求。
但就是那些存粮也差不多消耗殆尽,只能寄希望于神子殿下所说的高产作物。
幸好改种植了冬小麦之后,南方这边很多小麦两日前就收了,农民损失有,但是比颗粒无收的最坏结局好了太多。有了这一批新收获的粮食,人心就不会乱。
一个泰锡农民站在不远处,看着蝗虫在地上和草叶上跳来跳去,然后被鸡鸭一口啄食。大部分麦田已经收了,土豆主要在地下,而且已经长好准备收了。
“我以前还不懂大人们为什么不让我们驱赶那些啄食麦子的鸟雀,现在才看明白,大人是对的。”一个农民对着高效的蝗虫剿灭机叹为观止。
一群鸟飞过来,基本四五下就能逮着一只,吃完再去找下一个,鸟群所过之处,蝗虫寂静无声,所谓一物克一物,就这么真实的在眼前上演。
但是最强大的战斗机还是他们驱赶过来的鸡鸭,这些鸡鸭都长大了,数量众多,一个个战斗力惊人,吃虫子的速度极快。农民们看着这些又能吃虫子又能生蛋的家禽,笑得眼睛都要眯成了缝。
“多吃点,多吃点,吃掉这些坏东西。”
他们原还不明白为什么要善待鸟雀,为什么要养鸡养鸭,只是很机械地执行上头的命令,加上养了鸡鸭还能吃到点蛋,一个个都认真听从命令。
如今一看,大人就是大人,居然早早就做好了准备,一切都是有深意的。
一个农民摸出一个木牌牌,上面刻着一个歪歪曲曲的云朵和飞鹰,他嘴里念念有词:“神子殿下庇佑我们,使蝗虫不得侵害我们的土地,啃食我们的粮食,使灾难无法落在泰锡的土地上,使土地长出丰盛的果实。”
念完了,他把木牌收起来,再次看向被驱逐吞噬的蝗虫们。
他今年种了麦子,也种了那个叫土豆的新作物,麦子已经收了,粒粒饱满,可以出很多的麦子粉。土豆明天就要收了,这可是神子殿下给他们送来的高产作物。
他信心十足,泰锡是神眷之地,就算在别处肆虐的蝗虫在这里也要低下头来。
“今年,会是好年成。”
禽类抗击蝗虫大军颇有成效。哪里有蝗虫,农民自发带着家里的鸡鸭赶过去,既省了一笔饲料,又消灭了吃庄稼的虫子,何乐而不为?
而且因为蝗虫这个共同的敌人,很多难民放下了国家之间的差异,一起进入抗击蝗虫的队伍,这让泰锡本地的居民认同了这些人,大大促进了难民队伍和本地人的和谐共处。越来越多的难民放下武器,心甘情愿去修堤坝和人工湖。
倒是等着泰锡受灾,他们好趁乱谋一些好处的那些人呆住了。
难民过去了,难民没有闹起来,反而他们派出去混在难民里的士兵消失了一批。然后他们又派士兵过去,可惜被死死拦截在泰锡边界之外。现在蝗虫从南方飞过去,结果也是石沉大海。
泰锡这个地方有毒吗?
阴谋者完全不能接受这件事。
“什么?蝗虫在泰锡没闹起来?他们地里的粮食保住了?胡说八道!我们的田地里的作物都被啃光,凭什么他们的粮食不被啃?凭他们的粮食臭我们的粮食香?”
第115章
一开始那些人不信,他们生气地斥责自己的下属:“蝗虫是恶魔的使者,就算是神灵都不能阻止这些恶魔的军队。泰锡怎么可能拦住这些蝗虫?凭什么?凭他们那个只喜欢和低等人混的神子吗?”
“大人,听说泰锡的神子从神国带来了宝物,按着宝物行事,就能让残暴的蝗虫大军乖乖驯服。”来人小心说着传言。
其实这种什么宝物,他一开始听的时候也觉得不靠谱,可是他派了很多人去看,泰锡真的没事,地上有一些虫咬的痕迹,也有一些蝗虫,但是不严重。那些零零散散的蝗虫都是绿色,看起来温顺,安安静静吃着草,然后冷不丁被一只鸟雀啄食——泰锡的鸟雀特别多。
他们实在不明白最近泰锡的鸟雀怎么这么多,想一想可能是巧合,真是个好命的国家。
蝗虫一进入泰锡的地界就蔫儿了,就好像正在肆虐的蝗虫大军被降维打击了一样。他想了很久,怎么想,人力也是做不到的,那不就只能是神国来的宝物了吗?
结果他这不解释还好,一解释,上位者直接砸了酒杯,骂道:“不肯好好做事,却还拿这种假消息应付我?神国来的宝物?你也不瞧瞧那个神子带来的都是什么东西,哈,种子,磨面的工具……那都是些什么东西?下等人用的。只怕他就算在天上神国也不是了不起的人物,他能带来什么宝物?”
这年轻的男子的想法正是很多不知人间疾苦的权贵子弟和上位者的想法。他们天真又恶毒,既不关心百姓生死,也不关心百姓的生活,他们只关心自己拥有多少财富,掌握多少土地,有多少奴隶。
蝗虫被泰锡人控制住的消息传出去,泰锡有粮食的消息传出去,难民从四面八方来,泰锡的军队只能在边界处造起人肉的长城。
“不能这样下去,他们知道这里有吃的,难民会越来越多。”
这时候,他们决定分化难民。没有攻击性的那一部分,将之招降,提供他们食物,让他们开人工湖,修堤坝。难民里一部分只想要生存下去,攻击性不算强,适合被转化。
而难民里攻击性很强的被击杀、焚化,这些难民不想要工作,只想要杀伤劫掠,是破坏者,必须杀死。
两管齐下,这样这一波难民才被控制住。
来了难民,需要的食物更多了,神殿这边被美尼斯组织起来,附近神殿的存粮运送过来缓解粮食缺口。富有的绿云城,因为其城主的命令,也送来了很多粮食缓解这边需求。
但就是那些存粮也差不多消耗殆尽,只能寄希望于神子殿下所说的高产作物。
幸好改种植了冬小麦之后,南方这边很多小麦两日前就收了,农民损失有,但是比颗粒无收的最坏结局好了太多。有了这一批新收获的粮食,人心就不会乱。
一个泰锡农民站在不远处,看着蝗虫在地上和草叶上跳来跳去,然后被鸡鸭一口啄食。大部分麦田已经收了,土豆主要在地下,而且已经长好准备收了。
“我以前还不懂大人们为什么不让我们驱赶那些啄食麦子的鸟雀,现在才看明白,大人是对的。”一个农民对着高效的蝗虫剿灭机叹为观止。
一群鸟飞过来,基本四五下就能逮着一只,吃完再去找下一个,鸟群所过之处,蝗虫寂静无声,所谓一物克一物,就这么真实的在眼前上演。
但是最强大的战斗机还是他们驱赶过来的鸡鸭,这些鸡鸭都长大了,数量众多,一个个战斗力惊人,吃虫子的速度极快。农民们看着这些又能吃虫子又能生蛋的家禽,笑得眼睛都要眯成了缝。
“多吃点,多吃点,吃掉这些坏东西。”
他们原还不明白为什么要善待鸟雀,为什么要养鸡养鸭,只是很机械地执行上头的命令,加上养了鸡鸭还能吃到点蛋,一个个都认真听从命令。
如今一看,大人就是大人,居然早早就做好了准备,一切都是有深意的。
一个农民摸出一个木牌牌,上面刻着一个歪歪曲曲的云朵和飞鹰,他嘴里念念有词:“神子殿下庇佑我们,使蝗虫不得侵害我们的土地,啃食我们的粮食,使灾难无法落在泰锡的土地上,使土地长出丰盛的果实。”
念完了,他把木牌收起来,再次看向被驱逐吞噬的蝗虫们。
他今年种了麦子,也种了那个叫土豆的新作物,麦子已经收了,粒粒饱满,可以出很多的麦子粉。土豆明天就要收了,这可是神子殿下给他们送来的高产作物。
他信心十足,泰锡是神眷之地,就算在别处肆虐的蝗虫在这里也要低下头来。
“今年,会是好年成。”
禽类抗击蝗虫大军颇有成效。哪里有蝗虫,农民自发带着家里的鸡鸭赶过去,既省了一笔饲料,又消灭了吃庄稼的虫子,何乐而不为?
而且因为蝗虫这个共同的敌人,很多难民放下了国家之间的差异,一起进入抗击蝗虫的队伍,这让泰锡本地的居民认同了这些人,大大促进了难民队伍和本地人的和谐共处。越来越多的难民放下武器,心甘情愿去修堤坝和人工湖。
倒是等着泰锡受灾,他们好趁乱谋一些好处的那些人呆住了。
难民过去了,难民没有闹起来,反而他们派出去混在难民里的士兵消失了一批。然后他们又派士兵过去,可惜被死死拦截在泰锡边界之外。现在蝗虫从南方飞过去,结果也是石沉大海。
泰锡这个地方有毒吗?
阴谋者完全不能接受这件事。
“什么?蝗虫在泰锡没闹起来?他们地里的粮食保住了?胡说八道!我们的田地里的作物都被啃光,凭什么他们的粮食不被啃?凭他们的粮食臭我们的粮食香?”
第115章
一开始那些人不信,他们生气地斥责自己的下属:“蝗虫是恶魔的使者,就算是神灵都不能阻止这些恶魔的军队。泰锡怎么可能拦住这些蝗虫?凭什么?凭他们那个只喜欢和低等人混的神子吗?”
“大人,听说泰锡的神子从神国带来了宝物,按着宝物行事,就能让残暴的蝗虫大军乖乖驯服。”来人小心说着传言。
其实这种什么宝物,他一开始听的时候也觉得不靠谱,可是他派了很多人去看,泰锡真的没事,地上有一些虫咬的痕迹,也有一些蝗虫,但是不严重。那些零零散散的蝗虫都是绿色,看起来温顺,安安静静吃着草,然后冷不丁被一只鸟雀啄食——泰锡的鸟雀特别多。
他们实在不明白最近泰锡的鸟雀怎么这么多,想一想可能是巧合,真是个好命的国家。
蝗虫一进入泰锡的地界就蔫儿了,就好像正在肆虐的蝗虫大军被降维打击了一样。他想了很久,怎么想,人力也是做不到的,那不就只能是神国来的宝物了吗?
结果他这不解释还好,一解释,上位者直接砸了酒杯,骂道:“不肯好好做事,却还拿这种假消息应付我?神国来的宝物?你也不瞧瞧那个神子带来的都是什么东西,哈,种子,磨面的工具……那都是些什么东西?下等人用的。只怕他就算在天上神国也不是了不起的人物,他能带来什么宝物?”
这年轻的男子的想法正是很多不知人间疾苦的权贵子弟和上位者的想法。他们天真又恶毒,既不关心百姓生死,也不关心百姓的生活,他们只关心自己拥有多少财富,掌握多少土地,有多少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