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惜命,怕死,脑筋都动在保养身体上了,到了这个年纪早就知天命了,沈父和沈母已经知道靠自己这些死工资已经无法发财了,沈家有很多子女出国奋斗,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孩子们都很争气,沈父沈母经常炫耀一下,但他们也知道自己最重要的就是保命了,没什么比长命百岁更加吸引他们的了。
    沈父和沈瑾萱说了一些往事,他需要活动一下身体,去楼下清扫一下院子,把阴沟里面的树叶捡起来,让下水道通畅一点儿,孩子们都太忙了,没有人注意到这些小事,只有他来做了。
    他一个人下楼去了,把沈瑾萱和沈娜两个人留在楼上。
    等沈父走后,沈娜凑到沈瑾萱的面前,拿出一个笔记本,神秘兮兮的晃了晃。
    “瑾萱,我想和你说一件事!”
    “什么事?”
    “这是尹勤送给我妈的笔记本!”
    沈瑾萱接过来看了看,然后轻轻翻开。
    笔记本的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亲爱的佳梅!”
    沈娜说:“我发现尹勤和我妈的关系不一般!”
    “怎么个不一般?”
    “尹勤是我妈的学生,学生是不应该以这样的口吻来称呼我妈的!”
    “你是什么时候发现他们关系不一般的?”
    “早就发现了,只是以前他们隐藏得比较深,直到我整理东西的时候,翻到这个笔记本,他们的事才暴露的!”
    “你妈不是已经和魏一鸣离婚了吗?”
    “我妈和魏一鸣离婚的事,我没有管,他们也没有和我说,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离婚,虽然魏一鸣不是我的亲生父亲,我对魏一鸣也没有什么感情,我从小都是外公,外婆抚养大的,我甚至对我妈都没有什么感情,我不想去管他们大人的事儿,但是一想到我以后就要离开中国去日本上学了,我就有一点儿担心!”
    “虽然我在班里都吹嘘以后我要出国去,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我,但是回到家里,每当夜深人静,周围没有人时,我一个人躺在床上,仍然会后怕和担心,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我是无法选择的,我妈非要我去日本,而我不喜欢日本,也学不好日语,你不知道她逼着我学日语,我有多痛苦!”
    第75章 你不想去日本?
    “你不想去日本吗?”
    “我当然不想去了,日本有什么好?我的同学都在上海,我是中国人,我又不是日本人,我在上海都已经熟悉这里的环境了,我的亲人和朋友都在上海,我妈非要漂洋过海去日本,我真的很害怕,很担忧!”
    “担忧什么?你妈不是也去日本了吗?有你妈在,她会安排好你的一切的!”
    “我才不要我妈安排呢,她只会逼着我学日语,你不知道日语多难学啊?”
    “假名,片假名,多难记啊,中国人已经习惯中国的语言了,突然去一个陌生的国家,会极为不适应的!”
    “那怎么办?你不想去日本,那你和你妈说好了,就不要去了!”
    “唉,那里那么容易啊,不是我不想去,就不去了,我妈那个脾气,你还不知道吗?”
    “她决定了的事,谁都不能反对!”
    沈娜沉默了一会儿,“也许这就是我的命吧,从出生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我有这样一个虚荣势利的母亲,性水杨花,连我都有点儿看不起她,乱搞男女关系,她和我爸离婚后,又嫁给了魏一鸣,生下了魏子恺,我们是同母异父的姐弟,但我和魏子恺并不亲!”
    “他也从未叫过我姐姐,我也没有把他当弟弟看待,在这种关系混乱的家庭里,我真是觉得很心累,在班里,我都不敢和同学们提前我家里的事,万一被别人知道了,一定会笑话我的,有这么性水杨花的母亲,也不是光荣的事,她和魏一鸣离婚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和她的学生尹勤又搞到一起去了,尽管外公已经警告过她了不要出去噶姘头,她就是不听!”
    “她去浦东川沙教书的时候,怪不得尹勤像跟屁虫一样跟着,那个时候尹勤学校的宿舍离川沙很远,但是尹勤每天放学都骑着自行车穿越大半个上海来找我妈,我就觉得很奇怪了!”
    “现在我整理东西的时候,竟然发现了这个笔记本,他们的关系就曝光了,也隐瞒不了我这个女儿了!”
    “那你知道了以后,会怎么办?”
    沈娜叹了一口气,“我能怎么办?我只是一个孩子,我还没有成年,还要靠母亲寄来的生活费生活,我现在才是高三的学生,我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我没有钱,只能靠我妈养活,我又不能违反她的意愿,我不想去日本,她偏要我去,我只是一个孩子,我哪里能和大人反抗?”
    听沈娜这样一说,沈瑾萱很是吃惊,原本她以为沈娜以能出国去日本读书为荣,没想到她已经开始担心自己的前途了。
    仔细想一想,毕竟国外充满了风险和未知数,无法和国内相比,国内的环境都是熟悉的,又有亲人在,一个姑娘出国,要面对陌生的环境,语言还不通,还需要从头学起,慢慢适应,总是有一个过程的,将来能不能融入当地的文化,能不能和当地人相处融洽,还是一个问题。
    听沈娜这样一说,沈瑾萱也不羡慕她了,觉得还是自己留在国内,有爸爸妈妈在,还是很好的,尽管父母的退休工资不高,生活贫穷了一点儿,不能满足物质享受,但是生活还是稳定的,不用担心太多,不会像沈娜这样忧心忡忡。
    “我妈下个月就要让去日本了,我日语只是学了一半,我现在都有点儿闹情绪了,一看到日语书就特别头大,不想读,就是不想读!”
    沈娜不断的抱怨,“我更加害怕去了日本之后,看见我妈和尹勤还偷偷的保持那种关系,我夹在中间,又无法避开,中西归田又不是我的亲生父亲,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我去日本,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想念中国的亲人,只能写信,信件来往又非常慢,我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说到这里,沈娜神情有点儿哀伤,沈瑾萱看着她,沈父在楼下叫:“吃饭啦!”
    两个孩子下楼来,看见沈父端着碗,叫沈娜吃饭,沈娜一直和沈父沈母生活在一起,还是和沈父沈母在一起吃饭,而沈瑾萱是蹭不到爷爷奶奶的饭吃,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吃饭。
    沈母住医院了,就少了一个人吃饭,沈父也不会烧饭,随便摊一个饼就了事了,沈娜直皱眉。
    “爷爷,你做的饼真是难吃!”
    沈父笑得很尴尬,他确实不会做饭,平时都是沈母烧饭的。
    “小娜啊,你就别挑剔了,你外婆腿摔断了,住医院啦!”
    “呜呜!”沈娜很不开心,她在沈家被沈母宠惯了,突然没有沈母烧饭了,很不习惯。
    沈瑾萱等沈父和沈娜吃完饭,才和自己的父母沈佳勇和林玉珍吃饭。
    沈佳勇在饭桌上问老婆:“玉珍啊,你去四妹厂里帮忙怎么样啊?”
    “还可以,佳勇,我和你说,我终于又找到去工作的感觉了,我退休跟着你来上海以后,我就闲在家里了,只是烧饭做家务,觉得很没有意义,我年纪还小,我只是提前退休,我应该还可以做十多年的,我也想要去工作,沈家住房困难,很拥挤,人整天憋闷在这里,心情都不好,我去四妹厂里帮帮忙,也不是为了能发多少工资,只是觉得有点事做,日子过得充实一些!”
    “玉林啊,这些年让你受委屈了,你老公没用,赚不了什么大钱,不能给你体面的生活,让你们母女俩跟着我受苦了!”
    “佳勇,这也不能怪你,当年你响应国家的号召,百万知青下乡,支援边疆,我们这一代人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是啊,真是可惜,云南那边我还是有很大熟人的,苏州那边工厂里也有很多同事,来到上海之后,和这些熟人都渐渐失去了联络!”
    “是啊,为了回到上海,那边的熟人都不联系了,我有时候也挺想念他们的,不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了?”
    “厂里的那些同事还是在苏州的,有的子女也来上海,在上海买了房子了吧!”
    “这些熟人都没有联系了,想想也挺可惜的,以前他们在厂里和我关系都处得挺好的!”
    “是啊,玉林,这样想起来,还是很可惜的,让你受委屈了,为了让我回到上海,你牺牲了很多,离开了你的父母,离开了你的兄弟姐妹,离开了你熟悉的环境,回到上海,我们家住房困难,你跟着我吃了不少苦!”
    “瑾萱,我也没有钱供她读最好的大学,瑾萱也很恨爸爸吧?”
    沈瑾萱垂下头,低头吃饭,没有吭声,说实话,一点儿也不怪爸爸是不可能的,看着沈娜出国,沈瑾萱也不服气,她的学习成绩比沈娜好太多了,如果父母好一点儿,就算不出国,在国内考上名牌大学也是有可能的,她初三可是全班第一名,是很有出息的好孩子。
    见女儿不回答,沈佳勇更是感慨,“玉林,瑾萱,我对不起你们母女俩啊,我无能,我只是一个穷工人,在厂里当了那么多年的钳工,也就只有这点儿死工资,我也不是做生意的料儿,我也想了很多办法,去自由市场批发服装来卖,结果没有经验,样品丝袜质量是好的,结果买回家一看塑料袋里面的丝袜都是次品,卖不出去,亏了不少钱!”
    “童装也没有人来买,我拿去服装店,让店老板帮我销售,挂着一直无人问津,童装也亏了不少钱,后来我去摆马路摊,运气不好,又遇到了城管,被城管抓了,罚款,唉,真是一言难尽啊,我不是没有努力过,可我只是一个钳工,离开了工厂,真是什么都不会做,也不是做生意的材料......”
    听着父亲抱怨,沈瑾萱的心情也很沉重,是啊,这就是命运,投胎无法选父母,父母的经济条件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未来,沈瑾萱初三就考到全班第一,结果父亲沈佳勇给女儿志愿填了个师范中专,幸亏沈瑾萱自己争气,成绩超越了师范大专班的学习,师范大学的校长开会讨论,破格让沈瑾萱进入大专班,对于这件事,沈瑾萱一直耿耿于怀,一个好父亲太重要了,一个无能的父亲会影响孩子的前途!
    第76章 知青家庭
    沈瑾萱不能责怪自己的父亲,沈佳勇也挺不容易的,他读到高一,就响应国家的号召去云南插队,建设祖国边疆了,作为上海知青,沈佳勇这一代人是很有代表性的,他们为国家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在云南工作了十三年,沈母把儿子调回苏州,又在苏州印染厂工作了十三年,加上之前去云南插队了五年,沈佳勇的工龄达到了三十一年,后因病退提前退休,回到了上海,真是不容易啊,在上海知青群体也数量庞大,根据《上海知青网》的统计,上海赴安徽省知青共149421人,上海赴黑龙江省知青共165186人,其中兵团、国营农场、林场138140人,插队27046人。
    上海赴内蒙古知青共7697人,其中内蒙古农场6100人,插队1597人。上海赴江西省知青共118805人,其中插队106856人,农林场和建设兵团11949人。上海赴云南省知青共55944人,其中插队10065人,建设兵团农林场45879人。上海赴贵州省知青共11953人,以上七地上海知青总计约532775人,除了以上七地上海知青外,还有赴上海市所属江苏盐城大丰农场、安徽黄山茶林场的大批知青,该两地上海知青人数大致如下:上海赴江苏盐城大丰农场知青65000余人,上海赴安徽黄山茶林场知青近万人,合计以上离开上海市区的九个地方的上海知青人数,总共约607000人左右。
    上海当年尚有一些回乡知青,但数量不多,70年代始上海重新恢复在本市范围内四个面向进行中学毕业生分配,这其中每年又有大批知青被分配至本市郊县农场和农村务农,这类知青基本都可以逐次上调回上海市区另行安排工作,因此他们与上面赴外地,尤其是完全脱离上海被分赴前七地五十三万多知青相比,在离乡背井、路途遥远、寄人篱下、思乡心切和生活艰苦等等精神和物质各种压力方面都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沈瑾萱也查过这些资料,深知自己的父亲只是上海知青之中的一个代表,当年沈佳勇去插队是响应国家政策,知识青年支援建设祖国边疆是很光荣的事情,家家户户的年轻子女都要去,不是沈佳勇一个人,沈瑾萱作为知青子女,能够理解父亲的苦,自己是知青子女好不容易回沪,还遇到了爷爷奶奶,二姑、五叔的阻碍,受了多年的苦,虽然命运如此艰难,在物质条件和精神压力都比沈娜和沈茅重很多,但沈瑾萱不愿意向自己的命运低头。
    “我的父亲是为建设祖国边疆奉献了青春,作为沈家的第三代,我也不能输给沈娜和沈茅!”
    她一言不发,低头吃饭,暗暗下了决心,吃完饭后,沈瑾萱站了起来。
    “爸妈,我吃好了,我去洗碗,我明天就回学校,我还是住学校宿舍,学校的环境和宿舍居住条件都比我们家好多了,我留在学校安心学习!”
    “好!”沈佳勇点了点头,见女儿很懂事,丝毫都没有责怪他的意思。
    沈佳勇也吃完饭,林玉珍体贴的从丈夫手上接过饭碗。
    “我去洗吧,你去医院照顾姆妈吧!”
    “好,玉珍,辛苦你啦!”沈佳勇站了起来,往外走,又想起了什么走了回来,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递给妻子林玉珍。
    “给瑾萱买点饼干,泡面,带到宿舍里面吃,我这个做父亲的对她关心不够,这段时间,一直在医院里陪护姆妈,对这个家,对你和女儿关心不够,我心里也很愧疚的,你们母女俩跟着我吃了不少苦!”
    林玉珍点了点头,“知道了,我会给瑾萱买的,你放心去照顾姆妈吧!”
    等沈佳勇走了之后,林玉珍才帮着沈瑾萱洗完了碗,陪着女儿在写字台边坐下,看着昏黄的灯光洒在沈瑾萱的课本上,沈瑾萱低头认真的做作业。
    女儿青春的面庞看上去朝气蓬勃,越看越好看,林玉珍看得入了神,她发现女儿沈瑾萱真的和她自己长得很像,从女儿青春的面庞上,林玉珍仿佛也看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她也是一个学生,青春靓丽,心怀梦想,对未来充满了很多美好的憧憬,是听父母话的乖乖女,林玉珍的经历就比沈佳勇稍微简单一些。
    她是云南人,从小跟随父母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长大,和沈佳勇不同,林玉珍没有脱离父母,也没有离乡背井,在云南上小学,读中学毕业后,十分顺利被分配到化验室工作,曾经也谈过恋爱,同在化验室的一位男同事追求过林玉珍,但林玉珍回家和林母说了以后,林母劝说女儿不要因为谈恋爱影响工作,所以林玉珍胆子比较小,为了保住工作,就没敢再和同事谈恋爱,两人都在同一单位,太近了,万一有什么纠纷,很容易就影响工作,当时林玉珍的其他女同事都在和复原军人谈恋爱,看着他们很热烈的你侬我侬,林玉珍只想好好工作,等工作稳定了,有了一定的条件,再考虑谈恋爱的问题。
    可是这样一拖,就把年龄拖大了,错过了当初追求林玉珍的那位老实的男同事,再想找一个知根知底的好男人,确实不太容易,在熟人的介绍下,才认识了插队来云南的上海知青沈佳勇。
    通过介绍人介绍,林玉珍初步了解了沈佳勇的个人情况,沈佳勇年龄比林玉珍大三岁,刚认识的时候,沈佳勇28岁,林玉珍25岁,沈佳勇当时已经在云南三矿一家工厂做钳工,林玉珍在化验室工作,双方见面,都挺满意,沈佳勇1.76cm,个子高高的,皮肤很白净,毕竟是从上海来的,比当地的工人长得白净,长相英俊,身材不胖也不瘦,看上去很协调,有一种小伙子的蓬勃朝气。
    林玉珍亭亭玉立,已经是一位大姑娘了,待字闺中,正值青春,乌黑的大眼睛,长长的麻花辫,看上去很纯情,沈佳勇十分满意,他后来和介绍人说这个姑娘可以,他对林玉珍印象很好。
    两个人就是这样认识的,开始谈恋爱,没想到从认识开始就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第77章 夫妻打架
    林玉珍跟着沈佳勇吃苦,就吃了这么多年,她太知道什么叫离乡背井、路途遥远、寄人篱下、思乡心切和生活艰苦等等精神和物质各种压力方面都是不能同日而语!
    这么多年,苦头吃够了,林玉珍为了爱丈夫,默默的忍受了沈母的坏脾气和刁难。
    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兄弟姐妹,离开了熟悉的环境,跟着丈夫沈佳勇回到上海,只是为了圆丈夫一个梦,人老了,叶落归根,上海对于沈佳勇来说是故乡,这里有他的家,可惜沈家一直不温暖,沈佳勇在沈家几个子女中经济状况一直最困难,一直挺不受父母待见,兄弟姐妹,除了四妹沈佳琦经常出手帮助大哥一家,其他几个兄弟姐妹都是冷淡的,沈佳勇真是受不了亲戚这种冷漠的态度,人和人之间,哪怕有血缘关系,也会因为金钱而疏远。
    真是应了那句话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就是这么事故!
    对于这样的现状,沈佳勇也是挺无奈的,年轻的时候,沈佳勇是不愿意相信命运的,觉得靠自己的努力,什么都能获得,可是他奋斗了大半辈子了,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去边疆插队当知青,确实不能和留在上海的五弟比,五弟当年由于大哥、二姐、三哥都去插队了,五弟沈佳海又有先天性心脏病,就受到了照顾,没有去插队。
    沈母把沈家老宅一楼的那间9个平方米的小房间留给沈佳海做了婚房,沈佳海和胡美娟结婚后,就一直住在那间小房间里,胡美娟还是一直不满意,觉得房子小,住着不舒服,和老年人同住,也十分不方便,沈父沈母太抠门,一直要算他们的水电费,经常为了水电费多算了几元钱,而吵得不可开交。
    在这种家庭氛围中生活确实让人觉得很压抑,沈父沈母的抠门小气,这种秉性永远都改不掉了,因为他们小时候就是从困难的家庭中长大,沈父的父亲一个人外出教书,一个人赚钱要养活一大家子的人,沈父的母亲一个人带着这么多的孩子,自然会节衣缩食,大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沈父童年耳闻目染,自然就学会了母亲不好的习惯,抠门小气。
    沈母更加抠门小气,沈母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只有母亲带着他们这些孩子,沈母又是长女,中专毕业就出来工作了,做了营业员,家境如此艰难,还要工作补贴生活,母亲又是一个家庭妇女,没有工作,生活的重担压在沈母一个人身上,那个时候她一个人工作得养活弟弟妹妹,心累心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