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刀_分节阅读_133
端清的武功路数就目前看来,走的是中正之风,无论拳掌剑招皆清然有意,而叶浮生仗着《惊鸿诀》走的是迅疾奇诡之路,可谓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典型,一时间竟有占据上风之势。
可眼见刀锋如奔雷闪电,端清依然不慌不忙。
习武之人最忌心浮气躁,然而这些轻慢浮躁都要靠时间去洗涤,叶浮生是刚刚进入这个年纪,端清却早就过了这段岁月。
他少时便修炼《无极功》,曾经十几年江湖把一身嶙峋傲骨磋磨得血肉全无,只剩风骨如旧,不见热血狂情,却多止水于心。后来别江湖入深山,春花秋月与夏雷冬雪都在眼里渐渐褪色,到如今天地万物于他都如蜉蝣沧海,更别提成败输赢。
胜败不计于心,方能心无旁碍,所向无敌。
叶浮生的确做到了“矫若游龙、翩若惊鸿”,但这还不够。
八刀几乎是瞬时而出,最后一刀更是“惊雷”后发先至,然而端清手里的玉箫,只出了一式。
这应该是一式剑法,又好像不是。
简简单单的一式,在刀刃已经切开一线浅红的时候才出手,却仿佛流水绕过奇峰山峦,它从八刀缝隙中穿出,不沾分毫。
以叶浮生的眼力看来,这一式并不是很快,他可以看清从玉箫抬起到欺近的轨迹变化,也能看到端清的眼里刹那流过的一道冷光。
就仿佛一只手轻轻向自己的咽喉碰来,可叶浮生却躲不开。
不是玉箫贯透了人性,而是这一招本身就能让一个人孤立成利剑。
他的惊鸿刀余力未尽,玉箫已点在了咽喉上。
轻轻的,没有丝毫力道。
可叶浮生背后一寒,额头已经浸出冷汗。
端清这一式没有用内力,他连丝毫疼痛都没感觉到,却在这刹那察觉入骨杀气,并非针对自己,而是这一式本来就有的杀机。
化繁为简,返璞归真,却避无可避。
一时间竹林里无声无息,直到端清收回玉箫,叶浮生才如梦初醒,还刀入鞘。
端清颈侧多了一道细细的红痕,叶浮生拿捏住了分寸,只破了表皮,连血珠都只浸出些许,他也不在意,抬袖拭去,道:“你很好。”
叶浮生看着他,语气微沉:“师娘刚才的一招,更好。”
“我只是占了年纪的便宜,归根究底,我已不如你。”端清看着他,“惊鸿之名,在你手中已无愧了。”
叶浮生道:“弟子此去,定不负期许。”
“既如此,你就回去收拾行装吧。”端清颔首,“出了竹林向西左转就见欺霜院。”
叶浮生听出他另有事务的意思,也不多话,向端清行了一礼,向欺霜院去了。
端清在原地目送他走远了,才转身向与之相反的一条小路走了。
这条路越走越偏僻荒芜,端清走得也慢,约莫两刻钟后才在一处山壁前站定。
这是一扇巨石门,约莫有千斤重,端清伸手按下微微凸起的石砖,门便向上缓缓抬起。
里面是一个挺宽敞的山洞,端清摸出火折子点燃了壁上灯盏,才把暗色驱散,照亮洞内的一尊小石碑。
上面同样是被剑气凝指刻下的四个字,只是年代要更久远些,笔锋已经开始模糊,依稀看得是“苦海无边”。
然而石刻的碑上,有早已变黑干涩的斑斑血迹,和几个凌乱不堪的血手印,仔细一看,都出自一个人的手。
端清没看那石碑,他只是往里面走着,最终到了一间被打造得颇为严密的石室。
比起他在欺霜院的住处,这里更像是个人居的地方,石床桌椅、衣被用品……无一不有,只是积了一层薄灰,看起来大概有月余没住过人了。
端清拂开罩在石床上的宽布,盘膝打坐,双目紧闭,默默平息着自己的内息。
良久,他才睁开眼,本来就没什么人气的脸,更冷硬了几分。
手指抚过腰间玉箫,摸到了一丝细微裂痕,他借着灯光细细看了会儿,冰冷无情的眼里才慢慢出现了一丝柔色。
这是被刀锋切到的痕迹,劲力留三去七,不多一分,不少一毫,拿捏得恰到好处。
端清方才那一式虽不是天下无双,却已经很久没遇到过对手了。
他将玉箫放下,伸手入怀摸索了一下,掏出了一个荷包。
荷包上绣了两朵碧桃,左边的小些,针脚粗陋;右边的大些,精致如画。
可仔细一看,却又能分辨出是一个人的手笔,只是技艺娴熟不同,应该是绣者不同时间的作品。
他打开荷包,里面是几块碎玉,依稀能看出曾是块成色不错的翡翠。
端清很有耐心地将碎玉一点点拼好,又凑成了一整块圆形玉佩,这才开了口,声音清淡,语气微温:“他已今非昔比,你黄泉若有知,当是欣慰了。”
第94章 重逢
楚惜微已经十年没有回过天京城了。
当年宫变之后,楚惜微虽然活命,但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还是楚子玉安心,他都没有再靠近天京一步,本以为这辈子都要跟此地老死不相往来,结果还是人算不如天算。
他本来应该如约带着陆鸣渊回三昧书院,但是出发没两天就收到暗探的线报——天子因阮非誉之死问责礼王,仕途子弟齐往三昧书院。
阮非誉之死牵涉甚广,楚惜微早猜到这件事不会善了,只是没想到会在短时间内闹得这么大。
从北疆到天京,少说也要近十天路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闹大,要说这背后没人推动,楚惜微怎么都不信。
阮非誉之死,礼王难逃干系,而他势必会扯端王下水,到时候恐怕诚王也难以独善其身。
北疆、天京、东陵三方现在都因此事连成一线,位于南地的三昧书院也是风云齐聚之地,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
可眼见刀锋如奔雷闪电,端清依然不慌不忙。
习武之人最忌心浮气躁,然而这些轻慢浮躁都要靠时间去洗涤,叶浮生是刚刚进入这个年纪,端清却早就过了这段岁月。
他少时便修炼《无极功》,曾经十几年江湖把一身嶙峋傲骨磋磨得血肉全无,只剩风骨如旧,不见热血狂情,却多止水于心。后来别江湖入深山,春花秋月与夏雷冬雪都在眼里渐渐褪色,到如今天地万物于他都如蜉蝣沧海,更别提成败输赢。
胜败不计于心,方能心无旁碍,所向无敌。
叶浮生的确做到了“矫若游龙、翩若惊鸿”,但这还不够。
八刀几乎是瞬时而出,最后一刀更是“惊雷”后发先至,然而端清手里的玉箫,只出了一式。
这应该是一式剑法,又好像不是。
简简单单的一式,在刀刃已经切开一线浅红的时候才出手,却仿佛流水绕过奇峰山峦,它从八刀缝隙中穿出,不沾分毫。
以叶浮生的眼力看来,这一式并不是很快,他可以看清从玉箫抬起到欺近的轨迹变化,也能看到端清的眼里刹那流过的一道冷光。
就仿佛一只手轻轻向自己的咽喉碰来,可叶浮生却躲不开。
不是玉箫贯透了人性,而是这一招本身就能让一个人孤立成利剑。
他的惊鸿刀余力未尽,玉箫已点在了咽喉上。
轻轻的,没有丝毫力道。
可叶浮生背后一寒,额头已经浸出冷汗。
端清这一式没有用内力,他连丝毫疼痛都没感觉到,却在这刹那察觉入骨杀气,并非针对自己,而是这一式本来就有的杀机。
化繁为简,返璞归真,却避无可避。
一时间竹林里无声无息,直到端清收回玉箫,叶浮生才如梦初醒,还刀入鞘。
端清颈侧多了一道细细的红痕,叶浮生拿捏住了分寸,只破了表皮,连血珠都只浸出些许,他也不在意,抬袖拭去,道:“你很好。”
叶浮生看着他,语气微沉:“师娘刚才的一招,更好。”
“我只是占了年纪的便宜,归根究底,我已不如你。”端清看着他,“惊鸿之名,在你手中已无愧了。”
叶浮生道:“弟子此去,定不负期许。”
“既如此,你就回去收拾行装吧。”端清颔首,“出了竹林向西左转就见欺霜院。”
叶浮生听出他另有事务的意思,也不多话,向端清行了一礼,向欺霜院去了。
端清在原地目送他走远了,才转身向与之相反的一条小路走了。
这条路越走越偏僻荒芜,端清走得也慢,约莫两刻钟后才在一处山壁前站定。
这是一扇巨石门,约莫有千斤重,端清伸手按下微微凸起的石砖,门便向上缓缓抬起。
里面是一个挺宽敞的山洞,端清摸出火折子点燃了壁上灯盏,才把暗色驱散,照亮洞内的一尊小石碑。
上面同样是被剑气凝指刻下的四个字,只是年代要更久远些,笔锋已经开始模糊,依稀看得是“苦海无边”。
然而石刻的碑上,有早已变黑干涩的斑斑血迹,和几个凌乱不堪的血手印,仔细一看,都出自一个人的手。
端清没看那石碑,他只是往里面走着,最终到了一间被打造得颇为严密的石室。
比起他在欺霜院的住处,这里更像是个人居的地方,石床桌椅、衣被用品……无一不有,只是积了一层薄灰,看起来大概有月余没住过人了。
端清拂开罩在石床上的宽布,盘膝打坐,双目紧闭,默默平息着自己的内息。
良久,他才睁开眼,本来就没什么人气的脸,更冷硬了几分。
手指抚过腰间玉箫,摸到了一丝细微裂痕,他借着灯光细细看了会儿,冰冷无情的眼里才慢慢出现了一丝柔色。
这是被刀锋切到的痕迹,劲力留三去七,不多一分,不少一毫,拿捏得恰到好处。
端清方才那一式虽不是天下无双,却已经很久没遇到过对手了。
他将玉箫放下,伸手入怀摸索了一下,掏出了一个荷包。
荷包上绣了两朵碧桃,左边的小些,针脚粗陋;右边的大些,精致如画。
可仔细一看,却又能分辨出是一个人的手笔,只是技艺娴熟不同,应该是绣者不同时间的作品。
他打开荷包,里面是几块碎玉,依稀能看出曾是块成色不错的翡翠。
端清很有耐心地将碎玉一点点拼好,又凑成了一整块圆形玉佩,这才开了口,声音清淡,语气微温:“他已今非昔比,你黄泉若有知,当是欣慰了。”
第94章 重逢
楚惜微已经十年没有回过天京城了。
当年宫变之后,楚惜微虽然活命,但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还是楚子玉安心,他都没有再靠近天京一步,本以为这辈子都要跟此地老死不相往来,结果还是人算不如天算。
他本来应该如约带着陆鸣渊回三昧书院,但是出发没两天就收到暗探的线报——天子因阮非誉之死问责礼王,仕途子弟齐往三昧书院。
阮非誉之死牵涉甚广,楚惜微早猜到这件事不会善了,只是没想到会在短时间内闹得这么大。
从北疆到天京,少说也要近十天路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闹大,要说这背后没人推动,楚惜微怎么都不信。
阮非誉之死,礼王难逃干系,而他势必会扯端王下水,到时候恐怕诚王也难以独善其身。
北疆、天京、东陵三方现在都因此事连成一线,位于南地的三昧书院也是风云齐聚之地,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