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些新知青们还想去闹,却被老知青们给拦住了,“你们不许去!”
    新来的一个男知青梗着脖子,冷嗤起来,“你们是怂蛋,我们可不是!快让开!”
    老知青们把这几人围起来,“你不能去闹事,你们要是闹事,会连累到我们要扣工分的。”
    新知青嫌弃地扫了他一眼,“五十个工分而已,你怕什么?”
    老知青气得直跺脚,“你懂什么?工分不够可是要去补的。你想大冬天去挖河渠吗?”
    去年冬天,工分不够的人全要去挖河渠补工分。要不然就不分给他们口粮。谁都不想饿肚子,只能去挖。
    大冬天的,北风狂啸,寒风刺骨,即使一动不动,也能冻得人直打哆嗦,更何况还要在寒风中挖土。
    那土冻得跟冰疙瘩似的,他们拼死拼活干了一个月,才把工分给补齐了。
    所以今年开春他们才卯足了劲儿的孵小鸡。
    孵小鸡虽然辛苦,可好歹不冷不热,多好呀。
    虽然他们比不上村里人挣得多,可好歹一天也能挣到十个工分,比下地割麦子强多了。
    可这些人非要去闹事,一次还要扣他们二十个工分,这怎么能忍?
    反正等到了投票阶段,那些社员们也不会把票投给他们,何苦折腾,还连累他们。
    两方人码开始了拉锯战。
    钱淑兰这边,也知道为什么这次的知青依旧会这么多了。
    钱明华嘴角含笑,颇有几分幸灾乐祸,“咱们生产队二十个,还算是少的,像林家村生产队今年来了三十个。我看老林愁得眉毛都要打结了。”
    钱淑兰揉了揉眉心,还会接二连三地下来。
    她们生产队的知青点估计也要扩张了。
    这些知青们到底还是没有闹起来。
    都不蠢人,知道闹是没用的。所以在经过老知青们反复的解说,这才明白他们现在的处境。
    “你们就别闹了。还是早点挣工分养活自己的肚子是正事儿。”
    “对啊!还有两个多月就要收粮食了,你们一分工分都没有,如果工分不够,你们就分不到粮食的。”
    这些都是老知青们用血和泪,撞破头得出来的经验,人家提醒你是好心。
    新知青有些不死心,“就不能买粮食吗?”
    “他们自己都不够吃的,怎么可能卖给你们。”
    新知青坐在简陋的炕上,眼里全是茫然,仔细看这副神情,和一年前的老知青们是那么的相似,仿佛重合在一起了。
    作者有话要说:人都是有私心的,投票其实并不是最公正的。可制度就是如此。
    第301章
    钱淑兰回到家的时候,邓兴明对此事也有想法。
    “你是说你想让你妹去上大学?”钱淑兰有些惊讶。
    邓兴明有些不好意思,“云萍以前考上大学的,可养父养母把通知书藏起来了,这事云萍一直耿耿于怀。我想着不如让她争取一次。”
    钱淑兰低下头,细细思量。别说这事还真可行。
    邓云萍性格坚韧,在邓家受了那么多苦,却没有变坏,也许选别人去,钱淑兰多少还会担心对方会跟那些人同流合污,可邓云萍就不会了。
    钱淑兰细细一琢磨竟然觉得邓云萍才是最适合的人选,“这事倒是可行,可咱们生产队那么多人呢,她未必能选上。”
    这已经不是十年前了,王家村现在的高中毕业生还挺多。她没有十足把握。
    钱淑兰想了想,又道,“要不你先问问云萍的想法,如果她想上大学,我会尽量帮她争取。”
    邓兴明见娘答应了,立刻喜不自胜,“娘,真的谢谢你!”
    这事如果他娘答应了,那十之八九就稳了。
    放眼在这王家村,有谁能比他娘更有能耐呢?
    钱淑兰见他似乎对自己挺有信心,忍不住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呢,你千万别让云萍太大希望。”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邓兴明愣了一下,有些惊讶,“娘,凭你现在的地位这事不是很容易吗?”
    钱淑兰也不怪他不懂乡下这点事儿。在农村乡下处得就是人情往来。
    谁能为大家做的贡献多,谁的名声好就选对方。当然如果自家有孩子肯定会选自家。
    她一点点给他分析,“因为全县养鸡这事儿,大家都对我有意见呢。”
    邓兴明有些想不通了,“不会的娘,你不是已经开了食品厂了吗?”
    钱淑兰无奈摇头,“你太天真了。在农村乡下,社员们见识少,他们不认合同,只认拿到手的钱。咱们跟香港签了合约,可定金在对华贸易中心呢,我手里可没接到一分钱。”
    邓兴明这下子是真的傻眼了,如果是这样,那云萍还能有机会胜出吗?
    他到底也是在乡下生存好几年了,自然知道云萍要想胜出,唯一的至胜秘法就是“她是钱厂长的女儿”。
    如果这个厂长已经不受社员们爱戴,那还会有人投票给云萍吗?
    邓兴明是真的慌了,“娘,那怎么办?”
    钱淑兰微微叹了一口气,“还能怎么办?当然是要早点让大家见到真钱了!”
    因为材料有限,她现在也只能接些小单子。
    可工农兵大学的名单八月份就要报上去了,她根本就等不到秋交会。
    所以她要想云萍胜出,唯有早点让大家见到钱。只有她给大家带来利益了,别人才会重新尊敬她。
    邓兴明左思右想都没能想到好法子。
    可钱淑兰却转眼就想到了,附手在邓兴明说了几句,邓兴明眼睛一亮,“这法子好啊。一定能成的。”
    钱淑兰也觉得这法子不错,这就叫物尽其用。
    邓兴明笑容重新绽放,轻松得不得了,
    钱淑兰见他面色恢复,便试探着问,“你也是高中生,你就不想上大学吗?”
    邓兴明下意识地撇嘴,“我才不去!”见他娘望着他,他羞得脸通红,小声道,“我考高中的时候,考了两次才考上。”
    钱淑兰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你成绩不好啊?”
    亲娘这么直白的戳破!邓兴明有些尴尬,轻咳了一下,硬着头皮道,“是啊。就算我上大学了,估计我也听不懂,就不要浪费这个名额了。”
    钱淑兰深以为然地点头,“你倒是有自知之明。”见邓兴明脸一僵,她又道,“比外头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好多了。”
    邓兴明也知知青们有许多是初中毕业生也想要工农兵大学名额。确实挺不靠谱的。
    到了第二日一早,钱淑兰正想离开家门的时候,就听到钱明华着急忙慌地过来。
    到了跟前,他开门见山,“小姑,我跟你说,咱们生产队符合的一共有五十六人。加上知青点的九人,一共是六十五人。”
    还挺多。钱淑兰心情格外沉重。她接过钱明华手里的名单扫了一眼。
    这上面不仅仅有邓云萍也有邓兴明甚至还有正康。
    多个人多份把握,钱淑兰也没说要把另外两个划掉,把名单还给他,叮嘱道,“行吧!等到了夏收之后再进行投票吧。现在地里的活这么重呢,赶紧安排人下地拔草吧。”
    现在正是野草疯长的时候,他们生产队又有一部分人需要孵小鸡。要全部聚集起来真不容易。这事又不急在一时。
    钱明华深以为然地点头,“那当然,什么事都没有庄稼重要。”
    说着拿着名单大踏步往外走了。
    钱淑兰骑着自行车从村口经过的时候,看到她车后背着的一麻袋东西都有些惊讶。
    柳月琴在养鸡场喂完鸡出来,匆匆忙忙就要往地里赶,看到钱淑兰居然往外去,“你这是干啥呀?”
    钱淑兰指了指食品厂的方向,“一直没赚钱,我晚上睡不着,就想着去找找门路。”
    柳月琴一拍大腿,“我说你缺心眼呐。你等夏收完再去找门路也行啊。现在去找,你不挣工分啦?”
    别看钱淑兰是厂长,每天拿工分还挺高,可她也是个勤劳的。
    基本上也会下地挣工分的。
    她的身体好,弯腰拔草这种活对她来说还是很简单的。
    可现在此一时彼一时,钱淑兰拉着柳月琴的手到一边,“我这也是没法子,食品厂老不进账,我看大家伙看到我都有点不对劲儿。”
    这事倒是真的。以前婶子长婶子短的叫着。现在十个有三个看到会当看不到。
    当然这一类人都是年轻人,心里藏不住事儿,就使小性子了。
    像上了年纪的人,即使心里不满,也不会当面给人难堪。
    柳月琴拍拍钱淑兰的心,也替她委屈,带你赚钱的时候说你好,亏了钱了,就一个劲儿地埋怨你。“你这想法也是对的。那你快去吧。”
    钱淑兰笑笑,“还是你懂我。”
    柳月琴看着她后面的麻袋,“你这里全是那些东西吧?”
    钱淑兰点头附和,“是啊,总要让人家尝尝味道。”
    “也是!”
    钱淑兰骑着自行车远去。
    柳月琴在身后看着,重重叹了一口气。有那受八卦的妇女凑过来,“厂长干啥去了呀?”
    柳月琴转了转眼珠子,把钱淑兰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经过她的一番添油加醋,钱淑兰俨然成了一个被大家误解却拼命想要为大家奉献一切的大好人。
    那人听了,感动地不行,“婶子真是太好了,连工也不上,就四处找销路,真是太不容易了。”
    那人到了地里,又把这事说给家人听。大家也都一脸钦佩。
    都是农村人,不争馒头争口气,被人这么误解,可不就是要把面子争回来嘛。大家都能理解,也很感激。
    钱淑兰到了县城,直接去百货大楼找方永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