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不敢置信,挤到人群最前面,伸手摸了摸红纸,被旁边看守的生员客客气气拦住了。
    周遭嗡嗡嗡嗡一片嘈杂,傅四老爷站在原地发愣。
    片刻后,他忽然两手一拍,笑嘻嘻道:“第一呢!”
    傅云英也有些惊讶。
    她原以为自己可能是第三或者第二,没想到竟然和苏桐并列第一。
    王叔等人回过神来,偷偷拿眼看她,嘴唇翕动,却没出声。
    傅云启也罕见地没有大叫大嚷,仰头看着刚贴上的红纸,怔怔地出神。
    照壁前的学子议论纷纷。
    有震惊的,有不解的,有好奇的,当然也有不满书院做法而大声质问的。
    陈葵不搭理学子们,贴完红榜,领着生员们陆续离去。
    苏桐没有来,全场学子的议论声越来越小,不约而同看向傅云英。
    都是少年人,自然不服气,就算面上没露出什么,但紧抿的嘴角泄露了他们此刻的不甘。
    当然也有真心佩服傅云英想趁机和他说几句话套套近乎的,但看他站在那里,罗衣绣袍,面如美玉,一时竟觉得有些踌躇不敢上前。
    傅云英淡淡扫视一圈,微微颔首致意。
    这群意气风发的年轻少年郎,以后将是她的同窗。
    众人怔住,都觉得他看的好像是自己,连角落里的人也这么认为。
    人群骚动起来,众人情不自禁朝他还礼。
    学长陈葵站在大门外,遥遥看着照壁前的动静,点点头,到底是头名,气度与众不同。
    傅四老爷挺直腰杆,沐浴在四面八方投过来的或嫉妒或好奇的视线中,捋须微笑。
    傅云启和傅四老爷一样,腰板挺得直直的,听到旁人低语,眼眉舒展,一道与有荣焉的眼风扫过去:“云哥是我弟弟!”
    他生得清秀,又是妇人娇养长大的,不知不觉学了一身娇气做派,这道眼神不像炫耀,反而有点抛媚眼的意思。
    旁人被他看得一愣,摇摇头走开。
    …………
    “恭喜。”
    一人走到傅云英面前,拱手道。
    傅云英转过身,回以一礼,“赵兄同喜。”
    赵琪深深望她一眼,目光幽深,含笑道:“听说你小字应解?你是三爷爷的学生,我痴长你几岁,以后便唤你应解,如何?”
    他语气真诚,热情而又不失分寸。一双凤眼微微上挑,仿佛情意无限,任谁都不会怀疑他的真心。
    这才是赵琪平日和其他士子交往时的态度。以往他对傅家这种穷乡僻壤的土乡绅抱有偏见,加上少年人争强好胜之下生出的那么一点阴暗心思,和傅云来往时难免带了点纡尊降贵的调调,想先声夺人,靠显赫家世将对方的气势压下。
    然而傅云似乎完全不在乎他的态度。他客气以待,傅云冷冷的,他笑里藏刀,傅云还是冷冷的。
    从第一次见面到今天张榜,赵家子弟给了傅云很多次机会。
    若能得赵家子弟照应,谁不欣喜若狂?
    傅云分明能看懂他们的招揽之意,却始终无动于衷。
    一般寒门学子身上与身俱来和后天形成的那种自卑、自傲、敏感、谨小慎微,傅云一样没有。
    他兀自做他的丹映公子,不掩锋芒,不失本心,不管其他人的看法。
    如此冷淡,如此坚决。
    赵琪此刻方才明白,傅云不可能被他收服。
    可惜了,虽然天资聪颖,却是个眼界狭窄之人。
    苏桐就比他聪明多了,赵家子弟言语间稍稍露出善意,苏桐便感恩戴德,是个善于变通的聪明人。
    …………
    “赵兄真是客气,那我们该如何称呼赵兄呢?”
    一道刻意拉长的声音打断赵琪和傅云英的对话。
    傅云启插到两人中间,堆起一脸笑,问道。
    赵琪面色不改,“唤我玉郎便是。”
    傅云启脸色古怪。
    赵琪尴尬了一瞬,解释道:“这是三爷爷为我取的。”
    赵师爷其人行事随便,给侄孙取字也随便。既然叫赵琪,那就取字玉郎好了。
    傅云启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忙掩饰道:“哎呀!我考进正课生了好高兴!”
    赵琪自诩翩翩佳公子,平生所恨之事就是当初不该求赵师爷为自己取字,脸上神情不变,耳根却微微透出一点红,客气几句,含笑告辞而去。
    “原来赵家少爷也知道害羞,我还以为他脸皮比城墙厚。”
    傅云启还记得赵琪当初登门道歉时那种高高在上的纨绔子弟作风,撇撇嘴,轻推傅云英往外走,“四叔高兴坏了,打发人去黄鹤楼包下一间雅室。”
    傅云英扫他一眼,见他一脸欢欣,问:“你不是不想爬山么?”
    “啊?”傅云启茫然了一下,嘿嘿一笑,搔搔脑袋,“人逢喜事精神爽,别说爬山了,现在让我跳进大江里游一圈都使得!”
    …………
    江城书院。
    按规矩,新生入学院那天,所有考生的考卷都要张贴于榜上供学子们观阅。在此之前,考卷一律交由山长姜伯春保管。
    梁修己喜欢傅云的字,找姜伯春讨要他的考卷,想再看一遍。
    姜伯春笑道:“梁翁稍等,吴副讲才刚拿走傅云的考卷。”
    梁修己于是又来找吴同鹤。
    吴同鹤正坐在书案前抄写什么。
    梁修己走到他的书桌前,目光落到镇纸压着的摊开的纸页上,有点讶异。
    吴同鹤抄写的分明是傅云、苏桐、赵琪、钟天禄、袁三等人以“德不孤,必有邻”为题的八股文章。
    “抄写这些做什么?”
    吴同鹤抬起头来,笑答道:“自然是给出题人看的。”
    梁修己目光闪烁了两下,捋须沉思,半晌后,忍不住发问:“莫非这位大人要前来书院讲学?”
    声音里带了一丝期冀和压抑的激动。
    吴同鹤笑而不语。
    …………
    是夜,无星无月,夜色暗沉。
    吴同鹤走过长长的回廊,靠近最里头一间书房。房里点着灯笼,昏黄的灯火透过窗纱,笼下一地慵懒的浅黄光晕。
    头戴草帽,身着夹袄的随从拦下吴同鹤,“夜已深了。”
    吴同鹤拿出一叠纸,道:“不敢打扰大人休息,烦请代为转交。”
    随从没有接,进房去通报了一声。
    不一会儿,房门吱嘎一声大开,随从在里面道:“请进。”
    吴同鹤轻咳两声,紧张地整了整衣冠,确认没有失礼之处,才低着头走近书房。
    书房布置得很简单,书架书桌案几椅榻,没有陈设玩器古董,只供了一只细颈瓶,瓶里一捧应季鲜花。
    一星如豆灯火摇曳,暗夜中花朵散发出淡淡的甜香。
    桌旁一人正伏案书写,灯光打在那张俊逸清秀的脸孔上。
    灯下看人,愈显他眉目如画,气质出尘。
    “我已罢官归乡,以后不必尊称大人。”
    男人没有抬头,淡淡道。
    吴同鹤不敢多话,老老实实答应一声,奉上手抄的各份试卷,“这是新生中排名前五的学子所作,我一一看过,还算能入眼。”
    崔南轩嗯一声,停笔,接过考卷,“谁排第一?”
    “傅云和苏桐并列第一,赵琪第三,钟天禄第四,袁三第五……”
    “并列第一?书院建立以来,还从未有过。倒是奇了。”
    崔南轩慢慢翻看考卷,动作不疾不徐,显得有点漫不经心。
    他不说话,吴同鹤亦不敢随便张口,站在书桌前默默等待。
    不知是不是看到什么感兴趣的内容,崔南轩挑了挑眉,手指点一点纸上一排字。
    “这个傅云,就是二姐说的傅家小相公?”
    “正是。”
    吴同鹤低着头道,“那日救起二姐和琴姐的傅小相公就是傅云没错,我事后找人打听过,傅云送他妹妹前去长春观求医,停泊在渡口时看到二姐和琴姐落水,立刻派家仆救起母女,还以金银衣帛相赠,事后也不要二姐的酬谢。这后生人品端正,文采过人,难得还是个古道热肠之人,实在难得……”
    崔南轩听他滔滔不绝,不置一词,待他说完,问:“见过?”
    吴同鹤笑了笑,“见过几次,生得俊秀,眉宇间透着股英气,就是年纪尚小,不知以后如何。”
    烛花突然发出一声爆响,灯火颤动了两下,继续燃烧。
    崔南轩沉默一阵,撇下纸张,“赵琪和钟天禄就不必理会了。”
    赵琪是赵家人,钟天禄姓钟,料想也出身富贵,都不合适。
    吴同鹤会意,应了一声。
    他转身要走,迟疑了一下,壮着胆子发问:“您……果真会来书院讲学?”
    “罢官归乡,还能如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