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金府郡康乐坊和其他赌坊没有什么区别,掌事的是个精瘦的中年男人,中年男人推开赌坊的暗门。
    爷,有好多妇人要退银子。
    想得美一个身材高大,面貌粗犷的男人说道:周旋着,既不说不退,也不说退一双倒勾鹰鼻让人心生恐惧之感,左耳上带着一个宝石耳钉,一看就是异族人的打扮,端坐在虎皮椅上,两眼凶光毕露。
    明白中年男人有点吃怵,不敢多言只说重点,我们赌坊的生意最近不太好,爷你看
    没事,北齐王女儿大婚,风头被抢了而以异族人在这里生活了很久似的,对这里的风俗习惯似乎很懂。
    爷,上头让我们小心,上次那个中年男人见主人看向自己,不敢说话了。
    汉人,见利就忘义,别担心,让上头放心,银子不少挣,事也不会少做异族人也是自大的说道。
    是
    青风身穿便装如富家公子,带着一群人进了金府三流的青楼,和金府的兄弟接上线了。
    他们避在一个包间,外面来客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庶民商贩,吵杂声中充着各种劣质香粉胭脂味,味道呛人,让人呕吐。
    金府现在怎么样?青风问着对面的兄弟。
    有一些异动,还在兄弟们的控制当中对面的年轻人说道。
    上次那个老太婆查到什么了吗?
    查到了一些,此人是个憋脚的神婆,在贫民地帮人驱邪治病,常常失手,生意不好,后来跟地痞勾结诱拐贫穷少女进窑子做姐儿,总之是个三教九流的角色,认识一些人,靠吭蒙拐骗为生,不知为何混进了世子府,还在查,据说跟一个小瘪三走得很近,可这个小瘪三就像消失了似的,查无此人对面年轻人神情沉得,事情不好查,麻烦。
    嗯,还有吗?青风听着也觉得不好办。
    有,王爷让查放印子钱,也有点眉目,金府郡有点家底的官家夫人都在放
    这么严重?青风吃惊。
    放印子钱已经有些年头了,都是一个圈子的人,一个带一个,慢慢就成了气侯。年轻人说道,这其实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只要手中有银子的妇人,稍被人利诱一下,就上勾了,再出来很难,除非放得身无份文,否则是脱不了身的。
    眉目是什么?青风皱眉。
    主要放给三个大赌坊对面年轻人说道。
    那三个?
    康乐坊吉照坊鸿运坊,他们三家的东家我也查了,其中有两家就是金府郡的,一个是胥家,一个是姚家,另一个说是商人,但我觉着不像,偶尔有突厥人出入,所以
    我知道了,我会跟王爷说的,你看紧点,特别是康乐坊青风点头示意。
    是
    青风站了起来,往自己身上倒了一壶酒,然后踉踉跄跄出去了,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青风把情况回禀给北齐王和夏景皓,两人相互看了一眼。
    胥家走得是陈家门路,陈家下去,他们家虽说找了尤家,稳住了生意,但是不足为惧北齐王明白,像这种一本万利的事,没有后台,根本没办法生存,基本都有人罩着,他很明白这其中的道道。
    父王说的是
    至于姚家,是走了我们夏家族人的门路,也不足为惧,至于康乐坊北齐王的谍报里没有它的存在,有点麻烦。
    没有查到走了谁得门路,生意却出奇的好,不得不令人怀疑青风听年轻人说过之后,又细查了一遍,没有查到有价值的东西。
    以前没有查过吗?北齐王问道。
    查过,有人犯事,都是用银子砸的,为了这个陈家拿了不少,至于现在尤子清,他当时就拒绝了,后来不知他们找的谁,我们暗查了一下,暗下里生意做得不小。
    查,没根没底总是让人不放心夏景皓叮嘱道。
    是
    很快,三大赌坊明面上都有官府的人隔三差五盘查,暗地里只有康乐坊被盯上了,夏景皓的人蛰伏在他的周围,等待机会。
    夏初月的婚事已经结束,北齐王呆在王府,等女儿回门后就回临集。
    夏初月三日后回门,中午在家里吃过饭后趁着太阳未落山就要回府,这是一个风俗,太阳落山意味着兆头不好,所以夏初月和尤子清午饭过后,没多久就回去了。
    北齐王在世子府呆习惯了,也不愿呆在这里,收拾妥当,准备回临集,出了王府大门,就在送行的人和被送的人都还没有走的时候,一群有点年纪的妇人过来挡北齐王的骄子。
    她们在北齐王的骄子前哭天喊地,王爷,民妇没法活了,求王爷高抬贵手饶了我吧。
    是啊,求王爷饶了我们吧
    王爷,收银子不能不办事啊
    王爷,没有差事,可让我们怎么活啊
    这些人在王府门前哭成一团,要不是外围有侍卫,围观的人能把王府大门口堵死。
    北齐王两眼一眯,浑身凌厉,他的近待,夏满大声喝道,何事喧哗,不要命了,敢挡王爷的驾
    王侧妃吓得缩成一团,浑身发抖。
    王爷,你收我们的银子,怎么还下我们夫君的官职啊,这这不对啊
    曾先生,让他们报名字北齐王倒是听出几份端猊,威严的说道。
    是
    曾先生跟那些妇人们说话,问他们夫君叫什么做什么现下情况如何?一群人在那里争着跟曾先生说话。
    北齐王看了看人群,又看了看送行的王侧妃等人,其他人包括陈侧妃在内都很坦然,唯有王侧妃站立不安。
    北齐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盯着她看了看,又看了看王府门口还没有来得及卸下的红灯笼,满身无奈,这些败家的女人。
    曾先生听完后走到王爷身边,声音很小,王爷,这些人都是一些世家庶子,做着一些散职,都是胥吏之流,在前两年官场整治中下掉的,为了官回原职,走了王侧妃的门路,她们前前后后送了不少银两给王侧妃,指忘王侧妃在你吹吹风
    曾先生不好意思说是‘枕边’,明眼人谁不知道啊,王爷他还在金府住吗?这些妇人们病疾乱投医,居然唉,啧啧。
    北齐王看向王侧妃,声音平静的说道,放了多少?
    王爷饶命啊!王侧妃吓得跪到北齐王面前,但是不敢靠近,大声呼喊。
    放了多少?北齐王压着发怒的心,仍然平静的问道。
    王爷,妾再也不敢了王侧妃频频磕头,额头上都渗出血来。
    北齐王的声音斗的大了起来,放了多少?
    十七万两王侧妃浑身颤抖,被北齐王的声音喝得脱口而出。
    你们王家的陪嫁不值三千两,你几乎没有生息,居然有银子放这么多,如果我没有猜错,以前也放,不过是几千两而以,这十多万两,就是掌家后放的吧北齐王低头看向她,分析着她的十七万两是如何来的。
    王爷饶命啊王侧妃知道自己逃不了,只求保命。
    父王饶了姨娘的命吧夏宇远也没有想到,自己娘敢放这么多,吓得跪到了北齐王的面前替自己老娘求情。
    北齐王看了看眼前的儿子和女人,不想跟他们说什么:在那家放的
    康乐坊
    北齐王两眼闭了一下,然后睁开,这是不是也是机会,只权衡了几息功夫来人,端了康乐坊
    站在边上的夏景皓先一愣,后一想,也是,怀怀疑疑,不如直接了当,精神一振,父王,我亲自去
    嗯
    夏景皓对着王侧妃说道,把放印子的东西都拿出来。
    啊王妃侧一惊,下意识就想反驳。
    想死北齐王看着还想回本的王侧妃,瞳孔一紧。
    不,我去拿,我去拿王侧妃吓得五魂六魄都没了,赶紧让人拿收据白条。
    陈侧妃和其他夫人们一脸淡定,原来掌家也不是件好像,看见白花花的银子就想贪,贪了后就想生银子,结果毛都没有,个个庆幸还好分了家,这样就不能从自己口袋里掏银子,多好。
    原本还想调查,通过暗访查出事情的真相,现在夏家父子改变策略,直接以势压人,然后从中寻找契机。
    夏景皓凭着这些收据白条,带着军队迅速包抄了康乐坊,里面的赌客都没有放过,根本不给他们机会,直接定罪。
    围在康乐坊的暗卫,在通往外界的暗接口,一个普通平常的小合院子里,等到了准备出逃的巴哈图鲁,一个卓坦让才亲王手下在金府的暗庄。
    还没有到家的尤子清又被叫了回来,处理放印子钱和赌坊明面上的事,至于涉及到两国利益的事当然是北齐王父子亲自接手。
    王侧妃因为新婚的女儿逃过了一劫,但是她没有权力再掌什么事,包括分家后自己的小家也不得沾手半分银钱。
    夏宇远的媳妇高兴的就差把王爷当神像供起来,太好了,太好了,没有婆婆的日子就是好啊。
    夫人,你虽失了银子,但总算能自己当家作主了
    是,这个老虔婆,还让他儿子打我,让他儿子榨我的银子,真是活该。夏宇远的媳妇感觉解气啊,真是因祸得福。
    是,夫人,她真是活该。
    金府郡大狱如何热闹不说,这是夏家父子之事。
    夏季麦收又要开始了,农人们开始磨刀霍霍向麦田。
    吴婉娇招来了大管事戴大陶。
    大陶哥,今年夏收后,我们的稻子只种三分之一,另外用来种值玉米大豆芝麻等经济作物,然后用这些做调味品或腌制品。
    就是那个黄灿灿的东西?戴大陶问道。
    是,种好后全部留种,然后售出去吴婉娇点头。
    是,世子妃,这个真像你说的,可以做粮食小食牲口粮食?戴大陶不放心的又问了一句。
    当然,而且产量不低,非常实用吴婉娇高兴的说道,最多三到四个月,你就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子了
    好,那我一定把它打理的好好的戴大陶放心了,生长期还挺快,想了想又问道棉花要扩大吗
    要吴婉娇肯定的说道:东边新买的一万亩地这两年养得怎么样?
    不错,种了苜蓿和大豆,既养牲口又养地,很好呢戴大陶点头说道。
    哦,沟渠鱼塘都按比例嵌进去了吗?吴婉娇不放心的问道。
    都放进去了,远远的看过去,漂亮的很戴大陶一脸自豪。
    嗯,过两年,我们还要用蚕沙养鱼,既可织绸又可吃鱼,多好吴婉娇想象两后的情景,脸上乐开了花,又有银子进账了,现在自己就是超级大地主啊。
    世子妃,你是不是说得高垛镇草甸子村那个养蚕里正啊戴大陶问道。
    连你也知道了?吴婉娇惊讶的转过头来,看向戴大陶。
    嗯,听说了,他们今年春天种桑树,动静闹得挺大的。戴大陶对农事上心,周围有什么事,知道的一清二楚。
    吴婉娇一拍头,哎呀,我也要在鱼塘边上先把桑树种起来,这样一年半载以后,就可以养蚕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