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且按照目前挺进军的干部、战士的身体状态,也很难承担这么大量的训练。至于我的这个警卫排,他们只是没有能够通过最终选拔的人员,或是只是预备队员。他们学的那点东西,还是以警卫为主。至于解救人质的训练,只能说一般。其实,他们今天表现的并不是很好。”
    “司令员当初在延安见到的那些人,当时也只不过是一个刚刚成型的毛胚子。那时候的条件不如现在,训练的手段还是很有限。很多的训练,还无法完成。这支部队真正成型是在前年抢占佳木斯,根据地扩大,底气也足了之后。”
    “王光宇那里就有一部分他们的兵力,在配合他们作战。等挺进军与王光宇所部会合之后,您二位在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特种兵。不过现在即便是部队扩编了,根据地的底子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限制于条件,这支部队的规模仍旧有限。”
    “全军几十万的部队,不过才挑出两千余人来。就这还是在文化水平上,稍微有所降低。这些人不算装备,单单一个人从毛坯培养到成型,其所耗费的费用几乎与培养一个飞行员等价。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高出不少。除了人员素质之外,费用太过于高昂也是一定的原因。”
    “两位老首长你们的心思我了解,如果只是想要那些半瓶子水,我现在就可以留下人,并且马上就可以给他们换装。但我建议还是等热河战事稳定下来,我们派人专门选拔一批干部、战士,到北满我们的训练基地进行综合训练。”
    “我保证,只要热河战斗一结束,我马上派人前来选拔。一年之后,这些训练出来的人手,连同配属的装备一起,我全部完璧归赵。不过两位老首长有句话我可先说在前边,按照我们的标准,在训练之中是有死亡指标的。而且这个死亡指标,还是不低的。因为他们的训练,一切都是按照实战来。”
    听罢杨震的话,两位老帅对视一眼,在咂舌的同时却是不约而同的一起摇了摇头。杨震的那个警卫排在他们看来,各种战术运用之精妙,火力之强悍,单兵作战能力之强,已经够匪夷所思了。
    却没有想到,这些人只是预备队员或是被淘汰的队员。这要是真正的那个什么特种兵,又该强悍到什么样?两个人很难想象得到。这哪是培养一支军队,在两位老帅看来,这简直是培养一批全才人员。
    一个侦察兵,不仅被要求会架势坦克、汽车,居然还要求会驾驶飞机。这在两人看来,实在是有些浪费。至于这种训练,别说现在的挺进军,就是关内所有的部队恐怕都很难。别说跳伞所需的飞机,学会驾驶所需的汽车、坦克,就是所消耗的弹药,都供应不起。
    第1120章 政委的担忧
    一个兵不算后续的日常训练,仅仅初步成型就需要消耗上万发子弹。要是训练一百个同样的人,就需要上百万发子弹。要是人在多一些,这弹药消耗的数量,恐怕更是一个天文数字。这还没有将其他各种手榴弹、炮弹,以及其他林林总总的训练所需的物资都算在内。
    这个消耗别说目前的挺进军,换了那个根据地砸锅卖铁也养活不起。就是之前整个华北最富庶的山东根据地,也养活不起。几大敌后根据地,手头上的性能最好的原装弹药加一起恐怕最多也就比这个数字多一倍而已。
    这个代价,那是穷的都快要饭,就连军装都快发不起的十八集团军能够承担的。几大根据地凑到一块去,恐怕砸锅卖铁都养活不起。要知道,在与抗联打通空中交通之前,十八集团军新编的部队历来是只给你番号,最多在给你一点骨干。至于部队的兵力和装备,对不起你们当团长和政委的自己去想办法吧。
    如果你们当军分区司令员和政委,还有团长和政委有能力,吃香的喝辣的,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要是没有能力,那就受穷去吧。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是狼是狗,就看你们自己首长的能力了。
    手上的家伙是中正式、三八式、歪把子、捷克式,还是汉阳造、老套筒,连机枪都没有几挺就看你们自己当领导的水平了。刚一开始几个主力团还能管些,或多多少还给点装备。但随着部队规模的扩充到后来,连主力团都顾不上了。
    除了少量自己制造的一炸两半的手榴弹之外,大部分的弹药还是要靠各个部队自己筹集。少数配发的弹药,还大部分是自己兵工厂复装的。那点可怜兮兮的弹药补给量,还要部队拿着弹壳去换。
    如果配发一点性能要好的多,杀伤力也大得多的原装子弹就像过年一样。所以十八集团军历来作战,打扫战场的时候俘虏可以不要,但是子弹壳却是必要得要。因为各个部队,要拿这些弹壳去换子弹。即便是这样,弹药数量也不充足。
    一场战斗,配发五发子弹那是经常事情。要是能配发二十发子弹,那全军上下就都知道要打大仗了。如果配发的这二十发弹药,都是原装弹药,那么所有的人就都知道,这次战斗恐怕是九死一生。
    抗联运来的补充装备,恐怕是这两年关内部队第一次下发装备。尽管是二手装备,但却依旧让各个部队欣喜若狂。最起码不用拿命换一支步枪、几发子弹了,各个部队也第一次达到轻重机枪满编,弹药也不用数着往外打了。
    只是对于挺进军来说这才吃饱饭,还没有做出成绩来,就想吃好的确有些不现实。而且挺进军也没有那么雄厚的家底,可供如此的败家。要是训练出一个战士,用杨震的话来说,还是毛坯子,就需要上万发子弹,那么两位老帅是打死都不会做的。这哪是在训练部队,这简直是在败家。
    实际上以两位老帅久经沙场的经验,如何不明白一支部队的战斗力不仅仅是来自战斗意志和精神,更多的是来自训练。养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怎么做,其实就是最简单的一句话,训练、训练,再训练。
    但是没有办法,家底子太薄,实在没有多少东西可以拿出来用来训练。杨震训练一个什么特种兵出来,所耗费的子弹够关内部队打一场中等规模的战斗力了。在换装之前,即便整个关内部队装备最好的一个团,储备弹药恐怕也没有一万发。
    至于现在这才能吃饱饭,就这么大手大脚,两位老帅也不会同意。打一场战役都要算计着弹药来的日子,让两位老帅终生难忘。而现在倒不是他们吝啬,有钱了也不舍得花,实在是真的穷怕了。一个人一万发子弹,这是他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而且这么长时间的训练和这么严格的选拔标准,挺进军目前的确不太适合。眼下不说别的,单按照身体素质,恐怕全军也挑选不出来一百名。负重二十五公斤,全服武装越野十五公里,挺进军全军这么多的连队,恐怕一个都选拔不来。
    长期的营养不良,部队身体素质太差了。尤其是自进入热河以来,部队长时间的粮食不足,更加剧了这种情况。如果不是杨继财带来了大批的面粉解了燃眉之急,部队现在别说作战,就是强行军恐怕都要被甩下一大半的人。
    还是眼前这个家伙说的对,还是等到热河战役结束之后,挺进军主力转入休整的时候,在进行选拔比较合适。那个时候部队能得到充分的休整,体力也可以得到部分的恢复。至于眼下,还是先将主要精力放在正在激战的热中地区吧。
    在杨震将自己培养特种部队的详细过程解说完毕之后,两位老帅对于培养所谓的特种兵兴趣大减。不过对于杨震说的用白糖、汽油、肥皂能制造炸弹,虽然从军多年但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情的两位老帅,却是兴趣相当的浓。
    汽油要是制造燃烧弹倒是有可能,那玩意本身就是可以剧烈燃烧的。可加上白糖和洗衣粉之类的东西就是炸弹,两位老帅却是有些不太明白也不太相信。白糖是营养品,洗衣粉是用来洗衣服的,那玩意能做炸弹?开什么玩笑?
    看着两位老帅有些不信任的目光,杨震只是笑笑没有说什么。等吃完饭,让李明博给他弄来一个小罐子,外加一些汽油、洗衣粉和白糖。将东西在经过一定的比例勾兑,灌到罐子里面之后点燃沁上汽油棉线制成的引信。伴随着引信燃烧到尽头后轰的一声巨响,原来放置陶罐的地方被炸了一个不小的坑。
    看着眼前的一切,两位老帅目瞪口呆只能摇头苦笑的同时,却都感觉到后背凉飕飕的。要是连这些日常生活之中常见的玩意都能制造炸弹,而且威力并不比普通的黄色炸药小,这还有什么玩意是安全的?
    日军盘踞的一般都是城镇,这些玩意都很普遍,而且除了汽油之外,基本上并非严格控制的物资。要想买到这些东西,可是很轻松的。而且杨震也说过,如果没有汽油,用酒精也可以替代。这汽油是控制物资,但酒精可并不是。
    如果日军也懂得用这些东西制造炸弹,今后部队攻坚作战岂不是更加艰难。如果日伪军守备部队弹药打光了,用这些东西随时可以制造出来威力并不比黄色炸药威力小,甚至还要超过根据地制造手榴弹黑火药的炸弹来,这战斗就更加难打了。
    只要懂得这种制造手段,地下组织或是游击队在对日军重要目标搞破坏的时候,都不用冒着危险去搞炸药。只要用这些在城市或是城镇到处可见的东西,就可以制造出威力绝对不小的炸弹来。
    同样日军学会了这些手段,根据地内也不见得会安全了。在根据地内,这些东西难找,可并不代表找不到。虽然对于乡村来说,洗衣粉是稀缺的东西,但并非是绝对见不到的。尤其是日伪军的据点里面,这种东西还是很好找的。
    见到两位久经沙场,心理素质极强的老帅脸上露出的惊讶表情,杨震却是没有再过多的演示什么。这点东西在自己曾经接受过制造爆炸物之中是最简单,也是这个时代在国内一般情况之下很容易能够弄到的。
    要是像后世,只要是清洁产品,甚至不知道是男人还是女人用化妆品,都可以制造出爆炸物来。什么淀粉、洁厕灵、洗涤剂,女人化妆用的发胶、指甲油、洗甲水、卸妆水之内的东西。
    还有什么厨房用的消毒液、高度白酒、淀粉,各种杀虫剂,修理铺使用的机油,农民种地的时候使用的氮肥等,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制造成炸药。而且威力,也要比这个简装版的大的多。
    只是这其中现在很多东西,都很难找到。比如说氮肥,这种在后世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化肥,在现在国内除了几个农科所和大学之外,基本上找不到。现在国内使用的肥料,基本上都还是农家肥。
    国内落后的工业基础,根本就无力大量的化肥。抗战前才起步的化肥工业,仅仅生产出第一批化肥就被抗战的战火给打断了。而进口的化肥对于国内的农民来说太贵了,根本就使用不起。白糖、汽油和国内比较能常见到的洗衣粉,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这些东西能够制造成威力不小的爆炸物,这是实话。但是别说一般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人,就是一般的搞化学的人都搞不出来。这里面需要的不仅仅是化学知识,还有爆破知识等。这些是后人用几十年时间总结出来的,现代的人不了解的人很难做得到。只要自己人不泄露出去,没有太多的担心必要。
    想到这里,杨震摇头道:“老首长,这些东西必须要经过相当严格的比例勾兑,才能产生相应的威力。除了专门研究军事化学的专家,其他人未经过严格的训练,是无法了解这些东西的。就是一般的化学家,除非本身也精通爆破学,否则都搞不清楚。”
    对于杨震的保证,政委沉思了一会后道:“杨震同志,你说的这些的确是正确的。但是你是高级军事指挥员,应该知道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如果有你们的战士被俘或是主动向外人主动泄露出去,那带来的危害可就大了。”
    听到政委的担心,杨震淡淡一笑道:“老首长,这支部队没有人会被俘的。他们都受过专门的审讯与反审讯训练,一般的日军酷刑都是能忍受的。还有如果有人敢于泄露这些机密,除非他自杀或是躲到我们查不到的地方。否则,就要承担被我们千里追杀的后果。”
    “我们很清楚这些干部、战士,一旦出现什么背叛的事情,或是流落到社会上,其危害程度甚至高于一个日军小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清理门户政策。无论任何人背叛,等待他的将会是无穷无尽的追杀。至于避免被俘的手段,我们还是有的。”
    第1121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
    简单的解释过后,杨震摆手叫过李明博,摘下他脖子上的那枚不大的卵形手榴弹,躲到一堵墙边拉开弦后没有丝毫的耽搁,立即以最快的速度丢出去。而这枚比一般正常的手榴弹小的多的手榴弹,几乎刚一越过墙头就发生了爆炸。虽说威力没有一般的手榴弹大,但是足以将一个人炸死。
    待爆炸声落下后,杨震拍了拍手道:“这种手榴弹是这种作战人员,必须佩带的。如果有被俘的危险,这枚手榴弹唯一的作用就是自杀。这种手榴弹从拉弦到爆炸,只有零点八秒到一秒钟的时间。这么短的之间之内,即便再训练有素的人,也很少能够反应过来。”
    “因为这种手榴弹是专门用来自杀的,所以我们叫他光荣弹。这种手榴弹,一般我们只配发给他们以及根据需要配发给女兵,前沿部队涉及机密的人员,如机要人员和通讯兵等。一般部队的干部和战士,我们是不配发的。”
    看着杨震手中另外一枚同样的手榴弹,政委犹豫了一下,还是拿了过来仔细看了一遍之后,又交给了司令员。虽说关内部队同样讲究能死不当俘虏,但是为了自杀专门研制一种手榴弹的做法,他是相当的不认同。同时在这位老资格的政工人员看来,这种做法实在是有些那个杀人灭口的嫌疑。
    只不过考虑到他们的作战方式特殊,绝对不能被俘的特性,政委还是没有说什么。作为一个大战略区指挥员,他很明白保密的重要性。也清楚在眼下日本无论是人民文化素质还是军事工业基础,还是军队的整体素质都远远超过中国的情况之下,一旦被日军掌握了他们这种作战模式,对中国军队的威胁来说将会比一支常规的部队威胁要更大。
    当然指望着这种部队来决定战争的胜负,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日军的文化素质和军事素质,都远远的超过中国任何一支军队。但按照杨震描述的他们训练方式,也无法选拔出太多的人员来。
    这个选拔的标准,简直是太苛刻了。没错,在政委看来他们的这个选拔标准,的确有些吹毛求疵了。在体力、文化水平以及军事技术方面的要求,可以说是太高了。拿这个标准,除了在中央军中那些军校毕业生之外,换了全国那支军队也很难挑选出来。
    在一支文盲还占据了大多数的军队之中,这个选拔标准可以说有些太强人所难了。即便是对于文化水平高于中国军队的日本军队来说,这个要求也有些高。这种近似于苛刻的选拔标准,不是一般作战部队士兵可以胜任的。
    在人员挑选困难,淘汰率如此之高的情况之下,这种部队注定了规模不会很大。在一场战争之中,单靠一支规模不算太大的部队,就算战斗力再强大,也无法彻底改变战争进程的。但是他们却可以决定一场战役的走向。
    在一场战役之中,一个高级指挥部被打掉意味着什么?政委还是相当清楚的。无论在训练有素的军队,一旦大脑被打掉,在指挥上陷入混乱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必然的。而指挥上陷入瘫痪,这场战役的结局也就不言而喻。
    眼前这个年轻的家伙,想尽办法采取保密手段,也不是不可理解的。不过理解归理解,但是对于政委来说这种逼迫自己部下在处于绝境的情况之下自杀的举动,却是和那些日本军阀没有什么两样。
    其实政委这么想,这也算是中国军队一个普遍的矛盾情况。一方面希望自己的部队秉承着东方人的传统,血战到底誓死不当俘虏。但是对于对手一旦顽抗到底,就是某些方面逼迫或是迷惑他们卖命,希望他们能投降。
    在国共内战的时候,某些方面不是也是说共产党军队的顽强,是他们政委的迷惑和鼓动,甚至逼迫吗?说别的人的时候,都是很好听。但是轮到自己,却是都整个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也许就是东方人的惯有心态在作祟吧。
    尽管政委掩饰的很好,但杨震却依旧在他脸上看出不以为然的神色来。明白政委不满是为了什么的杨震,也只是笑笑没有说话。其实让那些可能被俘的特种兵自杀,杨震又岂能不心疼。别忘了,这支部队最早可是杨震亲手训练出来的。
    即便是到现在,整个抗联已经拥有几十万大军,其训练情况杨震不可能一一过问。但是军区直属侦察旅的训练,杨震只要有时间,还是经常去看的。而且所有的训练计划,杨震都要亲自过问。新兵考核的时候,杨震就算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到场。
    杨震这么做,不仅仅是这支部队的重要性。还有这支部队,让他有太多说不出来割舍不掉的牵挂。在他内心之中,这支部队也许是他与后世还存在的唯一纽带,是一个寄托,可以寻到他后世那段即便是两世为人,也无法彻底忘怀的军旅生活的影子。
    虽说装备相差太过于悬殊,受制于时代的限制自己手中的这支部队没有动力伞、全地形车,没有全球通讯系统,没有单兵夜视仪,没有防步兵雷达和各种红外设备。除了步话机之外,没有单兵通讯系统,没有全球卫星通讯系统。更没有防弹衣,没有凯芙拉头盔,没有水下呼吸器。
    除了运输机之外,没有直升机。手中的装备,也是自己山寨的,配备了苏制普通瞄准镜的八一和五六式自动步枪、六四式微声冲锋枪。没有后世的九五步枪和九二式手枪,各种配备了消音器的高技术冲锋枪和单兵瞄准镜。
    狙击步枪,也只有自己山寨的后世svd狙击步枪这种苏军标准的班用高精度武器,而没有那种高科技手段设计出来高精度的狙击步枪。总之一句话,受制于时代和科技能力的限制,这支部队与后世相比没有的东西太多了。
    除了训练水平之外,其装备水平充其量也就相当于中国特种部队刚刚创建时候的标准。身上穿的也只是普通的迷彩服,而不是后世的数码迷彩。但是这支部队身上,有着太多后世的影子,也倾注了他太多的心血。
    这些人中每一个人牺牲,杨震都极为心疼。先不说训练出一个人,所消耗的费用几乎比一个飞行员还贵。单单就这些人的构成,几乎是都是部队之中最优秀的精英。尤其是对于文化素养来说,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如果真的有失手被俘,还有营救回来的可能。但是自杀殉国,就等于永久的损失。
    如果搁在后世几乎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特种部队的情况之下,杨震自然不会下此狠心。逼迫自己的部下,在绝境的时候自杀殉国。后世每个国家的特种部队,虽说训练的方式和方法不同,但大部分都殊途同归。差别最大的不是训练方式,而是自身的装备。
    虽说都有各自独特的作战手段,以及独特的装备以及训练方式,但是其基础的训练手段都是差不太多。真正的差距是实战经验,以及根据各自的国力和工业能力提供的装备不同,还有各自部队素质养成。
    同时在后世在国际上本就有供各国特种兵交流的各种特种兵的竞赛,虽说各自保密的东西,都没有真正的拿出手。但是在基础的东西上,大家还可以相互交流。这种竞赛,杨震在后世的时候还曾经参加过。甚至因为名次优异,而获得提前晋衔的奖励。
    在后世作战之中即便是落到对方手中,泄露的机密也不会太多。最多也就是对方对你们的作战手段,有了防备而已,不会影响到战事的走向。因为除了必要的装备和一些大家的独特手段之外,剩余的大部分都是你有,我也差不多,大家也就是相互参考。
    但是现在不行,特种兵这个新兵种还没有出现。就是真正特种兵的老祖宗,此时在欧洲战场上大放异彩的德军特种作战理念,还没有完全形成。至于真正的特种作战,直到二战末期营救那位意大利独裁者,以及其后的阿登反击战的时候才被世人所知。才让全世界明白,原来战斗还可以这么打。
    至于在德军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英军所谓的哥德曼部队,在杨震看来充其量不过是一支受过专业训练的破坏队而已。与德军在此类作战的运用上,不仅是水平,而且在战术运用上相差太多。
    相对于德军的极高成功率来说,这支在多次行动之中的结果还是失败为多,破坏力远没有德军大的哥德曼部队,虽然西方在战史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其在二战中起到的作用,远远无法和德军相比。英军在战术上的保守,极大的限制了这支部队真正的发挥。
    相差的只不过是英国是战胜国,而德国是战败国而已。这不是什么这个粉,那个粉的问题。而是双方可拿的出的战绩,相比较得出来的结论。炸毁圣纳泽尔潜艇基地的行动,只不过成功了一半而已。
    无论是战果,还是其中的战术运用与德军特种部队在苏德战争初期,以及阿登反击战时候的表现相比,还是差的太多。相对于故步自封,自吹自擂的英国人来说,在杨震眼中德国人才真正是现代特种作战的老祖宗。
    眼下其作战理念虽然此时还没有真正的完成,但是在苏德战争初期,其表现和给苏军造成的混乱与破坏,如果现在全部揭露出来,足够全世界所有的军队都将其立为标杆了。苏德战争初期苏军的大溃败,德军的特种作战手段可谓是居功至伟。杨震一直认为没有二战中德军的表现,就没有后世的特种作战理论。
    而现在正在进行的整个二战虽然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战术、战法,但是对于特种作战来说,只不过还处在理念的形成时期。其装备和训练,只能比一般的部队要强一些。真正的特种部队与各种战术成型,还是在几十年后的越南战争时期。但是现在来说,以后是以后的事情,眼下你想的并不是我的想的。
    第1122章 东施效颦的日军
    至于现在,所谓的特种兵也就是指指化妆侦察。派遣小部队深入敌军后方搞搞破坏。就像日军此次扫荡的时候,专门为捕捉关内部队统帅机关而出动的化妆成关内部队的小股部队一样,也可以称之为特种作战。但是他们距离真正的特种作战还远的很,甚至连皮毛都算不上。眼下这个时代,自己手中的这支特种侦察旅才是真正的特种兵。
    所以对于杨震来说,就算在心疼每一个战士。但在必要的时候,有些事情该做也要做的。守住这个秘密,至少在这场该死的战争结束之前,守住这个秘密绝对不能让日军学到,这是杨震确定无疑的想法。为自己的特种兵配发这种光荣弹,也就是一个别无选择的选择。
    因为一旦这支部队训练、装备,以及在执行任务的特殊性被泄露出去,那么对于抗联来说,才是真正的重大损失。以日本的国力和工业化程度,以及日军真实的作战实力来说,如果日军组建了类似的部队,那么今后很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自己在后方的大型工厂、各个纵队、军区的指挥机关,各个大型后勤仓库,以及主要的交通干线,都有可能成为他们袭击的目标。不仅有可能会给自己后方带来重大的损失,还势必要牵制大量的部队留守后方。
    除非自己真的不要那些工厂、交通干线、以及后勤基地,否则势必要将大量的部队留在后方。日军本身单兵作战能力就是这个时代最强的,如果在配上最先进的作战理念,那么后果可能就是灾难性的。
    不管别人究竟是怎么想的,但是对于杨震来说采取一切手段,遏制住消息外泄是必须的。为了保守这支部队的秘密,甚至在整个抗联的编制表上都没有这支部队的编制。在抗联的编制表上,这个特种侦察旅只是每个师的直属侦察营的第四个连或是某一个分队而已。就是团营级的干部,也不知道这个只在编制表上的部队究竟是在哪里,到底存在不存在。
    所有的经费和装备调拨,都是以充实警卫部队为名义的。而全军知道这支部队存在的人,都是师以上的干部。总部的作战人员,也只有情报部门和作战部门的几个高级作战参谋才清楚。
    他们的营地,大多都是在远离城镇的地方。军装上的臂章和标示,全部使用的都是普通作战部队的。站岗、放哨时候使用的武器,也都是普通的制式武器。其使用的所有特殊装备研制,都是军工部长熊大缜亲手抓的,直接对郭邴勋负责。对内都如此,更何况是对外了?
    只不过杨震有些意想不到的是,日军到底不是善茬子。其各级苦心培养出来的各级军官,以及大量的二百五级别,胃口比个子大的参谋,虽说战略上糟糕透顶,但是在战术上却是相当的精明。尤其是其善于学习的能力,还是中国人无法相比的。
    尽管采取了多种保密手段,但只要将这支部队投入到战场上,就不可避免的会暴露出蛛丝马迹来。虽说因为在与这支神秘部队作战时候因为一个俘虏没有抓到,与其交手的部队,幸存者的数量实在不多,而还无法窥其全貌。但是多年的交手下来,也多少看出了一些门道的日军。在一批参谋的极力鼓吹之下,在四三年初也有模有样的组建了一批此类部队。
    而且到底是财大气粗,底气雄厚,一出手就比杨震大气的多。其总编制要比杨震从来没有超过三千人的部队多的多,整个规模达到了一个独立混成旅团。比杨震当初组建这支部队最初时候,不过二三百人的规模要大的多。
    只不过因为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能抓到一个俘虏,只通过在战场上与这支部队交手学到的一点皮毛而东施效颦,又固执的不愿意放弃传统的日军,第一次发起对抗联的特种作战,就因为自己学艺不精而遭受到了惨败。
    本身就学艺不精,脑袋又死抱着所谓的皇军优良传统不放。宁死不愿意放弃虽说射速慢,但是射击精度高、射程远的单发步枪,以及掷弹筒、九二式重机枪,全旅团上下不分军官和士兵,每人还配发了一把军刀作为最后武器的日军这个混成旅团,实际上就是比普通侦察步兵强了那么一点点。
    在第一次深入到抗联后方试图破坏抗联几个对日空袭机场,便以惨败告终。出发时候的十六个小队近五百人的兵力,加一块只回来了二十一个人,连出发时候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预定的袭击目标,连皮毛都没有伤及到。
    倒不是这些日军太无能,这些日军其实也是从各个部队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本身的军事素质,还是相当高的。在特别的训练之下,其徒手格斗能力和单兵作战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