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知道方嬷嬷骂人,这是在她房里保持威信,同时为了体现自己对她是那样的关心细致,对她方方面面都很懂。
    紫叶那丫头被方嬷嬷这种大内总管似的人物骂了以后,当然是不敢还口不敢开嘴,默默地走到一边。
    方嬷嬷把拉开条缝儿的窗户一关,再亲自把油灯重新点上,隔着块屏风,往里头的床望了眼,也不知道李敏究竟醒了没有。
    过了片刻,主子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什么时辰了?”
    方嬷嬷赶紧回答道:“主子,是子夜了。是不是紫叶那个丫头把主子吵醒了?”
    “她没有吵醒我。屋里是闷着,不过,刚才看这外面的风也大。”李敏问。
    方嬷嬷听她不责怪紫叶好像还帮紫叶说话,心里已经有些微微不满,但是肯定不能表露出来,轻咳声嗓子道:“主子,外面风是很大,刮的昨晚下的雪全落地上了。”
    “刚才打雷你听见了吗?”
    “打雷?”
    只听方嬷嬷这句话,李敏料定,这些人都没有听出打雷。因为,这群人,多是跟随尤氏在关内生活的,许久都没有在燕都住了,对这边的气候不算是了解。
    李敏从床上坐了起来。方嬷嬷和紫叶见她起来了,赶紧绕过屏风到床边侍候她。
    起来的时候,李敏习惯是要喝一杯开水,因为,北方天气比较干燥,一不注意,嗓子发疼发痒,嘴唇干裂,都是常有的事儿。
    紫叶递给她水时,方嬷嬷在她床上看了看,好像在检查什么。李敏知道她是在抓屋里人的小辫子。
    俨然,对于她逐渐重用紫叶这一点上,方嬷嬷并不是很喜欢。
    固然方嬷嬷奉了她老公的命令,希望她用人能多用点护国公府的家奴们。这点其实不用老公说,李敏向来都很注意。有些事情,用老公的人不方便,而且娘家她自己带来的人,肯定是要给予最大的信任。所以,一般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比如生活琐事之类的,李敏尽可能都会给其他人机会。
    可是,李敏用人有个习惯,喜欢用自己用习惯的人,只要一个人用的好,这个人她会用下去。毕竟,熟悉的人用起来,不用她重头教起,整天叨叨念念的。
    貌似,方嬷嬷不喜欢她这点。究其原因,恐怕是因为方嬷嬷暂时事儿忙,抽不开身到她这儿主持大局,有点生怕就此自己的位置被人抢了。而至于方嬷嬷突然有了这种危机感,原因都是,前几天提议她给小世子做衣服,被她拒绝,提议她给小世子好奶娘,又被她拒绝。
    李敏觉得方嬷嬷想多了,以方嬷嬷在这个护国公府的老资格,紫叶怎么拼,没有个十年二十年的肯定都拼不到方嬷嬷这个高度。但是,人一旦胡思乱想开始了,是很难去掉这些杂念的。只怕一时半会儿,这个疑心都挂在心上了。
    “方嬷嬷。”
    “哎。”方嬷嬷赶紧回神,挺直腰板站在她面前,“大少奶奶有什么要吩咐老奴的吗?屋里有什么缺的,需要人手的,大少爷都吩咐老奴了,说只管大少奶奶开口。”
    李敏没有接她这话,问:“王爷今晚还没有回来吗?”
    “王爷有差人回来府里报过信儿,说是今晚可能歇在军部了。”
    “你去把严管家叫过来。”
    找严管家?这个节骨眼?
    方嬷嬷满脸疑惑地走了出去,一步三回头。尚姑姑刚才是在隔壁假寐了会儿,听见动静马上起了身,走过来一看,刚好与方嬷嬷擦身而过。
    见方嬷嬷那幅疑惑重重的表情,尚姑姑像是有感而发,在方嬷嬷走了以后,见紫叶走开的那会儿,靠近到了李敏面前,说:“二姑娘,奴婢看,要不给老太太发个信儿?”
    李敏睨了尚姑姑一眼:给李老太太发信儿做什么?
    尚姑姑是个老人,和方嬷嬷一样是个宅斗高手,怎么会没有留意到近些天方嬷嬷那些动静,见李敏眼神里表示出了疑问,尚姑姑再进前一步斗胆教起了主子:“大少奶奶心里如果对将来小世子小郡主想给谁带,让谁帮着养,有个底儿了的话,最好先做打算了。”
    李敏拧了拧眉头。方嬷嬷心思思地已经开始谋划到未来主子的布局上,她不是不知道。但是,那是她老公默许的。
    尚姑姑说:“如果大少奶奶忌讳什么的话,这事儿,奴婢来办。”
    “那倒不用。”李敏一口拒绝了。
    孩子她肯定是要自己一个人带的,谁来帮她带,她心里肯定都不安心。做妈的,当然是要自己带孩子养孩子了,哪能给其他人带着。看看,现版方嬷嬷已经是个教训了。
    尚姑姑对她这口拒绝也是吃惊,一时半会儿摸不到她心里想法。
    没多久,方嬷嬷把严管家领了进来。
    李敏先问了有关陶大夫给自己婆婆开药的事。今中午,陶大夫终于留了下来给尤氏看病开方。
    或许,这个姓陶的大夫,医术不算是最精湛的,可是贵在负责。给尤氏开了药以后,陶大夫不敢马上离开燕都,感觉尤氏这个病可大可小,所以,会留在燕都几天,等尤氏觉得好转了再说。
    严管家说着这些话的时候,不忘小声加上一句:“夫人并不知道大少奶奶给了陶大夫厚礼。小的送陶大夫走的时候,一再交代此事不要外泄。”
    是有心在医学上成就的大夫,肯定是对金银财宝反而不怎么在意,最在意的是医术上的研磨。无疑,她拿出自己一本手写的医案,作为把陶大夫留下的杀手锏,刚刚好。
    李敏听严管家这样说以后,早已了然于胸,并不稀奇,想必那个陶大夫,不会那么快走掉的了。可是,留住一个大夫而已,实在是效果微然。燕都百姓那么多,怎么可以只有一两个好大夫坐镇。
    几个人看着李敏像是眉头又拧了下,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只因为她在想尤氏的事情。尤氏现在还闹别扭呢,不让李敏给她看病。但是,实际上,婆婆哪怕要让她李敏看,李敏恐怕真不敢看了。因为尤氏的症状看起来有点像受了风寒。
    孕妇要是接触流感病人的话,会导致流产、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为了肚子里这条小生命,善于拼的李大夫也不太敢争当英雄好汉了。
    李敏终于开了口,问严管家:“我问你,你刚才听见打雷了吗?”
    同样的问题,让方嬷嬷听着都闷了。
    有没有听见打雷很重要吗?怎么李敏问她之后,继续抓住别人问。好像不把她方嬷嬷的话当作话。
    只见严管家像是脸上划过一抹惊诧的样子,道:“奴才刚才还在犹豫,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毕竟冬天打雷,是甚少发生的事情。”
    怎么?刚才真的打雷了?
    方嬷嬷、紫叶等人都吃了一惊,随之再次纳闷了。打雷就打雷,最多下个大雨,有什么需要奇怪的地方吗?不过李敏这耳朵真细,居然能听出打雷。
    李大夫做大夫的,常年观察气候,好对付时刻变化的时节病,所以,听到什么打雷声,对李大夫来说,不过是平常自己养成的一种职业习惯。
    现在,基本确定是有打雷的。冬天打雷发生的很少,这无疑是天气异常的一种征兆。李敏对此是不用有半点犹豫的,对严管家说:“你赶紧亲自骑个马,把我口信传给王爷。如果见不到王爷,看到公孙先生或是岳先生,和他们说。”
    “说什么?”严管家问。
    “怕是要下冰雹,在几个时辰以内。”
    严管家惊愕的神色,顿时彰显在脸上。
    方嬷嬷、紫叶等人,全都是惊讶得好像李敏在说什么胡话。打雷会下雨,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儿,可是,会下冰雹,这又是怎么回事?
    “怎么?燕都冬天里从来没有下过冰雹吗?”李敏扫过一眼严管家脸上。
    严管家总算是回过神来,神情严肃地抱拱双手,答复李敏说:“去年冬天,已经下过一场。虽然,冬天下冰雹不常见,所以,去年下冰雹的时候,燕都里百姓死伤惨重,屋子、马车、马匹等更是损失惨重。”
    “嗯。”李敏点头,“虽然本妃也不敢百分百说肯定下冰雹。可是这种天灾的事儿,哪怕是宁可做过,也不可错过。防患于未然,不怕错,只怕没有做。”
    严管家无疑对于她这句话只有钦佩的道理。紧接,奉她命令,赶紧骑着马到军部报信儿了。
    当时,朱隶在军部主持公务,还没有休息。招揽了公孙良生等几个谋士,以及这几天自己身边带的孟浩然等亲信,在屋子里开会。
    主要是,这两天把刚建好的粮仓巡视下来以后,无疑发现了一些问题。
    “粮仓不够,像今年秋季丰收,要贮存的粮食,比起往年多,结果多出来的粮食没有地方放,只能先暂租商户的库房。”
    对于主子说出来的这些问题,公孙良生等谋士是直认不讳:“没有预计到今年粮食超额大丰收,再有主子得力,在京师里,让皇上和兵部同意调集了上百辆粮车运送粮草和棉被,送到了我们燕都。解了部队后顾之忧。”
    “粮草棉被充足,才能解我们部队与任何人打仗的后顾之忧。但是,贮存、安全的问题,更是重中之重。老百姓们,好不容易把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的粮食交给我们部队,结果,要是出了什么意外的话,会导致老百姓对我们信心大失。”
    听见主子这句话以后,屋里的人都没有了声音。
    岳东岳直言:“主子富有远见,此事是臣等办事不力。”
    “先不要急着自责。”朱隶实际上不太喜欢动不动上门就先请罪的部下,因为这种只会想着降罪可以解决问题的臣子,其实是把难题都丢到他人头上,相当于无能,比起做错事更可怕。
    比其他人更了解朱隶的公孙良生,作为表率从众人里面走出来说:“主子,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主子的心急,臣等可以理解。无非是主子是担心,好不容易吃到口的东西要是被迫吐出来,得不偿失。”
    朱隶闻之一笑,墨眸子弯成两个弧度,道:“公孙说的是,还是公孙最知本王的心思。本王从来对吃到口的东西,没有再交出去的道理。”
    由此可见,护国公是一个极尽霸道的人,只是,平常貌似收敛斯文的表象,没有能让人察觉。
    屋里等其他人,都是竖直了背部,神情肃穆,等朱隶发话。
    朱隶却是宛若沉思了下来。
    其实,刚才公孙良生那句话,是另有所指,保不准这屋里的人,全都能听得懂。但是,公孙的话,确实是说到他心头上了。
    万历爷知道他逃了。而且,他逃跑之前,把他部队过冬最需要的棉被粮食都给骗走了。
    没有什么东西,比棉被粮食对于军队而言更重要的东西了。这些,都是保证部队能安全过冬的关键。只有吃饱肚子不畏寒冬的部队,到明年来春,可以很快重振旗鼓,无所畏惧,所向无敌。
    万历爷最怕的是他护国公的百万雄师,哪天如果真有心思南下的话。哪怕护国公真有心思南下,那也定是明年开春的事了。这会儿提供粮食棉被让他朱隶的部队安全过冬,万历爷只怕是认为自己脑子绝对是发神经了,才干出这种蠢事来。
    蠢事既然都干出来了,那要怎么办。皇帝的脑子里肯定第一个想到的是亡羊补牢。
    再有今年北燕粮食丰收,之前他上兵部借粮的时候,曾经被兵部以这个理由刁难过,虽然后来被他以与八爷交换条件的交易,终于成功骗到了粮食。可是,八成,他在燕都紧锣密鼓建立粮仓的事儿,传进京师里了。
    以前,燕都不会说一点粮仓都没有的,毕竟那是国家的战略储备,哪怕他朱隶不做,朝廷也做着这项工作,以备需要。只是以前燕都产的粮食产量不高,因为荒田多,开耕田地的人少,而不是燕都种粮食的土地不好,所以,朝廷建起来的粮仓一两个,长年累月都放不满。
    按照以前的护国公还真都是没有注意这个方面,直到他朱隶用了公孙良生,公孙良生提议他在部队休兵之际,组织部队开辟荒田,自给自足。粮食到了今年,突然一下子大丰收。
    粮草足了,高兴归高兴,可是由于前期准备不足,问题来了。之前他们虽然有预计过粮食增产,多建了好几个粮仓,但是,终究还是预计不足。
    如今多出的粮食,除了一部分借租商户的库房来存放,但是,到底放在不是他的部队集中管辖的地方并不能让人足以放心,只怕突然生出意外。因此,多的粮食,只能是尽快再建立起可以存放粮食的临时库房,同时,粮仓的工作,继续进行着。
    公孙说他没错,他明知道这些弥补工作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没有办法安心。因为,他今天已经看见了万历爷的人,对他露出了獠牙的征兆。
    要他是万历爷的话,肯定是恨不得把他朱隶的粮仓全部烧了,让他朱隶颗粒无收,只能乖乖再回京师里求回他万历爷。
    “主子。”公孙良生瞅出他脸上那抹担忧的神情,小声道,“主子要是再不放心,除了粮仓的部队换为黑镖旗以外,再下一道军令,粮仓四周,方圆十里,不准闲人踏入。”
    “嗯。”朱隶的心思,似乎更重了一些。
    一个士兵突然来报,说是:“王爷,王爷府上的管家说是带了王妃的口信要给王爷。”
    屋里的人乍听这个消息,都是大吃一惊。尤其那些比较了解李敏的人,都知道,李敏绝对是那种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而且,哪怕真有什么事儿,也绝对不会轻易求助于他人,哪怕是自己老公。
    朱隶的脸色闻声乍变,直声:“人呢?”
    严管家马上被人急匆匆领到了朱隶面前,抬头一看,朱隶脸上彰显很少见的紧张,严管家立马知道他误会了。想严管家在王爷府里工作了几十年,对朱隶这个主子,一样是从小看到大的。知道朱隶遗传了护国公一族那种冷血的凉薄性子,是很少这样深情外露的。
    要不是有紧急的事儿在身,严管家都要笑了。
    “奴才叩见主子。”严管家拂了膝盖跪下。
    朱隶是着急地站了起来,直走到他面前,一副废话少说的姿态,道:“府里是出了什么事儿?夫人又闹事儿了吗?”
    “主子。”严管家提醒,“夫人生病的事儿,奴才有差过人告诉王爷。”
    正因为知道尤氏生的不是大病,尤氏似乎更有理由可以借机闹事。如今听严管家说了不是尤氏这种小打小闹的事,那岂不是更可怕的事了?
    朱隶的脸色再黑了一层。
    严管家一看他心情更不好了,赶紧把话说了,不敢吞吞吐吐,道:“大少奶奶让奴才急着来告诉主子,是因为大少奶奶认为,可能燕都里要下冰雹了。”
    什么!
    震惊,一刹那充斥了整个屋子。
    冰雹这个事儿,肯定是大事儿。去年一场毫无预兆的冰雹,损毁了民屋上千。屋子一回事儿,最怕的是人命。去年燕都里因此死了上百个老百姓的事儿,让朱隶的心头直疼了一个月。因为被砸死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妇孺老弱。
    可去年那场冰雹,谁都预料不到,李敏怎么知道要下冰雹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