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是这会儿一楼客人很多,杨中元不好当面表现出来,只好忍着心里激动,领着他们上了二楼。
    程维哲刚好从雅间里出来,抬头便瞧见他领着两大一小上了楼来,正想上去说没得空雅间了,可走近一瞧却又被那二人面容镇住。
    四月里他们刚从帝京回来,对于两位陛下的样貌怎么可能忘记。
    程维哲很快便反应过来,他冲两位抱拳行礼,然后便快步上楼布置阁楼去了。
    下面人多嘴杂,还是上面最安静。
    这间阁楼已经在衢州创出了好口碑,一月里总有那么十来日要有贵客前来,杨中元如今也渐渐不在这边亲自掌勺,倒是徐小天学得一手好厨艺,彻底接了师父的班。
    等请了三位贵客都到阁楼里上座,杨中元跟程维哲才规规矩矩行了大礼。
    沈奚靖忙扶起杨中元:“吾跟圣上难得来一趟衢州,少些礼数无妨的。听说你们这有道暗香汤很有名,不知还有否?”
    杨中元笑道:“草民真未想到两位陛下跟小殿下会来,草们这福满楼倒是真合了名字,满满都是福气。暗香汤有今年新作的,待会儿就能呈上来,不知陛下可否赏脸尝尝草民手艺?”
    沈奚靖跟穆琛本就是过来吃饭的,听了便点点头,沈奚靖道:“只管上吧,我们家小殿下不忌口,什么都吃,照你拿手的来。”
    杨中元“诺”了一声,与程维哲两个下楼取茶,然后便让程维哲先拿了茶上楼,这才同蒋行水一起去了后厨。
    楼上还有流云伺候,蒋行水倒是不担心。
    这会儿已经过了饭时,前头客人是还未走,可后厨已经打算收拾休息了。
    杨中元只把徐小天带在身边,然后便让其他大厨学徒先行离开,人越少,自然事越少。
    蒋行水就站在后厨里看他们忙活,他是一丁点厨艺都不会,帮忙只能帮倒忙:“你这倒是生意好,中元,你过得很幸福。”
    这些年来他跟程维哲年年上京,跟蒋行水也熟悉起来,如今也倒能说得上话。
    杨中元笑笑,手里忙碌不停,却说:“蒋哥,各人有各人的缘法,自己过得开心,那便是幸福。”
    蒋行水笑笑,未再说话。
    食材都是现成的,包子点心也一直热在锅中随时可以外售,杨中元只消忙了两刻,便跟徐小天整治出一桌佳肴。再配上自家的茶跟夏家的酒,实在是相当丰盛。
    他们三人一起拎着食盒往上面走,进了阁楼却见三殿下正靠着程维哲,一直趴在他旁边看那逐渐绽放的梅花。
    杨中元自家两个孩子,老二安安也刚六七岁的年纪,正是调皮的时候。相比于从小就稳重的大哥,他却是个小顽皮,一家子每每为他头痛,就连特别会管教孩子的韩世谦都拿他没办法。
    杨中元把菜品一一摆放在桌上,扭头就看到三殿下盯着他特地做的小猪豆沙包瞧,杨中元见两位陛下没有什么不满的表情,便用筷子夹起一个,放到他跟前:“三殿下,这是豆沙做的,您尝尝?”
    三皇子见过杨中元几次,对他隐约有些印象,只不过父皇父君未开口,他是怎么都不敢吃的。
    于是哀求地看了一眼父君,瘪瘪嘴没讲话。
    沈奚靖瞧他那样子,只好摇头道:“行了,吃吧吃吧,杨爱卿给的东西,可以吃。”
    穆缤得了父君的允诺,立马高兴地接过那个有些温热的豆沙包,然后还同杨中元道了声谢谢。
    杨中元被他这样一谢,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忙摆手:“小殿下客气了,这都是草民应当做的。”
    沈奚靖见他们这样一来一往,不由笑着瞧了穆琛一眼,穆琛会意,道:“好了,此番出京,本也不想扰民,今日多谢杨爱卿跟程爱卿的招待,都坐下一起用吧。”
    他发了话,其他人才敢坐下,等他动了筷子,其他人也才敢一起吃起来。
    不过虽然如此,却还是有些拘谨的,吃得不饥不饱,算是刚刚好。
    大抵只有他们一家三口才真正品了每一道珍味,纵使是吃惯御膳的他们,此刻也能知道为何福满楼开得这样好。
    等一顿饭食完,程维哲又换了一种茶来煮,杨中元领着蒋行水跟流云收拾餐盘下去,然后又从后厨拿了几个包子给他们:“赶紧的,吃了再上去。”
    蒋行水跟流云对视一眼,一起笑出声来。
    在宫中,他们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吃饭饥一顿饱一顿的是常事,不过此番身在外地,还能有同样事情感受,到底觉得新鲜。
    等他们再上去的时候,程维哲已经跟穆琛聊起天来,他早年是举人,虽然如今做了商人,可幼时所学也没荒废,倒是能同穆琛聊到一处去。
    而沈奚靖则学着程维哲的手法,在给儿子泡暗香汤。其实这个方法简单得很,但程维哲经年煮茶,做起来动作十分文雅,显得更好看一些。
    小殿下似乎很喜欢这味茶,他并不是喜欢喝,只是特别喜欢看那花绽放的缓慢过程。
    小小的花骨朵在水中上下沉浮,片刻之后,花瓣层层绽放,美丽至极。
    “好看吗?”沈奚靖问他。
    小殿下却没直接回答,却认真问了一句父君:“爹爹,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吗?”
    沈奚靖笑笑:“是啊,等你长大了,就自己出来玩吧。”
    吃过饭后,沈奚靖就拉着杨中元,陪他们一起逛宝珠街。
    杨中元做过宫人,又极有分寸,对衢州也相当熟悉,他一举一动都合规矩,又不让外人看出不同来,倒是最好的人选了。
    他带着几位贵客逛了宝珠街上最有名的几家商铺,然后默默看着皇帝夫夫一路买这买那毫不手软,最后瞧着小殿下累了,才道:“不如去清芷园的顾记坐坐?这个时辰,那边茶客多,讲什么的都有。”
    皇上跟帝君来南巡,不就是为了看大梁百姓到底如何生活,茶馆自然是最好的去处了。
    于是,一行几人又去了清芷园,先是陪着小殿下瞧了园中喂养的白鹅鸽子,然后才去了顾记。
    福满楼在衢州也有自己的茶馆,但他们家是以食肆为主,茶馆并不算太大,只为了百姓买茶方便而已,要说喝茶,还是顾记的茶馆最清雅,福满楼的茶这里也能喝到。
    顾记的管事认得杨中元,见他来了,忙上前招呼。
    杨中元也没说别的,只让他准备一个大厅旁的茶屋,能坐几人便成。
    人们来茶馆,不就是为了打发悠闲时光,听听说书先生的故事,谈谈各家的家长里短,也就一天过去了。

章节目录